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才-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包括了心智的成熟与人生经验的积累,而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时间。
到了中、高阶层之后,如何突破职涯成长上的瓶颈?联强通过月报制度,训练每一位员工整理分析的能力,愈到组织高层,统筹的范围愈大、得到讯息的频度与广度提升愈快,相对的,花在例行性事务的时间愈少,用于思考的时间则愈多。此时,如何通过深度的思考以掌握各种现象的根源与共通性,是能否突破的关键。
在思考时,必须掌握住中立性的原则。人的思维与决策往往会产生偏离的情形,原因大多出在私心掺杂其间,例如业务部门与产品规划部门之间,基于立场与角度的不同,免不了产生许多冲突,此时若将双方的职位对调,其针对同一件事情的立场很可能与先前南辕北辙。因此,要突破职涯成长上的限制,必须要有中立的思考、客观平衡的思维,也就是要有开放的心胸,才能接收到各种不同面向的讯息,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到了组织的高层,有时会面临到有些问题无法从既有的习惯与经验当中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此时表示凭借工作内的经验已有所不足,而必须运用到行业外的知识。例如,联强早期物流中心的运作常有出货错误的情形,为了减少其带来的损失,而努力提升运作的品质,即便如此,仍因有些情形是肇因于客户方面的问题,产生假性的出货短少所致,此问题便超出了既有的运作经验。后来想到以录影来记录出货过程,并且掌握到相关基本动作的要求,使录影存证能有效发挥作用,这一诀窍便是从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管理方式中学来的。
愈到组织的高层,愈要有能力运用各种既有运作以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获得这些方法,就得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只要有机会遇到这些方法在其他领域被应用,便加以了解。这些知识可能存放在心中多年,但一旦遇到相关的问题,便会派上用场。
一、职位或能力的提升并非与时间成直线性关系,而是呈现S型曲线关系,亦即每一个“陡升”之前,会经历一段平原期,这是一种自然律。回顾自己的职涯历程经历过几波S型曲线?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3)
二、承上,平原期往往发生在工作内容的新领域,譬如新任主管职,自我追溯每一次在经历平原期时,是在积累哪些不同的能力?当时的心情如何?现阶段的自己是处于“平原期”或是“陡升期”?若属平原期,是属于心态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基础不够扎实)?
三、升上组织的中高层,为何平原期时间必然会拉长?中、高阶层要如何突破职涯成长上的瓶颈?哪些是从中、低阶层时就可以培养的习惯与能力?
第二部 能力的正确认知
过度依赖优势,让人疏忽能力培养
优势是帮助人突破障碍、困难的利器。所以人要懂得善用优势,以利于事物的推动。但是,当优势一再地助人成事,人会不自觉滋生“事情没什么困难”、“只要这招万事OK”的错觉;甚至会误认为自己很行,不用太努力,样样事物就能做得比别人好。
每个人在职场上,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类过度倚赖优势的人,最常见者为具有“先天优势”者:
一、“俊男美女”或“温文儒雅”者,因为外型较好,与人互动时易获得好感或信任,办事无往不利;因此,就容易因过度自信而自满,又因长期疏忽培养内在实力,更易显得华而不实。
二、能言善道者,说话头头是道,让人如沐春风,轻易就达成说服的目的;却也因为如此,更想要用心于操控辞藻、表达技巧,忽略强化内容的深度,而显轻浮、浅薄。
三、记忆力强的人,从小考试一路过关斩将,不自觉养成凡事“背了再说”的习惯;回过头来,便显现不习惯动脑的习惯,反而导致理解领悟力普遍不足。
还有一类是属于拥有“外部优势”的人,譬如:
一、公司的产品强势,业绩能轻松达成,员工便不会致力于能力的提升;当产品优势不再,业绩便从云端跌落谷底,且束手无策。
二、企业的制度、专业分工与训练完善,员工的绩效很快展现;但若未认知其优势来自于背后的“招牌”,若未刻意培养能力的话,一旦离开其羽翼,昔日英雄也易折翼。
优势反为人带来“以为自己能力很强”的假象的原因,在于拥有优势者,是不劳而获就尝到甜头,因而会想要一用再用,想再强化这个优势,而忽略去建构真正的能力。然而,优势不是能力,优势只是“单点突破”,顶多是起步时的有利筹码;但要能够持续维持领先,必须具备能力,而且是多方面的能力,才会扎实而长期有效。
更何况,能力与优势的最大差别,在于能力是要经过努力、相当时间的磨炼,才能打造出来。它通常是因为遭遇了某个困难,才会激发人去思考解决方法,并经由尝试的过程,从中摸索、体会出一套真正能解决问题、困难的方法或技能。长期倚赖优势者,也因为未经历过这一历程,学不到建构能力的方法,长期而言,更容易被有实力者远远抛在其后,殊为可惜。
个人应认知到,拥有优势者会不自觉倚赖优势的“自然律”。因此,假如你具有先天优势,恭喜你,上天对你有特别眷顾;但应深思你是否陷入此自然律的陷阱,刻意提醒自己不要去“倚赖”它。遭遇困难时,也要认识到这是培养能力的好机会,尝试建立出一套培养能力的方法,真正更全面地培养出能力优势。
身为主管者,也要特别注意,切莫被“表象的优势”所误导。遇到某些优势明显的部属,应该特别警觉去注意其内在的实力,才能正确地识人;同时,也更能够发掘这些部属的盲点,而能真正给予正确与有效的辅导。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4)
一、本文举出常见“先天优势”与“外部优势”者易产生的现象,对应自己与周遭同仁,是否有人是拥有上述优势者?是否的确出现能力培养不扎实的情况?
