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失去的岁月-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们连忙让出一条道来。
一个叫王三牙的小青年诡异地笑道:“你们说镇长夫人会不会在这里给孩子喂奶呀?”
“回去让你妈喂你去吧,长了两颗兔子牙,从来不干正经事!活该那天宋赖河骂你吃王哆嗦的牛粪!”一个妇人深恶痛绝地骂道。
人们哄笑着散开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唐兴之的儿子满一百天了。唐兴之请来了戏班子,在两棵老槐树之间搭起了高高的戏台,据说要唱三天。镇长一家十分高兴,像过节似的。虽是夏末,那场景却似每年的庙会,槐树下挤满了人。戏开场了,镇长夫人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抱着刚满一百天的宝生站在戏台上向众人打了声招呼,然后就害羞似的急急的走下了戏台。她抱着宝生刚走下戏台,人群中走出了一个和尚,大约二十来岁,生得眉清目秀,一身出家人打扮。他径直走到李月如面前,双手合拢,弯腰施了个礼。
“阿弥陀佛,愿佛祖保佑小施主逢凶化吉,永享太平。”小和尚柔声说道,然后他又从衣袋里取出一个用红线穿起来的金色观音小佛像,挂在了宝生的脖子上。
“我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清风寺,是出来化缘的。”小和尚又说。
李月如赶紧抱着宝生还了一个礼,嘴里不停地道谢,然后又从衣袋里掏出十块钱,递给了小和尚。
小和尚忙又施了个礼,然后就转身飘然离开了人群,嘴里却又说了一句:“半生愿随清风去,荣华富贵终无缘”。
几乎没人听楚他在说什么。
“别走,小和尚!”突然,人群里传出一个急促的叫嚷声,只见王哆嗦拎着一个粪筐从人群里蹿了出来。
“小和尚,我给你五块钱,你能保证我取到一个漂亮的媳妇吗?”王哆嗦手里挥着一团纸币不安地问道。
人们大笑不止。
“阿弥陀佛!”小和尚笑了笑,“一切随缘吧,施主。”
王哆嗦硬是把五元钱塞到了小和尚的手里,嘴里还不停地叫嚷:“反正我把钱给你了!”
小和尚也给他掏出了一个同样的小金佛。
“我不要小金佛,我只要媳妇!”王哆嗦嚷道。
“阿弥驼佛!”小和尚又施了个礼,转身离去了。
人群里笑骂声乱成一团。
“王哆嗦,这几天也不见你去捡牛粪了,在忙什么呢?”
“不是这几天,自从老槐树着火后他就很少捡过牛粪,整天拎着一个空筐子瞎转悠,也不知人家在琢磨什么。”
“看他香火倒买了不少!”
王哆嗦没理睬任何人,只是茫然地顺着小和尚离去的方向走去,很快就离开了人群。戏很快开始了,锣鼓声响成一片。
日子过得很快,三天的戏很快就结束了,镇上又归于平静。古槐树下依旧香火不断,谁也不知道香客们在想什么。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人们不得不一天天地往身上加衣服。
“天气越来越凉了!”人们不停地唠叨。
树叶慢慢地变黄,飘落,那两棵古槐树也不例外。片刻的喧闹并不能掩盖一切,人们还没能从那场浩劫中完全摆脱出来,彼此仍心存疑惧,相互猜疑,稍有风吹草动就惊恐万分,像被装在笼子里的小鸟儿。那时的中国还处于崩溃的边缘,虽然刚有些好转,但物资仍十分贫乏,人们都在四处忙着养家糊口。对一般的家庭来说,五元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差不多够一家人半个月的日常开销。稍有空闲,人们就机警地打听着上面传下来的各种消息。渐渐的,人们似乎发现,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人们间的争斗也渐渐平息,至少目前还没有什么不祥之兆。
话说镇长家的儿子快四个月时,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传来:镇长的儿子居然看不见东西!天哪,难道镇长家的儿子是个瞎子?镇上的人们议论纷纷。宝生马上就四个月了,对眼前的物体却没一点反应,无论李月如和唐兴之拿什么东西来逗他,就连最显眼的红绸子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他也视而不见。李月如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还是送宝生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李月如有些忐忑不安。
唐兴之也有些害怕了。他们立刻带着宝生去了县城医院。宝生很快就被送进了病房。但他们夫妇谁也不愿知道结果,他们宁愿漫长的等待,哪怕永远等下去,他们害怕。但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孩子视网膜发育不良,很可能要失明了”。医生无奈地说道。
天哪!唐兴之僵直地站在那里,脸色煞白。李月如接过孩子,一下子跌坐在了椅子上,她把脸紧紧地贴在宝生的小脸上,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泪水又顺着宝生的脸颊,无声地滑落在金色的观音佛像上。其实李月如的心里早就有了最坏的打算,她毕竟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无情的现实验证了她的判断,也击毁了她仅有的一丝幻想。她的过分亲溺举动把宝生惊醒了,孩子哇哇的哭了起来,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样的撕心裂肺。
“别太难过了,孩子该饿了,说不定再过两年医学发达了还能治好。”医生连忙安慰他们。
唐兴之被儿子的哭闹声惊得回过神来。
“回去吧。”他无力地对李月如说。
夫妻俩抱着儿子,茫然地走出了医院。路上谁也没说话,从走出医院的那一刻起,李月如就暗暗发誓:要守护儿子一辈子!可她很想知道此时丈夫心里在想些什么。
坏消息很快被证实了,镇上的人奔走相告。
“不得了啦,唐兴之的儿子是个瞎子,骗你们是孙子!”王哆嗦拎着粪筐在镇上见人就说。
镇上马上流言四起。
“是不是他们家做过什么亏心事?”
