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梅同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梅同疏-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声高喝:“跟我走!”带领众人呼啸着出门而来。

    外面夜色渐浓,杨晔带着诸人一通乱走,每见到路侧三颗石头垒成品字状,就随着石头的方向折道而行。这么七绕八拐一通乱走,大半的人都迷失了方向。众人本想着跟他过浸月渡去偷袭风陵渡,这走来走去,却不知究竟走到了哪里。

    偏生又有那故作精明的,看出不对来了。号称才子的白庭壁凑到杨晔身边,道:“侯爷,走错路了。”

    杨晔道:“没错,你家侯爷走的路从来没有错!”

    白庭壁急道:“怎么没错?浸月渡在北边,您看天上的北极星,就晓得咱们已经错了。”

    杨晔道:“我说没错就是没错,我跟你说过咱们是去浸月渡口么?你一边儿去!知道自己是娘娘腔,就少张嘴!哪来这么多的话?”

    白庭壁顿时被他气得眼泪汪汪,赌气打马一边儿去了,再也不肯理他。余人不敢多说,只管默不作声跟着他绕来绕去。再行出不远,前面越走越窄,树枝不停地挂伤人脸,众人便弃马步行。

    待绕过一处山坳,两山夹着一个黑黝黝的谷口,狭窄逼仄,山壁如削,遍布乱蓬蓬的荆棘。荆棘后是一堆大石乱七八糟地堆在那里,足有七八丈高,因年代久远,不细看还以为就是一堵天然的山壁。一条溪流从大石下的缝隙中流入了谷中去。

    杨晔道:“魏临仙,传令下去,先用斧头砍去荆棘,尔后你和白庭壁、年未、钟离针、马家三兄弟等人爬上去二十个,将长绳缚好,拉扯余下的人上去。”

    魏临仙依言传令下去,来之前兵士们就配备了斧头及长绳,这会儿却忽然就派上了用途。由魏临仙领着,先有十几个兵士将茂密如织的荆棘藤蔓等物砍开,尔后从乱石左侧容易登上的地方上去二十个侍卫,扔下长绳来,诸人牵着长绳依次而上,不出少半个时辰,便尽皆进入谷中。

    杨晔命不可出声,众人点起火把,兵士手执砍刀轮换着将杂树荆棘等物砍开,傍着弯弯曲曲的流水,一条残败不堪的青石板路终于出现在眼前。

    如此沿路而行,几拨兵士轮番上阵看开荆棘,行进倒也极快。待行出大约有三四里地,山沟西侧壁上似乎一座黑幽幽的四方形城楼,约四丈见方,杨晔命人投掷一枚石子进去,却寂无人声,只惊起一只老鸹来,厉声惨叫着往别处去了。原来已经荒废久矣。

    于是众人接着沿路前行,夜色深重,前路不明,五六百兵士均都静悄悄地不言语。杨晔便安慰兵士道:“不要怕,此路我已经来回查探两次,荒废已久。只是难走一些罢了,待会儿还有更难走的地方,做好准备。”

    恰此时肖南安凑到了杨晔的身边,低声问道:“小狼哥哥,这是什么地方?上次我在中军帐听说,咱不是要偷袭浸月渡么?”

    杨晔侧头看他一眼,微笑道:“浸月渡另有人去,我们不去那里。南南你就这么想去?”

    肖南安大大的眼睛中微有一丝惶恐之色:“不,不是的,我愿意跟着小狼哥哥。可是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杨晔笑道:“告诉你也无妨,好叫你明白。这山谷名禁沟,也是云起翻看前人记载,偶尔发现的。你知道几百年前的潼关关口,本就建在这禁沟左近,这才是长安洛阳之间的正经通道。当时西侧山上设十二连城,城上驻扎兵士,借助天险,把守严密,想必刚才那荒废的城楼便是十二连城里的一座。尔后因为黄河改道,潼关关口历次迁移,这条通道便废弃了。但有那来回的客商,为了逃得一些关税,依旧悄悄地走这里。当时的朝廷闻听此事,便派人在山谷两头堆砌乱石,将这条路彻底封死了。我听云起说,他虽然在前朝文献上得悉有此通道,也是找了很久,才找到谷口。这谷口的那一端,可恰恰就是潼关如今的城楼后侧,我们这一次,定能攻得个出其不意。”

    肖南安道:“是吗?那么浸月渡,浸月渡那边……”

    杨晔截断他的话,淡淡地道:“那边只是佯攻罢了,这正是云起定下的计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白了吗?”

    肖南安道:“明白了。”默默无言地打算自行去一边,杨晔却道:“这谷中野兽都不曾进来过,道路难行,你就在我身边,别乱走。”

    肖南安只得道:“是。”若即若离地跟在他身边接着前行。

    沿途杨晔查着那山壁上的十二连城,有的尚存,有的却已经不见,还有两座城楼恰建在狭隘之处,偏偏又塌陷下来挡住了去路,众人便只得翻越而过。直行到半夜子时过后,那十二座城楼也俱都通过了,前面忽然出现一道深谷,溪流飞跌而下,形成一道瀑布,水声隆隆,飞珠溅玉。杨晔命暂停,朗声道:“诸位,这出去不远,便是潼关关口的后方了。我等在潼关奋战了两个月,折损兵马无数,多少兄弟尸骨无存,却未曾撼动其分毫。如今要攻下潼关,成败便在我们这六百人的身上了。魏临仙,年未,还是你们二十个,放下长绳,先下去看看,若是无碍,我们也跟着下去。”

    魏临仙依言得令而去,带着十几个人攀了下去,片刻后在下面遥遥地报了平安,众兵士方依次而下。杨晔道:“南南,你跟我断后。”

    肖南安一直默不作声地跟在他身边,脸色却越来越难看,杨晔只做不见,督促着那六百兵士依次下了山壁,方带着肖南安最后爬下去,默不作声往前潜行不远,潼关关楼模糊的影子出现在夜色中。

    他身边的肖南安却忽然道:“小狼哥哥,我想去小解,我……我有点紧张!”

