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满庭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落满庭芳-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绯叮ト湛喽啵 辈恢醯模肫鹆嗣系履潜烀跞说氖洌鋈缓芟牒染疲淙凰幌蚓筒荒芎龋突岢磷怼R残砗茸砹司秃昧耍杌杷ィ裁词露伎梢圆还埽呐碌乩咸旎摹

光晟刚去京城不久,节度留后彭令芳就已走马上任,光晟再也没有在振武逗留的必要了,他将振武节度府事务给彭令芳作了一番交接,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搬家事宜。

  
 第二十四章 遂觉天地窄 '本章字数:3935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3 12:31:20。0'
振武军、泾原军换帅,中央也在这一年换了宰相。宰相杨炎在这一年犯下许多错误,终于引起皇帝的不满。

杨炎好大喜功,遭到泾原节度使段秀实的反对,杨炎一不高兴就剥了段秀实的军权,结果因此逼反了泾原军,边关差点大乱。于此同时他还大修水利,不顾严郢等大臣的抗议,征调天下民夫修筑凌阳渠,最终还是兴师动众而徒劳无功。泾原军叛乱才平息,杨炎就征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入朝见驾,他想废掉山南东道这个藩镇,梁崇义害怕入朝被杀,也被逼反,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趁机为国讨贼,吞并了梁崇义的许多地盘,逼死梁崇义后李希烈这个讨贼大将军摇身一变成了强盗大抢荆襄,害得朝廷白白出了许多钱粮,结果是前门防狼后门进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乘机上表指斥朝廷并为死者鸣冤。

杨炎也担心这些节度使们危言耸听害他倒台,于是派谴许多心腹作为宣慰使前往各道安抚这些惴惴不安的节度使们。结果适得其反,有人密报皇帝:宰相派出那么多位宣慰使,名为宣慰,其实是唯恐各地方武将们怪罪于宰相,所以他们故意把朝政上的过失归罪于皇帝!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罪名啊。杨炎接连犯错,皇帝本来就很不高兴,再听到这样的言论,他对这个宰相就更不满了。中书侍郎崔祐甫病逝后,皇帝就把杨炎明升暗降改任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提拔另一位大臣,也就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卢杞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皇帝不愿再专用杨炎,特意把卢杞提拔起来,让他去分杨炎的权。

卢杞鬼貌蓝颜,是一个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的丑八怪,但是他的家世相当的好,他爷爷是玄宗皇帝开元初期的宰相卢怀慎,他父亲是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害死的大忠臣卢奕。因为出身好,再加上能言善辩,此公虽然相貌奇差,仕途居然也算得一帆风顺。

卢杞在虢州刺史任上时,虢州有三千头官家养的供皇帝打猎娱乐的野猪经常祸害百姓庄稼,卢杞上奏皇帝,皇帝就回复说:“那就把它们都迁徙到沙苑去吧。”

沙苑在同州,也是皇家娱乐园林。卢杞就再次上奏说:“这么多野猪迁到沙苑去,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祸害同州百姓罢了,臣以为把它们都杀了吃肉更方便。”

皇帝正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看了卢杞的奏章就高兴地说:“卢杞身为虢州刺史却能心忧同州百姓,这是宰相才有的器量啊。”皇帝从此就有了重用卢杞的心思,一道圣旨就把他从虢州刺史调到京城的御史台来担任御史中丞的要职。

卢杞做了御史中丞后,听说功盖天下的大臣郭子仪病重,他赶紧去郭府探病,此时郭子仪的病已有了起色。郭老头儿虽然已八十多岁了,依然左拥右抱,他正跟几位美人调笑呢,忽然听到卢杞来访,从来不避嫌的郭子仪慌忙命令几位美人都退了下去,他整顿衣冠,一个人静静坐在茶桌边等候这位丑八怪客人。

郭子仪客客气气跟卢杞周旋半天。丑八怪走后,家人奇怪地询问郭子仪今日为何这样隆重正式,还让美人们都退了下去。郭子仪回答说:“卢杞容貌丑陋、心地险恶,女人们见了他难免忍不住嘲笑,皇上这样重用卢杞,我如果今天不小心让这些小女人得罪了他,此人一旦掌权,我们郭氏就有灭族的灾难了,所以我让她们都躲开,以免出事。”郭子仪的眼睛也真够毒的,当时卢杞刚刚进京,世人都以为他会是第二个卢怀慎,唯独郭子仪却看出此人心地险恶,决不会像他祖父卢怀慎那样清廉正直。

卢杞和杨炎同朝为相,那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杨炎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跟卢杞站到一块,那就是凤凰跟落毛鸡一起跳舞。杨炎打心底厌恶这个丑八怪,虽然抬头不见低头见,两人经常在一起处理政事,中午杨炎绝对不跟卢杞同桌吃饭,以往宰相是经常在政事堂同桌共进午餐的。

卢杞跟当年的奸相李林甫一样口蜜腹剑,表面上虽然谈笑自若似乎毫不在意,心底早将杨炎恨入骨髓一心想除之而后快。

皇帝向两位宰相求贤,询问朝廷大臣中有哪些人可以大用。杨炎举荐崔昭、赵惠伯,卢杞举荐张镒、严郢。卢杞其实也不喜欢他自己所举荐的这两个人,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真正有才能的人士。他只是发现这两个人都跟杨炎有矛盾。特别是威名渐著的严郢,因为京城老百姓对他欣赏得不得了,杨炎担心自己的相位会被严郢取而代之,他曾故意找岔子将严郢降为大理卿,结果京城百姓上千人拦路抗议,可见严郢名气之大影响之深。

