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本事的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有本事的皇帝-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宛城侦知李通起事、报告王莽、追捕李通并灭其满门的,是南阳太守甄阜,时称前队大夫。他并不是赤脚医生。王莽改革官制时黔驴技穷,为改而改,把南阳郡改称“前队”,太守改称“大夫”。

这个甄阜不久跟刘秀还有激烈的厮杀。

宛城李家因造反惨遭灭门的消息传来,在舂陵引发一阵强烈的恐慌。

造反的代价太高了!不光要掉脑袋,灭门也是难免的,如果官府刀锋一偏,灭三族、灭九族也是完全可能的。特别是舂陵子弟,作为刘氏宗室,固然与王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真要带上全家抄家伙起来造反,也不是简单的事儿。

更要命的是,宛城没戏,舂陵子弟就孤立无援,形势十分不利。一时间,很多舂陵子弟惊恐万状,逃的逃,藏的藏。不少人还大呼上了刘縯兄弟的当,差点儿被害死了!其实,不光是刚当兵的“子弟”如此,一些刘家的长辈和亲属也很不理解。不稳定的情绪和混乱的局面迅速形成,很快蔓延。

比如刘秀的叔父刘良,就是曾任萧县县长,抚育刘秀兄弟姐妹七八年,后被王莽政权罢官返乡的那位。

刘秀刚把打算与大哥一道起兵的事儿告诉他,他就十分生气,大声斥责刘秀:“你与伯升志向性格都不一样,现在他要造反就快要把家毁了,你怎么能跟他合谋当败家子!”

这里倒有点儿小小的戏剧性。

刘良本是忠厚老实、勤勉本分的儒雅之人,平帝时被举为孝廉,出任萧县令。

哥哥刘钦去世后,他对刘秀兄弟姐妹六人视若己出,悉心抚育,盼望他们个个将来都有出息。刘良对刘秀尤为看重,认为他知书达理,稳重宽厚,勤于产业,是个老老实实过日子的人。现在作为家长,看到孩子们要造反,说不定会把全家的性命搭进去,刘良就极力反对。

按照刘縯的性格,他要认准干一件事刘良肯定是劝不住的。刘良只能劝刘秀别跟着瞎掺和。但是,他只知道刘縯的刚强,并不了解刘秀的坚韧。

在刘縯、刘秀兄弟竖旗宣布起兵这一天,刘良气得挥手大喊:“你们造反,我就去向纳言严将军告状!”

他说完甩手而去。

刘良说的“纳言严将军”,是指大司农、将军严尤。王莽改革官制时,把前汉时中央掌管财政粮谷的大臣大司农先改称羲和,再改称纳言。当时甚至于现在,大家也不知道王莽到底脑子里进了多少水,这样为了改名而改名又有什么意义。

严就是严尤,过不了多久,他跟刘秀也有大仗要打。

刘秀深知叔叔的为人,叔叔绝不会贸然行事,置大家于死地。他完全相信叔叔是说着玩的。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安排人尾随刘良观察动静。

那人悄悄跟着刘良,见他回家后虽然生气,还是像以往那样,坐在饭桌前吃饭。刘良似乎知道有人来观察自己,边吃边故意大声喊道:“我非去官府告发你们!”

刘秀听到报告,觉得无论如何不能让叔叔去告发。他虽然知道叔叔的为人为事,但造反毕竟不是小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觉得自己必须直接跟叔叔把话说死。

第二天一大早,刘秀来到刘良的住处,见叔叔仍然在生气,开玩笑地问他:“您准备什么时候到严将军那儿去告发我们?”

刘良沉吟了一下,很害怕,又认真地说:“我不过吓唬你们罢了,你们何苦非要造反呢?”

刘秀一听,放下心来,觉得必须先把叔叔的思想工作做好。造反,自然有很多的理由。刘秀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镇定自若的态度让刘良很无奈,不得不同意跟着起义。

举兵起义不同于赶庙会,也不同于今天从农村进城看热闹,不仅风险极大,而且过程极为辛苦。当自己的侄儿坚决要举兵时,刘良的为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自己老了,如果跟着起义,不知将来魂归何处,而要是不跟着侄儿干,有可能立即被官府抓去杀了。

刘良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带领妻子儿女跟着舂陵军走。

与大多数人比起来,刘縯不仅优秀,而且还很杰出。刘縯为人豪爽,轻财好义,爱憎分明,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也有一缺点,他性情刚烈,好冲动。这个缺点平时不太容易引人注意,但关键时候则可能是致命的。更可怕的是,刘縯没有看到自己的这个缺点,而别人提出来时他还不愿承认。

跟着一个很能干,但好冲动的人去砍人,乡亲们这时对起义的前景实在拿不准。

刘秀觉得事到如今,这个凝聚人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自己直接来做了。一天,刘秀着一身戎装,身穿红色的将军战袍,头戴武士使用的头盔,有意在人群面前走来走去,做出随时准备跟谁干一架的样子。

这一招果然奏效,立竿见影。

大家见刘秀这般打扮,既大吃一惊,又很快安下心来,相互嘀咕道:“连文叔这样平时谨慎稳重、文雅厚道的人也起来造反了,我们怕什么!”

