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电商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战:电商时代-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搭建了快递平台。

然而,看似完美无瑕的合作,却再度卡壳。

2011年11月11日,一个被称为“光棍节”的日子。在这一天,阿里巴巴在天猫上发起了光棍节全场5折促销活动。网民们度过了一个疯狂购物的狂欢节。当天,淘宝和天猫的总销售额超过50亿元。

光棍节的销量是平时的几十倍,但随之而来的又是物流爆仓。大量货品被积压在物流商的仓库中,往往要5到6天才能送到下一级配送站。消化光棍节订单,足足用掉了物流公司一个月的时间。这又一次引来无数消费者的抱怨。

有些市场,尤其诸如乡镇市场这样的偏远市场,业务量本来就小,而星辰急便又不具备品牌优势,它很难给加盟快递公司带来足够的订单。不赚钱,甚至还赔钱,加盟商就降低服务质量,甚至接其他公司的私单。

2012年初,由于发展过急,加上春节休假,导致大量货款无法收回,几百万的资金缺口让客户远离了这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很快,陈平构建的理想帝国崩塌了。

●物流:电商高速路上的鸿沟

如今,像小A这样的快递员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然而,从穿着绿色制服、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到骑着电动车、背着帆布包的快递员,这种记忆的转换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只有区区几年时间而已。飞速发展的物流行业必然伴随着一些乱象丛生。

2009年底,就在陈平正忙着组建新公司的时候,南方的一场大雪引发了快递行业的一场危机。

大雪封路致使快递公司爆仓,仓库货品堆积如山。于是,快递公司封杀淘宝的传言开始流传,虽然申通等公司很快辟谣,不存在封杀一说,但确实已经没有能力接单,公司老总都开着奔驰宝马上街送快递了。但是,仍然有圆通等多家公司停止接收淘宝订单,要求涨价。网络上也布满了消费者的抱怨。

雪灾虽然是天灾,这不是快递公司有意而为,但中国物流效能低、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由此被暴露了出来。

据统计,在电子商务的顾客投诉中,来自于物流配送的数字一直高达70%以上。特别是在阿里巴巴的淘宝生态圈,大多数第三方快递公司奉行的是牺牲利润换取规模的策略,但低利润的陷阱只能靠降低服务品质来填补,物流成为淘宝脱不开的短板。

京东商城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用户对快递公司的投诉不断,比如送货的时间没有保证,对用户的服务态度不好,客户收不到货,或未按照承诺的时间送达,这严重破坏了用户对京东的良好印象。

客户体验的“最后一公里”是电子商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电商的命运。在中国,与突飞猛进的电商相比,同样高速发展的物流,其步伐还是慢了很多。我们先看两组数据:

2012年,美国电子商务消费总额接近290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3%,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5%,增速约为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4。7倍。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56。9亿件,同比增长54。8%;业务收入完成1055。3亿元,同比增长39。2%。早在2011年底,淘宝方面已经透露出,目前有至少70%的网购依靠快递来完成,网购快递已占到全部快递业务量的一半以上。随着网络零售的发展,物流快递业几乎已经脱离于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的核心产业。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子商务增速迅猛,而快递总额却并不大。

我们再看一看美国快递巨头UPS,其2011年的全年总收入为531亿美元。中国物流总收入刚刚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只有顺丰速递一家刚过200亿元。

这些数据说明我们的快递行业已经严重滞后,无法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

虽然与电子商务有着无间关系的快递,当仁不让地仍属传统行业,它们不具备电子商务快速成长的天然优势,增长方式偏沉重。

这一点,曾长期牢牢占据快递老大位置,但在后浪拼推的竞争格局中逐渐走下坡路的中国邮政深有感触,其副总经理马占红表示,“随着整个的电子商务的兴起及外延式的增长,它对于仓储、开箱验户、代收货款等等这些附加值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快递企业顺应发展。再有,网购客户对整个服务的敏感程度比较高,因为它关系到差评与好评,它要求提供稳定性的服务”。

尽管电商与快递站在一个战壕里,面对相同的用户——消费者,由于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不同,他们也有恩怨纠葛不断,博弈过程中出现的罅隙有时导致快递服务大打折扣。

