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情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情缘-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十六章:铁血情缘梦已尽,莫如来世再续吟,才子佳人楼阁幻,祈求红尘不再行。




 闲话朱棣1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朝第三代皇帝,关于他在位期间的永乐盛世,在历史研究、文学作品中,越来越多地被挖掘、渲染。看到朱棣残忍、暴政的形象,开始逐渐淡化,我感觉特别欢畅。
纵观明清两朝,本人一贯认为,无论是英名盖世的创业枭雄,还是繁荣昌盛的治国明君,几位脍炙人口的清朝皇帝,都远远比不上曾经默默无闻的明成祖朱棣。得益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清朝的文人和修史官,为了给满族统治汉人造舆论,故意贬低大明朝历代皇权和朝政,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上世纪末,以历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基本上是清朝的最多,次之为隋、唐、宋的历史传说,明朝的故事,除朱元璋外,聊若星辰。一方面是因为民国的文化传承,多渊源于清朝末年,而清朝,又是最排斥和贬低大明王朝的;另一方面,时逢文化繁荣之始,有大量的清朝故事、传说、历史,可以去写去演;再往上追溯,隋、唐、宋不少原有的传奇故事,也还能反复演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清朝皇帝已经被演透了、清朝的故事基本被写绝了,而隋、唐、宋三朝,终究离我们太远,除了翻版原有的故事外,很难深度发掘出新的传奇,于是,一批史学家和文学家,开始挖掘离我们最近的汉族王朝,延续二百多年的泱泱大明。
然而,信息爆炸所带来的快餐文化时代,把细化明朝故事、构筑神奇传说的文学创作魅力,无情地抛弃了,朱棣、解晋、郑和、张居正,多种版本的作品,献给读者的都只是干瘪瘪的‘历史人物’,跟承传于清末明初的历史经典故事相比,后者才堪称文学创作下的传奇人物、传奇故事,读起来回肠荡气、栩栩如生。
例如“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火烧赤壁”、“玄武门之变”、“狸猫换太子”、“岳母刺字”、“杨家将”、“唐伯虎点秋香”、“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明知故事细节基本是虚构,却仍然能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难道当代的作者,就不能嫁接传奇故事,去挖掘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吗?就不能像金庸写清朝一样,用生动跌荡的主角经历,去渲染明朝的历史故事吗?是掌握历史的人缺乏想象力,还是才华横溢的作者缺乏历史知识?我们看到,有很多写穿越小说的作者,想象力异常勃发,但是又太“架空历史”了,完全抛弃了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根本不能让读者在娱乐中,去回味历史。
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和《康熙大帝》写得非常精彩,《乾隆皇帝》太雷同于‘历史人物’,就逊色了许多。
以现在作家的智商和历史知识,为啥没有一部作品,能把朱棣写得像曹操一样栩栩如生?把解晋写得如唐伯虎一般脍炙人口?
我衷心地期待这样的作品出现。




