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中有爱-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景治:这么快?
黄晓婉(不无得意的):这还只是开始,等我上手了比这还快。
刘景治:呀,那我们的印刷厂可不用倒闭了。
黄晓婉:你等着瞧好了,你先睡吧。
刘景治:别太晚了。(说完了走出书房。)
第4场
第二天风刚上班不久海明就被领导叫去——
海明:主任您找我?
王主任:啊,没什么事,聊两句。
海明:好呀。
王主任:怎么理解昨天领导的讲话。
海明:这个——
王主任:就是闲聊没有任何意思,只想听听老同志都是什么想法。
海明(点点头):从现实情况看,改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的。这么庞大的机构不可能是高效的。再说现在企业改制已经完成,政企已经彻底分离,而我们政府中涉企的管理部门仍然存在;并且,随着政府行政执能的进一步完善,人满为患就必将成为突出问题。
王主任(点头):你认为我们人多吗?应该走多少合理。
海明:这个不是我认为的吧,上面不是有方案吗?
王主任:咱们是从理论上探讨,和这次改革没有关系。
海明:是这样呀?
王主任:不要有顾虑,我真的只想听听你的想法。
海明:那就恕我直言了。
王主任:好——
海明:我们的职能很具体也很抽象,从工作强度和作用来看,现在的50人是不多的;但要从合理性上看,我认为至少应该分流出三分一甚至一半的人。
王主任:有这么大的空间?
海明:我们工作效率之所不高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分工过细。一个人可以做的事非要俩个三个人来分管,这无疑就增加了工作程序,每个人对政策的理解又参差不齐,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整合是出路;提高能力是保障,如果做到这两点那我们的这次改革就应该算是成功的。
王主任:整合是出路;提高能力是保障。嗯,看来你对领导讲话理解的不浅哪。
海明:哪里,是瞎说的,您可别当真,我站的角度和领导们看问题站的角度差距甚远,不足以相信。
王主任:我是实话实说,但是,毕竟有很多问题还是要全面考虑的。
海明:就是,应该顾全大局——
这时有电话打进来,
王主任:那先这样——
海明站起身:好的。
(画外音)走出主任办公室,海明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他不知道主任找他谈话的主导思想是什么,他还没幼稚到相信领导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如自己;他相信领导不单单是想听他的想法。况且他的想法又能代表什么哪?海明心里的恐惧感在不断攀升。是呀,46岁还只是个副处,已经没有上升空间,那就倒出地方让年轻人干吧,更何况你是那么理解领导的意图,那么赞成改革——想到此,海明有种上当的感觉,他认为他钻进了领导为他设好的圈套,越想越发的郁闷。当他走进办公室看到所有的人都低着头一派十分忙碌的情景时,他在心里暗暗自语:这那里是在工作呀!分明是暴风骤雨前的瞬间争扎,尽管它不一定比黎明前的黑暗更有震射力,但绝对可以和黎明前的死寂有的一比。也许是愤愤,也许是所有人的举动让海明害怕,所以他拿起案头的报纸悄悄的翻着——
第5场
这天,黄晓婉正坐在电脑前工作时,电话响了,她拿来起电话,
黄晓婉:喂,您好,是你呀,刚走就来电话,有事呀?是嘛,那他怎么说,呵呵,笨样,噢,那他同意了,是嘛,好,在哪儿,好的,6:00点,明白,呵呵,不会让人家看出来呀?是,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告诉她。好的,再见。(放下电话,黄晓婉脸上的笑仍然没有消失,便又拿起电话)
黄晓婉:丽华呀,是我,呵呵,乐死我了,(画面交替出现双方场景)
赵丽华:咋了,快说呀,乐啥呀。
黄晓婉:我们老刘为了你家的事呗。
赵丽华(来了兴致):有消息了?
黄晓婉:是,他刚来电话,说是在校门口看到了招办主任,他一急就约人家晚上出来吃饭。
赵丽华:是嘛,结果如何呀。
黄晓婉:人家没反对,但是可笑的是我们老刘想的召,他说让你家王涛那个时候在饭店门前等着,装出找他办事的样子,从我这儿知道他们在那儿用餐,他就找来了,然后一起吃个饭,剩下的就看你家王涛的了,我觉得有点幼稚,所以就想笑,他说没问题,而且已经约好了,咋办呀,让不让王涛去呀?
赵丽华:我觉得不错,去怎么不去。在哪儿?几点?我现在就告诉他。哎,景治比你办人事,那天我得好好谢谢他。
黄晓婉:你这个没良心的,没我,景治认识你是谁呀。
赵丽华:没你我和景治会成为最亲密的好友,再见,我得发通知去了。
黄晓婉(喃喃自语):这都是什么世道呀!不可思议。
第6场
傍晚,一辆小车驶进了某海鲜酒店门前,刘景治下了车,他站在那儿,一会另一个男人过来后,两人刚要往饭店里走,这时另一辆车停在身边,两人不约而同停住脚步,王涛从车下来后,车开走了。
刘景治(吃惊):王涛,怎么会在这儿碰到你?
