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个灵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有几个灵魂-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话西游》中的牛魔王就是“魔鬼”的直接化身。他邪恶而强大,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这象征的是死亡的巨大的恐怖。

儿童在恐惧时,容易想像出这样的“魔鬼”。这是因为儿童的心灵刚刚赋有了生命,人格还比较脆弱,死亡的威胁似乎时时存在。人格发展比较幼稚化的人,也比较容易想像出这样的“魔鬼”。

癔症患者、恐怖症患者,或其他人格发展在口欲期的来访者,都比较容易想像出这样的“魔鬼”。

不过,说到在强迫性人格者身上的“魔鬼”,他更多的是表现出另外的样子。使用间接的方法。

间接的方法是用说服、引诱和欺骗。在诱骗的时候,他的脸不再是那样可怕,往往他会不让你注意他的脸。衣服也不再是黑袍,不过还是黑色和深灰色衣服,他的衣服都是正式的制服类的衣服,他几乎从来不穿休闲服装。他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催眠者,可以抓住人的任何一点点弱点,说服人按他的路去走。他的语调极富诱惑力,他的智力很高。在每一次遇到来访者身上的他的时候,我都为他的催眠技巧所折服,他的每一句话都及对而准确。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我见过的催眠师,我也相信没有哪个催眠师可以超过他。他欺骗的技巧也很高,尤其善于假装善良。

“魔鬼”是人为死亡本能的化身,他的种种行为的目标是让人在心灵上逐渐失去生命力。

前不久,我的一个来访者的子人格中分析出了“魔鬼”。

这个来访者是个艺术家,他表现出来的问题是,他感到自己不能摆脱艺术界流行观念的影响。虽然他自己认为流行观念是不适合自己的,但是他没有办法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在个人生活中,他感到一直受到父亲和权威者的压抑。

另外,他是一个宗教感很强的人,对宗教很有兴趣。

一开始,我发现“魔鬼”在利用他的宗教感,试图不让他形成自我同—性。青年是自我同—性形成的时期,青年人本应该学习尝试,知道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形成自我界限。但是,“魔鬼”试图阻碍这个过程,他利用了来访者的宗教感,对他劝告“佛教讲过,真正的觉悟者应该是‘无我’的,他应该和整个世界是一体的,你不应该排斥其他观念……”。来访者被说服了,一方面是因为他相信佛教,另一方面,青年人在形成自我界限时,本来就有一种不情愿,因为这个过程使人感到自己“失去了世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来访者不能摆脱艺术界的流行观念,因为“那也是世界的一部分”。

我说服来访者建立自我界限,并运用了意象对话的技巧来达到这个目标,他做了并做得很好。不久后,“魔鬼”在他的想像中现身了。这个“魔鬼”和我们刚才说的“标准样子”不完全一样,他的衣服不是黑色而是灰色的,面目不清楚但是肯定不是骷髅。

来访者在想像中向这个“魔鬼”发动了攻击,他趁“魔鬼”不备,一刀把他杀了。

在想像中杀死“魔鬼”,象征着他对自己的心理障碍,对压抑自己的权威将采取一个“反抗”的态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是,“魔鬼”不是可以这样被轻易“杀死”的,他随即变成了另一个声音,来说服来访者了 “你太富攻击性了,这样不好。做人应该宽容,不应该这样有敌意。”看到来访者有些忧郁,他用手拍了拍来访者的肩膀,像一个慈祥的长者一样温和地说“你应该有爱心,你本来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对不对,用这样暴力的方式多不好……”

听起来,他的话似乎很有道理,在原则上爱心当然比暴力要好。但是,在这个时刻讲爱心,“魔鬼”的目的是化解来访者对权威的反抗,不让他心灵独立,不让他建立自我。

这就是我常见的现象,“魔鬼”会利用人心中的“上帝”、“佛”等美好的意象,利用人心中美好的愿望达到他的破坏性的目的。以往的咨询中,这个“魔鬼”曾多次用这样的手段,我常常说“魔鬼”会利用上帝,来达到“魔鬼”的目的。难怪禅宗告诉我们有时需要“见佛杀佛,见魔杀魔”。

在一个人心灵面临成长、飞跃的边缘的时候,在一个人正要从心理障碍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在一个人正要进入心灵的更高境界的时候,“魔鬼”最容易出现。他的目标,就是要让这个人回到原来的境域中。为了这个目标,他会锲而不舍。一个人心中贪求什么,“魔鬼”就会用什么来诱惑你。如果你贪求财富,他就怂恿你去追求财富。他向你许诺,他可以让你成为极为富有的人。你将要有的进步越大,他许诺给你的财富越多。他会这样鼓动你,“我可以给你世界上所有的财富”;也会更现实地说:“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他会具体告诉你一些方法,让你相信他不是空口许诺,而他的智力高于一般,所以他的方法听起来很是可行;你可以相信有了他的口才、计谋,发财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假如你听了他的话,你也许真的可以发财,但是你错过了心灵成长的机遇,你也许会很富有,但是你将失去灵魂。

