《羊皮卷智慧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羊皮卷智慧全书-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待”甚至会折磨各种专家,并使他们变得神经质。有经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长时间不开口也会紧张得不行。著名播音员爱德华·慕罗在面对麦克风之前总是满头大汗,一开始播音以后,所有的恐惧立即“烟消云散”了。行动可以治疗恐惧,许多老演员也有这种经验,立即进入状态,可以解除全部的紧张,恐怖与不安。
一般人则不了解这个道理,他们应付恐惧的常用方法就是“不做”或回避。多数推销员就经常这样,他们经常怯场,结果是越来越糟。克服恐惧的最佳办法,就是立刻就做。不管干什么事,一经决定,就立刻进入状态。
写作、绘画都需要创意、创造力。很多人没有雄心,他们都是强调还没来灵感。其实,灵感必须在进入状态之后才能产生。不写、不画,不进入创作状态,哪来的灵感。
一位写了畅销书的作家在谈及他的秘诀时说:“我用‘精神力量’。我有许多东西必须按时交稿,因此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那样根本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推动自己的精神力量。方法如下:我先静下心来坐好,拿一支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我还没有注意到时,便已经文思泉涌了。
“当然有时候没有乱画也会突然心血来潮。”他继续说,“但这些只能算是红利而已,因为大部分的好构思都是在进入正规工作情况以后得来的。”
每一行动之前都有另一个行动,这是亘古至今的自然原理。“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逐前波”。室温是自动控制的,但是你必须先选择温度才行,汽车能变速,但需在换档之后。这个原理,同样也适用于人的心理活动。先使自己心理平静安祥,才能开展顺利思维。
有一位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凉的房间。”他说得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一件不快活的事,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但是,你只要准时掀开被子,形成习惯或自动反应,起床就会变得极其简单容易了。
凡是大有作为的人物都不会等到精神好时才去做事,而是失去其精神笃行的。这是因为他们深谙“行动诱发行动”这个自然原理。制定目标之后,就要立即行动,不可一拖再拖。信息时代,是讲究速度和高效的。不行动就要落后。
“劳动创造了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个著名的科学论断。“人”的潜能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劳动中逐渐被开发。如果把这个论断用在成功学上,我们说,“行动创造了人”。
科学已经证明,人的潜能几乎是无穷的。潜能愈用(行动)愈增加,不用(行动)就减退。行动促使潜能的发展必然又带来更大的行动。
· 行动创造运气,成功着眼起步
从现在起,不要再说自己“倒霉”了。对于成功者来说,勤奋工作就是好运气的同义词。只要专心一致去做好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机会”就会来到。
拿破仑·希尔认为,要当一个成功者,必须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奋斗。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直至成功。
要记住这句老话:“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成功者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动手去解决。他们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不断地增加忧虑。当成功者开始集中力量行动时,立刻就兴致勃勃、干劲十足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遇见过那种喜欢说“假若……我已经……”的人吗?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说特谈他以前错过了什么去山雾雨的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什么渺渺茫茫的事业。
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总是因故拖延,总是顺利不起来。
总是谈论自己“可能已经办成什么事情”的人,不是进取者,也不是成功者,而只是空谈家。“实干家”是这么说的:“假如说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间得来的,那么,这一夜乃是无比漫长的历程。”不要等待“时来运转”,也不要由于等不到而觉得恼火和委屈,要从小事作起!要用行动争取胜利。
从现在起,不要再说自己“倒霉”了。对于成功者来说,勤奋工作就是好运气的同义词。只要专心一致去做好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机会”就会来到。怨天尤人不会改变你的命运,只会耽误你的光阴,使你没有时间去取得成功。如果你想要“赶上好时间、好地方”,就去找一样你能够拼上一拼的工作,然后努力去干。幸运不是偶然的。只要勤奋工作,就会把幸运女神召唤来的。
