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天,尚在病中的武曌被送往上阳宫静养,由李湛率兵警卫,既保证她的安全,也防止武曌东山再起。

第六天,武显率百官前往上阳宫问安,向武曌敬献了她在世时的最后一个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农历二月四日,武显再次诏告天下:恢复国号为唐;恢复自己及相关人等李姓;迁都长安,洛阳恢复为“东都”;所有礼节、政府机构名称、官员名称、制服式样、皇家旗帜以及公文用语全部恢复至弘道元年(公元683年)的制度。

至此,武曌连同她的大周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

她在史料中的再次出现是在九个月后——病故于上阳宫,享年八十二岁。遗诏中,她自称为则天大圣皇后;同时宣布赦免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韩瑗以及柳姡У热说娜壳资簟

武曌与丈夫李治合葬于乾陵,并因归政于太子而被迎入太庙,受后世供奉。

依照礼法,皇帝的陵墓前都立有一块碑文,用以记述墓主人一生的功德。乾陵里也有两块石碑,一块是述圣记碑,用以记载高宗李治的生平及功勋;另一块当然是属于武则天,只可惜这却是一块无字碑。

为何碑上无字?

学界说法不一:一是说武则天觉得自己功高徳大,难以用文字来形容,故只立块碑,不着一字;一是说武则天希望由后人来评说自己的功过,故一字不写。

蜗牛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武则天的聪明才智、人生阅历和政治经验可以说古今少有。被迫退位后的那段岁月,她有足够的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有感慨,有激动,有懊悔,有悲伤,当然也有甜蜜。女权主义者因她打破了男人对政治和性的垄断,将她视作女中豪杰,人中凤凰;男性大多认为她过于强悍,缺乏女人味,极端不希望在生活中遇到武则天式的女人;反对她的人更是极力攻击她滥杀无辜、任用酷吏、频繁制造冤假错案,认为她是一个毒辣、阴险、缺乏亲情的怪物。

那么到底武则天是怎样一个人呢?

应该说以上三种论调都是事实,因为这些全部都发生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每一位用心阅读武则天的人,相信都会有自己的评判。

所以,且让那块无字碑继续矗立吧。留待后人评说?聪明!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