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个人,人生都有一件大事。对我来说,就是能够出版一套讲述战争史的书。这是我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愿望,此愿望之强烈,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也许,这就是真正的“热爱”吧。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男人的情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男人的霸气!

一直觉得,男人可能天生就是军事发烧友。小时候家里没有闲钱买玩具,父亲便用木头给我削了把手枪。每次玩“打仗游戏”时,我都挥舞着这把木枪冲锋陷阵。受战争题材电影的影响,那时我认为打仗是件很好玩儿的事儿,完全不晓得战争的残酷。

随着年纪渐长,不能再挥舞木枪,于是便爱上了“纸上谈兵”。平时读书,除了看历史就是看军事,尤其喜欢读各种战争史。可以说,我现在的知识储备,70%是战争史方面的。

对战争史的热爱,已经渗透到了我的骨子里。

因诸多限制,往往使人不能尽兴

对于战争史,我不但爱看,更爱给学生讲。在中学课堂上,限于《教学大纲》,往往不能展开了讲。每次讲到兴起处,一看手表,不得不戛然而止,实在是不过瘾!在精华学校授课时,鉴于学校的私立性质,不像公立学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因此对于自己了解得比较多的东西,还是可以多讲几句的。

现在的高中历史选修课中,有一门课叫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门课程的人教版教材,我也曾参与了编写,但北京市并没将其列为必修课。精华教育的廖中扬、李峰学两位老总,也是军事爱好者,他们曾想让我专门在精华学校讲这门课,以便录制下来作为学校的特色选修课。但我觉得现在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恐怕没时间听一门跟高考完全无关的课程,因此便婉言谢绝。两位老总又劝我将自己所擅长的战争史讲出来,并整理成书,这样便可以不再受中学《教学大纲》的限制,还可以使中学生以外更多的人看到,对战争史的普及也有好处。所以,我便动了心。

什么叫“史话体”?我有自己的定义

现在市面上有关战争史方面的书很多,我觉得大体上分为两类:学院派和戏说体。学院派所讲的战争史过于严肃,一大堆外国人名、地名、军队的番号,从这个格勒进攻那个斯克等,往往看得人晕头转向。除非手边随时准备着世界分区地图,左图右史,才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样的战争史,更适合做军事院校的教材,不太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而戏说体又过于调侃,不怎么讲史实,大多是作者的评述,让人感觉信息量不是很足,干货太少。

因此,我和这套书的特约策划徐杭先生研究之后,决定结合学院派和戏说体的长处,尽量避免其不足,将这套书定义为史话体。

什么叫“史话体”呢?说白了就是在叙述大事的同时,照顾细节——讲故事、讲段子。比如讲“二战”时,不按年代把发生的战役一一陈述,而将大事交代清楚之后,多讲战争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泰国在二战中的角色、波兰海军在战争中的英勇战斗、大战中敌对双方的情报活动等。这些细节,在严肃的战争史中往往是看不到的。

术业有专攻,我只讲自己最擅长的

古今中外,有关战争史的资料浩如烟海,我只是爱好者,并非军事方面的专业人士。因此,如有谬误之处,敬请指正。有关中国的战史,因写作的人较多,加之我平时涉猎又浅,所以就不敢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我这套书计划出版六本,其中“二战”两本、“一战”一本、“世界近代战争”两本、“世界中世纪战争”一本,讲述的重点是外国战争史,涉及中国战史的部分,一般不会着墨太多。

这套书之所以能够顺利出版,要特别感谢精华教育的廖中扬、李峰学两位老总,他们为我联系到了博集天卷;非常感谢博集天卷的领导层,他们不以拙作鄙陋,愿意让它付梓;感谢博集天卷的部门总监一草和编辑李吉军,为拙作做了大量工作;感谢拙作的特约策划徐杭先生为我搜集材料、编定大纲、整理文字;此外,还要感谢许多为拙作出版提供了帮助的朋友。

衷心希望这套书能让您了解一段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史,并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与喜爱。

袁腾飞

第一章 名将饮恨大西洋(大西洋海战,德国海军的悲歌)

01。传说中的U艇

鼠目寸光的英国人

一旦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大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太平洋海战,美日两军航母对决、战列舰对轰,场面非常壮观!而在欧洲战场,进行的主要是陆战和空战,加上海军一直不是德国的强项,因而人们对大西洋海战的了解就少一些。实际上,大西洋海战照样是惊心动魄、惨烈异常。

