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世纪前半叶中国经济的增长格局相比--当时产出增长速度仅和人口增长相当(二者年增长率均为1%左右)--第一个五年计划具有决定性的加速作用。就是同50年代大多数新独立的,人均年增长率为25%左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经验也是成功的。例如印度,也是大陆型的农业经济国,最初的经济状况和中国相似,但它在50年代的人均产出增长率还不到2%一五计划也是1979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据统计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多,在工业总产值增加额中,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的产值占59。7%,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高出11个百分点,是1978年以前最高的时期。再从反映资金利用效果的资金利用率来看,据张曙光分析,一五时期每百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为35元,投资系数为156,即每增加一元国民收入所需投资不超过16元,是建国以来除1963-1965年调整时期以外最好的时期。从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来看,一五时期每百元资金提供的利税历年都在25元以上,而且变动比较均衡,在264-344元之间,是建国以来最高的时期:一五时期,单位产值能耗的水平也比较低,而且比较稳定,平均每亿元产值耗能642万吨标准煤,是1978年改革开放前最低的时期。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而且积累了不少经验,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提出了不少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理论和方针政策。

可惜后来没有按照这个时期形成的思路走下去。

四、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五计划尽管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最成功的五年计划,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受经济体制的影响,它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里不说所有制结构单一化和市场机制衰退带来的问题,仅就计划管理方面来说,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编制计划的信息不充分或不准确,或者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计划呈现出明显的多变性和滞后性。

国营企业的计划除了编制时问题较多外,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

据1957年3月16日国家经委党组《关于计划体制方面若干问题的意见汇集》说:

目前的情况是部管年度、局管季或月度的计划。上级管年度计划企业无意见,主要是季、月计划由谁管好。目前季、月计划都由局管(有的局只管季),目的在于集中领导。但从实际来看,因局无法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所以不但没有集中管好,反而对企业有如下限制:1不能根据生产设备状况调度生产;2不能根据产、供、销情况变化调度生产;3跨季、跨月的长周期产品不能在季、月度间进行调整。这样,显然不利于生产。至于农村合作社制定的1956年生产计划。由于绝大多数计划脱离实际,因此在实际上并没有认真实施。6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读一九五六年的国家预算》。

社论说预算报告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反对保守主义的同时,提出了反对急躁冒进的口号,这是总结了过去半年中执行国民经济计划的经验得来的经验。社论列举了如下几种急躁冒进的表现,第一条就是:例如许多农业合作社的增产计划过大,而且片面地着重粮棉而忽视副业,生产和非生产的投资都过多。1956年9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酌社论《还要不要计划》就说i在很多地方,目前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同今年春天制定的生产计划有许多出入。对于这种情况,社论要求实事求是地将计划指标落到实处。

在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年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主要的问题不是计划不具体,就是计划与实际不符;几乎可以说二者必居其一。

就计划的编制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不全不透;二是过多过死;三是时间上的滞后。在1955年以前,由于指导性计划的比重较大(如个体和私营占很大比重的农业、手工业和公私合营工业、商业),计划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如浮夸)的影响问题还不严重。但是当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问题就严重了。

就不全不透来说,主要表现在:(1)编制方法上;(2)信息获得上;(3)计划范围上;(4)计划的多变上。

在编制方法上,制定计划的方法就存在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是学习苏联的计划制定方法,即以主要产品平衡的方法来制定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但是由于当时我国农业还是靠天吃饭,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即使计划数字很精确,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正如毛泽东在1964年6月讨论三五计划时所说:

过去制定计划的方洁基本上是学习苏联的,先定下多少钢,然后根据它来计算要多少煤炭、电力和运输力量,再计算要增加多少城镇人口、多少福利;钢的产量变小,别的跟着削减。这是摇计算机的办法,不符合实际,行不通。这样计算,把老天爷计算不进去,天灾来了,偏不给你那么多粮食,城市人口不增加那么多,别的就落空所谓计划的不全,是指在这几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中,对国家的基本建设安排注意得较多,对生产的安排,特别是对全国人民生活的安排注意得较少;在生产安排中,对国营经济的安排和注意比较多,对其他经济成分的安排注意得比较少;对中央所管理的企事业注意得比较多,对地方经济和地方事业注意得比较少。

