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归田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归田居-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留在这里怕是惹了人家的眼,我们虽不怕,却也有些防不胜防。”

“我也不想留在京城,觉得带兵也不错。”梁宜木沉吟道。

“那北地和西南你选一个地方吧,我来替你安排。”


梁宜木想了一下,“还是广西吧,我在那里习惯了,而且还有许多的事未做,这次要是能去广西,正好可以实施先前计划好的,”梁宜木看了一眼弟弟,“只是这样一来,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京了。”

“大哥,我也想外放!”梁宜林道。

侯云平眼睛一亮,“这个梅子和我说过,我还以为你要再等一年呢,你要是也想外放,那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准备了,今年准备外放的人可不少。”


梁宜林点头,“我要外放还是挺简单的,明年恩科,要给不少人腾位置,我出去了,部里也好安排职位,只是去处较难选些,大哥既然要去西南,我也想去西南那边,只是……”梁宜林看了侯云平一眼。


侯云平知道他们是担心梅子,就道:“你们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梅子的,”顿了顿,又低声道:“你们走后,我可能也要辞官回家,真正的‘告老还乡’了。”

梁宜林眼睛一亮,这样一来,侯家在太原的老宅在乡下,乡下淳朴,可没有京城这么多的糟心事,而且侯家在当地算是一等一的大族了,只怕没有人敢惹他们。

“等孩子再大些,梅子要是想,我可以带她下去看你们。”解了兵权,他要离开住地也自由些。

侯云平确定了两人的意向,回去后就行动起来,到了六月,考评结束后,梁宜木和梁宜林就知道了他们的职位已经确定下来了。

梁宜木升迁为从三品的广西指挥同知,梁宜木刚到而立之年,这个年纪的指挥同知也是不多的。

而梁宜林则是外放到了湖南做从四品的布政司参议。


梁宜林的同僚们知道了都来恭贺他,陈立岩羡慕不已,当年一行三人,梁宜林有妹夫长平侯扶持,而冯建杰因为脾性,得到尚大人的栽培,只有他,虽然也时常借梁宜林的光,只是位置上却要比他们低些。

“这个位置不知有多少人在争,没想到倒便宜了你,余味斋的八碟八盘,你请客,可不能耍赖了,回头叫上冯建杰一起。”

梁宜林摇头打趣道:“人家都还羡慕做京官的呢,天子脚下,升官也快些啊!我不让你请客,你倒先宰起我来了。”

陈立岩苦笑:“我倒想外放,只是没有你这样的门路罢了,以前的京城是福地,现在的可不是,更何况,要更进一步,还是要有些资历的好。”


梁宜林微微有些诧异,没想到陈立岩和他想的一样,眼中微闪,没有人说话,场面一时安静下来,良久,梁宜林才走进一步,压低了声音道:“四川现任知府已有六十二的高龄,他上了告老还乡的折子,听说皇上准了,这个位置过几天也会公布出来,你不如趁着这个时机去谋一谋。”

陈立岩心中狂喜,只是面上不显,略微苦恼道:“只是我的门路怕是够不上。”



第二百六十九章 辞官回乡

梁宜林静默,就在陈立岩心中不稳,觉得他会推辞后,梁宜林开口道:“我也只能提一提,能不能成却不敢肯定,你那里也要找一些门路才是。”

陈立岩心中激荡,感激不已,拱手道:“如此拜托梁兄了!”

梁宜林送走陈立岩,嘴角微挑。

七月,梁宜木和梁宜林收到任命,又向上面请了一个月的假,全家先回泉州祭祖,再往南而去,梁宜林带了五爷爷五奶奶去湖南。

梁宜梅将他们送出城门,一连几天,情绪都有些低落。

侯云平就抽出时间陪她到京郊跑了一圈,回来的路上,梁宜梅窝在侯云平的怀里,低声道:“谢谢你!”

侯云平收紧手臂,“再等等,我们很快就能离开这里了!”


梁宜梅点点头,之后的日子,她打起精神游走在各个世家之间,倒见过彭影几次,知道曹可媛这段时间喜欢上了佛学,打算搬到慈心庵山下住,梁宜梅挑挑眉,只淡淡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曹可媛想插手梁家的生意,梁宜梅是从二哥那里知道的,她和二哥一样,认为以后还是少来往才好。

彭影无奈的看着梁宜梅的身影,到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侯家位高权重,两人的距离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了。

十月,朝臣上书皇上子嗣单薄,要求纳妃,第二日,寇家上书请求新皇选妃,皇后也劝说皇上。

皇上以劳民伤财拒绝了,皇后却宣几家待字闺中的女儿进宫解闷。

十一月,后宫增加了两位才人。

十二月初八,长平侯在朝堂上献出虎符,将北军兵权交回,并长平侯府北地的十万军户也交由朝堂统领,朝堂哗然!

皇上固辞!

隔三日,长平侯再次上书。

皇上又辞!

梁宜梅给侯云平穿上一品朝服。一时忍不住就笑出声来。

侯云平低头看妻子笑得眉眼弯弯的,就好笑道:“什么事情这么好笑?”

“你说史书上会怎么说你和皇上?明明就商量好的,一个交,一个收。非要搞得这么复杂!”

