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的结构都是用一个纵主券和若干个横券相交,或是用若干个并列的横券而其间用若干次要的纵券相交贯通。这种发券的建筑在西方是很普通的,但在中国,虽然匠师们在建造陵墓和佛塔中已经运用了一千多年的发券,却是在外表形式的处理上,当时的工匠用砖模仿木结构的形式,砌出柱梁斗栱、檐椽等等。这种做法本来是砖塔上所常用的,把它用到殿堂上来,可以说又创造了佛教殿堂的一个新的类型。在太原永祚寺,除了大雄宝殿之外,还和东西配殿构成一个组群。一般说来,这种结构方法还是没有普遍地推广,实物还是比较少的。

有必要叙述一下满族的清朝(公元1644—1911年)时期中修建的一些喇嘛寺,如北京的雍和宫,承德的“外八庙”等。

喇嘛教是在元朝蒙古统治时期(13世纪后半和14世纪)由西藏传入汉族地区的,满清皇朝中,西藏和北京的中央政权的关系进一步的密切,西藏的统治者接受了中央政权封赐的达赖和班禅的称号。这种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也在建筑上反映出来。在北京城的北面修建了东黄寺和西黄寺两个组群。东黄寺是达赖喇嘛到北京时的行宫,西黄寺则是给班禅喇嘛的。可惜在本世纪的前半,在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这两个组群都被破坏无遗了。因此在北京,我们只能举雍和宫为例。

雍和宫是清朝第三代皇帝将他做王子时的王府施舍出来改建的,于1735年完成,是北京城内最大的喇嘛寺。庙前有巨大的广场和三个牌坊,山门以内中轴线上序列着六座主要建筑。这些建筑都是用传统的汉族手法建造的。其中法轮殿平面接近正方形,屋顶有三道平行的屋脊。中间的一脊较高,上面中央建一座“亭子”,前后两脊较低,各建两座“亭子”,形成了在下文将要叙述的金刚宝座塔的“五塔”形状,而这种塔却是在15世纪由西藏传到北京的。

组群的最后一进是绥成殿,与左右并列的两阁各以飞桥相连。这种布局是中国建筑中比较罕见的,但其来源并不是西藏而是汉族的古老传统。

雍和宫最高大的建筑物是万福阁,阁内是一尊高达20米的弥勒佛像。

河北省承德是清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建有避暑山庄(离宫)。在避暑山庄的东北的丘陵地带,从公元1713年至1870年之间陆续建造了十一座大型喇嘛寺组群,其中八处至今还存在,称为“外八庙”。这些组群都建造在山坡上,背山面水,充分利用了地形,形成了丰富的轮廓线。在这些建筑中,有模仿新疆维吾尔族形式的,有完全西藏式的,也有以汉族形式为主而带有西藏风趣的。

上面只举出了少数突出的著名佛寺组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佛教建筑仅仅就是这种大型佛寺。事实是,数以百计的佛寺,可能到十万以上的大大小小佛寺遍布全中国。大的如上所述,小的只有一个正殿两个配殿,和一般小住宅差不多。这些无数的佛寺中各有不同的地方风格,其中也有极优秀的作品。从佛寺的数字和分布上看来,也可以看到佛教对中国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影响。但在这里不能详细叙述了。

第8讲 中国建筑中的塔

此文原题为《中国建筑的特殊形式之一——塔》,现为编者所改,是《祖国的建筑》一文的节选。

现在说到砖石建筑物,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塔。也许同志们就要这样想了:“你谈了半天,总是谈些封建和迷信的东西。”但是事实上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一切艺术和技术主要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过去的社会既是封建和迷信的社会,当时的建筑物当然是为封建和迷信服务的;因此,中国的建筑遗产中,最豪华的、最庄严美丽的、最智慧的创造,总是宫殿和庙宇。欧洲建筑遗产的精华也全是些宫殿和教堂。在一个城市中,宫殿的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庙宇寺院的美,人民大众都可以欣赏和享受。在寺院建筑中,佛塔是给人民群众以深刻的印象的。它是多层的高耸云霄的建筑物,全城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它。它是最能引起人们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的。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发展了。

在佛教未到中国以前,我们的国土上已经有过一种高耸的多层建筑物,就是汉代的“重楼”。秦汉的封建主常常有追求长生不老和会见神仙的思想;幻想仙人总在云雾缥缈的高处,有“仙人好楼居”的说法,因此建造高楼,企图引诱仙人下降。佛教初来的时候,带来了印度“窣堵坡”的概念和形象——一个座上覆放着半圆形的塔身,上立一根“刹”竿,穿着几层“金盘”。后来这个名称首先失去了“窣”字,“堵坡”变成“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为“塔”。中国后代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上安上一个“窣堵坡”而形成的。单层塔云冈的浮雕中有许多方形单层的塔,可能就是中国形式的“窣堵坡”:半圆形的塔身改用了单层方形出檐,上起方锥形或半圆球形屋顶的形状。山东省济南市东魏所建的神通寺的“四门塔”就是这类“单层塔”的优秀典型。四门塔建于公元544年,是中国现存的第二古塔,也是最古的石塔。这时期的佛塔最通常的是木构重楼式的,今天已没有存在的了。但是云冈石窟壁上有不少浮雕的这种类型的塔,在日本还有飞鸟时代(中国隋朝)的同型实物存在。

