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光容易把人抛-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帝不想南湘竟故意退却,一时不耐道,“你何时变得如此婆婆妈妈,朕让你说你便说。”
南湘忙告罪,“臣知错。只是南湘愚钝,疏于朝政,一时不知究竟发生何事……”不等女帝不耐烦的斥责,南湘在推拒之后,又忙接话道,“恕南湘莽撞,不知陛下可是在说兴科举一事?”
女帝神色变幻,长眉一轩,由刚才极端不耐烦之色转换为平静隐隐藏有期待颜色,“正是,不知皇妹如何看待此事。”
“此事重大,牵扯甚广,南湘愚钝,了解不多。”南湘吊其胃口,愈发做出一副推拒谦恭神态,躬身道,“只是以臣愚见,南湘认为此事实乃圣音前所未有之大变,亦是前所未有的前进之举。”
女帝勉强控制自己面上所显露的满足得意神色,轻咳一声,方才道,“何故?”
“兴科举,普天之下寒门学子学有所成,居有所养,定皆感皇恩浩荡;兴科举,天下才子尽入陛下鹄中,陛下威福四海,是天下学女之师;兴科举,圣音得天下英才,陛下得精臣相助,必定四海升平,盛世可待。”
南湘稍稍一凝神,将心中所想不急不缓道出。语气不见得激切,只是句句中的,声音平静温和,令人信服,面色平缓一片温顺忠贞之色,神情亦平和,让人观之可亲可敬可信。
一席话说得妥帖漂亮,直入女帝心肠,让她一瞬间甚至露出了难得欣赏的神色。
虽则不过片刻,女帝又收拾得彻彻底底,依旧那么一副阴冷脸色棺材板。
南湘忙低下头,见好就收,遂又道,“南湘陋见,陛下见谅。”
女帝缓缓展露笑颜,其神色好似天边高远的孤星一般骄傲自得,“不,皇妹所言句句精辟,实乃金石之言。可见满朝官员尽是饭桶,竟不若皇妹思辩清晰,令人信服。”
文武百官皆饭桶。朝间官员尽无用。
快成了。
——我以投诚的姿态向你示好,你又该回报我些什么。
南湘静静等着女帝继续未完的话语。是的,近在咫尺了,你是否会给与我想要的。
——“拟旨。朕心已决,科举之制势在必行。百官无需多言。”女帝顿了顿,眼光停留在面前垂首恭谨的南湘身上,静止不动。
半晌,目光稍有回暖,嘴边缓缓道,“端木王女识得大体,心思敏捷,乃朕之臂膀,当为朝廷尽力,特命其近日参与朝间讨论,共襄国事。”
这便是,她所等来的礼物?
坦荡明了的以国事相托付?坦荡明了的宣告她在政治上的归来?坦荡明了的宣告,端木王女碧水南湘重归政坛?
从惩罚疏离,冷冰冰的冷言冷语,到逐渐回暖的态度,解除了的软禁,直至今日,直至今日——
她终于可以站在朝堂之上,拥有话语权,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上,不再是那个轻易便被伤害打倒的失势女子。
可是你又哪里知道我想要的呢。
此番旨意,换做之前的她,必定满心欢喜,感叹终于达成心愿。只是百般算计,扔抵不过时局变迁。
现今的南湘,无心官场,只愿一旨隐退。哪怕被你贬谪,只要让我走出今城这个困局,我也甘愿。
而你却要让我作刀,替你卖命。你又怎知我退隐之心?
南湘内心冷笑,却不忘在失落和冷笑中,跪地叩首,感谢皇恩。
“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流血之仕途,君上只冷笑置之

——“啪!”
只听得乒乓一系列声响,是女帝气急之下,愤而将手中奏折掷下台阶。
官员通通应声跪地,却垂首无言。
黑压压一众漆黑的头颅铺地,凌驾于众臣沉默之上的,是女帝阴冷凝固的面容。
南湘也闭紧了嘴。
她站在右侧文官行列,态度静默,只做鼻观眼,眼关心模样,不轻易发表意见。
而站与百官之首的丞相俆止,则正处于风暴之巅。此时最风云交加,同时也最为尴尬的位置莫过于此。
众人触目中,他却依然姿态冷然,丝毫不动。
浩然清凉殿里在紧接在争执吵闹之后的,是一片突如其来的冷寂。
百官除却寥寥数个庶族低级官员站立未动之外,放眼望去,尽是伏地叩首之人。
大殿里先前仍嗡然似乎有不觉的议论声,此时却仿佛被收拢而来一般,慢慢归于一炬,最后只留满殿静寂。
“众臣可还有话可说?朕心意已决,科举之事绝不可改。”
女帝态度明了,君无戏言。而百官仍然静默,以此姿态相抵抗。君臣相抵,相互怨愤。
“望陛下收回旨意,此事万万不可。”
“……动摇圣音基业,置天下社稷为何地……”
“……万万不可……”
女帝本想一直保持缄默,待到此时已无法自抑,怒视殿前百官半晌之后,转身,拂袖而去。
众臣随即发出一阵阵窃窃低语,丞相俆止站于最前,没有丝毫动静。
朝廷反弹极大,南湘在一旁看戏正看到精彩之处。
今日朝堂上朝臣们如此直接的反抗实在出乎她意料之外。她虽知道兴科举改变原有的选材格局必定会招致世家贵族反弹,但僵持成此不可挽回的地步,还是颇骇人的。
同样处于惊骇之中的,还有女帝。
虽则对于科举一事的反对声早已在她意料之中,可当事实呈现在面前时,还是仍旧让她气怒失望。
女帝从清凉殿前拂袖而去,直入寝殿中,一把砸去桌上笔墨茶具,叮铃哐啷碎了一地。宫侍纷忙跪下,面对女帝滔天的怒火他们皆是心中惶恐。
女帝平素讲究的是喜怒不形于色,像今日这般将着怒表现得如此明显,更可说明女帝恼怒到了怎样的地步。
“陛下,丞相俆止求见。”惶恐的侍女此时不得不上前宣报。
女帝仍在气闷中,不迭摆手,“不见不见,让朕清净一会!”