电商的大打价格战的野蛮生存方式,也从线上烧到了线下。快递公司数量急剧增长,出现同质性竞争,为争夺市场空间,他们也会打价格战。一些大电商利用快递公司之间的竞争,打压快递价格,快递公司利润越来越薄,已经进入微利时代。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此忧心重重,他认为快递公司的低价行为其实是违背价值规律的,“快递是一个竞争性行业,它应该像航空机票一样,旺季全价,淡季打折,现在淡季、旺季都是一个价格,违背价值规律”。

物流,越来越成为横亘在电商高速发展路途上的一个鸿沟,这也促使很多电商,如京东、1号店自建物流,连亚马逊也不例外,中国是亚马逊在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自己配送团队的国家,它能够保证在16个城市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

●得物流者得天下

电子商务不能有任何一块短板,哪怕“最后一公里”的缺失,也是用户体验缺失的一万公里。只有那些看得清大趋势与新变化的人,才有机会抓住未来。

电商疯狂追求生死时速的战争,催促着物流行业走向“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的极致,不但原来的快递大佬席卷其中,电商大佬们亦加快物流布局。

2006年,为配合网络卖家对邮费的承受度,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邮政联合推出一款EMS的经济版产品——e邮宝。这款产品,因为取消了航运,采用全程陆运,价格和民营物流公司相差无几。通过与中国邮政合作,支付宝可以深入中国农村地区。

2008年开始,京东商城开始搭建配送团队,因为他们的货第三方快递公司不爱送。京东商城靠3C产品起家,一个订单动辄几千元,而付给快递公司的费用每单大概四五块钱。京东的管理层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这里面的风险就出来了。如果快递员带着货跑了,这个损失对快递公司来说太大了,他们不愿意赔付。另外,图书、服装不怕摔,但3C产品怕摔,这又给快递公司添了麻烦。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自建物流这一条路。”

就在刘强东开始物流远征之前一年,凡客诚品的CEO陈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把负责物流仓储的李红义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去做个快递公司吧。”然后,他给了李红义10万块钱。2008年4月,如风达无声无息地成立了,凡客自己做快递就是为能更好地服务他们的客户。

2010年,平台电商竞争更为激烈。除了淘宝、京东之外,当当、亚马逊、易迅网、1号店这些玩家也开始发力。仅靠价格战不够了,大家都差不多,要在服务上做文章了。于是配货速度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各大电商加大了物流建设的力度。

2011年,马云曾告诉台下的物流合作伙伴们,阿里将用100亿资金撬动200到300亿金融资本,建设一个全国性的立体式仓储网络体系。阿里巴巴将主要针对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七大区域选择中心位置进行仓储设施投资,分别建设总面积100万平米的仓库。这个数字相当于32个鸟巢的面积。马云承诺,这些仓库将向所有物流公司、淘宝和天猫卖家开放。

同时,京东也在快马加鞭。2013年5月,京东推出“极速达”。每单快递费49元,从用户下订单到收货在3小时内送达,这相比“211限时达”的速度又提高了两倍。

对于苏宁来说,电子商务逆袭是决定未来命运的一战。2011年,公司董事长张近东自掏腰包35亿元,总共募资55亿元投入苏宁易购的网站和物流建设。苏宁同样把竞争的重心放在物流上。苏宁提出,到2015年,要在现有8个大型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建52个基地,使基地总数达到60个。

电商“物流竞赛”的火药味愈发浓厚。就在京东刚刚宣布推出“一日四送”服务和3小时送达服务之后。易迅网高调回应,强调“一日三送”无需加价的特点(京东的3小时送达需额外付费49元)。

“速度之战”日益惨烈,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我们也会反思,短时间内迅猛发展起来的速度战是否是“梦想照进现实”。

正如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的质疑:“其实是恶性竞争的结果,是为了提高竞争的门槛。如果你做不到自建物流,市场份额会减少,那么大家把竞争的门槛进一步提高,提高速度。在美国一般是三到四天送到,那么很快的,第二天送到,但要付费。我们是人为地把送货速度提快了,电商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冲动型消费,避免其在消费中改变自己的消费意向,尽快把东西送到消费者手里,这样就不容易退货了。对速度的过度追求,会造成排污、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也会造成很多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风达:速度不是一切

在宅急送挣扎多年最后出局的陈平,经过三年多的面壁反思,认为导致宅急送转型流产的不是速度而是服务:

我就始终认为,宅急送的瓶颈是速度的问题,而不是平台的问题,这是我过去的一个误区。电子商务跟商务信函还是有区别的,电子商务要求的是入宅服务,你把东西送到我的家里来的服务,比方说,能不能让我退货,能不能让我换货,能不能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