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龙书金少将:抗日战争的1939年3月,在罗荣桓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担任东进纵队五支队副支队长兼团长,于鲁北陵县大宗家与日军激战中左臂中弹,弹头于左肱骨炸开,为粉碎性骨折。后来,左臂残废,仅以筋皮相连。
陈波少将:抗日战争的1940年3月,担任八路军前总特务团副团长,在一次演示新地雷时,为战士示范滚雷的使用方法,滚雷突然爆炸,陈波左臂被炸伤,截去左臂。
廖政国少将:抗日战争的1940年新四军黄桥整训时,在粟裕领导的江北指挥部担任第1纵队4团团长。一次,为了试验缴获来的泰州造手榴弹投弹效果,廖政国在拆一枚手榴弹时,突然木柄冒出白烟,他想往窗外扔,来听课的干部正在集队,想往里屋扔,团政委正在里屋休息。廖政国只好高高把手榴弹举过头顶,一声巨响,廖政国的右臂被炸断。

回顾全军首次授衔,有关数字统计显示出我军的特色(6)
罗应怀少将:抗日战争的1942年在与日伪军反“扫荡”作战中负伤,1943年双臂残废。
张和少将:抗日战争的1942年7月13日,在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担任冀中军区干部大队大队长,指挥白杨堡战斗时,右腿被日军掷弹筒炸伤,右腿从大腿根部20公分处截除。
童炎生少将:抗日战争的1944年10月初,在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担任苏中军区特务3团政委。一次战斗结束,童炎生在试投缴获的敌人土造手榴弹时,没想到手榴弹在手中爆炸,他的右手五个指头都被炸飞,从手腕处做了截肢手术。后来,童炎生杀敌心切,伤口还未愈合就回了部队,结果伤口无法愈合,只好做了第二次截肢手术。
苏鲁少将:解放战争的1949年4月21日,在聂荣臻领导的华北军区担任第62军184师副师长,奉命攻打太原东门外的红房子据点时,因敌人的连环雷爆炸,右臂被炸,伤势严重,进行了截肢手术。4月下旬右臂从大臂三分之一处截去。
女性将军1人:少将李贞,时任军事检察院副院长。
外籍将军1人:少将洪水,越南河内人,京族,曾任军委主办的《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等职,1956年回国。
起义将领9人:上将有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3人,中将有曾泽生1人,少将有林遵、邓兆祥、张世珍、魏镇、刘善本等5人。他们都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起义的原国民党军将领。
归侨将帅8人:元帅叶剑英,马来西亚归侨;上将叶飞,菲律宾归侨;中将庄田,新加坡归侨;中将卢胜,新加坡归侨;少将唐铎,苏联归侨;少将陈青山,马来西亚归侨;少将叶松盛,印度尼西亚归侨;少将曾生,澳大利亚归侨。
惟一的将军夫妻:上将甘泗淇,少将李贞。
同名将军有4对:李元:1894年生,江西吉安人,1955年授予少将;李元:1917年生,湖南平江人,1964年晋升少将。李道之:1911年生,江西吉安人,1955年授予少将;李道之:1916年生,山东牟平人,1964年晋升少将。张英:原名黄文荃,1914年生,广西灵川人,1961年晋升少将;张英:1916年生,辽宁盖县人,1964年晋升少将。罗斌:1915年生,江西永新人,1955年授予少将;罗斌:1914年生,福建武平人,1962年晋升少将。
原东北军出身的将领25名:上将吕正操,中将万毅,少将解方、陈锐霆、贾陶、沙克、封永顺、赵东寰、于权伸、赵承金、高存信、李觉、徐明、宋学飞、金振钟、张志毅、杨有山、张加洛、罗文、纪亭榭、管松涛、郭维城、王振乾、江潮、张学思。
原西北军出身的将领8名:中将孔从洲、阎揆要,少将张希钦、童陆生、何振亚、沈启贤、牛化东、廖运周。
我军实行军衔制以后,有下列不同军衔的将帅相继不幸地第一个离开了我们,特此纪念。
1955年11月,同刚刚授衔不到一个月的资凤少将在南京不幸病逝,享年60岁。资凤是第一位辞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第一位辞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57年,朵噶·彭措饶杰中将不幸病逝,享年54岁。朵噶·彭措饶杰是第一位辞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1960年7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成都军区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病逝,享年47岁。贺炳炎是第一位辞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1961年3月16日,军事家、*中央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大将陈赓病逝,享年58岁。陈赓是第一位辞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1963年12月16日,军事家、*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同志病逝,享年61岁。罗荣桓是第一位辞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从1955年实行军衔制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十年间,还有如下40位将军不幸辞世:1956年有陈奇少将,终年46岁;洪水少将,终年50岁;张世珍少将,终年54岁。1957年有金绍山少将,终年42岁;李发少将,终年44岁;邱蔚少将,终年44岁。1958年有彭显伦少将,终年63岁;黎有章少将,终年43岁。1959年有王道邦中将,终年48岁;覃健中将,终年46岁。1961年有张祖谅中将,终年50岁;程悦长少将,终年50岁;潘世征少将,终年45岁;陈铁君少将,终年44岁;叶道友少将,终年47岁。1962年有李克农上将,终年63岁;肖远久少将,终年60岁;江峰少将,终年48岁;梁金华少将,终年49岁;陈文彪少将,终年52岁;王远芬少将,终年56岁。1963年有程儒珍少将,终年63岁;陈远波少将,终年50岁;张驾伍少将,终年52岁;张雄少将,终年55岁;乔信明少将,终年57岁;1964年有甘泗淇上将,终年61岁;朱明中将,终年61岁;朱辉照中将,终年53岁;李平少将,终年50岁;周学义少将,终年52岁;肖学林少将,终年53岁;赵北源少将,终年47岁;卢燕秋少将,终年52岁。1965年有赖传珠上将,终年55岁;倪志亮中将,终年65岁;王再兴少将,终年51岁;王之平少将,终年63岁;丁世方少将,终年53岁;龙福才少将,终年56岁。


