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陵新传- 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谜语、写字作诗,慈祥亲切,极有风趣。

张学良兴致勃勃,谈了他与“大帅”张作霖之间的一些往事。他说,他22岁当旅长,还兼任了“航空处”等机关什么重要差事;他每天早晨必到“大帅”处请安,张作霖便与他谈论公务。由于“少帅”对人对事都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对答如流,意见也特别高明,受到“大帅”及同僚的赞赏。

张学良写的字是一幅对联:惟大英雄种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字迹古朴苍劲,另成一体,具见功力。

“少帅”的诗也有趣,诗云: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惟有好色似英雄。

张学良的坦坦心怀,隐约在字里行间。

张学良还说了不少有趣而富于哲理的话:*人的生活要简单,简单的生活能使人长寿。

*小时,我身体较弱,被送到和尚庙中做“跳墙和尚”以求康健,跳出墙后,恰巧听到有人呼叫“小六子”,所以,家人也叫我“小六子”,其实我排行不是第六,而是第一。

*我已93岁了!我从来没想到我能活到93岁!

那天晚上,张学良唱了几大段京剧,与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张学森看天色不早,向张学良建议回家。

张学良却说:“我不回家!”

弟说:“你不回家,我要报告大嫂!”

张学良说:“那我就告诉大嫂,你不带我回家!”

哥儿俩逗来逗去,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张学森似乎逗不过张学良,沉寂了一会,又说:“我带您在这里玩得这么开心,又为您唱了两段戏,您应当发一点奖金给我!”

张学良闻言,果然从内衣里掏出钱包,慢慢吞吞地翻弄着,大家以为张学良真会发奖金,不料他却取出一根牙签,一面微笑,一面对其弟说:“发你一根牙签如何?”张学森啼笑皆非,又引来一阵哈哈大笑。

张学森说:“大哥!咱们回家吧!”

张学良想了一想,语重心长地说:“你的家在哪呀?”张学良的这一句话使与会者突然想起一句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不禁感慨万千。

然而,物换星移,几度春秋,张学良的“还巢梦”依然尚未变成现实。

有人估计,张学良毕竟年事已高,可能身体欠佳,行动不便,不堪旅途劳累;有人猜测,张学良有过不参与政治的表示,海峡两岸的敌对情绪不消除不便回大陆,一再推迟赴大陆的行程,许是避政治之嫌;最近有消息称,最主要的原因是,伴他60多年的夫人赵一荻女士有病在身,不可能在夫人患病的时候抛下她不管,自己回大陆。对此,张闾蘅不便擅言,或者都不是,或者兼而有之。“想回大陆是肯定的,究竟何日才能成行,只有我大爷自己知道。”一次没有记载的秘密飞行1946年11月的一天上午,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王赐九驾驶美制C47型运输机,将蒋经国送到南京后又返回重庆,飞机还在九龙坡机场(现在的重庆火车站)上空盘旋时,无线电传来了上司的命令:“飞机着陆后,立即到大队部。有任务。”

飞机刚刚停稳,一辆美式吉普车早已等候在跑道头,王赐九来不及脱掉飞行帽,就被车接到了场站站部。体态偏胖、身材矮小的九龙坡机场场站站长,王赐九还从未见过。他将王赐九从上到下打量许久,从这异乎寻常的眼神中王赐九揣摸出此次任务非同一般。

“王机长,你们的飞行任务上司有改变。由你任正驾驶,明天早上八时半从本场起飞直达台湾。”站长接着又说,“给你重新配备的机组其他成员,我已经安排妥当,你不必操心。”站长非常严肃地给他规定了“三不”:“从现在起不准走漏消息;不准与任何人见面;不准打电话。”

第二天,王赐九登上机时已是早上8时10分,这架飞机远离机群,停靠在机场的东北角。远眺机场外,四周隐隐约约可见一排排荷枪实弹的士兵;在机场入口处,几名军官和便衣盘查着过往的人们。寂静的机场藏着一股杀气。

8时20分,一辆美式吉普车驶入停机坪。下车的是一位魁梧的中年男子,他直接登上飞机前舱,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放飞通知单。王赐九接过放飞通知单,不由产生疑问:为什么机场不按常规签发专机运送主要人物的姓名、乘机人数、载物重量?为什么外面警戒森严却又无人前来送行?为什么机组人员非要临时配备?为什么机场工作人员一反常规,寥寥无几。为什么动用专机只是为了送一对年轻的夫妇?

