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者-部长与国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奠基者-部长与国家-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是一个毛泽东式的中国土布尔什维克!油田的勘探仍在进行之中,他们要匆匆忙忙割一块搞试验区,绝对是胡闹!苏联专家听说后,气急败坏了:你们这样做,好比把一块本来可以做一套漂亮西服的料子,从中间随便挖一个窟窿拿去做裤子了!

什么裤子、西服的,想尝梨子味道,不亲口尝一尝,能知道它的滋味吗?将军对毛泽东的“两论”原理熟悉又精通。

有西服穿,还能有裤子穿,不更好嘛!康世恩更幽默。

就这么定下了!将军的大手往桌子上一拍,他是所有会战决策的拍板人。报告打到中央,邓小平同志认为非常好,并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后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庆搞试验区方向完全对头。

将军在制定油田开发中还有一个“留有余地”的重要思想,更加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早在大庆油田建设初期,他就为这一共和国的能源基地划定了四条防线:一是在井与井之间要拉开距离,以便为今后补井留有空间;二是保持合理的压差、油气比和流动压力,保护油层能量;三是面积上留有后备,整个油田开发区打井时要留出30%的面积作为国家备用油源;四是控制单井产量肥瘦合在一起,单井平均日产15吨左右开采。也许外行人或者非从事国家能源建设的人并不清楚这“四条防线”的实质意义,而稍稍知道一点大庆油田或中国能源工业情况的人都会为将军当年亲自定下的这四条防线而感到肃然起敬。因为大庆后来能够有二十多年达到5000万吨年产、始终为共和国建设起顶梁柱作用的辉煌历史,正是有了当年将军这四条“留有余地”的战略防线,才得以生命常青,至今仍能源源不断地给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躯体输送着新鲜血液。

将军仅这一个功劳,就足可以在新中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举一例:在“文革”中,当全国性的停工停产风席卷各行各业,国家机器陷入无法再继续支撑的紧急关头,身为总理的周恩来苦着脸问时任计委主任的余秋里:能不能想法多弄点油出来替代煤等急需物资时,将军立即电告石油部“紧急开发喇嘛甸子油田”——这喇嘛甸子油田是大庆三大油田中最富的一处,就是当年将军铁板定下的“要开发此‘大仓库’,必须党组全体成员一致举手”而为国家留下的一处“救命血库”。

全国人民应当为此感激余秋里。

“开发大油田我们没有经验,我们有可能犯错误,但即使犯错误也要犯可以改正的错误,决不犯不能改正的错误。”将军的话有许多属于经典,这话则是可以上升为哲学范畴内的经典语。

开发油田的战略思想确定后,又一个具体问题摆在大家面前:采油需要压力,不同的油层处在不同的地下水层,因而没有注水就不能使原油按照人的意愿将其取之有道和取之不尽。

石油虽好,但石油藏在千米之下的岩层里太让人捉摸不透。多少教训、多少汗水,又有多少眼泪让石油人痛苦和迷惘过。将军也不是常胜的,川中之痛总在将军的心头流血——世界石油史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我们的将军就是因为懂得了吸取教训和掌握了唯物辩证法,所以才在小败后获得了大胜和之后数十年的常胜。

康世恩和技术人员说,试验区里还必须进行分层注水、分层配产试验;强化注水、强化排液、迅速拉成水线试验;合注分采试验;合注合采试验;分注分采试验;不同渗透层同时注水、观察水推进速度试验;不注水依靠天然驱动能力采油试验;强化注水提高油层压力试验;注二氧化碳及其他活性剂提高采收率试验;油井大面积注水、强化采油试验等十大试验。

“既然关系到油田的今天和未来,别说十大试验,就是百大试验也一个个给我按质按数试验好!谁要马虎,谁就是对人民、对子孙的犯罪。”将军支持康世恩全力抓好注水战役。

紧张时刻,苏联专家听说后想要看看,会战一线的领导问将军如何处理此事?将军回答明朗:“外国同志要来,要热情接待,一要尊重,二要虚心,三要请人家帮助。”这不,“老大哥们”看过试验区的一项项工作后,赞叹不已:“你们的开发实验,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榜样,在世界上也是没有见到过的。是好样的。”

将军笑了:证明自己走的路对头。

但康世恩仍然眉头皱得紧紧的:咱们的油田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油层天然驱动力小,保持油层压力必须依靠人工注水;二是黏度高,增加了注水驱油的难度。

将军:啥子意思嘞?

康世恩:从理论上讲,原油的黏度如果是和水的黏度相近,注水就比较容易。可现在我们的油田原油黏度是水的黏度的10倍,再加上眼下油层刚刚打开,压力还没有怎么释放,油层的回压很大,给注水增添了重重困难。

将军的眉头也皱了:就是说注水注不下去?

