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苏爱军就将车上与方明远相遇的事情说了一遍。    “磁悬浮列车?”苏浣东也不禁为之动容,他仔细地想了想,“这个理论应当不是他首创的,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这个理论最先出自欧洲。欧洲人和美国人好像都有过研究,至今还没有成果。不过这个名字起得好,很形象!”    “爸,就算这个理论不是他首创的,但是您想想,他才多大啊?而且他家是在秦西省平川县底下的一个镇子里。一个镇子里的孩子,居然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想到这个理论,这孩子了不得啊。”苏爱军不由得为方明远鸣不平道,“我这个交大的老师,都不知道的东西,他一个小孩子又是从哪里获知的?”    苏浣东不由得哑然失笑道:“看来你对这个孩子的印象很好,我并没有说他抄袭的意思。能够独立的想到这一点,而且能够将它表述清楚。这个孩子果然是很聪明。而且他所提到的关于铁路提速这个问题,也很有建设意义。其实,在司里,对于火车提速这一问题上,也有很多人提出了意见。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铁路的底子却十分薄弱。建国初期,全国的铁路里程不过2。18万公里。到1980年底中国铁路只有不到五万公里。30年里铁路里程只增长了不到三万公里,人均还不足一根烟长!未来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啊。铁路提速好,这大家都明白,这就意味着现有的铁路可以运送更多的货物和乘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那孩子还说了,铁路提速,对经济格局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意味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这些华夏经济增长极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小,沿海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有我国的中西部落后地区间的互动成本更低,区域间分工合作的空间瓶颈再一次被突破,让区域间货物流通更加顺畅。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无异于虎生双翼!”苏爱军兴奋地道。    苏浣东不禁更是动容,这话说得太好了,简明扼要的几句话,就将铁路提速这件事提高了华夏经济格局的高度上!身为铁路部计划发展司司长的他,怎么能不明白,如今国家最重视的就是经济发展,铁路的加快建设已经被领导人们在各种场合不断地提起。如果说,铁路提速这件事真得能够打动国家领导人,那么铁道部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受到国家更大的重视和政策面上的倾斜。成为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苏浣东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地走了几圈,郑重其事地问道:“这也是那孩子说的?”    苏爱军也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他很少见到父亲如此地郑重。“原话当然不是这样了,这是我后来自己总结的。”    “爱军,你晚上将你和那孩子的谈话给我写一份书面的报告,我可能有用!”苏浣东沉吟了片刻道。    “是!我明白!”看到父亲这样的重视,能够帮上父亲的苏爱军心中也很高兴。    “要事无俱细地写清楚,和铁路有关的事情,一字都不要拉下!”苏浣东又叮嘱道。    苏爱军退了出去,坐在写字台后的苏浣东看着写字台上尚未写完的报告,对于苏爱军口中的这个孩子,突然多出了几分兴趣……    PS:我已经说过了,这是似是而非的“历史”,所以诸位对于这其中的一些细节,就不必深究了。比如,八四年,铁道部有没有计划发展司这个部门之类的。我想有着类似职权的部门肯定有,但是不会叫这个名字。咱们国家的政府机关部门的设立、削减太快,而且名称也是翻来覆去的变,如果说一切都要尊循现实,仅仅这些名字就够我花很长时间去找,并且核实了。实在是花不起这个时间。所以请熟悉铁路部门的书友高抬贵手。    

    第三十三章 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方明远自然不知道自己在火车偶然相遇的苏爱军,居然将自己的那番言论捅到了铁道部计划发展司司长苏浣东的耳朵里去了。更不知道,这位也算得上是铁路部高官的苏浣东已经对自己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此时的他,正在和方家二老在白家人的陪伴下,重温着京城的风光。在方明远的记忆中;上一世他来京城已是八八年的冬季,四年的时光,已经令京城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这几天的时间里,方明远在海庄镇的“丰功伟绩”已经在白家人中广为流传。而他那些雷人的语句在引来了大家一次次的哄堂大笑后,也在那些表哥表姐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舅舅和几个姨、姨夫对于这个最小的、也是嘴虽甜的、也似乎是同龄人中最聪明的外甥是格外的喜欢,每个人来,都会带着最好吃的东西、最好玩的玩具来。    由于方家二老并不打算在京城多呆,在春节前,就打算返回海庄镇过年,所以这几天来,接待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陪同着二老游遍京城,方明远自然是一路跟随。