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尔扎克传-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气和,从不发怒的乡间绅士,他极重视名誉,他一直被他的妻子蒙在鼓里,
完全不知道他的妻子和她的两个外甥女以及瑞士的女教师所玩的游戏。其
实,只要这游戏还是继续用“无名女郎”的假名,这游戏就会无伤大雅的。
假使她现在要把这游戏变成严肃的事情,她就必须瞒过她丈夫,也不让跟她
一起玩游戏的同伴知道。

德·韩斯迦夫人很苦恼。她有一个预感,她觉得自己将会干一件跟她的
地位和她个人的节操都相违背的冒险事情。然而她又觉得偷尝禁果的滋味可
以使她得到满足,并且她也抵抗不了一封著名作家的亲笔信的极大的诱惑
力。她甚至有个快乐的愿望,她能够幻想着成为巴尔扎克生活小说中的女主
角。

正如一般女人一样,她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延期作出这不可避免的
决定。事实上,她确实马上就给巴尔扎克去了一封回信,但是这封信的口气
却跟从前的不同。她不敢再坦露自己激情并告诉他,不久她将打算进行一次
可以使她接近法国的旅行。虽然她愿意通信,但她只有在确信这不会有任何
差错而危及到个人的安全之下才可以这样做:“我非常希望收到您的一封回
信,但是我必须非常的小心谨慎,我不得不采用许多迂回曲折的方法,以不
使我这样做会冒险给我自己带来麻烦。另外,我也想知道我寄出去的书信的
命运了,我希望您用最快的方法让我知道,您是怎样打算我们之间的一次严
肃的、没有阻挠的通信联系。我完全相信您的话,希望您发誓不要试图去发
现我的姓名和地址,因为别人要是知道我给您写信的话,我一定会带来许多
麻烦。”

这次的语调完全跟上次不同。这是德·韩斯迦夫人的自白,我们可以从
这推理出她的性格。她是一个在冒险活动中也会保持头脑清醒的女人。即使
她走错了一着棋,她也不会气馁,而是继续昂首阔步,让理智去指挥她。

德·韩斯迦夫人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一旦巴尔扎克在《每日新
闻》里答复了她的话,她的虚荣心、好奇心和她的冒险本能就紧密地联结在
一起去促使她跟巴尔扎克的关系更加亲密。但是在维埃曹尼亚收到一封来自
巴黎的信,这的确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这封信到她手之前,一定会有人注
意到。邮差到来的时候,全家人都兴奋起来,每一个收信件的人或邮包的人
都是别人猜疑的对象。因此,任何不光彩的事不可能不被她的丈夫和她的亲
戚知道,她必须找一个绝对适合她的计划而又不会背叛她的,第三者来参加。

幸好她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合适人选,那就是她称她莉勒黛的保埃尔·亨
利爱特的瑞士女教师。女教师已经跟随她好几年了,并且出身于一个富有的
中产阶级家庭。她生活在远离自己家乡朋友的地方,没有机会见到有修养的
男人,因此就非常忠实于他的雇主和他们的女儿。可能她们这个小团体所玩
的游戏给巴尔扎克写信中的最初几封不出自她的手。德·韩斯迦夫人打算要
让通信带有更多的个人私交成分而不让她的两个甥女知道的时候,只有这个
瑞士女教师是最合适的中间人。没有人觉察到一封从巴黎来的寄给保埃尔·亨

利爱特信会是巴尔扎克的信,而这位忠诚的女人也不会不同意她的计划,因
为她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她给女主人做的事是一个不道德的事。她因于对德·韩
斯迦夫人的忠诚而导致她去实行一个至少对男爵不忠诚的计划,这种矛盾当
初她并未察觉,后来德·韩斯迦夫人跟巴尔扎克的关系已经超出正常关系的
时候,她的良心被震动了。她的下半生部因为曾经充当过一个不光彩的计划
的中间人而感到深深地自责和内疚。感情上的矛盾大概在很早就发展了,而
她从来都不能不对巴尔扎克私心的怨恨,尽管巴尔扎克在《聪梅贝持》里使
她流传千古。当德·韩斯迦先生去世的时候,她的难以自抑的罪恶感就像山
洪般地爆发了。在葬礼完毕之后,她就宣布她坚决要离开这个家。于是她就
躲在一个修道院里去为她曾经帮助别人犯了一个重大的罪过而忏悔。

享利爱特的帮忙使通信继续下来。巴尔扎克也知道了应该把信寄到什么
地方,而德·韩斯迦夫人也被这精彩的游戏刺激了,她越来越急切地等着他
给她的回信。

两封信的接着到来,给德·韩斯迦夫人带来极大惊奇与喜悦。其中的一
封是既尽力去刺激又设法去迷惑维埃曹尼亚别宫的主妇。巴尔扎克严肃地写
出了他的一封封信,即使他说自己“常被朋友们提醒从您那里收到的书信的
可疑”。他愿意自己“被自己的感觉迷惑”,并且描述了她的信所带给他的
激动的心情“您是我最甜蜜的梦中情人”

