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争论-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现在再也不能用向对方挑战但对方没有应战这种口头上的胜利来掩饰前进者(即进攻者)

    停滞不前的状态了。

    只要防御者没有退却,那就说明他是希望会战的,在他没有受到攻击的时候,当然也可以说他是在挑战,实际上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另一方面看,在现代,凡是希望和能够逃避战斗的人,。。

    是不会被迫进行战斗的。然而进攻者往往不满足于从敌人逃避中得到的利益,而迫切要求获得一次真正的胜利,因此他有时就会通过特别巧妙的办法去寻找和运用为数不多的、但是可能的手段,迫使这样的敌人也进行战斗。。。。。。。。

    迫使这样的敌人进行战斗的最主要的手段有两种:第一是包围,使敌人不能退却,或者退却十分困难,因而宁愿接。。

    受战斗;第二是奇袭。第二种手段在各种运动都不方便的时。。

    代是适用的,但是现在已经很不起作用了。现代的军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甚至在敌人的眼前也敢于退却,只有在地形极其不利的场合,退却才会有很大的困难。

    在这里,内雷斯海姆会战80可以看作是一个例子。

    这次会战是卡尔大公于1796年8月11日在劳埃阿布山对莫罗发起的,他的目的只是使自己更容易退却。但是我们承认,直到现在我们的确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位著名的统帅和著作家当时采用这一行动的理由。

…… 290

    682战 争 论

    在罗斯巴赫会战①中,如果联军的统帅确实没有进攻腓特烈大帝的意图,那么这次会战就是另一个例子。

    关于索尔会战,腓特烈大帝自己说过,他所以接受会战,是因为他感到在敌人面前退却是危险的81。

    同时,腓特烈大帝也还举出了接受这次会战的其他理由。

    总的说来,除了真正的夜袭以外,上述情形总是少见的。

    而用包围的方法迫使敌人进行战斗,主要只能是对单独的军,例如在马克森会战中对芬克军就是如此。

    ①见注51。——译者

…… 291

    战 争 论782

    第九章 主力会战

    ——决定主力会战胜负的时刻——

    什么是主力会战?主力会战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当然,它不是为了一个次要目的而进行的不重要的斗争,不是一发觉目的难以达到就要把它放弃的那种纯粹是尝试性的活动,而是为了争取一个真正的胜利而进行的全力以赴的斗争。

    在一次主力会战中,也可能有一些次要的目的同主要目的混杂在一起。主力会战由于产生它的各种情况不同,也可能具有某些特色,因为一次主力会战也是同更大的整体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它只是那个整体的一部分。然而,因为战争的实质是斗争,而主力会战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所以,必须永远把主力会战看作是战争的真正的重心。因此,总的说来,主力会战的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独立性比任何其他战斗都大。

    这一点对主力会战如何决定胜负以及对主力会战的胜利。。。。。。。。。。。。。。。。。。。。。

    的效果都有影响,并且决定着理论应该给予作为达到目的的。。。。。。。。。。。。。。。。

    手段的主力会战以什么样的评价。。。。。。。。。。。。。。。

    因此,我们把主力会战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而且,在谈到同它有联系的特殊目的以前,要先对它进行一般的研究,

…… 292

    82战 争 论

    因为只要它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主力会战,那些特殊目的是不会在根本上改变它的性质的。

    既然主力会战基本上是具有独立性的,那么,它的胜负也就必然取决于它本身,换句话说,只要还有胜利的可能性,就应该在主力会战之中寻求胜利,除非兵力十分不足,决不应该由于个别原因而放弃主力会战。

    那么,怎样才可以比较明确地判定决定胜利的时刻呢?

    如果象现代军事艺术中的很长一个时期表明的那样,军队的某种巧妙的队形和编组是军队能够发挥勇敢精神和夺取胜利的主要条件,那么,这种队形被破坏的时候就是胜负已。。。。。。。。。。

    定的时刻。只要一翼被击溃,还在战斗的其他部分的命运也就决定了。如果象在另外一个时期那样,防御的实质在于军队同地形以及地面的障碍紧密结合,军队和阵地仿佛成为一体,那么,占领了这个阵地的一个主要地点就是决定胜负的。。。。。。

    时刻。因此人们常说:锁钥阵地丢失了,整个阵地就守不住了,会战就不能继续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被击败的军队就象断了弦的乐器一样,已经不能履行自己的使命了。