 闲话朱棣2

作者网中的朋友提示我,朱棣五大伟业:五征塞北,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平定安南、修建紫禁城。有谁又细想过,这五大伟业背后的国力支撑?富民才能强国,这是颠簸不破的历史规律,唐朝是盛世,引来四海膜拜、学习、臣服,国家的财力呢?能证实的有修建宏大的阿房宫和唐陵园,对外的扩疆征讨,好像并没有加大汉朝的版图。
朱棣在位43年,仅仅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所需的财力,就能让康熙朝望而生畏,修建紫禁城,更是空前绝后,投入的财力、人力、技术,完全可以同古代罗马城相媲美。真正难得的是,永乐年间,并没有大量的土地荒废、饥民遍野,说明朝廷的财力,来源于丰衣足食的百姓、来源于欣欣向荣的经济环境。
这只能证明,朱棣推行的政体、法律,远远优于民国之前的各朝、各代,所谓康乾盛世和盛唐,也都无法与其一比。永乐盛世是被清代的文人所埋没,现在,请广大文学爱好者把它全部发掘出来,展现汉族伟大王朝的灿烂辉煌。
首先,从建文帝削藩,到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直至朱棣登基,要演义成“隋唐英雄传”一样,人物栩栩如生、故事跌宕起伏;其次,朱棣生母之谜,也可以演义成“狸猫换太子”一般,吸人眼球。
朱棣本人和他的重要辅臣、强大对手,都要在曲折委婉的故事中,让更多的人认识、传颂。
朱棣五征塞北,最终驾崩疆场,更是可歌可泣,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位君王可以做到,既超越了历史上“五出岐山”的诸葛孔明(小说上是六出岐山),也不逊于名冠欧亚的亚历山大帝。
谁能把五征塞北,演义的如同《三国演义》中六出岐山一般,有血、有肉、有骨?而不是干瘪瘪的,用现代文字,去翻译明史、闲聊和调侃蔡东藩的《明事演义》?才是真正的文学创作、才堪称伟大的作家。
待续




 闲话朱棣3

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是永乐年间重的要政体,内阁的拟票权,实际就是在大明法律框架下,代表皇权处理政务的权力,由于阁臣起草御批和圣旨的依据是大明法律、国家利益,所以,也可以说,内阁是在代表国家权力处理政务。
除了大明法律和已成定律的礼制等外,国家日常事务的行政,御批和圣旨就是针对具体事件的管理条例和国家命令,朝廷六部就是国家六部,六部颁布的规定和政令,全部要经由御批或圣旨,才能代表国家意志行权(皇权意志)。
这样,内阁的权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六部的凑报,如果内阁不满意,或者束之高阁、或者直接驳回,六部尚书、侍郎,官品都高过阁臣,但在具体的行政权力上,无疑是低了一等。
在明初,内阁雏形是皇帝的秘书处,因为皇权即是国家权力,所以皇帝的秘书相当于“国家权力”的秘书,是在站在国家一级的层面上处理政务,身份虽然任然是秘书,没有高品级的官阶,但是,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必然越来越高,结果就演变成不成文的规定,必须是大学士身份,才有资格入阁。
内阁成员的高素质和掌实权,带来另一个问题,架空皇权或者以权谋私或者曲解圣意,需要对其权利进行必要的制约,朝廷六部是没有条件和能力来制约内阁的。
皇帝自己太忙、又是一个人,更不可能有效制约内阁,各地府州县、驻军,都远离皇帝,也不可能制约内阁擅权。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宦官,于是,皇帝接触最多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由司礼监掌管锦衣卫或东厂,是明面上的规定,皇帝在审批内阁递上来的文件时,能咨询和请教的,只有身边的太监了,因为太监不归内阁管、才能不受内阁的制约,说出真实的意见,其余的六部高官,谁敢诋毁内阁?
在这种体制下,延伸出读书人最不喜欢的结果,宦官干政。于是,宦官有极大的机会进言和影响皇帝裁决,朝廷的六部官员和地方大员,不可避免地要去投靠宦官获益,内外勾结由此产生。
皇帝居住在深宫之内,又无暇直接管理六部,全部事务都只遵从内阁的意见,是不是更好呢?皇帝本人应该不会喜欢,他既要自己轻松、由内阁处理事务,又不愿意权力被完全架空,自己成为内阁的木偶。两害择其轻,在不打乱六部、内阁、地方大员的管理框架下,宦官就成为距离皇权更近的参谋人员。
处理政务时,参考宦官的意见,对皇帝是多了一条了解民情、官情的渠道,对宦官来说,是时刻冒着杀头的风险,只要君主更换,参政的宦官几乎必死无疑。对于整个王朝或者国家,到是底好事、坏事?
有一种说法,认为朱棣重用宦官,是因为宦官帮助其奇兵突袭应天府,攻占皇城、成就帝业,这其中的细节,依据是否属实?
本文由。。/提供下载,更多好书可以去。。/
n。/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