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志留纪和泥盆纪;到了石炭纪和二迭纪时,内骨骼在体腔的中心部分彼此
连接、膨大形成了一根从下到上的柱子(学名叫中轴或中柱),这时它就变
成了三带型。四射珊瑚对于专家们来说,在确定古生代各个纪的时间上起着
重要的作用,研究它的专著也非常的多。

                  向前迈进一大步——三胚层动物
                   
    动物在外壁和内壁细胞层之间又分化出一层细胞——中胚层,这就是三
胚层动物。不要小看中胚层的产生,它在动物发展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中胚层为动物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成、分化和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来源于它的肌肉组织强化了运动的机能,使动物与环境的接触复杂化,由此
促进了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发育,提高了动物对刺激的反应和寻食的效率;
高效率的觅食又使动物增加了营养,新陈代谢旺盛,排泄机能随之加强,这
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动物形态结构产生了强烈分化;同时,中胚层不
仅有再生的能力,而且能贮藏水分和营养物质,大大提高了动物对干旱和饥
饿的适应力,为动物摆脱水中生活,进入陆地环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中胚层产生以后,动物的进化分成了两支,一支是原口动物,一支是后
口动物。后口动物是进化的主线,从原始的后口动物中,发展出了神经系统
获得充分发展的脊椎动物,最后又在脊椎动物中发展出了我们人类。原口是
指细胞内陷形成体腔后留下的与外界相通的孔,这个孔以后就变成了动物的
口;后口是在体腔形成的后期在原口相反的一端,由内外胚层相互紧贴最后
穿成一孔,成为幼虫的口,原口则变成幼虫的肛门。
    原口动物虽不是动物进化的主干,但它也分出了不少的门类,而且它们
的总数是最多的,以陆地动物为例,除脊椎动物以外,所有的动物都是原口
类的。如大家熟悉的蟋蟀、蚯蚓、蜻蜒、蝉、蜘蛛……所有这些都是原口动
物。
    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尽管日后差别极大,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是有很多共
同特征的,同学们稍加以留心就能发现到,除了共同具有中胚层外,还有:
    身体分节  仔细看看昆虫,它们的身体是由形状结构大体相同的体节组
成,称同律分节,蚯蚓和蚕就是典型的代表。动物身体分节增加了灵活性,
扩大了生活领域,加强了对环境的适应性,此外,同律分节又为后来进化的
异律分节打了基础(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雏形的附肢  在出现体节的同时,腹部皮肤突起形成疣足,其上有硬
毛,每节一对,是运动器官,是附肢出现的最初形式。它是动物强化运动的
产物,而产生后又加强了爬行和游泳功能,为扩大动物的生活领域提供了条
件。
    具有体腔  体腔是指消化道与体壁之间的腔,体腔中充满体腔液。体腔
的出现使内脏器官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并使它们具有运动的可能性
(如肠子的蠕动、心脏的跳动等),因而大大加强了新陈代谢作用,是运动
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体腔有原生体腔(段体腔)和真体腔(次生体腔)
之分,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外壁之间没有膜的称原生体腔,有膜的为
次生体腔。低等的原口动物具有原生体腔或根本没有体腔,高等的动物具有
次生体腔。
    在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分化过程中,还出现一类中间动物,它们某些特
征像原口动物,如具有次生体腔,生殖细胞是从体腔膜上产生的,但它们的
体腔形成方式却与后口动物相同。这说明在动物分化初期,还没有显示出优
劣势的情况下,万物竞争,走哪条进化道路任意选择。这类过渡动物是苔藓
动物和腕足动物。同学们对苔藓动物(形状似苔藓植物而得名)比较陌生,
但对腕足动物就不该陌生了,我们吃的淡菜(一种贝类肉)、海豆牙都是腕

