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蓝更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比蓝更蓝-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这种偶然里面蕴藏着有必然,这必然使女孩同男孩有了扯不断的联系。

    像早早就安排好的!谁也想不出安排的是谁,是命运?也许是缘分?

    不久,许愿收到第一封来自新阳的信……
第三章 许愿=王心
    冬天过去,天渐渐暖和起来。每一个春天都美丽。

    八七年的春天一如既往的美丽、迷人。

    许愿喜欢春天,因为她脱下厚重的冬衣,又可以像蝴蝶一样轻盈、漂亮。

    十几年前人们的观念还很保守,对异性关系的理解,还定位再几千年来的“男女授受不亲”。虽然当时的环境就是这样,不过丝毫没有影响许愿同王凡交往。

    如今十年过去了,十年使小镇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许多东西像被推倒的旧房子一样没了踪迹,在人们心中逐渐失去印象。但也有同许愿一样的人,牢牢记得旧房子的方位,并让它成为一个纪念碑,永远存在心里。

    十六岁的女孩子是迷人的,从不谙世事走向长大,她们变得多愁善感,追求浪漫,还不经意间表现出些许故作姿态的深沉。

    许愿也是那般——丁香紫色的小花会让她陶醉,柔柔的细雨会带给她无限的遐想,凋零的花瓣会令她落泪、惆怅、伤感一番。

    是的,花季,雨季的年龄到了。

    那年,哥哥结婚了,姐姐们恋爱了,各自有了属于他们的天空。

    许愿于是感到了孤独,感觉自己被遗弃在了荒漠中。虽然还被爸爸妈妈爱着,被哥哥姐姐让着,被老师宠着,被同学们围绕着,以自己为中心的感觉还享受着,但她还是感到越来越孤独、寂寞。

    就在那些孤独、惆怅的时节,王凡引领她进一个新世界。

    走进那个家,许愿很快乐。在那里,中心、焦点的感觉更充分体现,并得到升华。走进那个家,寂寞似乎逝去了……

    四月十七日,蒋辉过生日,邀请同学去他家。

    午饭后,大家到公园玩。王凡领着许愿去他家,同去的还有刘茹洁——这个以后多次帮她撒谎的同桌。

    那是一座独门独院二层红墙小楼,气派得令两个女孩瞠目结舌。

    家里没人,王凡说他爸爸妈妈体检身体去了。

    晚饭就安排在王凡家,蒋辉和同学都来了。检查身体的王家爸爸妈妈也回来了。

    女孩证实了自己的惊讶:那个后来她叫了几年“爸爸”的人,是一个到去世都享受着有专车、有警卫员、有特护员待遇的大官。王妈妈比王爸爸小十几岁,是军院校的老师。

    大伙刚开始有些紧张,显得很拘谨。老人却健谈得很,气氛随即热闹起来。

    “家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老人很开心,欣慰地看着叽叽喳的孩子们,不住的说:“蒋辉,今后要多带他们来家玩啊!”

    突然,她的笑容凝固,将目光锁定在许愿身上。同老头子低语后,两位老人的目光一起投向许愿,频频点头。

    许愿不自然地低下头,王妈妈走到许愿身边,柔声说:“你长得像我女儿。”

    屋里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投向许愿。王妈妈眼里的泪,令许愿惶恐,她无助地望着王凡……

    他们曾经有过一个女儿,八岁那年溺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孩子,直到王爸爸53岁时才有了王凡。

    “给我们当女儿好不好?”

    ……

    任何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第三次,很多次。

    许愿撒谎就是这样,一次,二次,很多次。

    五一节,许愿在刘洁茹的陪伴下对妈妈说:要到刘洁茹的家玩,第二天回来。

    妈妈相信女儿,女儿却欺骗妈妈。

    认亲仪式隆重极了。来了很多亲朋好友做见证人。

    许愿第一次如此庄严的经历一件事。郑重地叫出了:“爸爸!”和“妈妈!”

    “该到我了,我快等不急了,头一次做哥哥。叫哥哥!”王凡得意洋洋地叫嚷起来。

    许愿想叫,张开口嘴却发不出声来叫“哥哥”这两个字,她楚楚地望着王凡,那眼神让王凡刚才颇有调侃的心痛惜起来,忽然感到自己的身份神圣起来,一种深深责任感涌上来……

    许愿就这样成为王家的一份子,有了另外一个名字:王心!有了单独的、宽敞的房间。在家里总是跟姐姐们挤在一个房间,从小她就渴望有自己的小天地,那种电影里公主粉红色的屋子。如今得偿所愿,不仅如此,还多了爱她、疼她、宠她的人,她特别满足。

    许愿从那时起,相信叫“缘分”的东西。

    她很自然地溶入那个家,自然得不用解释。
第四章 第一次有生日蛋糕的生日
    王凡无疑是优秀的,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高干子弟的优越感,并未养成很多的陋习,他不吸烟,不酗酒,有涵养……许愿越来越崇拜他,觉得他简直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美男人。

