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汉语-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语(yù),告诉。之,间接宾语。语之故,把缘故告诉他。告之悔,把心里后悔的事告诉了他。语法结构同於〃语之故〃。
  '10'您在这件事情上忧虑什么呢?
  '11'阙,挖。
  '12'隧,用如动词,挖隧道。
  '13'谁说不是这样?其,语气词,加强反问。然,代词,指黄泉相见。
  '14'入,在这里与下面的〃出〃互文见义,即笼统表示庄公和姜氏进出隧道。赋,赋诗。这里是庄公所赋的诗的一部分。
  '15'洩洩(yì yì),和融融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快乐的样子。
  '16'从此作母亲作儿子还和当初一样。
  君子曰'1':颍考叔,纯孝也'2'。爱其母,施及庄公'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其是之谓乎'5'?
  '1'君子,作者的假托,《左传》中习用的发表评论的方式。
  '2'纯,笃厚。
  '3'施(yì),延,扩展,等於说〃扩大影响〃。
  '4'见《诗经·大雅·既醉》。孝子的孝没有穷尽,永久把它给与你(指孝子)的同类。匮(kuì),尽。锡,赐,给与。
  '5'大概是说这种情况吧。其,表委婉的语气词。是,这个,作〃谓〃的宾语。之,代词,复指〃是〃。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1'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蔡溃'3',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5',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7',何故?〃管仲对曰'8':〃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9'召:'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10'。'赐我先君履'11':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12'。尔贡包茅不入'13',王祭不共'14',无以缩酒'15',寡人是征'16';昭王南征而不复'17',寡人是问'18'。〃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19',敢不共给'20'?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21'!〃
  师进,次于陉'22'。
  '1'本文写齐桓公为称霸天下而伐楚,但楚也毫不示弱,齐终未达目的。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属侯爵,故文中称齐侯。僖公四年即公元前656年。
  '2'以,介词。参加这战役的有鲁、宋、陈、卫、郑等国。师,军队。蔡,国名,姬姓,在今河南省汝南、上蔡等地。
  '3'溃,溃败。
  '4'楚君派[使者]跟诸侯之师说。楚子,楚成王。楚属子爵,故称楚子。这是春秋笔法,实际上楚已僭称王了。与,介词,跟,和。
  '5'处(chǔ),居住。寡人,谦词,君王自称,意思是〃寡德之人〃。齐临渤海(古人称为北海),楚境不到南海,这里只是甚言其远。
  '6'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依孔颖达说)。唯,句首语气词。风,放,指牝牡相诱。这是譬喻两国相距甚远,一向互不相干。
  '7'不虞,不料。涉,本来是淌水过河的意思,这里当进入讲。不说齐进攻而说涉,是委婉的辞令。
  '8'管仲,齐大夫,姓管,名夷吾,字仲。
  '9'(shào)康公,周成王时太保(官名)召公姡В╯hì),因其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县),所以称召公,〃康〃是他的谥号。先君,后代君臣对本国已故君王的称呼。大公,即姜太公,名尚,齐之始祖。大(tài),后来写作〃太〃。
  '10'五侯,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九伯,九州之长。〃五侯九伯〃在这里泛指所有的诸侯。女(rǔ),你,后来写〃汝〃。实,句中语气词,表示命令或期望。征,讨伐,这里指有征伐之权。夹辅,辅佐。
  '11'履,践踏,这里指足迹所践踏的地方,即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
  '12'海,指黄海渤海。河,黄河。穆陵,地名,即今山东临朐(qú)县南的穆陵关。无棣,齐国的北境,在今山东无棣县附近。
  '13'茅,菁茅,楚地特产。包茅,裹成捆儿的菁茅。入,纳,这里指纳贡。
  '14'周王的祭祀用品供给不上。共,供给,后来写作〃供〃。
  '15'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缩酒,渗酒,祭祀时的仪式之一:把酒倒在束茅上渗下去,就像神饮了一样(依郑玄说,见《周礼·甸师》注)。
  '16'我来索取它。是,代词,指包茅,〃征〃的宾语。征,索取。下文〃寡人是问〃结构同此。
  '17'周昭王晚年荒於国政,人民恨他,传说当他巡行到汉水时,当地人民故意弄了一只用胶黏的船给他,行至江心,船解体,昭王溺死。征,行,这里指巡狩。复,回。按:这都是齐进攻楚的藉口。
  '18'问,指责问。
  '19'寡君,臣子对别国人谦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20'敢,谦词,等於说〃岂敢〃。
  '21')您还是到水边去问吧!其,表委婉的语气词。诸,之於。水滨,水边。
  '22'次,军队临时驻扎。陉(xíng),山名,在今河南偃城县南。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1'。师退,次于召陵'2'。