    杨晔道:“瞧你这不中用的,果然是懒驴上套。去吧去吧!快些回来!”

    肖南安忙自行走到一片树丛后面,他随身携带了炭条和白纸,籍着夜色慌里慌张地写了几个字,卷成一卷,缚在一枚箭羽上。接着绕过树丛,悄悄靠近了城楼,正打算张弓搭箭,却忽然一个人在耳边柔声道:“干什么呢南南?”

    那人呼出的热气扑在肖南安的耳根处,正是杨晔的声音。肖南安一声惊呼差点出了口,反手拔刀出鞘,挟着风势一刀就砍了过来,杨晔随着他刀锋来势侧身避过,伸指在他刀刃上一弹,肖南安弓箭功夫了得,内力和他就差的远了,顿时虎口酸麻,一把刀几欲脱手飞出。接着手腕一紧,已经被杨晔扣住了脉门,扯将过来。

    他毕竟年纪小,结结巴巴地道:“我……我……”眼见得杨晔夹手夺过了自己的弓箭,熟门熟路地接下那张纸条,打开过目,待看得清楚,却只是轻笑一声,淡淡地道:“果然。”

    肖南安呆在当场,只觉得脑袋中嗡嗡地响,想辩解一番,却双唇颤抖着不知说什么好。

    杨晔随手将纸条重新又缚了上去,道:“南南,为什么?”

    肖南安颤声道:“小狼哥哥,我……我姐姐她在皇帝陛下的后宫里,她在宫里总是受气,我也没有办法……”

    杨晔淡淡地道:“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我只问你,我们黄龙岭中伏那次,是不是因为你通风报信呢?”

    肖南安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杨晔唇角慢慢浮起一丝冷笑,道:“所以,上次设伏黄龙岭呢,我跟哥哥他们在帐中商议,帐外就你们这些侍卫,结果想来是消息走漏了,我们中了伏。我想来想去也不敢确定究竟是谁。这次也就是借着从禁沟偷袭,胡乱试探试探,先说攻打浸月渡,尔后转战禁沟,果然就有人暴露了。唉,却原来是你这个小娃!这一群侍卫里,魏临仙奸猾,白庭壁胆小,年未直率,钟离针阴沉,马家那三个一个比一个傻,哪个都比你像内奸,偏偏人家哪个都不是。南南,你说我该拿你如何是好?”

    肖南安看着他的笑容,心中惊慌起来,大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之色,忽然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下,可是他一只手被杨晔牢牢扣着不肯松开,他只得哀求道:“小狼哥哥,我以后不敢了,真不敢了!你饶我这一次行吗?从此我一定听你的话。”

    杨晔温声道:“南南啊,不是我不想饶你。你知道黄龙岭那次中伏,我们损失了多少兵马吗?里里外外的总共六万八千人。还有无数的粮草被劫掠走,害的我等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困顿流离,狼狈不堪。无奈之下,只能厚着脸皮一次次地去求助岑王爷。幸而最后岑王爷答应了赵王殿下的求婚,不然我们是什么下场,你知道吗?”

    肖南安道:“我知道的,我都知道。可是我姐姐她也很可怜。我都有好长时间不给他们传讯了,他们就逼着我姐姐一封封密信给我写,我……我也……”

    杨晔唔一声,道:“是很可怜,自己在宫里坐享富贵,哄着弟弟在外面卖命,的确可怜。你姐姐是谁?杨焘的后宫里似乎没有姓肖的后妃啊?”

    肖南安忙道:“她不姓肖,她姓乐,被封了昭仪。我俩同母不同父,可她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我不能放弃她。”

    杨晔慢慢凑近了他,微笑道:“如此也好,你既然决定不能放弃她,那么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放弃你。南南,你放心,将来我们进了洛阳,只要你姐姐不死,我们是不会亏待她的。我跟哥哥说,她可以在后宫里接着做昭仪,依旧尊享荣华。就是你,这次传回去的消息,也是阵亡于赵王对潼关的偷袭中。这支箭,我替你射上城楼,争取让人传到白翎的手中,不过当然要晚一些了。南南啊,不是我不肯饶你,不肯给你机会。我们本来就是在提着脑袋造反。你有个姐姐牵绊着,你为她所累,终究是脱不了身的。你会反叛一次,必定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叛徒,我们是万万要不起的,我们已经没有机会让人一次次地反叛了。特别是我,我是真的急不可待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关禁沟和十二连城,对攻下潼关很有用。在潼关历代的战争中,有好几次都是先夺取禁沟,再拿下潼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