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灿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花灿烂-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花知道卢梦生想陪温副千户打猎,但怕在过年间出门她不高兴,其实她并不太注意这些说法,她笑着说:“打猎倒没什么,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你就放心吧。”卢梦生安慰她说:“等再过几天,我带他进山里,看看能不能猎到熊。”
“不知道温副千户要住到什么时候?”
“估计十五之前走不了。”
“那我们去附近几处拜年时怎么办?”
“到时候把温副千户也带过去不就行了吗?”
也只有这样了。
这些日子,卢梦生天天陪着温副千户,连早饭他们都不能在一起吃了。春花见他并不把温副千户带进内院,心里暗笑,知道他还记着温副千户上次喝多了闯进她的屋子里的事。不过,温副千户没有带女眷,安排到外院住是应该的。
但春花还是很用心地给温副千户打点饭菜,被褥用具也都是上好的,又让斐太太帮他做了两身衣服,他当时从家里出来时,什么也没带,连套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常妈妈见了温副千户,竟被惊呆了。没想到这样荒凉的地方竟然能有这样的俊秀人物,不逊于探花郎!从副千户和三小姐嘴里漏出的几句话,脑筋灵活的常妈妈很快想明白了温副千户的事。
温副千户天生的好相貌征服了常妈妈,再加上春花的吩咐,常妈妈对这位美少年很关照。温副千户坦然地享受着常妈妈和几个仆妇的照顾,而卢梦生带他上山猎到了一只黑熊,小婶打点着他的饮食,还给他煨了熊掌。他越发觉得小婶家真好,把这里当成他的避风港,直到十五过去了才离开。
过了正月,春花便对常妈妈说:“看看皇历挑个好日子,我送妈妈和大家回京城吧。”
“小姐,我来时夫人说,让我在这里侍候小姐一些日子。”常妈妈说:“跟我来的人是从陪都那边挑的,都没见过小姐,并不知道过去的事,以后就留下来跟着小姐了。”
“我知道,我知道,母亲是惦记我。”春花点着头说:“可你到了这里,也知道了这边的情况,你就亲自回去跟母亲说一说,让母亲也放心。至于你带来的人,我这里也用不上,你就带回去吧。”
“我已经写了好几封信回去,夫人早就知道小姐过得很好了。”
“但写信怎么能及得上你亲自回去当面对母亲说清呢?更何况,我有没有虚词推让你还看不出来吗?”
确实如此,常妈妈最后同意了,“就听小姐的,我回去禀报夫人,但这些仆妇,你一定留下几个,平时也能帮你打点一下家里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真心想多更,可最近事情多,卡文又卡得厉害,不过,怎么也能保住每天一更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最后;春花留下了一个姓陈的妈妈和叫冬青的丫环,这两个人一个是无家无业的寡妇;一个是杨家买的孤女。
自从常妈妈来了后;卢梦生和春花就分别开始打点礼品。卢梦生为杨家的人准备了虎骨、熊掌、鹿茸、各色皮子等,他还拿出了最心爱的两张虎皮送给岳父岳母。春花则是将这些时间攒下的羊绒找人纺了线,织成了几个小毯子;家里每人一个;母亲和父亲每人额外多一个。
别看她养了那么多的羊;其实羊绒产量极低;根本不能成批量的生产东西。但这样纯粹的羊绒;轻柔的品质是任何东西也比不了的。在秋冬季节;身上披上这样一块毯子;又暖和又舒服;是这里没有的新鲜东西。
最后,两人又将军屯里的各种土特产挑上好的各样装上一些;毕竟是他们夫妻亲手种植的东西;表达的就是一份心意。
春花和卢梦生将常妈妈送出堡城很远;才勒住马,与常妈妈最后话别。
常妈妈不顾天气寒冷,将车帘打开,看着与卢梦生并绺驻马的三小姐,心里并不平静。她本想按夫人的吩咐,在这里伺侯三小姐一些时日,也把带来的几个下人调理好了,再回京城的。
可是,她只住了一个多月就回京城了,不是扭不过三小姐,而是觉得三小姐说的在理。
三小姐的日子过得非常好,并不需要有什么改变。另外她还急着回去,亲口对夫人说说三小姐的事。很多事情在信中不好明言,而且也很难写明白。
就比如说,她若是写信告诉夫人,三小姐会骑马了,夫人恐怕会被吓着。但若是自己把三小姐骑在马上那种快活肆意的神态说给夫人听,那就是另外的结果,夫人一定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几个孩子中,夫人对三小姐最疼爱。除了因为三小姐是最小的孩子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觉得自己没给三小姐缠好脚,害得三小姐长大后一切都不顺利。三小姐“出了事”后,夫人最常念叨的是,“要是我当初狠狠心,把这孩子的脚缠好,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
可三小姐呢?常妈妈看了看春花穿着小羊皮靴子的脚,真不知三小姐是怎么弄的,把一双小脚放成了大脚,就同辽东镇里寻常的妇人们一样。这样的事情要是夫人听了,真不知会怎么想。也许夫人会迈过她心里的这个坎?
