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征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征途-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监说道:“这是密诏,事涉机密,不能泄露,怎么能用明诏?要是用明诏的话,黄花菜都凉了,你赶紧去吧,绝对没有问题。”

此时刘维已经动起来了,徐浩一想,咬了咬牙动手吧!

当夜,一帮所谓的李党悉数被捕获,而这些人都是长安附近的权势人物,很多都是军队长官,而司马维的军队则拿着驺虞幡控制着京军。驺虞幡是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赵明青一旦亮出这个东西,就表示要解散军队。

第八十八章 杀回京城

赵明青拿着驺虞幡走到京军军营,说道:“太尉犯上与尔等无关,如有异议以同罪论处。”底下的将士一听,全部扔下兵器停止抵抗被集中看管起来。这次行动粗略一算受到牵连的官员竟达一百多人,长安的政坛一时间人心惶惶。董翔洋洋得意单等李晓仁回来受死。

等李晓仁回来起码要一月有余,总之要找点事情做。得意忘形的他开始带头搞奢侈。因为当初很节俭即使位于文官之首了,他原来的房子也不算很出众。这次就要扩大一下自己的府第规模,但是又一时找不到材料,便把京城里公家的办公房和老百姓的私房拆掉上百处,用来筹集工料,弄得长安百姓与官员怨声载道。

就在禁卫军开始秘密运动准备抄李家,并控制李晓仁统领的京城卫戍部队的时候,出了差错。董翔这种可耻之人的可悲之处就在于盲目的自信。董翔太相信自己的实力了,却忘了他自己没有军方背景。虽然李晓仁升任大将军后禁军指挥权就不在自己手里了,可是老部下都在啊。禁军有个副统领就是当年李晓仁杀周宝的“八亲卫”之一。他得知自己要带人抄李家之后,马上派人给李晓仁送信。

李晓仁看了这封信就和看当时那封血诏是一样的,感觉天崩地裂!董翔这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啊!其实李晓仁之前有过耳闻,尤其是三军进京之后,给他通风报信的人更多。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不相信皇帝会做出这种事情来,而董翔有些时候让他不齿,但是早年间董翔也是一个敢于向周宝抗衡的英雄人物,他不相信董会坏到什么地步。

再加上这里战事紧,他怕这些烦心事干扰了自己的思维,到时候出现失误是要用将士的性命去填的,他说什么也不能允许自己去犯这种错误。

现在亲信给自己报信,他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没过几天圣旨就到了内容是要他回京,他真是欲哭无泪,赤胆忠心最后换来了性命不保。李晓仁无计可施回到自己的大营先召集手下开了个会,问怎么办。

下边的人群情激奋,有的说干脆投降匈奴算了。李晓仁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第一,我们和匈奴是死敌,投降了早晚有一天清算我们,以前过去的人有几个是好下场的。第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你投降之后让你反过来杀自己同胞,你忍心吗?要想活着,不能投降!”

李晓仁说完这句心头一震,暗道:“天啊!我在想什么!”于是赶紧控制自己把那个念头压下去了。有人偏偏不配合:“要不反了吧!”

李晓仁一拍桌子怒道:“放屁!我家世代为忠良之后,受朝廷厚恩!先帝如此信任于我,你让我当乱臣贼子,你是何居心!”但是这桌子拍得底气不足。

“先帝信任于将军,当今圣上呢?”

“是呀将军!如果有一天陛下叫你去陪先帝,你去是不去!”

“我……”晓仁哑口了。

“当年先帝叫你进京勤王,你只带了我们八个就马到成功了,现如今手下有十八万人听你调遣,你还怕什么?”不用说这是当时他的亲卫之一。

“让我再想想!”

李晓仁的手下说道:“您和我们的家眷都被扣押了,纵使我们都无所谓,你舍得唐国公府的上上下下吗?”

是呀!自己受冤枉就算了,他们呢?也让他们陪葬吗?于是,晓仁在暂时稳定边关局势的前提下,带着兵就杀回了长安。府兵无论如何是和边军比不了的,而且他们还是李晓仁带出来的兵。等大军杀到之后,刘、徐、赵三军没有交手就投降了。

本来禁军就是他的老部下了,他手里还握着京城的卫戍部队,两只部队全部又重整大旗开始姓“李”,大军压城足以让人胆战心惊。李晓仁恨董翔恨得牙根痒痒,根本没有请示皇帝就带兵杀进了董府。

此时董翔正在大宴宾客,唱歌跳舞,玩得非常尽兴。突然亲信跑了进来,说李晓仁带兵前来捉他。董翔虽然手握重权却无兵可调,但是他当政这么长时间了也笼络了一批死党。手下有人出主意道:“这事皇帝一定不知道。您应当立刻率领家丁立刻到皇宫,烧掉宫门制造混乱,然后乘乱打进皇宫,见到陛下之后就好说了。”

这个主意出得太好了。只要见到陛下,则名正言顺。只要皇帝赦免自己无罪,李晓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痛痛快快伤害到董翔。因为从现在的形势和李的为人看他还没有要废掉皇帝的想法,他还是要听皇帝的。只要汉献帝说了董翔不能杀,李晓仁是不会不顾圣意而杀人的。