这个时候的刘秀27岁,已经到了可以托付事情的年龄。

在大家心目中,他人品好,学历高,有本事,他虑事周密,办事稳当,很值得信任。

连温文尔雅的文叔都卷起了袖子,我们还怕什么?

刘秀的高调入局增强了大家的信心,舂陵子弟们很快安下心来。

第五章 锋芒初试

在兵火连天、饿殍遍野的时候,要让谁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把拼命抢来的东西让出来,并不比打仗容易。

君不见,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和普通百姓为了战斗而结成深厚友谊,而为了分享果实又反目成仇!

古人深感于此,有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所幸联军有了刘秀!

刘秀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局面的严重危险性,果断而严格地约束舂陵子弟,要求大家立即把战利品都拿出来,全部送给新市、平林兵。

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火并避免了,新市、平林兵都很高兴,对刘秀刮目相看。

舂陵军刚一竖旗,即面临复杂严峻的局面,这既是对刘秀兄弟¨wén rén shū wū¨的重大考验,也为刘秀充分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刘秀深知,这一步迈出去,要么成功,名垂青史,要么失败,死无葬身之地,根本没有其他任何选项。

他和刘縯认真分析了形势,认为必须争取主动,立即把队伍拉出去。

哥俩儿认为,只有迅速走出舂陵,才能联合友军,壮大队伍,才能在运动中伺机破敌,避免在舂陵被官军围歼。

离自己最近的友军,就是绿林军。

骑牛上战场

刘秀兄弟虽然宣布起事了,但王莽政权还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地区。

即使在南阳郡,官府和官军也控制着大部分地区,一旦做好军事部署,南阳郡太守(前队大夫)掌握的武装力量可以迅速扑向舂陵,其他地方的官军也可以赶来围剿。

这样一支仅有七八千人,孤立无援、缺乏起码军事训练的舂陵军,必须面对十倍甚至百倍于自己,具有丰富镇压起义和屠杀老百姓经验的官军,敌我双方在军事上简直没有可比性。

其次,舂陵军的物资极为匮乏,根本不具备打一仗所需的起码条件。

打仗就是打军需,打后勤,打钱粮,物资是否充裕,供给是否及时,武器装备是否先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走向。

舂陵军不比官军,具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正规的组织指挥体系,他们几乎都是拖家携口一道行军打仗的。

这样一支男女老少混合的队伍,且不说其他,单是吃喝拉撒,也需要有一定的后勤保障跟着,就是出去旅游,这支队伍的花费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怕笑话,刘秀作为舂陵军的核心人物,连匹战马也没有,他的基本配置是一头牛,被称为“骑牛将军”。其他人的配备就可想而知了。

舂陵军这时连一面像样的旗帜也置办不起。

有个故事,能够看出舂陵军这时候确实手头太紧。

今天河南省社旗县县城所在地赊店镇,还有这儿的赊店酒,就是得名于刘秀赊旗举兵。

传说刘秀刚举兵时,手头实在紧张,连个帅旗也置办不起。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小镇,在一家小酒店里吃饭。可能连日操劳,好久没有吃好了,他觉得这一顿真是饭香酒也香。想想自己举兵起义,家财用尽仍然紧张,他多少有点怅然。

走出小店,他望见店幡在空中随风飘扬,上写一个“刘”字十分醒目,灵机一动:我的队伍连个帅旗还没有,何不借此一用?

他摸摸口袋,已经空无一文,只好向店掌柜提出要赊他的店幡来当帅旗。

要人家做生意的招牌,这本来是个很难为情的事儿,赊者心理素质差的张不开口,被赊者一般都会很生气:你是故意找茬怎么的?

但是,刘掌柜知道眼前就是刘秀,赊店幡是用来打王莽的,很乐意地取下来交给了刘秀。

后来,刘秀历尽艰辛终于称帝,仍然念念不忘小镇、小店的赊旗之功,敕封小店为“赊旗店”,酒为“赊店酒”,小镇称“赊店镇”。

他虽然贵为天子,天下美酒可以尽为所用,但仍对赊店酒情有独钟,经常拿来宴饮、招待臣下。

这时,各地农民起义已经很热闹,官军忙着镇压,到处兵火连天,舂陵军势单力薄,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随时会被人家吃掉。

遇到官军那是没话说,肯定开打。遇到起义军,要是人家嘴馋,结果也不好说。各地豪强势力、农民起义军之间相互吞并的事十分普遍。

早在公元17年,王莽忙于把他坑民误国的改制进行下去的时候,除了刘氏宗室和拥刘官僚的武装反抗,接二连三的农民起义也拉开了帷幕。

比如,临淮(今江苏泗洪附近)人瓜田仪率领的起义,琅邪郡海曲县(今山东日照西)人吕母领导的起义,等等。

在这众多的反莽起义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绿林军和赤眉军,他们规模大,战斗力强,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赤眉军,绿林军

这时的王莽已经疯狂了。

他想尽一切办法把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