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周郎-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口呼“东光,东光”。石金刚到南皮境内,铁菩萨到东光境内,果然隐没不见。”

“不知过了多少年,在这里要兴建兴化寺,在寺前坑中取土时,挖出两个石雕金刚。众人想把它们放在山门外用来镇寺,但是用什么方法也不能搬动。在这时,来了一个脚穿草鞋、腰系麻绳的小和尚,嘴里念着“心诚则灵,天地感动,不用金银,只用包子两蒸笼”。人们都觉得奇怪,小和尚又说:“阿弥陀佛,佛祖慈悲,法力无边,等我吃完两笼包子,把它俩背上来吧!”大家半信半疑,拿来两笼包子。小和尚吃完,解下腰中麻绳,套住石金刚,把它们背起来放在山门两旁,众人大吃一惊,小和尚却不知去向。”

陈琳说完,袁绍已鼓掌道:“好精彩的故事。子远,我也给你两笼包子,你发发神力将这石金刚搬走吧。”

“两笼包子就想打发我么?”许攸喃喃自语,拉着脸走入了寺门。

陈琳笑着对袁绍说道:“子远智计百出,也许会想出个巧妙的法子来的。”

袁绍、许攸、陈琳三人游完兴化寺后,信步走向寺后的小山。

登到山顶,极目望去,良田千顷,稻浪翻动,农夫们正忙着收割粮食。在山脚处有一大片的枫林,此刻枫叶尚未完全变红,于青色中微微地透出些血色。

袁绍想到远在洛阳的亲人,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陈琳说道:“我如今算是在渤海站稳了脚跟,可是,我的父亲和叔父还远在洛阳,我日思夜想地欲与他们团聚,这相聚之日,却不知在何时……”

陈琳自然知道袁绍的意思,便安慰道:“本初,董卓虽然暴戾,但也是个知道利害的人物,你不和他合作跑出洛阳,他本欲杀你,却又顾忌袁家的显赫背景,方任命你为渤海太守,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如今,他也不会贸然对袁逢和袁隗两位大人下毒手的。”

“哼!董卓逆贼!他虽不杀我,我却欲杀他。只是顾忌留在洛阳的那些亲人们……子远,你可有何良策?”袁绍手扶腰间长剑,问许攸道。

一阵清风吹来,许攸用手某了摸胡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道:“董卓老贼一直派人盯着袁逢和袁隗两位大人,他们想要从洛阳逃出来,那难度是相当地大呀。不过……”

“不过什么?快点说啊,子远,你要急死我了。”袁绍跺脚道。

“不过我们只要得到一个人的帮助,就可以有办法救他们出来了。”许攸慢悠悠地说道。

“子远说的那个人是谁?”陈琳好奇地问道。

“周瑜周公瑾!”许攸咬牙道,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了周瑜随身佩戴的那把闪闪发光的纯均之剑。

袁绍疑惑地问道:“原来你说的是公瑾,我与他是极熟的。不过,他现在已在居巢当他的居巢长了,又不在洛阳,有何方法可以将人带出来呢?”

“本初你有所不知,我对周瑜的所作所为非常感兴趣,曾经偷偷地调查过他,结果我发现洛阳城里那家生意火爆的精武门武馆居然是他的秘密据点!”

“秘密据点?”袁绍重复了一句。

许攸点头,小眼放光,说道:“这家武馆以教授学员武功为掩护,馆中的人员负担着打探消息、传递情报、拉拢勾结策反军中将领的重要任务!而且周瑜离开洛阳之后,这家武馆并未关门,仍在一直运转。”

袁绍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说道:“公瑾早就提醒我洛阳局势危险,要我离开洛阳,想不到公瑾竟然还安排有这么厉害的后手,我不及他也。”

陈琳在一旁也惊叹道:“这个周瑜到底是何方神圣?做事如此滴水不漏?”

许攸不满地看了陈琳一眼,说道:“这以武馆为掩护行刺探情报之事不足为奇。本初啊,我的意思是你可修书一封,让周瑜命令洛阳武馆里的人想方设法地将袁逢和袁隗两位大人偷偷地送出京城,他们在京城里可是白道和都吃得开的。你看如何?”

袁绍点头道:“这个法子可以一试,待我们回府后我就写。”

陈琳忙道:“且慢。如此重大之事,还是派一个人前去当面说明较好。我愿跑居巢一趟。”

袁绍说道:“孔璋,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了,路途上定要注意安全。”

陈琳领命下山,心中暗想:“近日总是听闻这个周瑜在居巢兴修水利、屯农田、招贤纳士、开办读书馆、剿灭盗匪,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事情,深得百姓们拥戴,居巢已经隐隐成为一种新生活的象征。这次,我一定要认真地观察观察。还有这个周瑜,号称江东美周郎,文武双全,我是定要领略领略他的风采的。”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谢谢!!!