“谁知道,八成是这样!”
“说不定是他儿子满月时他没来古槐树下烧香,惹怒了神仙!”
“听说去年唐兴之开着吉普车在野猪村前撞死一头怀孕的母山羊,山羊肚里的四个小羊羔全流产了,他就赔了人家那么一点钱,放羊老头哭了好几天!”
“听说他平常收了人家不少礼!”
“他凭什么升得那么快?”
人们开始有些愤愤不平。唐怡夫妇常背着儿子儿媳唉声叹气。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啊,即使是在文革中也未曾……我们没做什么亏心事吧,老唐?”何知云不安地问道。
“越老越糊涂!”唐怡不耐烦地说道。
“月如这孩子常背着我们抱着宝生哭,挺可怜的,我总觉得有些对不住这孩子,我们也曾答应过老李夫妇要照顾好他们的女儿……”老镇长夫人不禁落下了眼泪。
唐怡长长的叹了口气。
“兴之这孩子也真是,每天也不怎么看宝生,就算他看不见东西,可毕竟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啊!不行,我得去看看月如母子!”老镇长夫人说着就走出了家门。
何知云老远就看见春芳和静芳在门口玩耍。
“奶奶!”春芳飞快地跑了过来。
“你妈妈呢?”何知云问道。
“在家里哄弟弟。”春芳说道。
“你爸爸呢?”何知云又问。
“不知道。”春芳说道。
“爸爸常喝酒,难闻死了!”静芳说道。
老镇长夫人心里一沉,急忙走进了儿媳的院里。李月如正在给宝生喂奶。
“让我抱抱孙子!”何知云笑道。
“妈,宝生会笑了呢!”李月如笑道。
老镇长夫人内心一震,这才是血肉相连啊!她理解一个母亲的内心情怀。
“宝生养得真胖!月如,你倒廋了不少!”何知云抱着孙子叹息道。
“奶水少,每天只好喂他奶粉。”李月如叹了口气。
“秋晨呢?”何之云问。
“刚睡着,这几天她老生病。”李月如说道。
“看过医生了吗?”
“看了,没什么大病,医生说吃点药就好了。”
“孩子太小,身体抵抗力差,以后把静芳和秋晨交给我吧,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没事的,孩子们在一起习惯了,反而好照顾。这是我给宝生做的衣服,你看怎样?”李月如拿出了一件红色的古香古色的小衣服。衣服左右两侧的衣襟上各绣了一只黄色的小鸭子,衣服一扣上,两只小鸭子就目目相视,非常可爱。
“这么艳,像女孩子穿的,你的手就是巧!”老镇长夫人笑道。
婆媳俩又聊了很久,两个女人心心相通。
在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预知的,许多事,人们无法去选择,上苍并不给我们这样的机会,除了一声长叹,别无它法。自然界中有很多法则,人们还没有了解。大海平静,是因为它在等待风暴的到来。
二.黎明前的故事
    深秋,太行山下。繁星满天,东边的天空刚刚泛起微白。
一辆浅绿色的吉普车匆匆地驶进了太行山下。车上下来一个人,怀里不知抱的什么。黑色的身影匆匆朝山上走去,很快就消失在浓密的深山里。山上静悄悄的,山下的农舍里传来阵阵公鸡的打鸣声。大约一小时后,那个黑色身影又匆匆地走下了山,他怀里的东西却不见了。他迅速地又钻进了那辆浅绿色的吉普车里,车子猛地抖动一下,又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里,巨大的青山渐渐被它抛弃在身后,农舍里最后一遍鸡鸣声隐约地飘荡在悠悠的深山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悄无声息。
天很快大亮了。山上的雾很大,到处都弥漫着浓重的雾气。青山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整个太行山似乎都在振动。
这时,浓密的沙棘丛中裂开了一个小缝,一个老人探出头来,惊讶地朝哭声望去。老人大约有五十多岁,一身浅灰色的军装,头上还戴了一顶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戴过的旧军帽,颜色差不多已褪光;老人的胡子大约有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刮过了,头发也有些乱,一双眼睛却透着无比犀利的目光;他的一只手垂着,另一只手握着一支大猎枪,肩上挂着一只刚刚打来的山兔,兔子的脖子上还有斑斑血迹。他机敏的向四周打量着,迅速跳出沙棘丛,来到一条细窄的山路上。
是个婴儿!老人大吃一惊,他弯下腰,小心地扒开草丛,一个婴儿正躺在一个浅黄色的小棉被里哇哇大哭,脑门上全是汗水!老人的手有些发抖,他急忙放下右手中的猎枪,用力的把婴儿抱在了手中,婴儿似乎太重,为了稳妥,他用左手托了一把。左手臂在隐隐地痛。老人也顾不上痛,用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