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沉浮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京华沉浮录-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在京台商的领军人物,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90年代初,台湾政府不允许台商投资大陆的高科技行业,优轩公司只好在香港买了一间空壳公司,名字还不错,皇朝科技有限公司,以后的投资都是以香港皇朝出面做的。

    董事长是蔡家启,董事成员有易森,王赢利,郑升和蔡家启的两个兄弟及王赢利的一个兄弟。

    易森对公司的名字很满意,特意嘱咐小邹装修要体现皇家气派,一定要琉璃瓦,赭红色的大理石墙面。工人对这些也没有多少经验,为此,小邹这些天来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

    小邹匆匆和我打了个招呼,就进到里屋的会计室去了。

    我接着和黄光,玉敏和黄菲一起刷壁纸。

    鉴于易森和小龙正日以继夜地忙於给天翔软件改头换面,销售部无事可做,我就自告奋勇地承揽了给楼上刷壁纸铺地毯的活。

    隔行如隔山,我算是领教了,我们几个已经辛苦了一个多星期,贴出来的壁纸是歪的,铺出来的地毯鼓大包。

    易森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外资企业的干劲,国营企业的效率!”

    我们正互相调侃彼此的手艺的时候,小邹气冲冲地从里屋出来了,一把将我拽了出去。

    “我们得和易森谈一谈,这样下去不行!”小邹气急败坏地说。

    我大概猜到了几分,一定是又和新进的出纳小魏闹别扭了。

    果然,小邹说,“我这个管理部的经理连自己的手下都管不了,还怎么干?”接着小邹说楼下的装修工人没有烟抽了,要向出纳借钱去买烟,可小魏说要易总先批条才能给钱,可今天一大早易森就和工人一起跑到石料场去挑大理石去了,抽不到烟,楼下的工人保不齐就会磨洋工。

    我掏出200块钱递给小邹,让他先去买烟,回头我再和易森谈谈。

    我们在上周新录用了会计小冬和出纳小魏,面试是由易森在某国际著名公司里做财务的小妹负责的,易森和小邹也参加了,一共有7,8个应聘人员。

    业务面试结束后,易森,郑升,我和小邹坐在一起听易森小妹汇报业务考核结果。

    易森是家中的独子,他有好几个姐妹。易森小妹是个非常职业的女性,她讲话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很有条理,阿唐大开眼界,不愧是国际大公司里熏陶出来的。

    她首先拿出小魏的资料,说,“这个先剔掉,小丫头什么也不懂,太嫩!”

    然后是小冬,“这男孩子应该是会计首选,尽管他的业务经验不是最强的,但领悟力强,适合将来公司壮大后向财务分析方面发展。”

    又指着剩下的履历表说,“出纳可以从中选出,业务经验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要和会计和其他人合得来。你们可以从中选出一位。”

    我和小邹都表示认同易森小妹的看法,郑升没表态,他最近日子很不好过。

    第二天上午,小邹先打电话通知小魏面试失败,接着是通知小冬再来面试。

    中午,我接了一个电话,“你好,皇朝电脑!”这个灵机一动的做法,以后就成为了公司的规矩。其实,当时的国际大公司都是这么做的,我只是照猫画虎而已。不过,顺便吹一句,阿唐的急智还是很有一点的。

    里面一个很年轻的女声说找易森。易森嗯嗯啊啊地听了一会儿,撂下电话,走过来很紧张地说,“小魏在电话上哭,说她以为她会被录取就已经和同事吹了牛。现在埋怨我们让她下不来台!怎么办?”

    我说,“如此轻率的女孩子,不大适合做出纳吧。哭就哭去吧,成长的烦恼!”

    易森破天荒的没有理我,转了两圈,就低着头进里屋他的办公室了。

    下午,小邹很不解的来找我,说,易森决定录取小魏做出纳,已经通知她明天就来上班。

    我很震惊,想了半天也只能理解易森的目的是救人于倒悬,如此小魏就会死心塌地的为公司服务了。

    於是,小魏成为公司第一个被雇佣的新人。

    小魏,20来岁,非常漂亮的一个小姑娘,看起来象十七,八岁的样子。几年以后,我再见她,还是一副小姑娘模样。

    小魏和此前在天翔最后录用的江莺有异曲同工之处,浮夸,做事不认真,天资不高。倚仗是易森钦点进来的,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一副小女孩牛皮哄哄的样子。小邹是个很不擅长和年轻女孩子打交道的人,两人的关系马上就紧张起来。

    阿唐其实不该大暴小魏的不是,因为我们俩的关系非常好。一来我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小魏做好做坏与我无关;二来哄女孩子开心那是年轻阿唐的拿手好戏。她总是在我逗得她哈哈大笑之后骂一句,“你这家伙!”