但是对于久居京城的白家人来说,却很奇怪地发现,方明远似乎对北京四城区的景点都很熟悉,一说起来,就知道具体的方位。而且在逛这些景点的时候,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更像是有些腻烦的模样。就连北海、景山、故宫、颐和园这样的地方也不例外。    在说起此事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应当是一种错觉。也许是小孩子对这些景点还没有什么兴趣,他们更喜欢的,应当是动物园。八四年的时候,京城还没有一家像样的游乐园。著名的京城游乐园今年才会动工,两年后才会对外开放。而在春节前,恐怕动工的消息还没有多少人知道。    其实这不是他们的错觉,上一世里从八九年回到京城,方明远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近二十年,也许说对于那些胡同啊,街道啊,一向不怎么留意的他也许会有些地方记不得,但是四城区的这些景点,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初高中的春游,上大学后陪着女友,还有日后陪同年纪大的姨出来散心,对市区内的这些景点们都是转了再转,对园子里的一切早就烂熟于心了。虽然说,他尽力地掩饰了自己的表现,但是偶然间的回忆陷入,则令他的努力时面出现一些纰漏。    “这里日后会进行改建,盖起一处亭子,前面的池子里会种满了荷花……”    “那一年的一月一日,我们曾经在这里一起等待着新一年的太阳升起……”    “这里日后会有一座旋转木马,会是女孩子和儿童的最受,只是……”只是那个曾经的女孩子现在应当还不在京城里,此时的她应当还在东北。想起自己上一世那一段无结而终的恋情,方明远心中升起了一股酸楚,眼前似乎有些恍惚。    “小远儿?”方老爷子也察觉到了孙子的异常,轻声问道,“累了?”    方明远摇了摇头,借着扭头的机会,将心中的记忆暂且地丢开。“爷爷,没事。不过,奶奶走了这么多路,肯定是累了,现在马上中午了,咱们还是出去找地吃饭吧。这种景点里的餐厅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味道也不怎么样。”    “想吃什么了?”方老爷子虽然不明白孙子为什么在刚才的那一瞬间,显得心情格外的低沉,但是他却知道,这个孩子的心智已经相当地成熟,他想说的他会说,他不想说的,你问也问不出来。套话更像是个笑话,到时候谁套谁的话还尚未可知。所以他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关心他,为他的未来尽最大努力去铺路,方家的未来就在他的手中,只要他能够展翅翱翔,方家的所有人也会随之一起踏上富贵的光明道路。    “前门大街的全聚德烤鸭!”方明远毫不迟疑地道。既然来了一次京城,那么就得尝尝京城最有名的烤鸭,而烤鸭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全聚德烤鸭了。    “你这小子,还真是什么好吃奔什么去!不过我可先跟你说,全聚德烤鸭可是很贵的,咱们四个人,这一顿就得小二十元。那可是能够顶得上小姨他们大半个月的工钱了。你舍得吗?”今天陪着他们出来的是舅舅的儿子白斌,忍不住笑道,这个小家伙,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的京城的那些老字号美食,这些天来,他们可是着实地饱了口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方明远昂着头反驳道,“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挣钱就是为了花钱,光挣钱不花钱是守财奴,光花钱不挣钱是败家子。不舍得花钱,就不会挣钱!虽然说这一顿饭比较贵,但是我相信我自己日后能够挣到更多的钱。”    “老头子,小远儿说得真好!咱们就去吃那个什么全聚德烤鸭。”奶奶第一个鼓掌叫好道。既然奶奶都叫好了,那么大家就再也没有异议了。    前门大街是京城著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朝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大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民众俗称前门大街。明代前门大街是正东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线,以街中心分界,东属正东坊,西属正西坊。又因正阳门是京师正门,故前门大街一带比其他城门大街宽。    前门大街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的许多中华老字号,如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长春堂药店、内联升鞋店、张一元茶庄,还有月盛斋的酱肉店、都一处的烧卖店等诸多的老字号分列道路两侧。整条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不过方明远心里很清楚,再过几年,这条原本京城中著名的商业街就会沦落为外地人的购物中心,老京城人来这里购物的越来越少,而这里的商品档次也是越来越低,甚至于地摊货横行。2000年之后的前门商业街改造,更是将这里搞得中不中,洋不洋的,令京城人对这里更是失去了兴趣。    不过,如今的这里,还是京城中有名的商业区。四人走在这大街上,看着道路两旁的一家家还保有着本来模样的老字号商店,方明远不由得心情好了很多,自己既然已经重生,上天给予了自己这样一次珍贵的机会,那么自己就要好好的把握!    未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