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问题。分房子,评职称,提升……每次都是为这种事打破了脑袋。这就是体制下
所统辖的各机关单位的特点。人们要去争,去说理,盯着上家,防着对家,踏破房
产科门槛。尤其是,这是最后一次福利分房,谁都不愿错过这最后一班车,错过去,
以后就没人管了。

他们也不例外,也得去争,去游说。

这个艰苦的任务完全落在陈米松身上,因为是他们单位在分房,她的分数累加
在他的分数上面共同计算。能够分上显然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要分得位置好一些,
楼层好一些,这个就显得比较困难。

陈米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吵了不少架,红了不少脸,才争到了安贞桥一带三
环边上塔楼的一个大两居,建筑面积有八十多平方米,比现在住的房子大了一倍。
但是他仍然不敢懈怠,不到最后签字画押时,是很难说最后就分到了你手里。

他们都战战兢兢,同时又热切等待着。知道年底以前,肯定要全部分完,要落
实下来的。



毛榛这时候也赶到了节骨眼上,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工作又在这时候开始了。
她要参加高级职称。在她们这种科研单位,每年的职称评定是一件惊天动地振聋发
聩的大事。因为这种单位惟有学术头衔是认定其自身价值、成果高低的标准。

毛榛已经连续两年参加述职,但是没有评上。名额少,人员多,每年还总有新
来的博士要插队、转正,优先参加评定,一下子就把名额搞得更紧张。毛榛受刺激,
这也是她想考个博士、准备以后直接去插别人队的原因之一。

说起来很痛苦。尽管痛苦,也得进入游戏,不然,也没别的选择呵!

又是一大堆手续,虽然是重复的,但一年比一年增加了新内容:今年又做的工
作,今年又出的新书……一项一项,加在去年的工作述职里。填表,打印,请人推
荐,给评委送书,将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复印若干份送评委会审定……

这时已经进入了12月,她在准备这些材料时,与准备博士报考资料时间完全撞
在了一起。报考是在12月初进行。先期要找单位领导谈话,倾诉自己求学的意愿,
希望他们能允许她边工作边读书。他们表示支持。然后是一大堆复杂的表格和材料,
从单位意见、研究室意见、人事处盖戳,到十年前的那些硕士学位证书、考试成绩、
硕士论文评审意见,再到体检表、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推荐人意见……就光是为了
填这一大堆表,跑来跑去找人,就忙晕了头了。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作者:徐坤
  
 第七篇

毛榛在忙着这一大套赶到一起的各种表格,一边在做着新东方教材上的题。陈
米松则一只眼睛在电脑上完成他的书稿的最后一遍统稿,另一只眼睛死盯着即将到
手的房门钥匙。

12月9 号,陈米松去安贞桥看房,决定楼层和楼号。剩下可供挑选的不多了,
一般是分数高、职位高的人首先挑选。分到大两居的队伍中,他们排到了后边,因
为没孩子,吃亏,少了一份“独生子女”分数,比同时参加工作的一家三口的人要
少几分。那天上午,恰巧毛榛要填职称申报表和相关的一系列材料,很不好填,不
能写错,不能打印和复印,一张一张全是手写,下午就要求送到所里去。

陈米松要她一道去看房,毛榛说:“我太忙了,要赶紧把这些表填完交上去。
你去看吧,看完你就拍板决定。”

她怎么能知道,这番话,竟成为她终身的痛,和永久的悔!

那个大房子,他们共同居京十年,苦苦等来的分在北三环安贞桥边的单位分的
大房子,她今生竟然连看也不曾看过一眼,从此就永久不翼而飞了。

连同她的家!她的家人!她自认为已然铁板一块的家!她自认为已然是生死不
渝的爱人!

11、12号是双休日,毛榛依旧去新东方上课。

接下来的一星期平静如水。画在毛榛挂历备忘录上的,每个小格里都只有匆匆
几个字:13号,周一,复习;14号,周二,上班。下午“星期二对话:女性话题”,
请几个当红女作家到场;15号周三,复习;16号上午,单位会议室,当代文学研究
会二十周年纪念会;17号上午,师大,取样书二十八本,“90年代文学思潮丛书”,
她是其中一卷的主编。18号周六,新东方上课。

19号,周日,1999年冬季里最冷的一天,-13℃。新东方考研辅导班最后一次
课。

1999年12月19日呵!你让我忘了今生吧,我也不会忘了这个日子。

1999年12月19日。

1999年12月19日!