  齐侯陈诸侯之师'3',与屈完乘而观之'4'。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5'!与不谷同好'6',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7',辱收寡君'8',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9',谁能御之'10'!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11',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12',汉水以为池'13',虽众,无所用之'14'!〃
  屈完及诸侯盟'15'。
  '1'屈完,楚大夫。如,往,到……去。
  '2'召(shào)陵,地名,在今河南偃城县东。
  '3'齐侯把诸侯之师陈列出来。按:这是向楚示威。
  '4'乘(chéng),乘车。
  '5'难道为了我?[只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按:这是虚伪的外交辞令。不谷,不善,诸侯的谦称。两个〃是〃字都是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
  '6'同好(hào),共同友好。
  '7'承蒙您向我国社稷之神求福,意思是您不毁灭我国。惠,敬词,意思是您这样做是表现了您的恩惠。徼(jiāo),求。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社,土神。稷,谷神。
  '8'辱,谦词,意思是您这样做使您蒙受了耻辱。收,收容。
  '9'众,名词,指众将士。
  '10'御,抵挡。
  '11'绥(suí),安抚。
  '12'楚国拿方城当作城墙。方城,山名,在今河南葉县南。〃方城〃是〃以〃的宾语,提在〃以〃前。
  '13'结构同上句。池,护城河。
  '14'没有用它的地方。
  '15'盟,订立盟约。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1'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2'。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3'。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4'。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6',其虞虢之谓也。〃
  '1'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宫之奇看出晋的阴谋,力谏虞公。他有力地驳斥了虞公迷信宗族关系和神权的思想,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这反映了当时的民本思想。宫之奇,虞大夫。谏(jiàn),用言语纠正尊长的错误。假,借。假道,借路,这里专指军队借路,通过别国领土。
  '2'晋侯,指晋献公。复,又。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灭下阳。虞,国名,武王所封,为大(tài)王之子虞仲的后代,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虢(guó),国名,又名北虢。文王封其弟仲於陕西宝鸡附近,号西虢。北虢是虢仲的别支,在今平陆。
  '3'表,外面。这里指屏障。
  '4'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寇,凡兵作於内为乱,於外为寇。玩(wán),习惯而不留心,等於说放松警惕。
  '5'一次已经算是过分了,还可以来个第二次吗?谓,通为(依王念孙说,见《经传释词》引)。甚,厉害,过分。其,语气词,加强反问。
  '6'辅,面颊。车,牙床骨。
  公曰:〃晋,吾宗也'1',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2'。大伯不从,是以不嗣'3'。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4';为文王卿士'5',勋在王室,藏於盟府'6'。将虢是灭,何爱於虞'7'?且虞能亲於桓庄乎,其爱之也'8'?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9'?不唯偪乎'10'?亲以宠偪'11',犹尚害之,况以国乎'12'?〃
  '1'宗,同姓,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国,同一祖先。
  '2'大(tài)伯、虞仲,大王的长子、次子。昭,宗庙在左的位次。古者昭穆相承,左为昭,右为穆。大王於周为穆,穆生昭,故大王之子为昭。
  '3'不从,指不从父命。大伯知道大王要传位给他的小弟弟王季,所以和虞仲一起出走。是以,因此。嗣,继承[王位]。宫之奇认为大伯没继承王位是不从父命的结果。
  '4'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於周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为王季之穆。
  '5'当过文王的卿士。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
  '6'在王室有功勋,因功受封时的典策藏在盟府中。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政府部门。宫之奇以上这几句话是针对虞公的〃晋,吾宗也〃说的,意思是:如果说到同宗的关系,那么虢在姬姓中的地位比虞高,虢晋之间比虞晋之间亲,因为虢这一支是从王季那里分出来的,王季做了周君,而虞的祖先虞仲并没做周君,而且虢还是周的功臣。
  '7'[晋]将要连虢都灭了,对虞还爱什么呢?是,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虢〃。
  '8'再说晋之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吗?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桓叔是献公的曾祖,庄伯是献公的祖父,桓庄之族是献公的同祖兄弟。这句话是一种特殊的倒装句法。其,指晋。之,指虞。全句等於说:〃晋之爱虞也,能亲於桓庄乎?〃
  '9'桓庄之族有什么罪而把他们杀了?庄公二十五年晋献公尽诛同族群公子。以为戮,拿[他们]当作杀戮的对象,等於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