侯云平刮着她的鼻子道:“这就是政治!”

梁宜梅何尝不知,只是还是不屑的撇撇嘴。只是想到史官写的,梁宜梅还是忍不住的笑出眼泪来,最后也不能给侯云平更衣了,就滚到床上。

侯云平本来不觉得好笑的,被她这样一闹,也觉得好笑。

他自己穿好衣服。道:“今天就行了,只是早朝可能会晚些,你们不用等我了,你们先去白云寺,等我下朝了,就去接你们。”

太夫人今天要去白云寺还愿,四个孩子吵着要去,正好。谟哥儿还没有得过白云寺的记名符,太夫人就叫上梁宜梅一起。

侯云平简单用了一些东西,他是骑马去的。所以出门得比较晚。

只是他刚要骑上马,就扭头朝一个暗影看过去。

十二月的京城,天黑的快,亮的却晚,这时候周围还是黑漆漆的一片。

护卫看见侯爷这样,就呈拱卫之势,侯云平冷哼一声,“既然来了,为什么不现身?”

暗影里走出三人,为首一个朝侯云平拱手行礼。“侯将军!”

侯云平眼睛微缩,“魏副将无旨私自入京,罪同谋反,看来你是不打算活着出去了!”

魏副将背后冒出冷汗,只是主子的嘱托他不敢不从,“侯将军还要将兵权上交吗?”

侯云平平淡的看着他。

魏副将只好硬着头皮道:“侯将军就是要将兵权上交。也不用将那十万军户也交给朝廷吧?朝廷克扣粮饷是常有的事,这样致北地十万军户于何地?”

侯云平不再看他,一跃上马,淡淡的道:“巳正之前,回去告诉你家主子,下次再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说完打马离开。

魏副将眼神复杂的看着他离开。

身边一人见侯云平走了没影了,才擦了一下脑门,“魏副将,咱们怎么办?将军不是说,要是劝服不了,就,就动手吗?”

魏副将瞪了他一眼,“动手?先不说他身边有这么多人,暗地里还有暗卫,就是他的身手,我们也讨不到好去!”

“那将军咱们还……”

怎么还下这个令?自然是为了他们死在京城,他们虽伤不到长平侯,却向朝廷表示了他们反对长平侯决定的意思。

魏副将眼里闪过阴霾。

“我们必须在巳正之前离开京城。”

“为什么?”左首的人问道。

“笨,刚才侯将军不是说了吗?”右首的人有些惊慌的一边回答,一边问魏副将,“我们回去要怎么和将军交代?”

“放心吧,我已经想好了法子,现在先离开京城再说。”

……


这一次皇上没有再推辞,接受了侯云平的虎符和军户书,侯云平适时的提出了“告老还乡”,侯云平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太夫人年纪大了,想念故土,想回乡养老,作为唯一的儿子,他自然要在身边尽孝,更何况,现在朝中人才济济,皇上鸿鹄皓志,他这个老臣只会用兵打仗,以治国上实在是一窍不通。

虽如此,皇上还是没答应,跪在下面的侯云平想起今早妻子笑得滚在床上,此时也不由好笑,看来他又要再上书,表示决心了!

辅国公府这时也跳出来要上交兵权和西南的八万军户,这次皇上则不是温言的推辞,而是几乎有些大发雷霆了。


大致意思是,新皇登基,正是需要扶持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重臣却离朕而去,难道是对他不满吗?他答应长平侯是因为太夫人的确年来,早就表达了这个意思,辅国公府和长平侯府不一样,应当好好尽职尽忠才是……

一番话说得那些颤颤巍巍的老臣热泪盈眶,本来以为新皇要卸磨杀驴而心寒的臣子也纷纷内疚不已。

侯云平和大表哥辅国公对视一眼,他们这样的知情人都要觉得愧疚了。


侯云平去接了梁宜梅。被梁宜梅缠着将朝堂上的事说给她听,梁宜梅听完后佩服不已,“难怪皇上能当皇上,从小在皇宫里面长大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说完又上下打量了一下侯云平。道:“也没见你们长得比我们多什么啊?难道是心比我们的多了一窍?不然怎么这么多的花花肠子?”新皇即位,位置还没有坐稳,此时收了长平侯府的兵权可以立威,留下辅国公府的兵权除了安抚朝中那些大臣的心外,最要紧的还是其他武将的心!

侯云平眉眼微挑,没有接她的话,问起她们今天白云寺的收获。

梁宜梅抱着谟哥儿。摸着他的脑袋道:“慧缘给谟哥儿留下了个护身符,今天在白云寺还遇到了镇国公府的太老夫人……”

太夫人听说皇上接了兵权,怅惘的叹了一口气,回过神来却兴高采烈地让梁宜梅开始收拾东西。

梁宜梅想到过年时的各种应酬,就屁颠屁颠跑去库房装箱笼。

侯云平哭笑不得,拦了她道:“就是再快,我们也得过完年再走啊,今年过年。宫里的赏赐一定不少,我们还得进宫谢恩呢。”

梁宜梅顿时泄气。

太夫人笑呵呵的道:“没关系,没关系。我们先收着,等一过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