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陵新传-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标志灯熄灭了,电梯门开了。

周恩来带着翻译走进罗杰斯的套间,听见谈“13”的声音戛然而止。罗杰斯手下的官员们正在房间里说话,大约是在发牢骚生气,一个个面有愠色。见周总理来了,罗杰斯朝他们示意,他们一个个只好客气地装出笑,极不自然。

周恩来伸出手,说:“罗杰斯先生,你好!”

“总理先生,你好。”罗杰斯跟周总理握手。

周恩来逐一地与国务院的官员握手之后,在罗杰斯身旁的沙发上泰然自若地坐了下来,说:“国务卿先生,我受毛泽东主席委托,来看望你和各位先生,这次中美两国打开大门,是得到罗杰斯先生主持的国务院大力支持的。这几年来,国务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尤其记得,当我们邀请贵国乒乓球队访华时,贵国驻日本使馆就英明地开了绿灯,说明你们的外交官很有见地。。”

周恩来的话缓和了室内的紧张气氛。

“总理先生也是很英明的。我真佩服你想出邀请我国乒乓球队的招,太漂亮了!一下子就将两国疏远的距离拉近了。”罗杰斯笑着说。

“有个很抱歉的事,我们疏忽了,没有想到西方风俗对‘13’的避讳。”周恩来转而风趣地说,“我们中国有个寓言,一个人怕鬼的时候,越想越可怕;等他心里不怕鬼了,到处上门找鬼,鬼也就不见了。。西方‘13’就像中国的‘鬼’。”

众人哈哈大笑,周恩来也跟着笑。

周恩来走后,罗杰斯手下的官员们的气也消了大半。中国有句俗话,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主要是对基辛格有意见,对尼克松的某些做法有意见。如今周恩来代表毛泽东来看望,他们不但不便发作,而且对周恩来这个人,十分倾倒。后来,罗杰斯成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多次来中国访问。至今还对我国人民抱着友好的感情,这些都是从对周恩来的钦佩开始的。

当天下午,尼克松趁着基辛格为举行一次特别的记者招待会而在作准备的时候,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走进展览馆大厅,他的眼睛盯着几位共产主义领袖的大幅画像时,嘴里念道:“这是马克思,这是恩格斯,这是列宁,这是斯大林。”

“对,你都认识。”周恩来说。

“一共四个。”

“对。”

“那个恩格斯,我们在美国不大见到他的照片。”

尼克松在参观各种工业设备,他还伸手去按电钮,新式机床运转起来。

他对周恩来说:“我们按电钮,必须是为了建设,而不是为了毁灭。”

周恩来哈哈大笑。四周的气氛十分热烈。

尼克松兴致来了,又对周恩来说:“1959年夏天,我作为副总统在莫斯科陪同赫鲁晓夫参观美国展览会,在洗衣机前,他同我争吵谁的火箭厉害些,我讲比火箭没有意义,战争爆发谁都当不了赢家。”

周恩来笑得更大声,笑罢说:“我知道,这就是有名的‘厨房辩论’,它使你出了名。”

尼克松笑了,说:“我想不是坏名声。”他想了想,又半开玩笑地说,“总理先生,你不应该全信报纸上说我的坏话,我也不会全信报纸上说你的坏话。”

周恩来收住笑,对尼克松说:“我信奉毛主席说的一句有名的话,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下午5时,向新闻界公布了中美两国的《联合公报》,因为在上海发布,当时两国还没有外交关系,大家就称它为“上海公报”。

此后,下午5点50分,基辛格和助理国务卿格林在上海展览馆的宴会厅举行记者招待会。为给台湾方面及美国国内的反对派以“安慰”,基辛格煞有介事地在会上申明美国同台湾的防御条约并不变动,以表示“没有抛弃老朋友”。可是,这种形式主义的说明并没有引起记者们的兴趣;上海公报对世界的震动与冲击,使基辛格的解释黯然失色。

台对《联合公报》表示不安尼克松访华,全球为之注目。在所有的关注者中,蒋介石最为尴尬。尽管与美国有约在先台湾不对访华恶言相加,但“中华民国”的面子总不能不顾。在尼克松一行到达北京的当天台湾当局“国大”会议立即发表声明,称“戡乱”反共国策绝不改变,不承认中、美间任何协议,大陆中共是“叛乱集团”,无权代表中国。

由于《联合公报》中的措词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语,尽管是中国方面的立场,但这也预示着美国政府对台湾“正统”地位的否定,台湾当局非常焦急。3月6日,台湾当局指示沈剑虹会见尼克松,要求当面澄清,以消除因《联合公报》引起的不安。尼克松要沈剑虹转告蒋介石:“美国决心遵守对‘中华民国’的承诺”,其中当然也包括共同防御条约继续有效。

