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志异 作者:府天(起点完结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凌云志异 作者:府天(起点完结文)-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朕打算让你离开京城一阵子。”皇帝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然而听在风无痕耳中却是如同晴天霹雳。这等紧要关头让他出京,无疑是将先前的努力全部葬送,父皇究竟是何用意?风无痕已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抬头木然地看着父亲,眼神中也满是茫然。
  “京城这滩浑水太深,朕准备好生整治一下,因此不想让你搅在里头。既然抬出了菩萨,礼敬的人绝不在少数,朕也得估摸一下他们地分量再作处置,该杀的杀,该贬的贬。”皇帝还是那幅举重若轻的神情,但风无痕已是浑身一颤。他不知道自己可否认为这所谓的整治就是肃清异己,然而,对父皇的认识告诉他,恐怕这次倒下的官员将不计其数。
  能在垂暮之年下这等决心,父皇的性子果然一如当年。
  “先前守陵的齐郡王已经奉旨归来,因此朕准备让你到那里去呆一年,待到京城诸事和顺之后再回来。”说到此处,皇帝的话题不由一转,“你和明方真人有师徒之名,他对你说过地话,对朕也同样说过,朕并无意追究。朕的寿限如何自有天意,你无需过分担心。”这几句话既是对风无痕的警告,也同样预示着皇帝会把握分寸,不会让儿子在那边耽搁过久。“总而言之,只要朕不怕杀人,那些跳梁小丑便逃不出朕地手掌心,”皇帝的脸上瞬间杀气腾腾。
  “守陵大营的总兵展破寒,你应该听说过,此人领兵打仗极有一套,并不亚于安郡王风无方,只是性情难以捉摸,寻常人驾驭不了他。”皇帝突然提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朕一直压着他地秩位,就是为了不让他过分狂傲,谁想当年他差点捅出漏子……”仿佛是醒悟到了自己的口误,皇帝立刻闭口不言,半晌才吐出一句话,“你到那边之后可以好好笼络一下此人,若是能将他收服麾下,对将来不无稗益。”
  “儿臣遵旨。”风无痕低头应承道,心中却在想着皇帝此言的用意。展破寒一个手握兵权的总兵,自己倘
  若真的结交他,传扬出去又会是怎样的影响,难道父皇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还是那根本就是试探?风无痕突然又想到了当初在福建探知的那笔财富,心不由陡地一紧,这种诱惑实在太大,无论如何,展破寒这个人非得搭上关系不可,否则,自己在那边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京城的邸报朕会命人给你快马送去一份,明发上谕也是一样。至于京城的消息,朕想你王府中养着的那些人也不是吃白饭的,到时来往京城的信使朕不会过问。”皇帝不动声色地作出了安排。“你若是对朝中的事务有什么问题,朕给你密折直奏之权,直接将东西送到内奏事处,不虑有他人瞧见。”
  “不过你那几个娇妻便得受点委屈了,陵区重地,你又不是犯罪黜落的皇族,断没有轻易让她们随行的道理。朕知道你一向在女色上头不甚留心,但此次一去就是一两年,好生选几个侍女随行也是正理,省得在那里日子难过。朕会给你此次出京找一个由头,顺便晋了你的爵位,也好稍稍堵一下那帮嚼舌小人的嘴。”皇帝一副勿庸置疑的语气,竟是连风无痕的个人事务都一并安排了。
  对于皇帝早已筹划周全的方案,风无痕自然再也提不出半分用意。
  远离朝廷中枢一段时间也好,好久都没有理一理头绪和思路了,也许换了旁观者的身份,他能够看得更清楚。只是那些和他关系密切的官员都必须预先打个招呼,至于心腹则必须把话点透,否则到时谁撞在了皇帝的矛头上便糟了。风无痕算算日子,不禁苦笑了一声,大概元宵之后,自己也就得离京了。
  由于皇帝的嘱咐,因此出了勤政殿之后,风无痕也就顺理成章地去了坤宁宫。皇后萧氏新近才接掌中宫,倘若不说清楚,也许还以为是皇帝故意架空了她。风无痕想想也颇觉感慨,萧云朝奉旨去了西北,自己又即将离京前去守陵,母后身边转眼就只剩下了风无惜一人。那个草包弟弟能管什么用风无痕自然有数,因此必须作好完全的准备和安排。
  “皇上竟然要让你离京?”饶是萧氏一向镇定,听了这个消息也不由大惊失色。虽然她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后位,但毕竟根基仍浅,倘若没了哥哥萧云朝和儿子风无痕的鼎力支持,也不知有多少人会因凯觎这个位子而心生歹念。“就算有什么大事也犯不着让你这个皇后嫡子前去受那份罪,难道一点转圈余地都没有么?”