假如你贪求美色,他会许诺让你得到美色。他也有能力这样做:因为在你和异性交往的时候,他会“出场”帮助你,让你口才一流、魅力十足,让对方为你着迷,就像他曾经帮助浮土德去引诱甘泪卿一样。但是,结果也会和浮士德一样,你会害了甘浔卿,你自私的“爱情”使你成为情场高手,也是伤害异性的高手。

假如你贪求名誉或地位,他也会让你得到名誉或地位,可以让你飞黄腾达。对他来说,这不是难事。他是一个“心理学家”,善于体会别人心理和利用别人,他也可以让你这样做。但是,你的代价是失去灵魂,你也许会成为独裁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和权利,你将不得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小到说谎,大到杀人。我们在历史上可以见到无数这样的独裁者,他也可以让你获得其他成就。在我看来,毕加索就是被“魔鬼”说服的人,“魔鬼”给了他一种更高明的投机方法:表面上是独树一帜,实际上是哗众取宠,让他出名,但是人格却不能改善了。达利也是一个画坛的投机者,不过,“魔鬼”并没有为他出多少力。他的行为没有表现出“魔鬼”的那种深刻的潜意识的灵感。

“魔鬼”的催眠方式和蛇的方式极为相似,我认为他和蛇应该有一定的关系。“魔鬼”的直觉、智力和神秘都应该是来源于蛇。在西方文化中认为蛇就是“魔鬼”的化身,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魔鬼”不仅常见于强迫症、强迫性人格障碍,也常见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等其他心理障碍。

如何应对“魔鬼”呢?

要对付“魔鬼”原型,应该先学习识别他。当他直接以可怕的样子出现时,识别并不困难,但是在他变换了样子后,识别就不那么简单了。我们很难相信,一个这样文质彬彬的形象是“魔鬼”,再加上他的种种甜言蜜语、种种许诺甚至实际的帮助,识别它就更不容易了。但是,在意象对话中,“魔鬼”的外貌变化还是有限的,而且他的基本特征是不变的。他的话

千变万化,但是大多都是在教你如何回避责任、回避努力、利用别人。假如他反过来让你追求善良,他就要求你做得非常过分而不近人情。比如,中国古代为了鼓励孝敬父母,便编造了“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故事。郭巨遇到饥荒,粮食不够吃,于是就决定把儿子活埋,把省下的粮食给老母亲吃。这个“孝敬”的故事实在是很残忍。还有就是当父母生病的时候,古代的孝子或儿媳就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煮汤给父母喝,据说可以起到良药的作用。在子人格角度看,这显然是“魔鬼”伎俩,是“魔鬼”利用人心中的“上帝”达到自己的目的。

识别之后,对付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理睬。

战斗不是最好的方法,不论在想像中多少次杀死了“魔鬼”,他都还存在着。战斗代表着对“魔鬼”所象征着的死亡的拒绝和对立,但是不论你拒绝的态度多么坚定,“人生而必

有死”这个现实是不可消除的,因此“魔鬼”也就不可能被消除。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老渔人对待鲨鱼的态度就是战斗,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的战斗,但是老人不论多么英勇,也不可能杀尽鳘鱼。当然,战斗也不是最坏的方法,因为战斗的对侯,你可以得到生命。战斗总比屈服好,假如你屈服于“魔鬼”,你就会变成行尸走肉,就没有了生命的活力。

和“魔鬼”辩论也不是好方法,因为“魔鬼”随时在想新的花招,诡计层出不穷。和他辩论,需要耗费太多精力,稍不留神,就落入了他的圈套。一旦被他说眼,你就会走上一条看起来光明但是实际上不正确的道路。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睬,随便他怎么做——我知道这都是“魔鬼”伎俩,然后我就不理睬他。就像你是一个少女,在街上遇到小阿飞骚扰。你劝告他是没有用的,你和他辩论是没有用的,你骂他也是没有用的。你越骂,他就越来劲。而且说到底,骂也是一种交流。最好的方法是不理睬,就像没有看见他一样走自己的路。这洋,他过一会儿就没有纠缠你的兴致了。对待“魔鬼”,也是一样。人早晚是要死的,你对此恐惧、抗争、讨好、屈服都是一样要死。最好是不要管它,把注意力放在生话上,在生命中追寻美好的东西,等大限到了时死就死了。

当然,说是这样说,真正要做到不理睬是很不容易的。

前面我们说过,不论对哪一个子人格,接纳的态度都是不错的。按逻辑说,对“魔鬼”子人格也可以采用接纳的态——但是,接纳不意味着要理睬他。我们可以这样表达接纳,“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家伙,我不打算除掉他,但是我也不理他,由他说什么好了。”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这个侧面是不接纳的,他们无时无刻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