    不论是前一种几何学原理还是后一种地理学原理,都必然使作战的军队象结晶体一样,不能用到最后一个人。这两种原理现在都已经大大失去作用,至少不再起主导作用了。

    尽管现代的军队也以一定的队形进入战斗,但队形不再起决定性作用了。尽管现在地形障碍还可以用来加强抵抗力,但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靠山了。

    我们在本篇第二章中曾对现代会战的特点进行了概括的论述。根据我们的论述,战斗队形只是便于使用军队的一种

…… 293

    战 争 论982

    配置,而会战过程就是双方中的每一方逐渐消耗对方兵力的过程,最后看谁先使对方兵力耗尽。

    因此,同任何其他战斗比较起来,在主力会战中定下放弃战斗的决心,更是取决于双方剩下的预备队的兵力对比情况,因为只有这种预备队还保留着全部的精神力量,而那些被战火燃烧得象煤渣一样的部队,是无法同它相比的。正如我们已在其他地方说过的那样,地区的丧失也是衡量精神力量损失的尺度,因此也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不过它更多地被看作是损失的标志,而不看作是损失本身。因此,尚未投入战斗的预备队的人数始终是双方统帅最关心的问题。

    会战的发展趋势在一开始虽然不怎么明显,但通常就已以确定了。甚至有会战的部署中这种趋势往往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一个统帅看不到这种趋势而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开始了会战,那就表明他是缺乏这种认识能力的。这种趋势即使在会战的部署中和会战开始时没有确定,在会战过程中均势自然而然地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正如我们曾经指出过的那样,这种变化最初是不明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均势在会战过程中的变化,并不象有人根据对战斗的不真实的描写所想象的那样,是时而这样时而那样地变化不定的。

    尽管均势可能在一个长时间内很少受到破坏,或者一方失利后还能恢复均势,反而使对方失利,但可以肯定地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战败的统帅在退却以前早就觉察到了这种变化。如果有人说,个别情况出乎意外地对整个会战的进程发生了强大的影响,那么,这多半是战败者掩饰自己在会战中

…… 294

    092战 争 论

    失利的借口。

    在这里我们只能求助于公正而富有经验的人的判断,他们一定会同意我们的论点,并且在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那部分读者面前为我们辩护。如果要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论证为什么会战过程必然是这样的,那就会过分地进入这个问题的战术领域。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结论。

    尽管我们说,战败的统帅在决心放弃会战以前,通常早就看到这种不利的结局,但是我们也承认有相反的情况,否则我们的论点就会自相矛盾。如果由于会战已出现失败的趋势,就认为这场会战的败局已定,那么,也就不会再拿出兵力去扭转败局,因而也就不会在会战的失败趋向出现以后很久才开始退却了。然而也有这样的情况:一方的失败趋势已定,但结果却是另一方失败了。

    这种情况当然不是常见的,而。。。

    是很少的。可是,时运不佳的统帅总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很少的情况上,只要还有一点挽回败局的可能性,他就一直指望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自己的勇气和理智不相矛盾,他总是希望通过忍受更大的劳累、发挥剩下的精神力量,以及通过创造奇迹或者借助幸运的偶然机会,使自己还能看到扭转败局的时刻。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想多说几句,但在此以前先要说明什么是均势变化的征候。整体战斗的结果是由各个部分战斗的结果组成的,而各个部分战斗的结果则体现在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

    第一、体现在指挥官内心受到的精神影响上。如果一个师长看到他的各个营是如何失败的,那么这就会对他的行动和报告发生影响,而他的报告又影响到统帅的措施。

    因此,有

…… 295

    战 争 论192

    一些失利的,即使是看来可以补救的部分战斗,也会产生不良的印象,这种印象总是很容易地、甚至不可抗拒地涌进统帅的心里。

    第二、体现在我方部队比对方更快的消耗上。这种消耗在缓慢而有秩序的现代会战过程中是很容易估计出来的。

    第三、体现在地区的丧失上。

    所有这一切就好象一个罗盘,统帅根据它就可以辨别会战这只船的航向。如果自己损失了全部炮兵,却没有夺得敌人的火炮,如果自己的步兵营被敌人的骑兵冲垮,而敌方的步兵营却到处都是攻不破的,如果自己战斗队形的火力线不得不从一个地点退到另一个地点,如果为了占领某些地点而白白地消耗了力量,而且向前推进的步兵营每次都恰好被敌人雨点般的榴霰弹打散,如果在炮战中我方的炮火开始减弱,如果大批没有受伤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