王涛(吃惊):老刘,你这是也来吃饭?
刘景治(回头看看站在身边的男人):介绍一个,这是我校的招办主任刘伟;这是我的好友,钢铁集团老总王涛。
刘伟(惊讶):您好,您好。有应酬?
王涛:您好,您好,都是一些老朋友。等我一会,(说着他拿出电话往前走了几步)我说你们吃吧,我今天有事过不去,改天我请大家,好了挂了。(然后他转回身)既然这么巧,今天就给我个面子,由我请俩位,行吗?
刘伟:那多不好,您还是应酬您的朋友好了。
王涛:其实我也正好有事想找景治,只是一天事太多总是忘,今天也难得,你别看我们俩不错,但是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
刘景治:你找有能有什么事?
王涛:走走,咱们边吃边聊,说不定还得救到主任大人呢。
刘伟:您过奖了吧,我能办什么呀。
刘景治:走吧,反正他有钱,让我省点也不错,认识他咱不吃亏。(三个人都笑着往里走)
坐下后,王涛对站在身边的服务员说,
王涛:今天的龙虾新鲜不,
服务员:很新鲜。
王涛:那好,来一只,羔蟹每人一只,白灼基尾虾,葱油螺片,清蒸鳝鱼,再来个素炒三丝吧。喝什么酒?
刘伟:我不喝白酒。
王涛:那好,那咱就喝红酒,啤酒吃海鲜容易得通风病,红酒两位行吗?
刘伟:行。(服务员退也了包房,刘伟看看刘景治,再看看王涛)景治呀,没想到,你今晚给我摆上了鸿门宴。
刘景治(装做无辜):老弟,我真的不是,我只是觉得有点累,想找个人聊聊,早上碰到谁我可能都会约他出来的,那是突发其想。
王涛:刘老弟,我也不故意要这么做的,你也听到我的电话了,我确实想找景治,但不是什么原则大事,但是他在介绍你时,我忽然觉得你可能是我更要找的人。呵呵,你是不是觉得这桌菜太贵了,这算不了什么,可以从单位招待费里出,要是让我自己出,坦白说,我是承担不起的。
刘伟怀疑地看了刘景治一眼,刘景治作出委屈的样子,又看了一眼王涛眼里仍有几分不相信。
刘伟:说吧,找景治或者说找我是啥事?
王涛:是这样,今年我女儿要参加高考,我想打听一下咱们学校有没有什么特殊政策,孩子就想去你们师大读书。
刘伟:其实我已经猜出几分了。尽管新的政策还没出来,但从以往的经验看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除了特长生外。
刘景治:是呀,条条框框就那些,现在还早吧?
王涛:你还不了解丽华,一天追我八便,非让我现在就落实。
刘伟:是女孩还是男孩?
刘景治:是女孩,长的也不错,学习还行吧。
王涛:在一中能排在中等吧,但是我担心高考时发挥不好呀。
刘伟:这两年我们学校生源不错,所以照你们的话可能不好进。
王涛(惊讶地看着刘伟和刘景治):真的呀,我还以为差不多呢。那得咋办呀?
刘景治:是呀,老弟,这也是兄弟,说白了,他女儿是我的准儿媳妇,我很喜欢那孩子。
刘伟(笑着指着景治):还说不是串通好的。
刘景治:真的不是,我并不知道倩倩要考咱们学校。
王涛:是呀,其实现在上大学也不是难事,花点钱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我也想让她去小放的大学,可这孩子非要上这所学校。
刘伟:话都说到这份了,也不是没办法,只是再等等,现在真的太早。
王涛:您要是答应帮忙就行,我就不找外人。
刘伟:你就让孩子放心好好学习,好好考,其它事到时候再说,行吧,不看你面子还得看教授的面子,那不是准儿媳妇吗,也就是自家的孩子了,还说啥。
王涛(松了口气):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今晚咱们要玩的开心才好,来,动筷吧。 
第7场
夜已经深了,海明摇摇晃晃地在家楼门口下了出租车,又一摇一摆的往楼上走,进了家里后,他把衣服往沙发一扔便躺到沙发上。他今晚他请领导吃饭,喝了不少酒,但他是清醒的,他回想着刚才领导对他说的每句话。
(画外音,海明睁着眼睛直视着天花板)海明你来咱们单位也有十年了吧,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话又说回来,机关的工作通常是很难分出伯仲的。所以,这次改革留下谁和分流谁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现在机关确实人太多,我们这些领导还不知道何去何从呢,真的不好说。
他换了个姿势,(脸上多少还有些烦躁)两眼茫茫的不知道该看什么,他使劲地摇摇头。他觉得太累了,不仅是身体觉得疲惫,而且精神上更感倦怠。
海明:(自言自语)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回来?(画外音)为什么?为什么回来?——他伸手拿起放在头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可他又急忙放下电话,他无力的合上眼睛。
(镜头拉远进入回忆中)十八年前那是个周日的下午。因为那一天改变了他的生活……
海明正在宿舍里洗衣服。突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