二、能力与优势的最大差别是什么?能否以自己建立能力的过程说明之,深度感知两者的差异与价值?
三、拥有优势并非坏事,只是需要自我警醒切莫倚赖优势。身为主管者在读人识人时,如何避免被表象的优势所误导,并仔细检视部属是否有倚赖优势的现象?
资讯过多,让人肤浅
在多元化社会及媒体无孔不入的环境下,大量资讯充斥各个角落;而资料更新、变化速度既迅速又频繁,现代人成天被过量资讯疲劳轰炸。在此情况下,多数人光是接收“新资讯”就应接不暇,更谈不上对每个资讯有充裕的时间消化、吸收。
然而,在庞杂的资讯中,有的资讯具有深度意涵,须经充分思考才能掌握其精神;有的有其定义与限制,必须充分理解才能应用得宜;甚至有的资讯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未经正确判读,将可能反受其害。
所以,吸收大量的资讯虽让人感到自信,但是,倘使未经充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只是浮光掠影式地“略读”资讯,对个性活泼者而言,容易形成“名词琅琅上口,光说不会做”,不然就是“张冠李戴,误把冯京当马凉”、以讹传讹,十分肤浅而不自知。对个性保守者而言,由于很多资讯不论在表面上或是内涵上,本身会相互冲突、矛盾;未能深度解读资讯的情况下,资讯吸收愈多,反而愈易感到困惑与混淆。
身处这种环境,除了要有专业的人或组织来进行资讯的过滤与整理外;个人也应主动建立一套吸收资讯的模式与习惯,才不致陷入适得其反的窘境。
这一模式,首先要先界定资讯的优先顺序,将资讯区分为“核心资讯”、“辅助资讯”与“其他资讯”。核心资讯是指与个人工作或生活会产生立即、必要关联的资讯,是应优先投入时间去理解、思考,并与既有经验做深度的整理、连结;其次是辅助资讯,属于有些关联,但并不会出现即刻效应者;不属于这两者的资讯,则归为其他资讯。在没有核心资讯时,才可依序去接收辅助资讯、其他资讯;但一旦接收了辅助资讯或其他资讯,同样须用心思考、理解。
另一方面,则应养成一套习惯与原则,对资讯的吸收采取“宁可精,不要多”的原则。亦即,前一个核心资讯未充分思考理解前,切勿放下现有的去接收新的资讯,因为唯有每一个核心资讯都被充分思考理解,知识库才会扎实,并立即对工作、生活产生效益。而随着“被充分思考理解的核心资讯”的扩增,知识库的不断扩展,进而还会提升吸收其他核心资讯、辅助资讯甚至其他资讯的效果与速度。
坚守上述原则,一开始或许会为求扎实而显得缓慢,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逐步形成正面的循环效果,充分吸收、消化的速度会愈来愈快,也就自然练就消化大量资讯的能力。
要能跳脱被大量资讯淹没,导致“肤浅、混淆”的陷阱,真正培养出“消化吸收大量资讯的能力”,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机制)与认知。经常演练并习惯于这一方法(机制),资讯的吸收将产生正面的循环效果,个人并能真正善用大量资讯所带来视野扩大的好处。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5)
一、文中第三段提到三种若未仔细阅读的现象,自己的经验中,是否有过这三种未深读而造成不利后果的情况?
二、文中提到略读导致“名词琅琅上口,光说不会做”,自己或部门中有类似的情况吗?这种情况的人具有怎样的人格特质?
三、自己的核心资讯、辅助资讯与其他资讯分别是什么?真正要去区分与执行时,会有什么困难?如何才能做到?
四、资讯吸收“宁可精,不要多”的原则,就是要多思考的意思。这跟我们说的连结阅读有什么关系?
聪明人,容易不务实
聪明人拥有很多优势。首先,聪明人的逻辑性强、思路灵活,理解事物很快,因而经常很有创意。聪明人本身,也因为经常感觉到自己“快速理解、时有创意”的特质,认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