兵团、军、师三级军政主官授衔分布(1)
开国将帅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都分别战斗在全国不同地区的革命根据地,因而部队的番号也不同,经过统计,现把中将以上将帅的分布罗列如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所属的部队:红一方面军元帅8人,大将7人,上将31人,中将91人;红二方面军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24人;红四方面军元帅1人,大将2人,上将14人,中将51人;陕甘红军上将1人,中将3人。
抗日战争时期所属的部队:八路军元帅9人,大将6人,上将31人,中将91人;新四军元帅1人,大将4人,上将26人,中将86人。
解放战争时期所属的部队:军委总部元帅2人,上将3人。一野元帅2人,大将1人,上将6人,中将21人;二野元帅1人,大将2人,上将9人,中将21人;三野元帅1人,大将3人,上将10人,中将38人;四野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20人,中将56人;华北军区元帅2人,大将1人,上将9人,中将30人。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指出:野战部队的序列,军以上设野战军和兵团两级。兵团统一以番号排列,共定20个兵团的番号。各兵团的正式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某某兵团。中央军委的指示下达后,至1949年6月全军共组建了16个兵团。通过这次整编,解放军在正规化建设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此后,随着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国民党军大批起义设诚,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又将起义部队先后整编为3个兵团。1950年4月,由于解放战争胜利结束,各野战军和兵团番号先后奉命撤销。
19个兵团,应编38名正职,因有5名兼职,所以实有33人任职。1955年授衔时,首任兵团正职领导中,有1人授予元帅,4人授予大将,19人授予上将,3人授予中将,6人未授予军衔。具体名单如下:
第1兵团下辖第1、第2、第7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上将)。
第2兵团下辖第3、第4、第6军,司令员许光达(大将),政治委员王世泰(未授)。
第3兵团下辖第10、第11、第12军,司令员陈锡联(上将),政治委员谢富治(上将)。
第4兵团下辖第13、第14、第15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大将)。
第5兵团下辖第16、第17、第18军,司令员杨勇(上将),政治委员苏振华(上将)。
第7兵团下辖第21、第22、第23、第35军,司令员王建安(上将),政治委员谭启龙(未授)。
第8兵团下辖第24、第25、第26、第34军,司令员陈士榘(上将),政治委员袁仲贤(未授)。
第9兵团下辖第20、第27、第30、第33军,司令员宋时轮(上将),政治委员郭化若(中将)。
第10兵团下辖第28、第29、第31军,司令员叶飞(上将),政治委员韦国清(上将)。
第12兵团下辖第40、第45、第46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大将)。
第13兵团下辖第38、第47、第49军,司令员程子华(未授),政治委员萧华(上将)。
第14兵团下辖第39、第41、第42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政治委员莫文骅(中将)。
第15兵团下辖第43、第44、第48军,司令员邓华(上将),政治委员赖传珠(上将)。
第18兵团下辖第60、第61、第62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元帅)。

兵团、军、师三级军政主官授衔分布(2)
第19兵团下辖第63、第64、第65军,司令员杨得志(上将),政治委员罗瑞卿(大将)。
第20兵团下辖第66、第67、第68军,司令员杨成武(上将),政治委员李井泉(未授)。
第21兵团下辖第52、第53军,司令员陈明仁(上将),政治委员唐天际(中将)。
第22兵团下辖第9军和骑兵第7、第8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