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太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彼岸太远-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杰有时候想,古人的文章能够传承下来,其中不知经过了多少人的传阅和转抄,相信有太多的文章被遗弃了。想几百年历史的唐朝的那许多能做诗的人,当不至于仅能作出万首诗留传下来,其中的大部分如风中尘土一般飘散了。罗杰不太喜欢现在的印刷版杂志上的作品,他觉得那浩如牛毛的文章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等人看到的时候,已经被人连同它的载体一起被丢到废品堆里去了,等待它们的命运就是在化成纸浆的时候被烧碱消蚀了,无影无踪,不留下一点印渍。

    那样的文章是可悲的。

    罗杰与王一说到有关文章的话题。王一认为,从哲学的角度看,天下人写文章,首先要从一开始,由一生发出一切,或者所有,再必须经过过程的淘炼,如同淘金砂一般,让时间淘去不必存在的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最后留下一点珍贵的东西,又回归到一。这一与一切是是互为依存的条件,无一便无一切,无一切也生不成这最后的一。

    罗杰心想,这王一果然非同一般,这文章的话题在他这里居然还能由一到一切再回归到一地理论起来,也太极了一点。所谓太极正好是王一的这种理论的直观写照,可这太极与西方古典哲学好象隔着十万八千里地。也不知王一是怎么把它们扯在一起的。

    罗杰觉得,所谓的哲学也许可以这么理解,那就是你对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有一种看法或认识,只要你能把事情的发生缘由和必要条件说明清楚并引伸成为一种抽象的、似是而非的,像是说事又不像是说事,本来是说事,说着说着说到所有的事上去,再回过头来发现可以用一两句话去说明一切事的时候,这个过程差不多就可以成为哲学了。当然说事的方法不一样,说同一件事却有不同的结果,这大概就形成了哲学的流派。

    其实罗杰也看过一些哲学方面的书,他还真没看懂多少,不过他把对哲学的理解给王一说了,王一反对他说,他的理解其实也是一种哲学的流派,只不过相对朴素一些,可以称为古典朴素哲学,列入早期亚里士多德之列,称为古典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去它的狗屁哲学吧!罗杰觉得王一被陷进了哲学的漩涡,近期内很难自拔超脱出来。

    王一像个文弱的书生,白皙的脸上架一副无边框的眼镜,胳膊下夹的永远都是一两本厚厚的书,那肯定不是课本,他走路的时候总是若有所思,很难想象他的脑海里无时不出现圣贤哲理,仿佛他看不见别的什么。

    不过,没过多久,罗杰就发现王一恋爱了。

    罗杰想,类似王一这样的人,谈文章就能归入哲学流派,在与女生谈情说爱的时候该用怎样的语言方能避免涉及循环推理的论证和思辩而不使对方感到乏味和不可理喻而对他产生好感并向他投出少女的情怀又能显示出恋爱中的非常浪漫又真情互动的情景呢?

    罗杰这也是替人瞎操心。

    哲人有哲人的方式,少女也有寻求哲理的权利,抑或哲人在爱情面前又回归人的真性那也说不定,再说了,少女不见得就一定肤浅,也许她说出一句哲理来,会让你觉得一愣一愣地发傻。

    与王一谈恋爱的是他的同桌,后来罗杰才记住她的名字,叫吴曼,那还是王一纠正了不下四五次以后罗杰才记忆住的。

    最开始见他们在课堂上说话,两个人有点儿挤眉弄眼,没几天罗杰发现他们在傍晚时分一起到校外散步,这好像还不能说明问题,至到有一天,王一和吴曼晚上回来得太晚,被锁在学校的大门外,他们翻越大门时被门卫逮住登记后才放他们回宿舍。第二天全校传开了他们外出回来太晚被学校领导知道后欲劝其退学,同学们才完全证明他们在恋爱。

    也许哲人的恋爱要比常人疯狂一些。自此以后,他们这个班上像瘟疫一样恋爱成风了。

    罗杰认为,如果恋爱也能成为一种风气,那么这当中应该没有多少发自内心的东西,恋爱应该自然而然的产生,它应该需要一种心灵的碰撞,现在他的同学们几乎在不长的时间就发生如此之多的碰撞,在罗杰看待稍微显得机械了一点,有点搞笑。

    罗杰由此想到他和茹婷之间那么深厚的友谊都没有能够产生这种心灵的碰撞,看来爱情的发生多少还是有点儿艰难的。

    实际上罗杰还是对爱情有点懵然。爱情的发生是可以有太多的方式,随潮流与风气而轻易的地生爱情的火花,未尝不会产生深刻的爱情。爱情的丰富多彩与变幻奇绝,是罗杰此时此刻仍不可理解的。

    因为他依然在内心深处记得他与茹婷的友谊。

    罗杰每当看到一个距他很近的女同学,当他想端详女孩的脸庞时,他的眼前总会出现茹婷的影子,他会拿茹婷跟对面的女孩相比较,然后他觉得与对面的女孩的距离相较甚远,于是,他仍然无动于衷。