在紧接着一段里,他就用了甚至超过她的夸张的口气说:“假如您可以
知道您的信对我产生的效果的话,您就可以看到一个钟情的男子的感恩,一
个儿子对母亲的纯洁的爱恋之情。一个年青人对一个女郎的诚挚感激和尊敬
以及他对于一个持久的热烈的友情的希望。”

这一类的句子是由巴尔扎克带着他年青时的浪漫气味,用最恶劣的作风
表达出来的。这种句子就注定了他会被一个把命运寄托在遥远的乌克兰乡村
的孤单女人所迷惑。

他真是太多情了,虽然他还不曾见过她,但他要把他的一部小说题上献
词献给她。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拿同样的真诚去回报他。不过不幸的很,
她的快乐又很快被厌烦的情景所笼罩。几乎在同时,她又收到了巴尔扎克的
第二封信,也是给她最后的一封信,但是这两封信的笔迹却完全不同。那么,
到底哪一封信是巴尔扎克写的呢?他是不是也像她们最初几个人合作给他写
信似的也由第二人或第三人来给她写信、拿她开心呢?他到底是跟她一样在
玩一个游戏,还是真诚的呢?她坐立不安,把这两封信反复地对比,希望能
得出什么结果。最后,她还是决定写信给他,请求她解释前后两封书信不同
的笔迹和自相矛盾的语气。

这一次就轮到巴尔扎克难堪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中,他不可能给崇拜他
的女人一一回信答复,于是他就想出一条妙计,既让这些女人高兴而又不至
于浪费他宝贵的时间。他就把这些信交给卡罗·珠儿玛,由她以他的名义加
以答复。而巴尔扎克给德·韩斯迦夫人写回信的时候却忘了这一点。珠儿玛
呢、住在外省的幽静的城市里,有很多空闲时间,她也喜欢探知这些情感的
流露,于是拿巴尔扎克的特殊笔调去回复。她大概把“俄罗斯或波兰公主写
来的神圣的信”和她着手处理的一般信件混淆了,就只用一般的方式,把这
封信也按平常的方式处理掉了。

巴尔扎克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如果换了别的人,不是老老实实地讲
出实情,就是不知所措。但是巴尔扎克从来就没有过不知所措,也从来有告

诉“无名女郎”关于自己的实情。从开始通信到最后的那一刻为止,他们都
保持着不诚恳的状态。在巴尔扎克这样一个伟大的小说作家看来,跨越“不
可能”绝不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于是他就厚着脸皮转了一个弯、巧妙地跳过
了真实的情况,请求她不要怀疑这种情况的真实性:“您对我的两种不同的
笔迹感到疑惑不解并希望我能给出自己的解释。其实,一年的日子里我会有
许多不同的笔迹。。这种笔迹的多样性是来自我的一种幻想的能力。”

他请求她一定要相信,他绝不是在欺骗或戏弄她。那时候巴尔扎克已在
写他的放纵的《笑林》,却请求她相信他是“一个成为女人优雅感觉的牺牲
品的可怜的该子”为了配合他的书信解释,他开始羞答答地信任她,而说他
在全世界”只了解一个女人的心”。他在十几张信笺上作空洞无物的忏悔,
谈到他的文学风格和巨大的上作压力,说是这工作逼迫着他“去放弃女人们
的爱情”,虽然女人是他的一切。

他也提到了他的孤独生活,我们也不得不钦佩他的高明;“我在您身边
就似乎在我幻想旁边似的犹豫不决,您是我一切梦境的希望,您不知道像您
这样一个甜密的人、一切美好形状集中在您身上的人对一个孤独的作家的生
活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即使是他不知道她的姓名,没有见过她的画像,他就在他的第三封信里
对她说;“我爱您,我的‘无名女郎’!这怪异的事情只是因为一个荒凄的
孤独生活的很自然的结果。。我愿意这样就开始我的冒险生涯,恐怕世上只
有我一个人愿意这样。”

这些过早的真情吐露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矫揉造作的姿态,留下很坏
的气味,人家不能不怀疑巴尔扎克在细心地给自己编造一个痴情浪漫的生
活,这就大大地远离了他的真情。从我们能够看到的德·韩斯迦夫人的书信
风格来判断(在巴尔扎克去世后,她小心地烧毁了她给他的大部分信件),
除了疯狂的哀怨和令人作呕的奉承以外,这些信就根本没有别的什么内容。
我们也不能够从她写给她兄弟的信里找到足以表示她特殊性格的证据。巴尔
扎克无意之中给这种无从解释的事情作了一些暗示性的标志:“我不得不自
己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感情。”

他要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篇新的爱情故事。因为他的第一个爱情念头就
被德·葛丝特丽夫人的拒绝所毁灭,于是他就试图一箭射中他的新的崇拜的
人。他的行为本身就符合那个时代的风尚,因为在这浪漫主义的时代里,巴
黎和欧洲的读者们大都希望他们的作家不仅能写出富有刺激性的小说,而且
自己也得成为一篇小说的主角,这篇小说的题材也得以上流社会的言情故事
为准,这样,作家才能赢得大多数读者持久的欢迎。拜伦的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