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满庭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落满庭芳-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嵩窖酱螅蟪济墙ㄒ榛实壑宦蛞磺ィ溆嗟穆矶既盟歉匣厝ィ实塾淘ゲ痪觥

老将郭子仪闻听此事,赶紧向皇帝上书。大意是大唐正与吐番交兵,如果在这个时候得罪登里可汗,等于是给自己再增加一个强敌,为避免吐番、回纥联盟,目前还是不宜驳斥登里可汗的请求。为了疏缓国家财政困难,郭子仪愿意捐献自己一年的薪俸来购买回纥的马匹。皇帝最后采纳了郭子仪的主张,不过没让郭子仪捐献自己的薪俸,大唐官府再次购买了回纥六千匹马,回纥使者足足动用了上千辆车,一路浩浩荡荡将大唐政府付给他们买马的钱和物运了回去。

因为吐番屡次犯境,宰相元载献策:安西、北庭行营兵马驻在泾原,完全无险可守,而陇山山高地险,南连泰岭,北抵大河,正是天然的用兵之地。陛下如果让马璘的安西、北庭行营兵马移驻原州,紧抵陇山山口,在那里兴建起军事防御城寨,再让郭子仪的朔方军移驻泾州策应,两军互为根本,就有机会慢慢打开陇右,进达安西,吐番就不足为患,大唐昔日强盛的军事局面也可以恢复,朝廷就高枕无忧了。

元载拿着大幅的山川地形图指指点点,眉飞色舞,皇帝听得怦然心动。但是这么宏大的计划,皇帝不敢骤然决策,恰巧汴宋节度使田神功率兵来防秋御敌,田神功入朝见驾,皇帝就向这位久在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军请教。田神功就是当年帮助邓景山平定刘展叛乱后在扬州大肆抢劫胡商的那位将军,他性情直爽,也不管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权倾天下的宰相,毫不客气地斥责,“行军料敌,即便宿将也会犯难!陛下怎么能听信一个书生纸上谈兵,发动全国的力量去实施他那大而无当的计划?这是要误国误民的!”元载专权以来,还没遇见过对他这么不客气的人,一时竟被田神功镇住,他那个宏大的军事计划就这样搁了浅。

元载专权用事,纳贿无数,他一人得道,整个元氏家族中人都跟着鸡犬升天。元载族中有一位长老,看到族中子弟大都做了官,他也来到京城求元载给个官做,元载看他实在不是做官的料,就给了他一封书信把他好言打发了。那人官没做成,憋了一肚子气,半路上扯开书信,发现里面只有一张元载签了名的白纸,他就拿着这张签着元载大名的白纸去拜访地方长官,地方长官看到元载的签名,大惊失色,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老家伙接进衙门好酒好肉招待一番,送了许多钱不说,还派车马送老家伙回家。

皇帝也不是糊涂人,元载所作所为,他也有所听闻,只是君臣多年,皇帝不愿做得太绝,只要元载不过分,他还是想全始全终的。偏偏元载不知进退,骄横无度,皇帝终于不能忍受,命令金吾卫大将军吴凑就在宰相议事的政事堂逮捕元载和他的同党王缙。

王缙曾在大历四年出任河东节度使,大历七年后回到朝廷,依然做了宰相。王缙附会元载为虎作伥,元载贪污受贿,王缙也不甘落后。王缙信佛,妻子病死,他就给亡妻建了佛寺,每当外地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王缙都要把他们请到佛寺中,暗示对方给菩萨孝敬香火钱,这些钱究竟是敬了菩萨还是孝敬了他王缙,真是只有菩萨知道。

皇帝逮捕了两位宰相,命吏部尚书刘晏和御史大夫李涵等人共同审讯,刘晏、李涵搜集到的罪证无数,元载、王缙作威作福多年,落到这种地步,赃证俱在,不得不乖乖伏罪。

皇帝不想让宰相死得太难堪,也就没有将元载押送刑台,皇帝下诏赐他在万年县衙自尽。元载对负责监刑的刽子手说“但求速死”。刽子手像猫戏老鼠一样道:“不好意思啊,相公还得受点罪。”刽子手说着脱下脚上的臭袜子,塞住他的口鼻,让他呼吸窒息而死。元载如果不是太专横,估计刽子手也不会这样对待他(唐人原本敬称宰相为‘令公’,安史之乱后,许多武将都成了荣誉宰相,自从郭子仪这样的武将成为‘郭令公’后,唐人对宰相的敬称就改成‘相公’了)。

元载倒台后,执法机构从他府中搜出来的金银财宝无数,有许多珍宝甚至赛过皇宫的,皇帝越看越气。他发现元载家里的珍宝中,有一样是地方上的节度使路嗣恭送的一个制工精巧的琉璃盘子,那样的盘子路嗣恭曾进贡了一个给皇帝,但元载府中的这个比进贡给皇帝的大得多了,做工也精美得多,皇帝气得简直想立即撤路嗣恭的职,老臣李泌再三劝解,又替路嗣恭说了不少好话,说他这样孝敬元载也是出于无奈。李泌劝了半天,皇帝总算消了气。元载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要,据说从他府中搜出的胡椒就有八百石,其余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自己宠任的臣子贪到了这种程度,也难怪皇帝会生气。