  风无痕不敢怠慢,一五一十地将父皇的话全盘托出,当然,有关风无言的话则被他很有技巧地隐去了。这种关系重大却仍是未定的事情,还是少一个人知道更好。果然,萧氏乃是玲珑剔透的人,转瞬便明白了七分,脸色却犹自阴晴不定。
  “无痕,皇上的安排虽然有理,但毕竟还有不少事情非人力可以独断,若是有什么万一,恐怕便再难挽回。”萧氏沉吟半晌,这才隐晦地说道,“本宫会去向皇上进言,至少把一年的时限也放在旨意上,别叫人家钻了空子。本宫新晋皇后,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你若是手底下还有人,不妨都拿出来补缺,不要浪费了。”
  萧氏能想到这一点上,风无痕自然不会拒绝。如今他这一离开,京城萧氏一党便只能交由何蔚涛领衔,吏部则是米经复掌管,若不趁这个时候安插人手,那今后就没有这么容易了。皇帝既然已作出了决断,那么无论是贺甫荣还是萧云朝,或是远去守陵的自己,要想尽早归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京城看来是逃不了一场腥风血雨了。
  “无痕,不管怎样,你务必自己保重,本宫要坐住这个位子就离不得你。你若是真得皇上信任,再上一步也未必可知。”萧氏毫无保留地说,“无惜毕竟不阅世事,帮不上什么忙。先前他还因为一点小事和你起了冲突,都是本宫管教无方,宠坏了他,你就看着骨肉的份上不要和他计较。横竖本宫已经对他失望,将来保他一个富贵也就是了。”
  从来偏袒幼子的萧氏第一次说出这种露骨的话,就是风无痕也震惊不已。
  “母后放心,儿臣怎会这般小气,都是自家兄弟,再闹不和岂非让别人笑话?”风无痕语带双关地躬身答道,“母后如今位分尊贵,儿臣恭居人子,此次离京时日长久,未能尽孝之处,还请母后恕罪。待儿臣回京之后,定当竭力辅助父皇佐理朝政,不负母后之望。”
  萧氏满意地看着儿子,嘴角浮现出一丝大有深意的笑容。“本宫也没有什么别的指望,今后如何便只有你自己努力巴结了,须知那个位子可是到现在还空着。”


无痕篇 第六卷 萧墙 第四十二卷 远行
  元宵节这一日,皇帝照例在保和殿中宴请百官,由于贺甫荣和萧云朝都奉命出京公干,因此筵席的首席便有些零零落落,除了海观羽和六部尚书外,几个往常只挂着闲职的大学士也坐上了这一桌。由于群臣大多还在猜度皇帝的心意,因此气氛便显得有些僵硬,尽管几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臣子使尽了解数插科打详,却还是难掩皇帝眉宇间的倦色。
  酒过三旬,皇帝放下了酒杯,肃颜开口道:“众位爱卿,朕昨夜偶得一梦,倒是至今从未有过的奇事。太祖爷托梦给朕,说是陵寝中太过寂寞,想要找朕这些个子孙前去解解闷,顺便当面教诲。可巧朕的堂弟齐郡王刚刚从陵区归来,朕寻思着虽然时时祭拜太庙,敬陵却已是许久没有前去了,因此有意前去拜谒。”
  群臣不由面面相觑,只有海观羽事先得了消息,只是沉吟不语。最高兴的则是三皇子风无言,倘若皇帝这么一走,他无疑就可以以荣亲王的身份代为主政,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过风无言知道此刻不是自己插话的时候,因此强自抑制心头的兴奋,深深地埋下了头。
  凌云向来笃信道佛,因此皇帝的言语虽然无稽,那些自命儒学精深的臣子却没有反驳。相反,礼部尚书崔勋倒是第一个站出来赞同的,不管是出于为风无言考虑还是虑及礼法,他都必须附和一番。“既然太祖托梦,皇上若是不去则有违孝道。依微臣之见,可择吉日前去拜谒。以昭吾皇孝道,为天下万民之表率。”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不少本心想要劝阻的官员便全都缩了回去。
  就在此时。海观羽起身进言道:“皇上日理万机,况且陵区离京城路途遥远。车马劳顿未免有伤龙体。谒陵一事尽可在皇子中挑选一人代为前去,若是皇上担心不够隆重,则可在皇子中择一位亲王,并在敬陵陪伴太祖一年。如此一来,既圆了太祖的心愿。又不会误了朝政。太祖泉下有知,也定然会欣慰万分。”
  这话一出,即便是傻瓜也知道海观羽针对地是三皇子风无言,须知皇子中分封亲王的仅此一人。风无言自是心中暗骂,但海观羽德高望重,又深得皇帝宠信,他又怎敢出言反驳,只得暗地里用求救的眼神瞟向自己这边地官员。
  谁料不等众人提出意见,竟是皇帝先开了口。“海老爱卿言之有理,但荣亲王协理朝政。未必抽得出空去。”他的话顿时让风无言松了一口气,谁料皇帝思量一番后,又把目光投向了风无痕。“无痕,你乃是皇后嫡子,身份尊贵,朕拟晋封你为勤亲王。代朕前去谒陵,你可愿去?”
  群臣不禁大愕,谁都没料到皇帝会将风无痕定会这次地人选。须知风无言虽然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但风无痕一向圣眷昌隆,岂有等闲离京的道理?风无言那边的几个皇子顿时用幸灾乐祸的眼神注视着这个兄弟,心中个个得意非常,只有风无候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显然想到了什么。
  “儿臣愿往。”风无痕离座叩首,状极恭谨。“我朝太祖无论文治还是武德俱是天下无双,儿臣只恨未曾面见聆听教诲,因此早有意拜谒。今日得此良机,又岂有不愿之理?”他微微顿了一顿,又再次叩首道,“只是无功不受禄,儿臣身无寸功,又怎敢受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