    一直到我93年赴美国之后,她还打电话找到了我,和我探讨如何以护士身份去美国的问题,搞得阿唐太还以为是阿唐的相好。

    凭心而论,小魏不是个坏女孩儿,人很单纯,她只是不够成熟,有些爱炫耀罢了。再加上易森的宠爱,就忘乎所以起来。不过,勿容置疑,小魏是导致皇朝第一次分裂的重要一环。

    易森在和郑升渡过了最初的一段蜜月期后,关系逐渐紧张起来。开始的时候,郑升住在易森家中,上个月已经搬出来和我一起住在附近的一个招待所里。

    问题出在郑升身上,他认为他的位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常常做出一些决策或许诺而事先未经易森认可,尽管这些可能实际上秉承了易森的想法,但程序上可能有先斩后奏之嫌。另外,郑升和几乎所有的公司员工不大合拍,其原因除了中港文化上的差异之外,郑升的教育背景和他的经历也是一个因素。郑升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了一些东西,对我们这群小知的心态把握不住。他有5,6年的打工,经商的经历,大部分时间是做马崽,缺乏应有的自信,往往为了掩饰而强行出头,结果是欲盖弥彰。

    一次,我们装修做的很晚,我做主由公司出面请晚饭。点菜的时候,我顺嘴说了一句,“公司刚起步,我们能省就省点吧,差不多就行了。”

    郑升突然就对我树了一下大拇指,大声说,“好,好样的,我会向董事长报告此事!”

    结果大家一时都不知如何接碴。

    易森在此事上显然是有责任的。很多类似郑升的人都是舞台大做大,舞台小做小,完全取决于你赋予他多大的权力,你不加以约束,他就会无限膨胀起来,直至威胁到你本人的权力。易森在与人初始合作时,全身心投入,100%的激情,100%的信任,很容易误导另一方忘乎所以。

    到91年2月,易森对郑升的不满达到极点,明确告诉蔡家启和王赢利,让郑升滚蛋。蔡家启一再做易森工作,郑升也痛哭流涕,事情方才缓解下来。最后的结果是,又恢复到从前有事向易森直接汇报的模式,郑升变成了虚职。

    阿唐很是心中得意,认为自己是易森久经考验的老战友,还在公司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敲打郑升,“做人要大智若愚,不可大愚若智!”
第三十三章 皇朝起驾
    第三十三章皇朝起驾

    91年3月的一天,我和玉敏西装革履地站在燕京饭店的大厅里迎接皇朝请来的宾客。

    今天是公司成立的开业酒会,在燕京饭店二楼宴会厅举行。来宾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本行业的相关权威学术机构,相关的协作单位及公司,台湾董事会全体成员及家眷,男宾女客,两百来人。易森的高干背景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国务院侨办,教育部都派出了几位司长出席,台商们脸上顿觉光彩。

    易森急匆匆地过来问我是否看到小邹和小芸?我摇摇头。真的,一大早就不见这两人的影子,尤其是小邹这个管理部经理本应早早地出现在这个场合。还好每个在场的人自觉做着手边的活,没有出大乱子。刚才我见到有来宾在楼下打听酒会去处,赶紧拉着玉敏在楼下大厅迎候指路。玉敏是玉树临风,阿唐却是老树枯干,没奈何,事急宜权。玉敏和小芸如果站在这里,金童玉女,倒是一对。

    差不多看名单上的人到齐了,我和玉敏步上二楼,台商们正录像,领导们在讲话。

    讲话完了是西式的自助餐,然后是派发从台湾带来的真皮公文包。那包的质量真好,阿唐的那个一直用到今天。

    一直到酒会快要结束,小邹才匆匆地跑进来。

    中午酒会结束,董事及家眷们由郑升领着前往公司门市一观。

    我们几个人忙着把酒会上的宣传资料拿回公司楼上。上了楼,易森正和一个中年人谈话,看到我,易森忙给我介绍,“肃抗美!我上次在部里展示时提到的。”

    我上前握着肃抗美的手,很有点崇拜地打量着这个中国电脑汉化业界的开山鼻祖,他比我高,有点儿胖,走在街上一定很普通。

    易森很有点得意地对肃抗美说,“怎么样,后悔了吧?要不要过来一起干哪?”

    肃抗美微微笑着,没有说话。

    我心里直觉易森这几句话说得很不得体,为避免双方尴尬,偷偷转身下楼去了。

    刚一下楼,就见蔡家启的三哥拿着一个风水罗盘在门市的前后转悠着。郑升一看到我,就跑过来兴奋地告诉我,“三哥看出来了,第三年肯定赚钱!这下我们发了!”

    蔡家启和王赢利是台南人,那时还不知道台北人和台南人有如此多的不同。还好没有在公司里摆上镜子,水晶之类的镇物。

    一夥人正热热闹闹地说着,远处蔡家启和王赢利陪着一个矮胖子走了过来。甫一走近,王赢利就劈头问我,“易森在哪里?快找他过来!”

    我打量了一下那黑黑的矮胖子,忙不迭地转身上楼去了。

    楼上静悄悄地,肃抗美已经走了。我进到里屋,易森一个人呆呆地坐着,手里拿着一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