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长安--霍去病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若无长安--霍去病传-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窗外大雪纷飞,夜晚微弱的灯光倾洒在飘扬的雪花上,一片寂寞的昏黄。
偶尔几声狗叫,更平添了几分安静的清冷。
【皇姨夫,你想过死这件事情没有?】霍去病望着窗外,淡淡的说道。
刘彻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都说皇帝万岁,其实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个屁话而已。
现在的刘彻从来没想过他可以真的长生不老,万岁万岁万万岁,但是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死这件事情。
就像所有人一样,人世间的人很少在自己壮年的时候就认真地思考过死这件事情。因为,所有人都觉得死和自己离得很远。
但是,在你青壮年的时候,你一旦很认真地思考死这件事情时,你会发现,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至少刘彻现在是这么认为的。
他还有那么多的抱负,他还有那么多的雄心,他还有那么多的帝业,他还有那么多的舍不得,等自己山陵崩之后,他的大汉会怎么样,这个天下会怎么样,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新鲜事物,还会流行什么样的诗词歌赋,这一切的一切,他都不可能再看到了,再经历了。
不甘!
我在这里停止了。
这个天下却依然飞快的向前推进。
凭什么?!
那么多的未来,为何我却不得不在这里消失停止?
后世提起你的时候,不过只是个庙号而已。
所以,他不想死。他想活的久一些,再久一些。至少,要等到实现他所有的壮志雄心之后,再考虑死亡的事情。
【朕没有想过。朕眼前的难题已经够多的了。】刘彻没有把他的那些死亡感想告诉霍去病,只是淡淡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以前也没有想过。即使在沙场上看尽了马革裹尸,我也没有想过死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是当董入卿就那么无声无息的躺在我的怀里,再也不能醒过来时,我才真正的意识到,原来死亡是这么可怕的东西。人在死亡的面前,是那么的苍白和弱小。死亡的绝望,是可以摧毁一个人所有的意志的。】霍去病说着说着,手居然开始颤抖了,他胡乱的拿过一壶酒,开始猛灌自己。
【病儿啊,人越长大,失去的至亲至爱之人就越多,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朕经历的生离死别要远比你多得多。
朕在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前太子刘荣在中尉署自杀。在刘荣离开长安时,朕跟他说,一定会去看他,再和他一起玩耍。可是等他再来长安时,竟默默的死在了长安城中。除了太皇太后,没有一个人为刘荣的死悲伤。
后来,朕曾想,如果那时候,刘荣没有自杀,那么最后杀死他的那个人肯定会是朕。这么一想,朕竟觉得有了那么一丝安慰。
董入卿的确是眼睁睁的死在了你的面前,这种情况任谁都会愧疚,都会无法接受的。但是你也不必为了这个而自责一生。
生死由命。病儿啊,死亡其实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刘彻说着,自己也捧起一壶酒,喝了起来。
【皇姨夫费尽心思的为王夫人招魂时,也是这么想的么?】霍去病似乎并不理会刘彻的说辞,反倒追问起了王夫人的事情。
刘彻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喝着闷酒。
许久,刘彻才道,【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你可以怀念他,可是却断然不能因为怀念他而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人,终归都是孤独的,来的时候,一个人来,走的时候,还是一个人走。没有人会从头到尾都陪着你,自己的生活终归还是得自己走完。】
刘彻说完,没再逗留一世长安,离开时,他对霍去病说,
【朕等着你来未央宫拿回那枚将军印。】
作者有话要说:注:1、大家可能都知道,后来老年的刘彻寻仙问药,追求长生不死,那个时候他的生死观要和青壮年时完全不同。
2、水晶棺在西汉时期是否存在,这还有待考究。
3、关于刘彻招魂之事,一部分人认为是为李夫人招魂,但是据考究,更符合史实的其实是为王夫人招魂。

☆、释然放下

作者有话要说:注:1、终风写的是一位妇女写她被丈夫玩弄嘲笑后遭遗弃的诗。诗句中以女子的口吻,写她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夜深难寐,希望丈夫悔悟能同样也想念她。其感情一转再转,把那种既恨又恋,既知无望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传达出来了。笔者认为董入卿对霍去病的感情和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便放在了这里,算是给他们的一个结语。
第四十一章
除夕那天晚上,公孙敬声竟抱着一堆响竹兴冲冲的来到了霍侯府中。
霍去病看着公孙敬声和霍光在纷扬的大雪中,故作兴奋的在院子里燃放响竹时,心中竟莫名觉得温暖了许多。
【喂,去病!】敬声冲着霍去病大喊了一声,霍去病还没回过神来,就被一个巨大的雪球砸了个正着。
霍去病望着公孙敬声那一脸得逞的坏笑,恍然间有些失神,然后他突然道【这样玩未免过于无趣,不如我们去郊外雪夜纵马怎么样?】
【何乐而不为呢?!】公孙敬声和霍光很是开心的接受了这个建议。
只是霍去病以霍光年纪尚小,便没有要带霍光也一起出去纵马的意思,弄得霍光很是不开心的留在了霍侯府中。
除夕夜的长安城街道上,甚是热闹。
大家都燃着响竹,一边热闹的祛除着过去一年的邪气,一边开心的畅想着未来一年的美好愿景。
霍去病和公孙敬声纵马穿过热闹的街道时,围观的民众们不禁有些纳闷,这又是皇亲贵族中间流行的什么新鲜玩法?