猛地,一个念头在王赐九眼前闪过:这不是少帅张学良吗?西安事变后,他在多家报纸上看过少帅的照片,难怪有似曾相识之感。显然那位女士就是和他患难与共的赵四小姐了。

这天,张学良穿一身藏青色中山装,可以明显看出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修边幅了。

赵四小组一手紧紧地挽着张学良。她着一身浅蓝色阴丹士林旗袍,左手提一只藤条箱,看上去朴素无华却掩不住大家闺秀的端庄凝重。她气色尚好,只是较十年前略显胖一些。

由于是货机,机舱内没有座椅,赵四小姐只好坐在衣箱上。张学良在机舱内踱来踱去,他两眼炯炯有神,打量着身着飞行皮夹克的机长王赐九,欲言又止。

8时30分,机场调度室传来了起飞的命令,飞机呼啸着拔地而起,直插长空。飞机在起飞时,雾很浓,又夹着细雨,能见度极差。王赐九将飞机上升到2200米的高空云中,以每小时230公里的速度朝南飞去。飞到江西遂川,云雾才逐渐散去。进入福建上空时,已是碧空无云,过了福州就可遥见台湾,阿里山已尽收眼底。

张学良拥着赵四小姐扶靠在机窗前。飞机终于飞临桃园机场上空了。透过防弹玻璃鸟瞰大地,机场上未显示降落标志,只见一条测风袋在空中拚命摇摆。王赐九迅速打开测风仪,仪表显示左侧风超过每秒12米,在这种无地面指挥、没有无线电联络的情况下降落,很容易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怎么办?想到九龙坡机场站长的“记住是桃园机场”的命令,王赐九为难了。。但他转念又想,专机上的客人是爱国将领张学良,他为促成国共合作,敢冒杀头之险,现在我做一名正直的飞行员该做的工作,又算得了什么呢!随即,王赐九与副驾驶商定调转机头向台北飞去,很快,无线电与台北机场取得了联系。

13时35分,飞机徐徐降落在台北机场。一辆黑色小轿车急驶而来,嘎然停在飞机舱门下,一位身着黑色礼服的中年男子跳下汽车,打开车门。张学良一行走下飞机,上车前,少帅和赵四小姐回首向机组人员招手致意。“这是我与张将军的最后一面,因临行前上司有令,不许与乘机者交谈,我们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将军恐怕连我叫什么都不知道,望着他离去的身影,我内心充满了惆怅。”75岁的王老如今谈起这段经历时,还在后悔不已。次日,王赐九机组返回南京覆命,刚下飞机,他就被车接到了航空委员会作战处处长的办公室。一见面,处长就劈头盖脸地责问:“为什么不听命令改变降落地点?”不容分辩,接着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民族的罪人,这件事只当没发生过,不许走漏半点消息,否则杀头。”说完,他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走吧。”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王老一直将这次秘密飞行藏在心底。当最近有记者问起王老,“四十多年你都守口如瓶,如今为何能和盘托出?”

王老说:“解放前,我当然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解放后,我参加了解放军,但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实不敢因此断送前途。如今,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日子越来越近。将这一不寻常的飞行经历公之于众,我责无旁贷。”

向蒋介石提出二点要求1947年10月间,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在为新疆问题极度紧张工作之后,去台湾作休假旅行。张学良那时关在台湾新竹井上温泉。当时台湾警备司令彭孟缉是张治中的学生,张到台湾后即向彭提出要去看张学良。彭很犹豫,不敢答应。张当时对彭说:“一切责任我负,不会连累你。”彭才勉强答应。温泉距新竹有两小时的汽车路程,入山后有一宪兵分驻所,张治中一行经盘问后放行,不久到了井上温泉大木牌下,石级上便是张学良的住宅,孤零零的一座平房,屋旁有一温泉,林木幽静。张学良已得到通知,早在院内迎候。张治中见他瘦了许多,也苍老些,眼睛小了,据他说眼睛有病,看书吃力。当时张学良已做了祖父,他高兴地要赵四小姐拿出孙子照片给他们看。赵四小姐与看守副队长陪张夫人和女儿们去浏览风景。那里有一座铁索吊桥,长150米,距水面有四、五十丈高,十分壮观。赵四小姐瘦弱,有心脏病,由人扶着走了一截,头晕眼花,缩了回去。张夫人虽是小脚老太太,却走过去了。赵四小姐一见,便鼓起勇气,叫人扶着也走了过去,并对她们说,来温泉都一年了,还没有看过这吊桥,今天竟走过去了,很兴奋,足以自慰。

张学良和张治中留在屋内畅谈。张学良问张治中:“我何时能恢复自由?”张治中安慰他,说:“国内总要和平的,国共终于要恢复和谈的,国共和谈成功之日,即你恢复自由之时。”张学良听了很高兴,张治中这话合乎情理。西安事变的发动是要求联共抗日,如国共和解,他当然能获得自由。张治中是力主和谈的,他这番话使张学良感到还可以从另一个途径获得自由。

张学良托张治中向蒋介石和宋美龄提两点请求,第一点是他希望能恢复自由,并说,恢复自由以后,哪里也不去,蒋住在哪里,他就住哪里。他除了恢复自由以外,没有任何别的请求,也不一定做事情,可以考察他一个时期以后再说。

第二点请求是那个副官带着家眷,还有几个孩子,同他住在一个房子里,副官对他名为照料生活,实际上干涉他的地方很多,孩子又吵闹,使他感到既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