·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
你必须先确定自己的目标,让思想为你绘制一幅最好的事业心像,使它栩栩如生。然后,运用想像力使它和你形影不离,同起共坐,并且同心协力,达到前途。
有些人的目标比较笼统,比如说:“当一名成功的医师。”有的则比较具体,如:“要发明能有效治疗胃痛或头痛的药物。”广泛的理想目标也有用,因为它们有整体的观点,可以解放想像力,帮助我们探究所有可能的选择。但是,广泛的目标却不能使我们确定自己所要做的是什么。由于这个缘故,我们需要具体的事业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心像,并以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心像为满足。希尔建议说:“你必须先确定自己的目标,让思想为你绘制一幅最好的事业心像,使它栩栩如生。然后,运用想像力使它和你形影不离,同起共坐,并且同心协力,达到前途。”
为什么要拥有一个具体事业的目标心像呢?因为有了具体的理想之像,就不再孤独和寂寞。彼此心灵相通,可以互相关心鼓励,切磋讨论,创立事业,培养品性。
事实上,在发展个人事业的过程中,具体目标与你个人是一分二、二合一,浑然一体。所以,首先你必须充实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发展起高尚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拟定自己的理想人生。但是,只有理想,只有所谓的具体事业目标是不够的,你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不过潜意识已把具体的事业目标化成心像,闪动在你眼前,提醒你、督促你继续未做的工作。通过紧密的合作,直到目标变成现实。
希尔建议说,假如你有一个广泛的事业目标,而你想要拟定一个计划,订出具体的目标,下面是你应该做的:在纸的顶端写下那个广泛的目标,然后自问:“我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把它们记录下来。现在,这些目标已经足够具体了,能提供你所需要的帮助了吗?假如仍旧不能,再就每一点发问:“我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最后你会发觉,眼前出现的是金字塔形的目标图,塔尖是广泛的目标,底部则是无数的具体目标,它们直接指向有范围的行动计划。


Lesson3习惯三:立刻行动(3)


目标有两种,一种是“输出目标”,一种是“能力目标”。输出目标指的是可以凭藉多种的方式完成的目标;能力目标则比较难懂,但是重要性一样,这种目标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了达成我的输出目标,我必须擅长于什么?”输出目标和能力目标可谓携手并行,相互支持。比如有些女演员,她给自己订立的“输出目标”是,在明年的两个大型电视剧中演出。这个目标得看她表演是否动人,是否可靠来达成,所以做一名引人注目而且可靠的女演员,便是她的能力目标。
·行动必须忠诚于你订立的目标
行动忠诚于目标,是一件非常难于做到的事情,因为人人有这样那样的欲望,节制欲望需要付出极大的毅力,从更高的层次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在古今中外有关成功的实践或事例中,行动与目标背离,不依目标的要求行事,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错误,也是许多人最后目标落空,陷于失败的常有教训。
正如美国学者莫利斯博士所说:一般人的行为,经常与他的梦想或目标不一致,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其实,每个人都会犯这个毛病,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而常犯这种毛病,无疑是在自己前进道路上放置障碍物,阻碍自己迈向成功。
不忠诚于目标,就是行动与目标的要求不协调,莫利斯博士举例说:售货员的目标是步步高升,行动却是对顾客蛮横无理;做丈夫的希望家庭美满,却对自己的妻子漠不关心;有人急于找到工作,却对电视节目十分钟情,把宝贵的时间大量耗在电视机前,或者整日与朋友厮混,有的公司希望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自己的信誉,行动却是三天两头耍花招,欺诈不断;某个瘾君子发誓戒烟,却在家里和车上私藏香烟。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经常见到。
许多对自己的目标失去忠诚人,最终都是要走向失败的。老布什任美国总统期间,白宫办公厅主任苏努努,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例子。1991年4月间,新闻报道首先披露了这位白宫总管行为不端,占公家便宜的丑闻,公布了他在任职27个月里共因私事搭乘政府飞机77次和花费公款60多万美元的事实,其中包括看牙病、滑雪和回家等。而白宫曾经规定:政府官员参加政党活动和私事搭乘政府的飞机要收费。但是苏努努却认为:这都是因公出差办事途中的“顺道”、“顺便”之举,不算违规犯禁。在4月份的争论之后,白宫于5月又定出新规:今后使用公家飞机,必须由白宫管理处安排,并事先征得布什总统的法律顾问的同意。新规定还针对苏努努加了一条:他本人不得直接或间接要求私人公司为其提供飞机,只能由要求他参加活动的主办单位为他派去飞机,如主办单位不提供飞机,他就不能搭乘飞机。
尽管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