康世恩点点头。

将军的拳头在桌子上不轻不重地“咚咚咚”连敲了好几下:不能注水,再好的开发方案等于零嘛!得下死决心,一定要突破注水关!就是用双脚顶、身子压,也得给我把水注下去!

张文彬!焦力人!你们俩一个抓水源,一个抓注水试验,给我全力以赴!将军命令两位得力干将。

是,坚决完成任务!张文彬和焦力人领了任务转身就去试验现场。

但注水仍然碰上钉子:由于当时没有专门的注水泵,试验人员们用的是钻井队打井用的泥浆泵,结果泥浆泵压力打到150个大气压时,水仍然进不了地下。后来他们又换成水泥车注水,大气压至200,那注下的水顺着钻孔“哗啦哗啦”地不往下走,却往外溢……

康世恩火速赶到现场询问技术负责刘文章:你的“文章”是怎么做的?

刘文章说:就是用苏联和玉门的方法。

康世恩知道刘文章在苏联学过专业注水,又问:洗井用了多少水?

200方。

怎么知道井底洗干净了?

泛上来清水了。

康世恩眼珠子瞪圆了:为什么用200方水洗井,而不是用2000方呢?

刘文章有些愣了,嘟囔道:玉门洗井只用了几十方水。

康世恩声音提高了:情况变化了,你怎么还死搬教条?再问:洗井用的冷水还是热水?

冷水。苏联和玉门油田都是用的冷水。刘文章回答。

康世恩真火了:好,明天你洗脸不要用脸盆,用酒杯装点冷水,看你洗得干净洗不干净!

刘文章无话可说,可怜巴巴地看着总指挥,心想:你是大专家,你说怎么做嘛!

康世恩思忖片刻:用热水彻底洗井,再用高压强制注水。

行,那我们就这么干!刘文章瓮声瓮气地应道,心里不是太服气。

回答响亮点!康世恩突然学着将军的架势,高声命令道。

是,用热水彻底洗井!刘文章等人挺直胸膛。

康世恩笑了,背起双手,回到余秋里身边。

“这是一场艰苦的地下攻坚战。告诉同志们要有思想准备:试验不可能一次成功,也许要十次八次。”将军说。

康世恩点头:我准备叫人把毛主席关于认识论方面的论述抄成大字报,给他们送去,挂在试验现场,让他们对照着破一破脑子里那个注水开发上的不可知论!

将军会心一笑,心想:你老伙计越来越可爱了!

再说刘文章他们,被总指挥一顿批评后没有气馁,立即重新投入紧张战斗。他们在老乡的几栋土房内挑灯夜战,再设计方案。“要再注不下水,干脆跳进水泡子里淹死算了。”几个人发誓说。

时至10月,松辽大地已进入严寒季节,可注水试验现场热气腾腾。当月15日,油田注水试验的决战开始。康世恩亲临现场督阵。

只见现场四台锅炉、三部高压蒸汽车和三部高压水泥车同时启动,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响彻旷野。康世恩一声:“注水开始!”所有机泵齐步加大油门。顷刻间,大地在颤动,压力表上的指针蹿着上升……

无数眼睛紧盯着注水管。那高压下的水龙奔腾不息地向地心深处涌进……一小时、两小时,十小时、二十小时;一天、两天……时间那么漫长,那么拖扯着会战上下的全线几万大军。

“怎么样?注进去了没有啊?”北京,将军在电话中一次次询问。

第三天,康世恩用有些颤抖的声音,报告道:“余部长,我们、我们成功啦!注水成功啦!”

“好!好嘞!”将军的手也在抖动。随即他挺直身子,拉开嗓门:“转告同志们:我向他们表示祝贺!”

这些日子,要祝贺的事多得很嘞!

第一个炼油厂建成了。

催开原油加工生产的“五朵金花”盛开了。

1963年底,大庆年产实现43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7郾8%。

……

掌声四起。这是第几次响起了?将军已经记不清楚,他看到毛泽东在向他满意地点头微笑。他也看到了周恩来向他频频招手致意。他还看到叼着烟斗的贺龙元帅在向他挤眼……但他看到更多的是数不清的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欣喜若狂的笑脸——将军此刻正走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走向那个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把大庆石油会战的情况向大家作个汇报……1960年以来,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从全国三十多个石油厂矿、院校,抽调几万名职工,调集几万套器材设备,在大庆这个地区,展开了石油会战。目的是高速度、高水平地拿到大油田,开发大油田。大庆石油会战,已经进行三年多了。这一仗,确实打得很艰苦。那时候,几万人一下拥到一个大草原上,各方面遇到的困难,确实很多。上面青天一顶,下面草原一片……不说别的,就是几万人在草原上能否站住脚,也是个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是打上去,还是退下来,到底是坚持下去,硬啃下去,还是被困难吓住,躺下来?大庆油田的同志们,硬是鼓足干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