王缙罪行稍轻,被贬为括州刺史。

皇帝杀了元载,任命杨绾和常衮为宰相。杨绾素来勤俭清廉,大得人心。圣旨颁下来的当天,郭子仪正在宴会宾客,听到杨绾做了宰相,立即裁减掉五分之四的声色娱乐。郭子仪率先做出榜样,其余官员也都跟着节约成风。

在元载、王缙下台的前一年,也就是大历十一年,吐番入侵泾原,被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马璘打败。此战过后,朝廷派谴卢龙节度使朱泚出镇奉天行营以加强西边防御。大历十二年,马璘病逝,他临终前上书朝廷,奏请以行军司马段秀实统领安西、北庭行军。

马璘的这支军队,是至德元年安史之乱爆发时,西北大将李嗣业从安西、北庭带出来平叛的军队,所以被称为安西、北庭行军,李嗣业战死后,这支军队虽然几度换帅,转战万里,军队首领却始终被称为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段秀实是跟着李嗣业从安西出来的,虽然节度使一换再换,他这个行军司马始终不动如山,由于段秀实深得军心,所以马璘敢托以后事,放心将军队交给段秀实来统率。

马璘一去世,军中哭声四起,几位将领史延幹、崔珍、张景华阴谋趁着段秀实忙着给马璘办理丧事、防范松懈之际发动叛乱以夺取军权,三个野心家煽动几千军士浩浩荡荡去使院奔丧。段秀实察知这几位的野心,严阵以待,安抚军士说:大家都是军人,请各归岗位。节度使地下有灵,定能感知你们的心意。我们身在边疆重地,不可一日放松警惕,万万不可为给节度使举哀而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军士散归军营后,段秀实还是不放心,他上奏朝廷征调史延斡去京城做了宿卫将军,派谴崔珍屯驻灵台;又让张景华升迁为地方刺史。段秀实兵不血刃非常温和地将三个阴谋家拆散,一场叛乱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马璘的遗表被送到了京师,因为安西、北庭行军在泾、原一带防御吐番、回纥侵犯已经多年,这支军队早已在泾州扎根,朝廷于是下旨改安西、北庭行军之名为泾原军,并采纳了马璘临终前的建议任命原行军司马段秀实为泾原军节度使。

  
 第二章 自从干戈动 '本章字数:2762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08 14:20:23。0'
虽然大唐王朝好意笼络回纥,为了避免干戈相见,登里可汗许多无礼的行为朝廷都曲意宽容,登里可汗还是不知满足,胃口越养越大。

原河东节度使辛云京逝世已将近十年,登里可汗好了伤疤忘了疼,经常派出小规模的散兵游勇劫掠西北边境,以此打草惊蛇试探边关将帅的能力。当一次两次三次都顺利得手后,登里可汗的贼胆终于大了起来。

大历十三年,大唐危险的友邦——回纥发动突袭,他们攻克振武、东陉,杀过太原、榆次、太谷,回纥军队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一路大肆劫掠,抢了振武、太原一万多头牛羊。

河东节度留后鲍防率军迎战,跟回纥军在阳曲相遇,鲍防本是一个书生,没有武略,只知指挥军队厮杀,两军交锋,唐军大败,死伤几千人。

登里可汗大获全胜,兴奋得要命,他哈哈大笑道:“总算报了十年前的大仇了,辛云京一死,河东就后继无人了。早知道西北守将一个个都这么熊包,老子早就发难了。”

各地唐军大败之后,闻风丧胆,一路无人追击,回纥军队大摇大摆撤退。当他们押着战利品行到羊武谷中时,山上忽然一声炮响,高处抛下无数滚木擂石,回纥军避无可避,哀声四起。一支唐军出现在高处,弩箭如雨,回纥军死伤无数。登里可汗指挥军队丢下战利品,赶快逃出这个山谷。但是抢来的一万多头牛羊受了惊吓四处乱窜,道路因此被堵塞。军队走不出去,被困在谷中团团乱转,许多人被乱奔的牛羊撞下马来,惨死在马蹄牛蹄之下。登里可汗好不容易率领残兵败将逃出山谷,才跑出谷口,只听得一声呐喊,一位唐将率领陌刀手从斜刺里袭来,陌刀如墙而进,刀锋到处,人马俱碎,回纥军队被搅成几段,狼狈混战,首尾不能相应,唐军喊声惊天动地,“移地健,你恶贯满盈,这羊武谷就是你的葬身之所。”

登里可汗失魂落魄,仿佛十年前的恶梦再现,他躲在亲卫丛中,脱下华丽的盔甲行头,抛弃被困的军士率先奔逃,登里可汗一跑,回纥军更加群龙无首,也拚命夺路逃跑。

在羊武谷拦截回纥军队的唐将却是已被朝廷遗忘多年的代州刺史张光晟。当登里可汗攻克振武之时,光晟就积极准备大战。因为他只是一个代州刺史,麾下只有三千名团练兵,兵马并不算多,如何才能够以少击多以弱胜强呢?他算准了回纥军的撤退路线,选择了羊武谷这个最佳伏击地点,事先指挥军队埋伏起来,等回纥人进入谷中后,光晟才率军邀击。这也是他摸透了登里可汗的为人,登里可汗说得好听是草原一大汗国之主,说不好听就是一个打家劫舍的强盗头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劫掠够了就回军。辛云京将张光晟安置在代州这个军事要地,直到十多年之后,才终于发挥了代州的军事作用,可算是真正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