卢杞想借严郢、张镒的手除掉杨炎,皇帝心里也早就不喜欢杨炎了。两位宰相同时举贤,他只任用了卢杞举荐的人。皇帝提拔严郢为御史大夫,不久又改任杨炎为尚书左仆射,就此罢掉了杨炎的宰相之权。从魏晋到初唐,尚书仆射一直都是国家宰相,盛唐开元之后逐渐沦为一个尊崇无比的荣誉头衡,尚书仆射不再过问政事,玄宗皇帝的宰相宋璟、张说等人被罢掉宰相职权后,都曾担任过尚书仆射的闲职。皇帝罢掉杨炎后,就让卢杞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再任命张镒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炎虽然被罢了相,依然清高无比对卢杞不理不睬,卢杞因此更恨他了。

杨炎的儿子杨弘业不成才,在杨炎当宰相期间,杨弘业曾多次接受贿赂,结果被他父亲的政敌,也就是刚提为御史台之首的御史大夫严郢抓住了把柄。严郢逮捕杨弘业严加审讯,居然又查出新的案子来。原来河南尹赵惠伯在为官府买房子做办公场所时,借着职务上的便利,赵惠伯高价买了杨炎家的房子。严郢上奏皇帝逮捕河南尹赵惠伯彻查这个案子。

御史台最后的审讯结果:赵惠伯借公济私,高价为官家买房,损害官府利益来讨好宰相杨炎,应当革职夺爵。

卢杞对御史台的判决结果相当不满意,他就启奏皇帝把案子移交给大理寺处理。大理寺迎合卢杞,将借公济私的赵惠伯判成死刑。这个案子当然也连累了杨炎,皇帝下旨将杨炎流放崖州,卢杞还不满意,又不断中伤杨炎,在皇帝面前诬陷杨炎有谋反之心,直至杨炎被赐死在流放的路上卢杞才罢休。

卢杞好不容易弄死了杨炎,他又担心自己会被严郢取代掉,于是拚命寻找严郢的过失。老天也特别照顾他,不久就给了他机会。

卢龙节度使朱泚入朝后,他的弟弟卢龙节度留后朱滔开始拥兵自重,朱滔将哥哥朱泚留在卢龙的心腹一一铲除,朱泚的一位判官蔡廷玉见势不妙,他逃出幽州,赶到京城状告朱滔阴谋不轨。几乎在同时,朱滔也上奏指责蔡廷玉离间他们骨肉兄弟并散播谣言蛊惑人心。朱滔将蔡廷玉批得一无是处,然后请求朝廷杀掉蔡廷玉这个小人。

因为朱滔手握重兵,此时河北的魏博节度使田悦正和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以及齐鲁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结成联盟,三个藩镇共同对抗中央,朝廷下诏讨伐,正需要河北卢龙节度留后朱滔出兵讨贼,如果得罪了朱滔,只怕他立马就会跟田悦、李惟岳、李正己结盟抗拒中央。朝廷权衡利害得失,最后下旨将蔡廷玉革职流放。御史台的殿中侍御史郑詹派人前去监送,蔡廷玉以为朝廷要将他押送回卢龙交给朱滔处置,因为害怕朱滔的迫害,蔡廷玉竟投水而死,这个人可是朱泚的得力助手啊。

朱泚入朝后立了不少军功,逐渐成为朝廷倚重的西北大将,他被朝廷拜为门下侍中,已经是荣誉宰相了,朝廷一时疏忽大意,只记得迎合朱滔,竟然逼死了朱泚的助手蔡廷玉,该如何跟朱泚解释这个误会呢?卢杞立即上奏说:“御史台办事不当,宣传工作没做好,结果闹出人命来,恐怕朱泚会因此怀疑朝廷,请三司会审殿中侍御史郑詹以澄清误会。另外,殿中侍御史是御史大夫的下属,郑詹犯下这样的大错,作为御史大夫的严郢一样有过失,所以严郢也应当接受审讯。”前文提过,三司会审就是由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三个机构联合审讯,而这次被联合审讯的对象,竟然有两位都是御史台的要员,尤其严郢还是御史台的长官。

殿中侍御史郑詹跟新任宰相张镒是好朋友。郑詹经常在中午闲暇之时去宰相办公的政事堂找张镒聊天,他在接受三司会审时也没有例外,郑詹心中苦闷,来得比平时更勤快。每次郑詹过来,同在政事堂午休的卢杞都假装睡觉。有一天,假睡的卢杞等郑詹过来后,忽然打了个哈欠从休息的榻上爬了起来,然后揉着眼睛去找张镒。郑詹讨厌卢杞,不想跟他打照面,就躲到一边,卢杞装作不知道郑詹的存在,故意跟张镒大谈特谈国家机密大事,因为有郑詹在,张镒怕泄漏风声,不得不硬着头皮打断唾沫横飞的卢杞说:“郑侍御史还在这里呢。”意思是叫他不要再说了。

卢杞就等着张镒这句话,他故作惊讶道:“我刚才跟你说的,是不能让宰相以外的官员听到的机密。”于是卢杞又上奏郑詹偷听国家机密,应当判处死刑。三司关于郑詹逼死蔡廷玉的会审结果还没出来,郑詹就因偷听国家机密被处死了。郑詹的上司——御史台的长官严郢也受到了连累,郑詹被判处死刑后,严郢也被降为费州刺史。可惜严郢在当时也是一位风云人物,却被卢杞利用之后又被卢杞打击,就这样退下了历史的大舞台。

卢杞把严郢送到了遥远的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