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富尊荣-士农与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富尊荣-士农与商-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叔公们微笑看着这个小辈儿的姑娘,这姑娘以后还了得。主意多也敢往前去,叔公们微笑,就是陈三也心一动,突然发现布衣素裹着的村里人中,也有这样好看的人。
“好,来弟是个好姑娘,晚上村里人一起来商议,这事情人人有份,不能有一个后退,也不能有一个说不去。”叔公们前后想过,觉得这样更好,比去硬顶弄到衙门里要强。
陈三出来回家去,他今天早回来,还是回家去陪老爹;来弟又坐了一会儿,听叔公们说一说分工不同的应该有哪些人去最好,当然算来算去,少不了王媒婆。
最后出来的来弟实在要笑,也不打算去王媒婆家里堵她的嘴同她理论,给王媒婆留些口水让她去安家好好洒院子吧。
从叔公家里出来,经过王媒婆的院门,来弟不由自主地往里面看了一眼,正看到坐在廊下的王媒婆没好气儿地扫过来一眼,王媒婆还在生气来弟打了钱掌柜的。来弟则是和以前一样,一个笑脸儿过来,王媒婆愣了一下,再要浮上笑容来,来弟已经走出去。
“这姑娘笑的,人心里面都没有底儿,”王媒婆又自言自语一句,听着屋里自己的丈夫田老汉在喊人:“快来个人帮忙,今天能干一点儿就是一点儿。”
王媒婆站起来往屋里去,一面接上话:“来了来了,家里又不缺一年的租子,看你累病了,还要掏药钱。。。。。。”
回到家里的来弟面上一直是笑容,王媒婆家里不缺一年的租子,村里人人都知道。所以说服她去安家哭,是有一些难度。不过这个难题,叔公们已经在想办法。想到这里,来弟小小的得到一下安慰,这算不算,我报了仇,而且以德报怨,给了王媒婆一个人人夸奖她的机会?



第五十六章,星星之火(五)

一进自己院门,有弟站在屋门口和小杏儿在说话,看到来弟进来,有弟就开始笑。来弟也笑一笑,知道有弟在笑自己没有去三婶家里,反正一会儿有弟就能知道自己去了哪里。再看一看梁五,正蹲在桌子下面修桌腿。
那桌腿早就有些歪斜,来弟手里没有东西,一般家居必备的锤头和木楔她都没有,而且木楔这种东西怎么用,来弟觉得学起来也一定费神。
小杏儿是要走的样子,她看到来弟回来,不能就走,而且也想说几句话:“来弟姐,有弟缝衣服越发的好了,以后有弟可以做这城里的好裁缝。”有弟听到这句话,小脸儿上是绷不住的笑容。
来弟对着有弟一笑,夸你一句就挺乐呢。有弟这样要乐,来弟理当谦虚,来弟对小杏儿道:“多谢你天天来教他,等他成了好裁缝,让有弟好好请请你。”来弟自己都想请请小杏儿,天天来吧,天天来夸夸有弟,有弟是顺毛,一夸精神头儿十足,这正是来弟想要的。
可是对着小杏儿,来弟还有另外一个心思,这就要同安家开始大战三百回合。不管叔公们把安家以前说的如何好。或许安老太爷和安老夫人上了年纪,小气心眼儿又狭窄了;或许安家的子弟们不如长辈们好。。。。。。
说到这里,来弟想一想安公子,第一面是在官道上的小轿里看到他,一个文弱秀气的少年,只有一双眸子里透着些许思绪;第二面是同梁五打架,在安家的角门上看到他;还有第三面。。。。。。来弟觉得人不可貌相,看着好未必就好。给自己帮了忙,幸好也用一个蝈蝈儿谢过了他。好在无拖欠。
“杏儿。你活计做的这样好,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做些去卖钱。”来弟放软了声音对小杏儿道,这样为富不仁的大户不去也罢。再说姐也没有能耐。小杏儿听过来弟的话,有几分慌乱,面上染上一丝不好意思:“俺学的还不好。现在回家里,每每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地跟着妈妈们学。再说刺绣的活计,俺学的不多。”
来弟就站在屋门口和小杏儿聊起来,钻在桌子下面的梁五听着她们一句长一句短地在说话,什么样的花色好,什么样的刺绣好,梁五在心里暗想,不管再能干。到底是个姑娘家,就和人说话,也只是说这些。
和小杏儿说上好一会儿,来弟对这古代普通刺绣上常用的花色算是作了一个了解。送走小杏儿,来弟回来低头沉思,这里面能有什么出息?四方村里收一下姑娘们的刺绣,再转手卖钱。这是来弟以前的想法。只是一无本钱,二又不懂,现在听小杏儿说过以后,来弟只能把这个想法也放下来。来弟姑娘要发家。目前还要找别的法子才行。
“姐,你想啥呢,”坐在炕上又在缝衣服的有弟笑嘻嘻问出来:“梁五哥去地里看看,和你打招呼。你都没听到。”
来弟这才回魂,才看到梁五披着蓑衣的身影走出院门,来弟也是一笑,趁着此时梁五不在,和有弟好好地说一会儿话:“梁五哥的继母,提起来大家都不高兴,咱们都不提,就是梁五哥自己提起来不欢喜,有弟得把话岔过去。”