足动物。由于它们都生活在水里,避免了陆地上过渡动物和侧生动物遭受的
厄运,也使我们有机会品尝到了它们的美味。

       节肢动物—一三叶虫
                    
    三叶虫是一种 2 亿多年前就已绝灭了的动物,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
其外形颇似现代的虾和蝉,属节肢动物门,因种类繁多,特在门下单列成一
纲。这种动物从纵向看可分头、胸、尾三段,横向看又可分左、中、右三份
(中间是轴部,两边为侧叶),故名“三叶虫”。三叶虫背上有背甲,其成
份为磷酸钙和碳酸钙,质地坚硬,成为地史时期中最早大量形成化石的动物
门类。身长一般在 3~10 厘米,但小者不足 6 毫米,最大可长 75 厘米,我国
曾在湖南省永顺县发现了长 27 厘米、宽 18 厘米的三叶虫,学名叫“铲头虫”。
    三叶虫为雄雌异体,卵生,个体发育中要经过周期性的多次蜕壳,不同
阶段脱落的壳体是研究个体发育的基本素材,它对了解三叶虫一些器官的发
育和成长,探索三叶虫的演化,解决分类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三叶虫头部
及尾部变化较大,各种类型非常多。在我国品种繁多的砚台里,有一种叫“燕
子石”的砚台,该种砚的砚池旁或砚盖上常有石化的无头“小燕子”张开翅
膀、叉着尾巴,其实这就是一种三叶虫的尾部化石叫“蝙蝠虫”,因其形象
更像蝙蝠故起此名。因在中国古代蝙蝠是不祥之物,而这种砚台又是呈送皇
帝的贡品,所以采用“燕子”这个吉祥的名字。
    三叶虫纲,下分 7 个目,绝大部分的种属在世界的海相沉积岩(石灰岩)
中都有发现,各国的专家对它进行研究,得出了几点共同的认识:它经常与
海百合、珊瑚、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一起生活(共生),在发现它化石的
同时同地,也发现了上述几种动物的化石;从它的体形上判断,它适于爬行,
是海底生活(底栖)的动物,它以原生动物、海绵、腔肠、腕足等动物的尸
体,或海藻及其他细小的植物为食;三叶虫在进化的后期,由于海中出现了
大量肉食动物(鹦鹉螺、原始鱼类等)直接威胁了它的生存,于是增大了尾
甲,提高了游泳速度,同时头尾能够嵌合使整个身体卷曲成球形,以保护柔
软的腹部,并可迅速跌落或潜伏海底逃避敌人的进攻。
    在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早期,三叶虫的 7 个目就发现了 4 个,
种类数量也很丰富,因此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都认为三叶虫的远祖早在寒
武纪前就已存在,并在前寒武纪后期分化出了许多支系,但它们都没有坚固
的硬壳故没有保存下化石。寒武纪是三叶虫发展的一个繁盛期,奥陶纪时,
古老的种类绝灭了,新的种类兴起成为第二个繁盛期,从志留纪到二迭纪,
由于肉食性动物大量繁盛,三叶虫急剧衰退最终绝灭。
    三叶虫存在时间短,演化的种类多,分布海域广,个体数量大,各属、
目之间界线清楚并随年代依次出现,因此成为了寒武纪时期全球性可对比的
标准化石。我国是世界上产三叶虫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研究时间早、程度深,
仅寒武纪就划分出 29 个三叶虫生长带,为亚洲提供了标准地层剖面,并为世
界性的生物地理区划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向脊索方向进化
                   
    脊索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类,也是种类相当丰富的一个门。它包括
低等的脊索动物如现代海洋中的文昌鱼、海鞘等,以及较高等的脊索动物如
鱼、蛙、龟、鸟、牛、猿猴、人类等。
    本门动物最主要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脊索。脊索是一条具弹性而不分节的
白色轴索,起源于内胚层,起支持身体的中轴作用。高等动物的脊索只在胚
胎期存在,胚胎期后由周围结缔组织硬化而成的脊椎所代替。
    在脊索的背侧有中枢神经系统,是中空的神经管,起源于外胚层,大多
数脊索动物的神经管前部扩大成脑。在脊索的腹侧有消化道,它的前端两侧
有左右成排的小孔与外界沟通,这些小孔称为鳃裂。水中生活的脊索动物终
身保留鳃裂,陆地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具有鳃裂,后来发展成肺呼吸。
    脊索动物门中的动物,根据其脊索、神经管鳃裂的特点以及形态特征,
可分为四个亚门:半索亚门、尾索亚门、头索亚门和脊椎亚门。这四个亚门
中仅有脊椎亚门是进化的主干,其余三个亚门是在向脊索进化途中生出的旁
支。
    半索亚门  又称口索动物,身体分为吻、颈和躯干三个部分,在吻部有
一段类似脊索的构造。单凭着这一小段“类脊索”便能判断它是由无脊索向
有脊索转变的一种过渡型动物,这类动物全部是海生,现在还活着的动物代
表有柱头虫,化石代表有笔石。
    笔石是已经绝灭了的群体海生动物,由于它的化石印迹像描绘在岩石层
面上的象形文字,故称此名。笔石化石全世界各洲均有发现,其地史分布自
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其中的正笔石在奥陶纪、志留纪达到极盛,且演化迅
速,分布地广,绝灭也快,成为这种两个纪的标准化石之一,其种属可在世
界范围内作地层对比工作。笔石群体的外形粗看起来像松折枝的化石,即使
是专家,稍不留神也会认为是苔藓动物。确认笔石是半索动物,也还是近几
十年才明确的。
    尾索亚门  幼体呈蝌蚪状,尾部有脊索,但成年后尾巴消失,钻进沙土
里底栖生活,属海生单体。这亚门的动物比半索动物在脊索的长度上进化了
一些,推测它是由半索动物的祖先分化出来的,可它的倒退比半索动物还大,
已不会游泳,不能主动地觅食,只有斜插在沙滩中,等食物自动送上门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