所谓不透,是指对信息的掌握、计划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薛暮桥回忆说,苏联纳入国家计划的工业品有3000多种,中国只有30多种,其中只有30多种有统计资料,其余都是参考有关资料估计的。为此就要求统计局增加统计报表,特别是工业生产、基本建设报表。由于要求过高,下面报不上来,计委与统计局之间就常常发生矛盾。江苏省、浙江省计委也都反映计划工作的最大问题是对情况了解不够。李富春说,江苏省委开计划会议时也反映有些县的农业计划的制定过程是:区里估计估计,农林科统计统计,县委书记同意同意,这次计划会议有人提出了三多三少,即一般材料多,典型调查少,数字多,根据少,指标多,具体办法少。这些话正道中了我们计划不碗、不透的工作上的原因。化工部设计司司长唐棣华在谈基本建设计划工作的问题时也说:计划工作在客观上是有很多困难,要求具体计划完全不变是不可能的。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对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和修改是不够慎重的。往往没有必要的根据就决定计划,有项目有进度但产品方案厂址区域不定,使设计工作无从着手。而对已经肯定了的计划,又往往轻易的变更任务变更厂址。

像四川肥料厂三年来四迁厂址,长寿化工厂一年多五改任务,都是典型的例子……常有这样的事情,领导上发现了一个新情况,或者专家提出了一个建议,只要没有大规模施工,就轻易推翻原来的计划;上自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建设委员会,各个有关部,下至司、局、设计院,都可以随时提出意见并坚持改变原定计划。如此,计划不如变化当然就不可避免了。此外,不透,即信息的不全和扭曲,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地方、部门和官员出于各种各样考虑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这些信息是经过许多机构或人员收集和转达的,在此过程中,有关机构和人员很自然地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偏好(里面除个人利益外,还有阶层、集团、单位、行业、地区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对信息加以过滤甚至扭曲。例如陈云在1954年2月主持编制第四稿一五计划草案时就说,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收入越算越少,而投资越算越多,因此要确实计算每个项目的单价。各部门不要故意把次要项目算进去,而把重要项目有意漏掉。就过多过死来说,是指国家的指令性覆盖面太宽,计划一经确定后,当其不符合实际或情况发生变化时,往往不能及时修改,因此对地方、部门或企业来说,计划就显得过多过死了。

就时间上的滞后来说,带有普遍性。时间上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五年计划于执行中的第三年年中才正式颁布;年度计划的颁布一般都在执行年度的第一个季度末甚至更迟。这种计划编制工作的滞后,一是由于客观原因,即信息的收集需要较多的时间;二是主观的原因和计划本身的要求。就计划的制定来说,由于农业靠天吃饭,而每年的收成如何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和国家基本建设。但是农业收成如何,一般要到当年的秋天才能明朗。因此影响到计划的制定。浙江省计委在制定1955年计划时即反映,1954年的粮食产量统计数字变动了12次,很久不能定案,不但影响了1955年农业收成计划难以确定,也影响了1955年商业和财政计划的编制。薛暮桥回忆说:计委不断应各地各行业要求修改针划,有些部门和地区,直到当年12月,还在修改这一年的年度计划。人们戏称为一年四季编计划,春夏秋冬议指标。以国营天津酒精厂为例,该厂生产的产品虽然比较单纯,但由于计划表格复杂,单是成本计划就要填报235栏,347项,6239笔。这些数字,需要三个人计算半个月,还得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时才能完成上报任务。更严重的是厂不论大小,目前都采用一样的表格,这对一些一共才有十几个人的厂来说是吃不消的。

第0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前期

·1。二五计划草案的制定

1955年8月,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颁布以后不到一个月,国家计委开始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十五年规划。经过多次修改,二五计划作为党中央的建议,在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以后由于指导方针的变化,1957年、1958年一再大幅度修改1958年的年度计划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