大西洋海战的交战双方主要是英国和德国。从1939年9月到1945年5月,德国海军与实力远超自己的对手——英国皇家海军进行了近6年的艰苦战斗。德国海军谋划周密、战术巧妙,曾经多次令英国皇家海军蒙受羞辱。虽然大西洋海战最终的胜利属于英国皇家海军,但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德国海军的复兴,要从1933年纳粹党上台说起。纳粹党上台伊始,就积极扩军备战。当时,德国的海军总司令是一战时参加过日德兰海战的雷德尔上将。在雷德尔的规划下,德国的造船厂加班加点赶造军舰。1934年,雷德尔又向希特勒建议:“德国海上力量的关键在于水下,只有获得足够的潜艇,我们才能拥有进攻的利齿。”

几个月后,希特勒把雷德尔召到总理府,递给他一封电文,说道:“这就是你要的利齿。”这封电文就是《英德海军协定》。英国人的短视让人惊讶,英国居然同意德国建造相当于皇家海军水面舰艇总吨位35%的军舰,潜艇甚至可以达到45%,这等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海军的限制不复存在了。德国开始大力赶造军舰,尤其是潜艇。目光短浅的英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将让他们在开战后付出惨重代价。

在潜艇部队司令人选上,雷德尔选中了一战时的潜艇部队老兵、正担任巡洋舰舰长的邓尼茨76。雷德尔让邓尼茨担任德国潜艇部队司令,全权负责潜艇部队的组建。邓尼茨欣喜异常,他坚信潜艇战将在日后的海战中发挥决定作用。

到1938年,德国人便把《英德海军协定》抛在脑后、不再遵守了,但德国海军的发展没有计划的那样迅速。这是因为,希特勒对陆军怀有特殊感情,而二把手戈林钟情空军,在纳粹德国的扩军计划中,潜艇虽然名列榜首,但陆军和空军抢到的资源更多。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元首的心肝儿宝贝呢?

傻瓜才去硬碰硬

德国陆军和空军闪击波兰,被认为是二战的开始。实际上,二战的第一炮是德国海军打响的,而且是一艘老式无畏舰。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无畏舰率先向波兰军队阵地开火,打响了二战爆发的第一炮。随后,德国的陆军和空军才对波兰发动全面进攻。

战端既开,处于劣势的德国海军只好全力以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赢得制海权,保护自己的海上运输线,英国尤其如此。开战后,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的狂轰滥炸,严重影响了英国本土的生产能力,让英国对海外援助的依赖更加强烈。当时的英国商船队,总吨位为2100万吨,相当于当时全世界商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每天航行在大西洋的英国船只大约有1500艘。

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使盟军损失惨重

在大西洋,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对手是德国海军。战争初期,英国皇家海军的策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打算引出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队进行决战,并一举击垮对手。而德国海军的实力与英国皇家海军相差悬殊,他们又不傻,才不会去跟对手硬碰硬。

当时德国海军拥有老式战列舰4艘、袖珍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潜艇57艘,舰艇总吨位35万吨,总兵力约16万。德军海军的舰艇数量跟英国皇家海军根本没法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航空母舰连一艘都没有,大型水面舰艇的数量也少得可怜,驱逐舰与英国海军的对比是30:230,只相当于人家的一个零头。德国海军只有潜艇数量跟英国海军接近,是57:58,但是德国潜艇以小型潜艇居多,而小型潜艇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

虽然德国海军明显处于劣势,但他们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与精湛的战术。尤其是德军U型潜艇,在开战之初就打得有声有色。

“狼群战术”很可怕

德国对U型潜艇的使用,贯穿一战和二战整个时期。为什么叫U型潜艇呢?这是因为德国潜艇的编号都使用德文“untersee…boot”——这个单词就是潜艇的意思——因此便以首个字母U加数字命名,简称U艇。

1906年,德国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为德国海军建造了第一艘U艇。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德国U艇便成为大西洋里最令人生畏的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共建造了640多艘潜艇,其中德国建造的就有300多艘,德国U艇击沉的商船总数达5900多艘,总吨位超过1300万吨。U艇以其卓越的作战能力,在海上大展雄风。

正因为尝到过U艇的甜头,希特勒和德国将军们是不会忘记这种武器的。1935年德国开始建造潜艇,开战之前,建造了57艘;二战期间,又造了1131艘;总共1188艘。在水面舰艇不顶劲儿的国家,潜艇往往成为海军的主要武器。德国凭借性能先进的U型潜艇,在大西洋狠狠地打击了盟军的商船队和护航舰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进攻计划中,德国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发明的“狼群战术”收获最大,战果最丰。“狼群战术”由6至12艘U艇组成小分队,在海上进行游猎,发现目标后,由一艘“头狼”指挥“群狼”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