中国传统的方形平面与印度窣堵坡的圆形平面是有距离的。中国木结构的形式又是难以做成圆形平面的。所以唐代的匠师就创造性地采用了介乎正方与圆形之间的八角形平面。单层八角的木塔见于敦煌壁画,日本也有实物存在。河南省嵩山会善寺的净藏禅师墓塔是这种仿木结构八角砖塔的最重要的遗物。净藏禅师墓塔是一座不大的单层八角砖塔,公元745年(唐玄宗时)建。这座塔上更忠实地砌出木结构的形象,因此就更亲切地充满中国建筑的气息。在中国建筑史中,净藏禅师墓塔是最早的一座八角塔。在它出现以前,除去一座十二角形和一座六角形的两个孤例之外,所有的塔都是正方形的。在它出现以后约二百年,八角形便成为佛塔最常见的平面形式。所以它的出现在中国建筑史中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此外,它也是第一个用须弥座做台基的塔。它的“人”字形的补间斗栱(两个柱头上的斗栱之间的斗栱),则是现存建筑中这种构件的惟一实例。

重楼式塔初期的单层塔全是方形的。这种单层塔几层重叠起来,向上逐层逐渐缩小,形象就比较接近中国原有的“重楼”了,所以可称之为“重楼式”的砖石塔。

西安大雁塔是唐代这类砖塔的典型。它的平面是正方的,塔身一层层地上去,好像是许多单层方屋堆起来的,看起来很老实,是一种淳朴平稳的风格,同我们所熟识的时代较晚的窈窕秀丽的风格很不同。这塔有一个前身。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在长安慈恩寺从事翻译,译完之后,在公元652年盖了一座塔,作为他藏经的“图书馆”。我们可以推想,它的式样多少是仿印度建筑的,在那时是个新尝试。动工的时候,据说这位老和尚亲身背了一筐土,绕行基址一周行奠基礼;可是盖成以后不久,不晓得什么原因就坏了。公元701到704年间又修起这座塔,到现在有一千二百五十年了。在塔各层的表面上,用很细致的手法把砖石处理成为木结构的样子。例如用砖砌出扁柱,柱身很细,柱头之间也砌出额枋,在柱头上用一个斗托住,但是上面却用一层层的砖逐层挑出(叫作“叠涩”),用以代替瓦檐。建筑史学家们很重视这座塔。自从佛法传入中国,建筑思想上也随着受了印度的影响。玄奘到印度取了经回来,把印度文化进一步介绍到中国,他盖了这座塔,为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树立了一座庄严的纪念物。从国际主义和文化交流历史方面看,它是个非常重要的建筑物。

属于这类型的另一例子,是西安兴教寺的玄奘塔。玄奘死了以后,就埋在这里;这塔是墓的标志。这塔的最下一层是光素的砖墙,上面有用砖刻出的比大雁塔上更复杂的斗栱,所谓“一斗三升”的斗栱。中间一部伸出如蚂蚱头。

@奇@资产阶级的建筑理论认为建筑的式样完全决定于材料,因此在钢筋水泥的时代,建筑的外形就必需是光秃秃的玻璃匣子式,任何装饰和民族风格都不必有。但是为什么我们古代的匠师偏要用砖石做成木结构的形状呢?因为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从木结构上已接受了这种特殊建筑构件的形式,承认了它们的应用在建筑上所产生的形象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内容。他们接受了这种形式的现实,因为这种形式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因此当新的类型的建筑物创造出来时,他们认为创造性地沿用这种传统形式,使人民能够接受,易于理解,最能表达建筑物的庄严壮丽。这座塔建于公元669年,是现存最古的一座用砖砌出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它告诉我们,在那时候,智慧的劳动人民的创造方法是现实主义的,不脱离人民艺术传统的。这个方法也就是指导古代希腊由木构建筑转变到石造建筑时所取的途径。中国建筑转成石造时所取的也是这样的途径。我们祖国一方面始终保持着木构框架的主要地位,没有用砖石结构来代替它;同时在佛塔这一类型上,又创造性地发挥了这方法,以砖石而适当灵巧地采用了传统木结构的艺术塑形,取得了光辉成就。古代匠师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不少卓越的范例,正足以说明他们是怎样创造性运用遗产和传统的。

@书@河北定县开元寺的料敌塔也属于“重楼式”的类型,平面是八角形的,轮廓线很柔和,墙面不砌出模仿木结构形式的柱枋等。这塔建于公元1001年。它是北宋砖塔中重楼式不仿木结构形式的最典型的例子。这种类型在华北各地很多。

@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