    从出生到长大,王凡无风无雨地走着一条平坦的路。同大多数军干子弟一样,中学毕业后到了部队,提干后转业,安排在机关工作,就是这样平平淡淡,也令人乏味的日子。

    许愿的出现使他的生活丰富起来。他感谢上天赐予,让他有机会感受到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之一一—手足之情。

    他大她四岁。女孩总是一副小鸟依人、惹人疼的样子,使他总是毫无原则的迁就她,责无旁贷的想照顾她一生,没有人可能剥夺他哥哥的权利和责任,这已经成为一种信念,这信念一直延续到很久,很久……

    在后来许愿经历过很多磨难,他一直坚定的支撑着她,没有让她消沉下去。或者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她也许早已化成灰,也许会一直封闭在她自己的世界了……在他离开那座城市后,就患上一种“情绪病”,病状随时随地发作,一下子就会将他从快乐或愉悦中一下子拉到晦暗和哀愁中去。

    事实上,他离开她,并没有真正的放弃对她的关注。

    许愿的家同大多数中国普通人家一样,重传统,重礼仪,节日、长辈的生日都很隆重。但当时小孩子的生日却显得简单了些。想现在的孩子,生日远比大人奢侈,电视、报纸常常报道,某某城市,某某人为自己儿子过满月,花消达十几万;某某城市一个中学生过生日包下了整个麦当劳……这说明什么?仅仅是观念的改变?仅仅是中国人富有了?

    许愿的家里,孩子们生日那天早上,妈妈会煮一个囫囵鸡蛋,热乎乎的递给孩子:“过生日吃一个鸡蛋,一年一滚就过去了,好运气会滚滚而来;把蛋壳丢到你身后去,霉运也就丢掉了……”

    即使后来她离开家的很多年,即使后来奢侈、浪漫的生日,她也记得妈妈的生日鸡蛋,记得妈妈说的那几句年年都一样的话,一直记得。

    西方的“平安夜”是许愿的生日。

    妈妈是断不会同意她邀一大堆男女同学到家里来热闹的,所以她根本不提。

    母亲家教甚严,她关切孩子们的成长,方法几乎是专制,在家中她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即便是父亲对她也言听计从,更不用说孩子们了。她的法典是孩子们不变坏,因此,她执着地用她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打不成材。家里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的挨过母亲的责打,而且那一刻,母亲嘴里总会倾泻出大量恶狠狠的骂语。

    记忆中,小时候乖巧的许愿,几乎没有挨过打,长大后,对母亲的方式充满了叛逆,反倒常被责打。叛逆的她,挨打时总会对母亲说:“有本事打死我!”话语中充满了愤狠。都说母子没有隔夜仇。但很多年后,母亲劈头盖脸的表情、狠狠腔调历历在目,不绝于耳。

    所以最终,在母亲法典里,不包括许愿,其他孩子都没有学坏。

    因为是女孩子第一次在王家过生日,所以他们很重视,显得比较紧张。

    这是许愿第一次拥有异常热闹生日。

    照例是撒谎。

    许愿和同学们无拘无束的打闹,欢愉充斥了小院。

    忙前忙后的王妈妈阻止孩子们喝酒:“喝汽水就好了,不能喝酒。”

    “就喝一点点啤酒,”女孩撒娇:“就一点。”

    “你哥哥来了,问他去!”王妈妈把无奈丢给儿子。

    “我们就喝一点啤酒,好不好嘛?”

    “不行,你们都还是学生!”王凡一口拒绝道。

    许愿失望了,她不再说话,只用眼睛盈盈地望着他。那时,女孩已经知道,她楚楚的眼神是一种有效的武器。

    果然,王凡就无法抗拒女孩的眼光,无法!

    “每人一杯,最后的界限。”

    “噢……”

    下午,送走了同学们,王凡的朋友来了。

    夜幕降临,神秘的围巾蒙住女孩的眼睛。

    “一、二、三……十,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歌声中,围巾慢慢除去。屋子黑黑的,只有精美的生日蛋糕上,那十七支点燃的蜡烛摇曳着,跳动的火焰,衬托着女孩娇媚的脸庞。

    “心儿,许个愿!”

    女孩想哭,她望着王凡粲然一笑,充满种种柔情。她紧握双手,闭着眼睛,第一次在烛光下虔诚的许下一个心愿……

    那晚,女孩躺在男孩怀里睡得很安稳。

    许愿幸福得像在飞!
第五章“变”是一种本能,也是无明
    人是有惰性的!惰性等于将一个人活埋!

    越来越多的宠爱,把许愿演变得刁钻、嚣张、不可一世的傲慢起来。脾气越来越大,不仅对同学不屑一顾,与老师对峙,甚至常常与妈妈顶撞,对妈妈“好好学习”之类的话显得那么不耐烦。

    至于常常说谎,竟然心安理得起来。

    学习早已经没有兴趣,内心充斥的是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期望。

    如果女孩与王凡从来就不曾相识,她的人生将重新撰写,然而结局会怎样,没有人先知先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