回去后要说的事情千头万绪,常妈妈心一直在不停地翻腾,要是能将三小姐带回京城的家里,让夫人看看,该有多好?可是,三小姐要是回京城了,让别人抓住一点把柄,老爷在朝中都会受影响呢!
所以夫人再想小姐,也只是让她来送些东西,并没有想将小姐接回去。想到了这里,常妈妈的眼泪又要下来了,春花提起马缰上前几步,拉住了常妈妈的手,“妈妈回去在母亲身边,多逗母亲开心,就算帮我尽尽孝,我就拜托妈妈了!”
三小姐虽然狠心地离开了家,并且与家里断了联系,但心里一直还惦记着夫人。常妈妈看得很清楚,她一直藏在心里的话就问了出来,“三小姐,你诈死埋名离开了侯府,就一点也不念与郭探花的夫妻之情吗?”
春花知道这也是于夫人心里的想法,在父亲母亲这些人的心里,女子应该从一而终,自己从郭家跑出来,名节肯定是有亏的。她想让家里人彻底打开心里这个结,便坦然地笑着说:“我和郭探花哪里有什么夫妻之情,我们跟本就没圆房,也没在一起说过一句心里话。”
“什么!”常妈妈惊呆了,大家都知道郭探花在洞房之夜到表妹那里过的夜,以后小姐和郭探花间也冷淡得很,但后来,他们成亲快两年的时间,两人竟然还不是夫妻!
“是的。”春花微笑着点头说:“我和卢梦生才是真正的结发夫妻!”
常妈妈看着三小姐,什么也说不出来,她归心似箭,恨不得现在就能将心里的事都说给夫人听,夫人也就不会再纠结于往事了。
看着常妈妈的车子向南远去了,刚刚一直在笑着的春花掉下了眼泪。一直以来,她以为自己离开了杨家,杨家人也会当她真地离世了,毕竟杨家是不可能承认这样一个给家族抹黑的女子的。甚至杨家人可能还会在心里责怪自己,因为自己不肯按他们的想法和安排生活。
她有时也会想起杨府的亲人,虽然伤感,但他们确实渐渐地淡出了自己的生活。可常妈妈的到来,让她认识到杨家人并没有忘了她,他们冒了不少的风险,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再一次认回了自己,并将自己重新置于他们的羽翼下。
不用说,卢梦生和自己这两年顺风顺水的经历一定是有他们暗中帮助。
卢梦生默默地把他的马靠得与流云更近了,他轻轻地拍了拍春花的手,“我们回去吧!”
春花哽咽地说:“我,我是不是太自私、太不孝了?”
“你也是没有办法!”卢梦生替她开解道:“既然重新认亲了,你以后多给岳母写信,等我们有了机会,到京城给两位老人请安。”
在这里去京城一趟可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春花想,自己有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重新到京城了。
春花消沉了几天,但有卢梦生的细心照顾,有堡城里的大事小情要处理,生意上的事情层出不穷,还有有学校那么多孩子可爱的笑脸,她很快走了心里的阴影,又充满了朝气。
于夫人这样的关心自己,那么,自己过得好她会更开心的!
夏天的时候,常妈妈再一次来看春花,这次带来的车没有上一次多,带来的东西也没有那样华贵,但更偏实用了。而随车而来的,还有一位白胡子的老太医。
春花听常妈妈介绍,这位刘老院使是刘院判的父亲,他在几年前致仕回了家乡,现在一心钻研医学,著书传世,这次他到辽东镇是为了采集药物。
春花知道这是借口。
辽东镇特产丰富,可以采到很多的药材,但刘老院使却用不着亲自来。一定是杨家的人听说她子嗣艰难,才将这位老太医请到这里为自己诊脉!
春花知道刘院判医术高,听说刘老院使还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和见识,春花原本对怀孕已经失去了信心,现在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次卢梦生反倒淡定了,“宝宝,我们有了孩子自然开心,但凡事不可强求,随缘吧。”
“好,”春花爽快地答应了,“我不会像以前那样急着要孩子,闹出笑话了。”其实她心里还是急切得很。作为不能生育的一方,就是卢梦生再体贴,她内心还是有遗憾的。
刘老院使闭目细细地给她诊脉,大约过了一盅茶功夫,换了一只手腕。最后,他放下手说:“卢太太身子本就弱,而且以前受过寒,又有失调养,就坐下了病。”
春花想起了很久之前,胡妈妈曾对她说过女人着凉会影响子嗣的话,自己确曾在郭家挨过冻,而刚到辽东镇开靖远楼时,每天早起晚睡,也免不了受寒,她便说:“正是这样,刘老院使,您看开个什么方子合适?”
“太太去年在广宁府看了医生,说的与老院使差不多,但开的药,吃了几天后就吐得厉害,能不能不要再开那样伤胃的药?”卢梦生插言道。
“噢,你还记得那时的方子吗?”
“那方子我收着呢。”卢梦生就出去了找了方子送给刘老院使看。
刘老院使看了方子,便说:“要我说,太太这身子不必吃药,还是以调养为宜。想去病根,不能急于一时,要细水长流。每天早上用艾叶、红糖煮上一个鸡蛋,当作早饭吃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