竟连最宠爱的丞相爷都吃了闭门羹?
宫侍们愈发害怕引火烧身,不安之余,只见丞相俆止竟缓缓踱入。
他静默安定的模样瞬间让惶恐不安的宫侍们如释重负,如大旱逢甘露,感激庆幸之余倒忽略了他不经宣报擅自觐见的胆大包天。
女帝见有脚步声,忿然抬头,竟是俆止。
也只有他才胆子如此之大。此时竟还敢触怒她。
见他平静清凉模样,心中懊恼愤怒奇异的消退了大半有余,只是面上仍有怒色,也不追究他擅闯罪责,——她对他总是纵容的。
俆止跪地,行礼如仪,站直身体后便袖手在一旁缄默不语。
女帝抬眸,“你好生淡然模样,朕此时恼火之极,你也不替朕分忧解难,要你何用。”话到此处,甚至有些赌气意味。
俆止面目平静,“陛下心意已决,又何须臣多言废话,扰陛下圣听。”
女帝瞬间颇觉啼笑皆非,“何须?你现在竟用这种话语搪塞朕?朕便是听了你的废话,才致现在百官皆视朕狂悖。听听那些人满口的圣音基业,社稷伦常,似乎这整个天下眼见就要毁于朕手中,呵——”
面对女帝滔天怒火似乎要迁怒于自身,俆止仍不慌不忙,只缓缓问道,“陛下深知科举之利,此时虽有短视之人阻拦,又岂能拦住陛下为国为天下的深思苦心?陛下深谋远虑,早有谋划,又何须俆止多余赘言?”
话语奉承很是中听,由他口中说出则更是动听非常。女帝心头仅存的愤怒之意瞬间再次消减,此时尚有闲情笑睨他一眼,缓言道:
“纵使整个天下皆背弃朕,有丞相相陪,又如何。”
俆止躬身,面目平淡,女帝超出寻常的爱护纵容并不使他有丝毫的受宠若惊。
为天下计。
为圣音计。
为国为民之福祉,为圣音碧水家百年基业,为千古一帝之壮举,为千古流芳之盛名计。
话语总是好听的,可谁又知道躲藏在宏大借口之下,究竟在盘算谋划些什么?
为私心计。
女帝在俆止桥言劝说之后,随即心肠不动,心意不变之余,更添上一股势必实行的狠绝。
几日以来,朝廷之上竟没有一时一刻的安宁。
南湘自当身在风雨之外,可享隔岸观火的轻便,可仍看得惊心触目。
流血和死亡都变得那么容易,眼见着平白的血溅满大殿。朝廷之上,图匕毕现。一切变得狰狞刺目,让南湘在不忍目睹之余,在心中默默对自己道:什么是流血的仕途,你现在可有知道?
上书死谏是吧。女帝坐黄金椅上神色不动分毫,垂落的冠冕遮掩下是陛下如山岳停滞般无情决意,——那便如你所愿,免官赐死。
在殿前长跪不起么,亦随你所愿,愿跪多久跪多久。
有老臣跪在坚硬冷厉的石板之上坚持不住,晕厥于地晕死过去的,亦不理睬。那些活生生跪死的官员在临死前仍不瞑目,不死心的厉声长喊祈求女帝收回旨意,却仿佛石沉大海,毫无回复。
听闻内监报上死去之人姓名,女帝仍不动摇,夜色愈显狰狞,在殿间灯火摇晃间冷笑不止。
女帝气势不可阻拦,百官悲叹此帝狂悖,却也明白女帝性格小气坚硬,不可硬阻,只可婉转徐徐图谋。
后有人转而弹劾丞相俆止,罪名仍旧安排得大而宽泛,直书丞相俆止狼子野心,行事悖逆,坏圣音基业。置天下不顾,一心“邀清名”。邀清名此话已算是容忍克制的。
还有人上书,丞相俆止以色乱国,该凌迟之,如此之类的话语更是遍地可见。
奏折上写得刻薄不堪,俆止仍是老面孔不变。他冷然面对一切指责侮辱,一张嘴锋利异常,面对众多敌意竟不落下风,一一骂回,再有女帝有心庇护,眼见面前狂风骤雨,竟没有伤他分毫。
俆止身前有气势强大的士族贵族世家名人相逼,身后却有着广大的力量崛起的庶族新生力量以及有心变革的女帝为其臂膀。——竟不能治他。
弹劾的官员反被查出渎职罪名,当场被扒去官服,投入刑部审理。
南湘垂眸望向地板。百官在此时再次陷入群体性沉默失语,甚至没有人敢在此时替这几个官员说情请罪。
一片压抑间,只见那俆止两袖清风,一片风轻云淡的站在浪潮最前端,仍风雨来袭无所畏惧。
“朕再问,众卿家觉得科举一事如何?”女帝仿佛端坐云端,高傲姿态不掩得意,此时再次重新发问。其下官员已能听见不成片的唯唯诺诺声,已有人在低声赞同。
“科举一事……臣认为可行……”
“……臣附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