第二天,沈剑虹飞回台北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要的就是美国总统的保证,但这种保证与以前却是大不相同了。台湾这位“蒋总统”听完汇报后,感慨万千地说了一句:“从此以后,我们要比以前更依靠自己”。

蒋介石不敢贸然行事蒋介石决定“与俄帝往来”。而苏联,对于台湾的基地,久已垂涎欲滴,也正趁美国调整其亚洲战略部署的机会,大肆扩张,以取美国的地位而代之。因此,蒋苏交易,本来可以一拍就成。但是蒋苏双方当时均有顾虑。特别是台北方面,顾虑尤多。

顾虑之一:当时美国并不是真的要退出亚洲,苏美从东南亚到东北亚的争夺正烈,即使美国中断美蒋关系,美国也不愿看到台湾成为苏联的战略基地。

顾虑之二:中国一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台湾,过去一直要美国撤离台湾和台湾海峡,假若中美一旦建交,美国宣布美蒋条约废弃而蒋介石公开投苏,中华人民共和国岂能放过他?

顾虑之三:大陆人民、台湾百姓、海外侨胞、以至国民党内有识之士,对苏联都无好感,蒋介石如一意孤行,势将引起群情汹涌,火山爆发。

因此,蒋介石左顾右想,还是不敢公然行事。为了替将来公开联苏铺路,蒋介石一方面继续同苏联秘密往来,暗中发展关系;另方面,为了不激怒美国和平息岛内舆论,蒋介石撤换了曾公开鼓吹联苏的“外交部长”周书楷。

第十三章南海风云激荡,中国舰艇穿越台控区。草山老人闭目轻叹:“西沙战事急哪!”一代枭雄,灵柩暂厝“慈湖”

第一节台日断交尼克松把日本撇一边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27分。尼克松乘坐的美国总统专机终于在北京机场停稳。片刻,尼克松从舷梯上走下来,这时周总理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尼克松的手。两位要人的握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和解。尼克松访华实况,通过电视卫星向世界各地进行了转播。日本首相佐藤荣坐在自己的官邸观看电视,他要看一看尼克松是怎样对待中国人的。

尼克松从飞机上走下来,和迎接他的周恩来握手,说:“Iamveryhappy。(我非常高兴)”

接下来就是检阅仪仗队。。佐藤站起了身子,失落的狠狠地关掉了电视。他一言不发地靠在沙发上,7个月前那件令人扫兴的事情又呈现在眼前1971年7月16日上午,首相秘书递给首相一份美国送来的备忘录,上面写着:“尼克松总统将于明年5月以前访华”,发表时间为日本时间11时半。佐藤看看手表,指针已指在11时27分。佐藤首相认为尼克松把日本撇在一边,显然是一种不考虑友好国家立场出卖朋友的行为。佐藤首相心中暗暗叫唤“上当了”。

佐藤的态度自然是恼怒的。

谁知一群记者却紧迫不舍,非要他谈谈对尼克松访华的看法。

佐藤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他自己不是已经说了吗?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事业。他自己说了,别人还说什么?”

“他”,自然是指尼克松。

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使日本全国上下为之哗然。在收到《上海公报》后,外务省开始秘密地为日中邦交正常化做法律上的准备。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田中角荣竞选自民党总裁的。中日关系就成了自民党总裁能否当选的一个问题。

田中角荣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当选了,并很快组成了新的日本政府。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日本人接受新事物最灵敏。1972年7月24日,田中角荣宣称,他理解周恩来的“三原则”,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三、废止原《日中和约》。

台湾反映极为强烈:先是“行政院长”蒋经国、“外长”沈昌焕对日本提出警告;接着是驻日“大使”彭孟缉对日本外相大平正芳作专门拜访。还有,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张宝树在访问南朝鲜归途中,也特意绕道日本,想做些劝说工作。最后是蒋经国正式摊牌:兹警告日本政府:停止一切损害两国邦交与危害亚太地区和平安全之行动,以免造成历史上之重大错误。

这类事先打招呼的话,外交上常见。有时也有效果,但多属大对小、强对弱,通常毫无效果。

台日关系由热到冷台湾同日本的交往,也有一段由热到冷的过程,蒋介石对此用心尤多。

1950年2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同斯大林等人会谈,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再加上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国际间两大阵营壁垒分明。严峻的局势,逼迫双方各自寻找各自的朋友。

1951年7月12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对日和约草案》,台湾未被列为签字国;12日台“外交部长”叶公超对美提出抗议;19日,陈诚引咎辞“院长”职,蒋慰留之;20日,叶引咎辞“部长”职,陈慰留之。

9月4日,对日和约会议开幕,台湾无代表参加,叶公超抗议;苏外长提议邀中华人民共和国派代表参加,美代表拒绝。杜勒斯在国会答称:中日和约由台湾或大陆签订,应由联合国决定。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日本与同盟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