今天写完一看,已是凌晨了……

 第六十八章 高唐城破

青州,平原郡,高唐县。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中称“海岱惟青州”,海即指渤海、岱即指泰山,地域包括泰山以东至渤海的广大地区。

青州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

青州下辖平原郡、济南国、乐安国、齐国、北海国、东莱郡六个郡、国,共六十五县,治所临淄县。

平原郡下辖平原、高唐、祝阿、漯阴、安德、鬲国、西平昌、般县、乐陵、厌次等十县,是青州第一大郡。

董卓立刘协为帝后,刘协改元永汉,这一年,青州果然大旱,平原尤甚,又发了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如魔鬼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百姓们食不果腹,纷纷离开家园远走他乡,更有年轻力壮的汉子拿起武器,聚在一起做了盗匪,打家劫舍,东夺西抢。黄巾大起义失败后躲藏在民间的黄巾军余党趁机重新举起了太平道的大旗,于是黄巾的浪潮再次涌起,席卷青州。青州境内出现了几百股的黄巾,甚至有多股黄巾军联合起来,攻打县城,摧城夺寨。

高唐县东门,低矮破旧的城墙上,一个守卫的士兵正背靠着城墙垛在打瞌睡,这个懒洋洋的秋日午后,让人感觉困困的。

忽然,那名士兵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这声音远远地传来,似狂风吹过石头上的空洞,又似许多蜜蜂聚在一起时发出的嗡嗡声。那名士兵忙转身透过城墙垛看过去,顿时惊得张大了嘴巴,只见远处的平原上,一条黑黑的粗线在不停地蠕动,越蠕动越粗,越蠕动越大,无数的流民头裹黄巾,穿着破烂的衣裳,手持各式各样的兵器,举着残破的旗帜,嚎叫着直扑高唐县城而来。

“敌袭!敌袭!”那名士兵发出凄厉的叫喊声,喊完即瘫倒在地,彷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般。

整个东门的守卫们都被士兵的喊声惊呆了,他们隐隐地感到脚下的土地开始在微微地颤动,顿时,人群纷乱,许多士兵忙着拿起武器上城墙防守,一个小头目大声喊道:“快快拉起吊桥!快快关闭城门!”说罢,这个小头目对身边的一个士兵说道:“二狗子,你跑得快,赶紧通知刘县令、关县尉、张县尉,让他们赶快派兵过来支援!”

县衙内,得到敌袭的消息后,一个身高七尺五寸、双手过膝、两耳垂肩的中年人立刻行动起来,他迅速地穿戴整齐,对身边的文吏说道:“宪和,你负责组织城里的青壮,拿起守城工具,全部给我上城墙去守城去。此刻,二弟和三弟该带着人马赶到东门了吧。”

说罢,刘备拿起双股剑,瞪着眼睛,翻身上马,直奔东门而去。

在漫山遍野的黄巾军的身后,几骑马伫立不动,前面的两匹马上坐着两个铁塔似的大汉,满脸的强悍之色。

一骑马的背后一面“管”字大旗迎风飘扬,另一骑马的背后一面“黄”字大字猎猎作响。

“管”字旗下的黑脸大汉对旁边的黄脸大汉说道:“黄头领,你看今日能否攻破这高唐县城?”

黄头领哈哈大笑,豪气干云地回道:“区区高唐城,城小又破旧,灭了它还不是易如反掌?怎么,管头领心里有顾虑?”

那个黑脸的管头领名叫管亥,是黄巾军的一员悍将,本落草为寇。青州大旱给了他机会,再次汇集流民,手下已有一万多人马。

那个黄脸的黄头领名叫黄龙,早期即与张角一起率民众揭竿而起,后来,因寡不敌众而受挫,为了保存实力,黄龙将部队化整为零,时分时合,与敌周旋,一直坚持斗争。这次他将各地分散的部队整合起来,补充了大量流民,有了两万多人马。

管亥闻黄龙所言有些恼怒,巨塔一般的身形似乎也胀大了些,厉声说道:“我管某人怕过谁来?想当年纵横河北,即使面对大汉的精锐之师,我可曾皱过一次眉头?”

管亥一伸手在自己胸前的护心镜上重重一拍,又道:“我这身体上,流下过多少热血?有多少条刀创剑伤?这都是为我黄巾将士所留!”

见管亥有些动气,黄龙忙换了笑脸道:“老管,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你何必如此较真?我俩合兵一处,兵威大振,已经破了三四个县城了。西河郡的郭太大帅写信给我们,他前几日大败董卓手下的大将牛辅,斩首数万!如今他已准备兵发河东,与我们遥遥呼应。我已去信表示祝贺了。”

管亥点头说道:“老黄,这些联络之事俺也不会,就全都交给你了。如今我们的形势看起来很不错,天公大将军在天有灵也会笑的。看!我们的弟兄们开始攻城了!”

黄龙远远望去,只见黄巾士兵们已经攻到了城墙下,十几架云梯飞速地靠在了城墙上,身手矫捷的士兵已经开始顺着云梯往上攀爬。

管亥大喝一声:“管某来也!”,马鞭用力地抽在马屁股上,座下的黑马吃痛扬起前蹄,“咻律律”仰天长叫,前蹄落地,如箭一般飞驰而出,直奔南门而去。

高唐城东门,刘备刚刚赶到,便有小头目上来汇报军情:“禀报县令大人,城外有黄巾贼党约一万人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