第三章

1999年12月19日。

这一天,早晨起来,毛榛照旧简单喝一杯牛奶,啃了两口面包,就背上大书包,
匆匆出门了。今天是新东方考研辅导班的最后一次课。总算就要结束、脱离苦海了。
自从上了这个班以来,她差不多已经有两个月没休息过星期日,每天连续六小时的
课,就跟挣命似的。

陈米松依然酣睡在床上,睡得扁扁的,一点声音都没有。他睡觉从来都是很老
实。毛榛一边在镜子前边梳妆一边还在想:两个人好久没好好在一起过个礼拜天了。
今天晚上回来买两条平鱼烧着吃,好好吃一顿。电视晚上要直播澳门回归,吃完可
以横躺竖卧地歪在沙发里看。

走到书桌前收拾笔记时她发现上面放着一张纸,是昨晚陈米松打印出来的,为
她的文集做的一张详细的宣传企划方案,准备提供给出版社。这是他的职业。对他
来说,出版是个“产业”,版权是种“贸易”,整个这一套出版活动都是工艺流程。
他多次给毛榛灌输这种观念,毛榛每次都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还嬉皮笑脸说:“我
知道那么多干啥,我只管把文章写好,剩下的事,咱家有你就行了呗。”气得陈米
松也懒得跟她说。毛榛的所有的出版合同都是他代议代签,凡是有跟出版方面打交
道的事,全被他大包大揽。毛榛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他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毛榛记得昨天晚上睡觉前,陈米松在电脑上一边敲字一边问她:“李越的‘越
’字怎么写?张潘的‘潘’字是哪个潘?”毛榛在睡意蒙目龙之间告诉了他。李越
和张潘都是电视台女性节目和读书节目的著名主持人,他知道她跟她们相识,在一
起玩过,希望文集出版后能请她们帮助在电视上做一做。




毛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将是他们,她和陈米松在这间屋子里说的最后一句
话。

她只匆匆扫了一眼企划方案,见一步一步都写得很详细,不由暗暗佩服他的能
力。也没来得及多看,就赶紧出门赶车。

八点半赶到了印刷厂。人还是那么多,厂房还是那么冷。昨天上课时没暖气,
工人说管道的哪个部位临时坏了。这是严冬里的12月18日呵!暖气管子冰冷,百十
来号人靠彼此的哈气取暖,老师讲课也不敢脱羽绒衣。一天六个小时下来,毛榛冻
坏了,回到家里一头就钻进被窝,气愤地跟陈米松叨咕。陈米松也生气,绷着脸,
找出他们办公室的电话打过去,口气严肃地说:“你们怎么着?这么冷的冬天不及
时把暖气修好?是准备负责包陪学生们的医药费是怎么着?”对方连忙道歉,说马
上派人去修。毛榛猫在被窝里,从被头上只露出一个猫脸来对陈米松鬼笑,对他的
像领导一样威严的有威慑力的声音表示佩服。陈米松没说话,那意思是这只是小事
一桩,不值得一提。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作者:徐坤
  
 
第八篇

今天的暖气果然热乎点儿了。一切都如往常一样进行。下午的主讲老师又给从
头到尾串了一下习题,讲了几点同学们在考场上的注意事项,并说凡是今年考研过
关、分数达到九十五分以上的,可以拿着学员证回到新东方来,新东方将给退回三
百五十元听课费作为奖励,另外名字还可以上光荣榜,鼓励下一届的学员们好好学
习。

最后老师祝大学都能取得好成绩。同学们也“哗哗哗”地鼓掌,起立向老师致
意,一个个的年轻的脸蛋上都燃烧着兴奋的、志在必得的红云。

毛榛也很兴奋。经过这样一段漫长的预热,她的考试情绪终于被彻底调动起来
了!尤其是当拿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的那一瞬间,更是一阵既兴奋又紧张的猛
烈刺激。为什么考试前要跟班学习?意义就在于此,调动考试情绪,使整个大脑神
经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能从日常疲沓、松懈的状态中猛地紧绷起来,让浑身的每
一根发条都上紧了弦。

早上打车来的,又窝了这么六个小时,身体已经窝瘪得难受。于是她就兴致勃
勃地走出课堂,抄近路穿小胡同到了硅谷,又路过“国林风”书店,从北大南门那
条路一路走回来,迎着下午三点多钟暖融融的太阳。街上也是欣欣向荣,硅谷、海
淀图书城、北大这一带,到处走动的都是学生,一张张年轻的朝阳般的面孔,生活
在这里的人永远都年轻,永远不会变老。

她又兴致勃勃地继续走,往前是中关村电子城、海龙电子大厦、罗杰斯、艾德
熊、麦当劳快餐店、海淀医院。再往前是人大出版社读者服务部、人大东门,对面
是当代商城。这里的人流比较杂,人大门口的车站是七八条公交车线路交汇的地方。
当代商城为了促销,在门口摆上了一架巨大的退役波音747 飞机。她家里的“海尔
帅统帅”冰箱也是陈米松在这里买的。买完以后,在当年陈米松生日的时候,商场
还给他往单位寄了一张生日贺卡。从那以后,他们果然对这家商城顿生好感,再买
东西,首先想着来这里。一切都显得万分祥和,丝毫看不出灾祸即将来临的迹象。
拐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