    比起那些班上学习成绩好的男同学,像罗杰这样的一类人,看上去挺有个人的追求,并能写一手好文章,谈起话来不是艺术就是哲学,虽然学习成绩一般般,但总是透着卓尔不凡的气质,更能获得女生的好感和青睐,尤其是罗杰表现出来的深沉和持重,就更是愈加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个人魅力。几乎所有的女同学都用崇拜的目光注视罗杰。可罗杰越是保持与女生的距离,他就越是被女生注意。但罗杰实在没有兴趣谈情说爱,他也不想伤害任何一个女生的芳心。但他没办法,他只能敬而远之。

    这是一个矛盾,无法达到两情相悦,而又无时无刻地受到女生的骚扰,罗杰只能逃避。

    罗杰每天吃完中午饭以后就几乎不敢在学校里呆,他到大学图书馆去看书。他在陕西师大认识一个学生,用人家的借书证借阅图书,后他与这个大学生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友谊。

    这个大学生是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叫孟非。他是在看到罗杰在师大图书馆写小说时认识罗杰的。那时候罗杰还只能借阅图书馆里公共的书籍和报刊,包括全国各大学的学报。罗杰觉得师大图书馆的气氛很好,特适合他创作。罗杰写小说的时候让孟非看见了,他们作了短暂的交谈之后就成了朋友,孟非答应让给罗杰一张借书证,让他可以经常在图书馆借资料和图书,罗杰当然很高兴。就这样,罗杰成了陕西师大的常客,也有机会接触到孟非的同学,他有几次也听了大学里的讲座,感觉很过瘾。

    罗杰就这样一半在中专上课,一半在大学学习,到后来他竟成了师大的常客。

    罗杰在自己的学校里非常让老师们头痛。基础课的测验与考试根本难不住罗杰,但他不上自习课和经常不出早操,被视为纪律极差的学生。为这事副校长孙正还找他谈过话,让他注意一下学习纪律。罗杰申辩说高层次的教育根本不需要禁锢学生的行为。所谓的纪律就表现为循旧规、蹈陈距,这是应该被抛弃的东西,应该向大学的教育方式学习。罗杰让孙校长元言,他以后依然如故。

    好在罗杰没有影响到其他人他,也不怕班主任的叫板。

    罗杰的班主任不带他们的课,纯属管理人员。这段时间正在为他老婆的农转非办户口的事忙着,几乎就没有到校管过他们,偶尔有几次来学校发现罗杰不上自习课,叫罗杰到办公室去,罗杰根本不予理睬,这惹火了班主任张栋。有一天张栋在吃午饭的时候蹲在学校的大门口,准备堵住罗杰。罗杰尚不知道,一个叫何玲的女同学告诉罗杰,班主任张栋蹲在学校门口,估计是找他的事。罗杰谢过何玲后,不打算与班主任正面冲突,就转身走向操场,张栋看见后从后面追过来想撵上罗杰,但罗杰就是在张栋的眼皮底下翻墙离开了学校,把班主任气得吹胡子瞪眼,无话可说。

    罗杰知道他必须和班主任有一次正面冲突,他必须把问题解决掉,否则经常惹麻烦也不是个事,毕竟是他违犯纪律。

    当天下午罗杰特意早早地返回学校,他一进校门口,就看见几个同学诧异的望着他,康楠对他说,班主任把他翻墙的事告诉校长了,这一次估计班主任是真的动怒了。

    罗杰告诉康楠,他就是回来解决这事的,没有多大问题。

    然后罗杰就去找张栋班主任。

    这边同学们为罗杰担心,经何玲提议,几个班干部和康楠他们约十多名班上学习好的学生就候在张栋的房间外面等着,要是听见里面的动静部不对劲,就进去劝说,好让罗杰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劫。

    罗杰早就想好了,他决定用平和的语言向班主任讲明白他这样做的道理。

    罗杰说:“我今天特意来告诉你这件事,我不打算为我翻墙的事向你道歉,我知道你在学校门口想阻止我离开学校外出,我不想和你发生正面冲突,但我必须告诉你,只有当我不能应付考试的时候我才会去上自习课。我根本就没有打算在自习课上浪费什么时间。我有我的目的,我在西安这个城市可能只能呆上这么两年,我想读更多的书,我想了解更多的事,我想认识更多的人。我在外面不会惹什么事,我就是去大学的图书馆看书,到大学的讲座厅里去听课,我没有干什么有损本校的事。比起别的同学谈恋爱的风气,我觉得我已经让学校的管理者省心不少。我只是不遵守学校订的作息时间而已,但我觉得这样的规定很快就应该废止,学校应该把教学目标和达标条件公之于众,其余的就不应该干涉学生的自由,包括学生之间的恋爱,一切应该在正确的引导下和宽松的气氛中进行。现在这个时代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一些规范是必要的,但应该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凡是法律禁止的,学校没有必要重申;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学校就不应该禁止,也是禁止不住的。学校的一些管理规定应该进行反思,这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