这两个人全然不顾身上那华贵的鹿绒毛裘长袍,一边骑马狂奔,一边还拼命的向对方身上扬雪。
两人手中都拿了一根金丝楸木长杆,长杆的末端是纯银的斗勺。两人用斗勺从地上或屋檐上舀起落雪,然后将斗勺中的落雪狠狠掷向对方。
跑到城郊时,两人都已累的气喘吁吁。
公孙敬声本来特意带了火种和干柴,他知道霍去病从小便惧怕黑暗。可是等他打算生起篝火时,却发现干柴早就没有了踪影。原来刚刚两人纵马时,早不知把那捆干柴掉落在了什么地方。
【去病,我去找些干柴。你是跟我一起去,还是在这里等?】公孙敬声有些面带忧色的问霍去病。
【找干柴做什么?表哥一个大男人,原来如此怕冷啊!】霍去病轻笑着揶揄敬声。
敬声愣了一下,好心没好报!
什么时候,他这个表弟居然不再惧怕黑暗了呢!?
公孙敬声没有再去找干柴,两人在一棵树下坐了下来。
公孙敬声最近正在修习吹箫,所以他总是随身带着玉箫。技艺好坏先放在一边,玉箫的质地那一定要是最好的。《论语·卫灵公》中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现在他便不知从何处突然抽出一尾上好的白玉箫,然后在纷扬的白雪中自顾自的吹奏起来。
箫声幽怨,风雪繁盛。
箫声总是引人愁绪的。
霍去病听着箫声,不知怎的就突然想起了第一次见到董入卿时的情景。
那天好像也是下着这样一场纷扬而美丽的大雪。
那个时候的他,还是一个人人唾弃的私生子。
那个时候的她,跟着还名不见传的董仲舒来到长安城寻求仕途。
他们在长安城的街头相遇。
他正盯着一只快要冻死的野犬发呆。
而她,正盯着他发呆。
董入卿脱下身上的小袄,盖在了那只濒死的野犬身上。
【你这么做只是白费情意,它活不了的!】霍去病瞟了女孩一眼,冷冷的说道。
为什么一个孩子的眼神可以如此冰冷?
冰冷到没有一丝温度。
冰冷到冻结了所有的情绪。
【那你为何还要一直这么盯着它看?是在欣赏它死亡时挣扎的美景么?既然知道它活不了了,那你为何不替它结束生命,给它个痛快呢?也省得它再这么徒劳无功的痛苦挣扎下去!】董入卿扬起小脸,然后猛地抱起野犬,将野犬逼近到男孩的眼前,咄咄逼人的说道。
【来啊,你倒是弄死它啊!】董入卿一脸嘲弄的催促着男孩。
霍去病被眼前这个女孩的行为给镇住了。
她居然让他亲手弄死这只野犬!?
也是,自己为何一直盯看着这只野犬呢?
是觉得死亡时那徒劳无功的痛苦挣扎很好玩么?
还是,他在等一个奇迹。
等着这只野犬能奇迹的活过来呢?
亦或是,他把这只野犬想象成了自己?
【你看你,雪天还穿的这么少!你的娘亲都不知道给你穿的厚一点么!?】董入卿看着愣在风雪中的男孩,有些心疼的说道。
男孩的嘴角是那么的倔强,可他的身躯却是那么的单薄。
女孩还要脱下自己的外衫给霍去病披上,然而霍去病却扬手将她打开了。
女孩的外衫飘落在雪地上。
【不许你说我娘的坏话!】霍去病瞪了女孩一眼,然后转身,没入了风雪之中。
董入卿看着男孩倔强而单薄的身影,忽然觉得好委屈。
【哼!不知好歹!】董入卿生气的跺了跺脚,然后抱起野犬离开了。
后来那只野犬果然还是如霍去病所说的那样,死去了。
再后来霍去病问过董入卿,还记不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扬手将她打开。
董入卿傻笑着摇摇头,【我就记得你说不许说你娘亲坏话啊!当时我就心说,真是个孝顺孩子啊!】
后来的后来,女孩没有记住男孩打了她的手,却记住了男孩是多么的维护着自己的娘亲。
【这曲子是诗经中的终风曲。怎么样,还不错吧!】公孙敬声一脸骄傲的问霍去病。
【旁人总觉得我对董小姐是事事恭顺,无端溺宠。可是,其实是她一直对去病迁就维护才对。若没有她一直以来明朗单纯的陪伴,估计我还是那个冰冷黑暗之人。她于去病,情深却不纠缠,而我,却一次次的相负于她。】霍去病有些失神的望着漫天飞扬的夜雪缓缓说道。
自董入卿自绝身亡后的这两个月来,董入卿三个字便成为了霍去病的禁语。他不愿也不敢再提起关于她的一丝一毫。
然而,在这样一个除夕雪夜里,在这样一段幽怨箫声中,他终于肯直面这个人的一切。
关于她的生与死。
关于她的爱与恨。
时间本就可以淡去一切苦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