“行!”有弟觉得可以明白一些,不过又扁扁嘴:“为什么她要对梁五哥不好?”来弟搔搔头,这个问题真是难:“有弟给梁五哥好一些就行了。”
“行!”有弟再次点头表示明白,来弟再把晚上去叔公家里说事情的话告诉有弟:“晚上正好梁五哥看家,有了看家的人。”
有弟突闪着眼睫:“要有弟去吵架?”来弟吃吃笑:“不是让你去吵架,是让你去说家里交不起租子,”
“可咱家能交得起租子,”有弟是个心眼儿实,来弟让有弟往前想:“前几年呢,?”来弟不相信年年都风调雨顺,虽然那几年来弟不知道。
有弟的小脸儿上立即晴转多云,想起来以前的苦情,把来弟吓了一大跳,赶快道:“有弟有弟,今年好着呢,你,”来弟忍笑道:“你去到安家,要是哭不出来,就这样想一想。”
来弟心里突然内疚,然后转成愤怒加到安家身上,包括那个帮过自己的安公子。小小的有弟也要抓去帮着演戏,来弟在心里长叹一声,人生果然是靠演技。而这个始作俑者来弟,这主意全是她出的,来弟是决定把这笔帐算在安家的头上去。
眼前无计可施,不然闲了再去安家的山林里弄些东西回来,来弟只这样一想,就立即否定自己,目标要长远要远大,要做就做大的,安家那宅子还是更有吸引力。不过来弟先对自己立上一条,为富要仁。以后她是不是能做到,那就看来弟的本事。
村里有了大事情,叔公们就让人喊来大家伙儿一起来商议,出了事情也是大家担着。这里虽然没有工会,却有族长和宗祠。
王媒婆听说要商议事儿,她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王媒婆跑去跑的最快,早早地就和村里人在那里拉话。一时人都到齐了,来弟拉着有弟也站在人群中。
和宋木匠去邻村的四叔公也回来了,四个叔公都是一身灰布袍子坐在那里,一人手里一根烟袋徐徐地吸着,开口的多是大叔公。屋里院子里原本还有着说话声,一听到大叔公先咳上一声,这就安静下来。
“就是这个租子的事情,大家伙儿还要再合计合计才行。”大叔公一说话向来是人人听,再说到今年的租子,是人人关心的事情,大家都屏气凝神听着叔公在说话。
大叔公再扫一眼村里人,接下来道:“今儿从城里回来的人,都应该听说安家的事情了,小王村和亭子村这两个庄子都交的全租。。。。。。”
“这怎么可能,除非他们自己一年不吃不喝,”话刚说完。就有急性子的人耐不住火要说话。还有人道:“俺家屋基地势就潮,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一些麦子潮的象是要生芽子。”
这话有些人也跟着咧开嘴儿笑一笑,不过只能是苦笑。大叔公接上话道:“不错。我们种了一辈子的庄稼,觉得他交上一年的麦穗,这才有可能。可是人家交上去的。是干透了的新麦。小六子,你说一说吧。”
小六子也是村里人。他每日多在城里帮人做个泥瓦活计趁钱,这雨一直下,修屋子的就多。小六子今天在城里是亲眼看到:“我从安家门前经过,想着看看有没有别人去闹的,结果看到一车一车的麦子往安家大门里送。平时送麦子都是走角门,今天安家居然让走大门,有麦子从袋子里掉下来。我捡起来看过,都是干的新麦。”
“这是出了活鬼,这附近村子里才能交上来新麦。”一个老汉会看云识天气:“我虽然腿脚不行,不能四处看看去,看看这雨势和云彩,这附近都应该有雨才是。”
来弟听着这些人七嘴八舌,对古代庄稼人重新多一个认识。原以为交通不变消息不通,至少叔公们在这件事情上,从没有主动说过同附近的几个村子一起约好打擂台。现在看看这些人说话,每一个人都在心里着急。都想说个万全的主意出来。
等大家说的差不多,叔公们才点一点头,他们没有说出来陈三。安家屯不是一个大村子,也够得上人多嘴杂。小六子则不同,他每天城里到处跑着趁活钱,这是一个可以说出来的人,就是来弟,叔公们也没有把她说出来。
“上一次去安家门里求过一次没有成,我们这几把子老骨头要是不能给晚辈们担些事情,还活着做什么,”大叔公再次开口:“有胆大的,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去安家再说一次的,只管站出来。”
哗哗啦啦一阵说话声,大家都愿意去。有几个胆子小的不愿意去的,听着这么多人要去,也跟着说好。只有王媒婆是带着一脸笑不说话,她不缺这一年的租子,也不敢去得罪安家门里。王媒婆看着这院子里的傻人,她嫁到这个村子里,喝这村里的水,打心底还是看不起邻居们。
脸对着黄土一辈子,一年能落下来几个钱。
王媒婆不说好,她只想着安老夫人有时候欢喜,让媒婆们去坐一会儿,走的时候都是有果子拿着回来。随手给一件衣服,当铺里也能当上些钱。王媒婆只是笑不说话。
还有一个不说话的是来弟,来弟站在人群里,侧着耳朵人说话,睁着眼睛不时看着王媒婆,来弟也笑,来弟要听一听叔公们如何让王媒婆去。
“大家伙儿都要去是不成,”叔公们最后拿主意:“咱们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