但董翔这时说出一句让大家大跌眼镜的话:“造宫门的时候花费不少,烧掉太可惜了。”董翔这个借口太差了,其实他就是不敢孤注一掷,起兵造反,而是抱有侥幸心理,能捡一条性命就行了。大家本来群情激昂,欲赌上一把,却发现这位威风八面、叱咤风云的当朝第一权臣,原来是一个懦夫,立刻一哄而散,各自想办法逃生去了。

董翔手下的左军将军刘豫听说兵变,带了自己的属下去救他,在半路正碰上禁军的裴颜。裴颜诈称救董翔,趁刘豫不备,斩刘豫于马下,收降刘豫部下。董翔手中的最后一支有生力量被消灭。

御林军攻入宰相府,董府中的府兵不战而降。李晓仁收降府兵,却对董家人格杀勿论,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把董府上上下下一百多口斩杀干净,李兵搜到府后,发现马厩中的草垛在抖,便用长枪对着草垛乱刺,登时把藏在草垛中的董翔刺得如筛子一般。堂堂的一代权臣,竟命丧于草垛之中。董翔一族就这样被灭门了。

李晓仁谋反的事情在朝堂上当着大小官员被澄清,但是事情还不算完。董翔诋毁李晓仁的事被人一件一件翻了出来,大家看得是一目了然。再加上董翔不仅因妒忌而陷害李晓仁,而且还在文官集团内部大肆排斥异己。也就是说他能成为文官集团的领袖不是依靠当年的胆识和能力,而是凭借小皇帝对自己的宠信和恐怖手段。文官内部离心离德,出于各种目的,没有人去为董翔辩解。很快,被灭门的董家终于在死后有了一个合法的罪名。

有了这次武力逼宫的事,李晓仁的政治生涯算是有了污点,到死也抹不去了,没准儿还要祸及子孙。中华五千年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涉及皇位的问题,历史主角们往往会把所有的亲情都抹杀掉。子杀父,叔杀侄,兄弟相残,同根相煎的事都在皇位争夺的故事中演绎过。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经此一役,李晓仁认为天下再没有能与自己抗衡的势力了,于是开始倾向于称帝。他隐晦地询问了一下部下的想法,这些跟着他保边境的人早就想着让自己的老上级当皇帝了,军方高级将领一拍即合。

第八十九章 唐朝建立

李晓仁说干就干,当即命令张林等大将率重兵将各处宫门守住。只见宫内游兵处处,宫门杀气腾腾。大殿内几百精兵后摁佩剑,不怒自威。李晓仁会齐百官,宣布了自己要当皇上的意思,问大家有没有意见。众人一看这个阵势,刀出鞘,箭上弦,谁敢说一个不字?除非不想看到明天的太阳了。

所有大臣都诺诺称是,李晓仁逼百官同意之后,便带百官直入太极殿,找到汉献帝,让他退位,交出玉玺。虽然很多大臣不满,但是在绝对实力面前也只能低头。就这样,汉献帝“禅位”了。李晓仁上位,国号为“唐”,定都长安,史称“唐高祖”。

老唐国公为太上皇,史称“唐太祖”。老头子可以说很幸运了,当了一辈子公爵快活到头了有过了一把太上皇的瘾,虽然这期间被这儿子的弄得一惊一乍的,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值得。史书记载,太上皇是睡死的,白天还健健康康,等睡了一觉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据说他死的时候脸上还挂着淡淡的微笑,至于史官为什么要记得这么细致,有什么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高祖感念汉灵帝的恩德和汉献帝的禅位之功,封刘家为柱国公,世袭罔替,并赐丹书铁卷,同时把汉朝龙兴之地——沛县,封给了柱国公。可能是心里不安吧,高祖让他们到封地居住,图个眼前干净。就这样,华夏的历史翻了新篇章。

经过唐朝初期几位君主的励精图治和汉朝留下来的良好基底,一时间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周边几个不安分的少数民族也纷纷表示臣服,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为最头疼的匈奴问题突然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最惨的就是匈奴,因为在他们领地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

这场大旱持续一年多,赤地千里,草木尽枯,匈奴赖以生存的草原变成了焦土。无法生存的匈奴只得离开那里,一部分匈奴南迁归附了新生的唐朝,另一部分西去,给欧洲人带去了长达数百年的噩梦。后来的东欧和中欧都曾被匈奴人征服过,甚至连法国也遭到过匈奴人洗劫。

曾经强大一时的匈奴就这样消失了,匈奴人离开后,大旱结束,草原又恢复了生机。一个叫突厥的民族来到了那里。突厥族以前一直被匈奴所压迫,匈奴离开后,这支民族迅速地强大起来。他们骁勇善战,但由于经常处于诸部林立的分裂状态,才没能对中原北方产生较大的威胁。

被唐军揍得是七零八落,最后分成了两个比较大的部分,史称“**”和“西突厥”。西突厥向西迁移离开了故土,而**仍然和中原做邻居,并主动和唐朝修好。

汉朝的遗老遗少们看了也无话可说,毕竟现在确实比过去强盛多了。就这样又平平静静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