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游古记-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是这样,那今晚武昌城恐怕就不太平了,众人都想到了这个结果。
正在这时,唐大鹏前面派出去观察消息的护卫急冲冲跑了进来,向唐大鹏禀报:“大人,知府衙门前已经聚满了饥民,知府和布政使衙门所有捕快、民壮都出头维持秩序,通告说今晚不会放粮,但饥民们都不相信,开始有人叫着要冲进去抢粮了。”
“由于捕快、民壮人少,湖广都指挥使已经派出军队参加警戒,但饥民太多,连附近的街道都挤满了,一旦骚乱,恐怕军队也无力弹压。”
唐大鹏惊问道:“那现在呢?饥民已经骚乱了吗?”
“还没有,只是不停有人喊着冲进衙门去抢粮食!”护卫回答。
“再探!”
“是!”护卫退出。
唐大鹏眉头锁在了一起,说道:“你们帮我出出主意,我现在该怎么办?”
晏师爷想了想,说道:“大人,当务之急是开仓放粮,稳定局势,只有把灾民的情绪稳定住了,才不会出大的乱子、至于里面有什么蹊跷,只能等安抚饥民,稳定局势之后再说。”
“可谭知府没有放粮的意思啊!”雷芸儿道。
晏师爷想了想,沉声道:“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动用湖广锦衣卫,强制接管武昌知府衙门赈灾事务,开仓放粮!”
唐大鹏也正是这样想的,布政使是从二品的高官,连知府都是正四品,自己这一小小县令一个都惹不起,但锦衣卫有纠察百官的职权,不管你官有多高,一旦抓到把柄,一样统统拿下。
可是,他不知道这个办法会不会拾自己引祸上身,这涉及到政治斗争,这可不是他的强项,这也正是唐大鹏向晏师爷他们表露身份,征求意见的主要目的。
唐大鹏问道:“这样做行不行?”
晏师爷说道:“没问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圣明君王都明白这个道理,当今圣上英明神武,远胜历代所谓明君,更是体贴民情,所以,赈灾是皇上最为关心的事情,从朝廷连续两次拨发赈灾粮款一事就已经很明白。”
“但现在,满城饥民没有得到救济,饿死的、冻死的,比比皆是,抢粮事件越来越多,灾民的情绪已经有失控的征兆,如果现在有人从中挑拨,混淆视听,故意制造混乱,就很有可能造成大乱甚至暴乱。”
晏师爷顿了顿,接着说道:“从刚才护卫探得的消息,这种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一旦武昌大乱甚至湖广大乱,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这可是皇上最不愿意看见的。”
“如果出现这种皇上不愿意见到的结果,从坏的说,大人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特使,有纠察百官之职,眼见危难,袖手旁观,到时候恐怕难辞其咎;从好的说,如果大人在这危难关头,力挽狂澜,稳定局势,及时制止了暴乱的发生,那将是奇功一件,也是造福百姓的无量功德之事啊!”
晏师爷这一番话,点醒了梦中之人,唐大鹏连连点头,猛地站起身:“就这么办!到湖广锦衣卫千户所去,带锦衣卫接管知府衙门,放粮赈灾!”
说到最后这句话,唐大鹏脸色突然变得严峻起来。
雷芸儿最喜欢热闹,接管知府衙门这个大热闹那可最是好玩了,再说了还能救那么多老百姓呢,高兴得差点蹦起来,连声催促唐大鹏出发,这才发现唐大鹏神色不对,疑惑地问道:“哥,你怎么了?”
“知府衙门里没有粮食!”
啊?众人都惊呆了。雷芸儿急声问道:“没有粮?哥,你怎么知道的?那粮食呢?”
唐大鹏说道:“咱们方才到布政司衙门被烧毁的粮仓勘察的时候,你们没有发现吗?废墟里根本没有粮食的灰烬。”
雷芸儿低头回忆了一下,她不清楚这粮食烧毁应该是什么样的灰烬,说道:“也许是被那场大火全部烧毁了呢?”
唐大鹏摇摇头:“不对,大火虽然大,要想把那么多粮食全部烧成灰烬却不可能。”
“为什么?”雷芸儿问道。
“粮仓的粮食是装成袋,一袋一袋叠压在一起的,有句话你没听过吗:火要空心,人要忠心。烧火只有中间是空地,火才燃得起来,烧得大。”
雷芸儿去过她老爹衙门里的粮仓,对粮仓里的情况当然知道。抢着说道:“我明白了,粮仓里的米袋都是堆成小山似的,中间不是空的,所以应该只有表面的大米被烧毁。”
“是的!粮仓的立柱木头都没有全部烧尽,底层的粮食也应该没有被烧掉。退一步说,就算是火势太大,燃烧时间太长,粮食全部都被烧毁了,但那么多粮食,烧出来的灰烬也会很多的,可我们根本没有看见大堆的粮食灰烬。所以,布政司衙门粮仓里根本就没有粮食!”
“既然布政司粮仓的赈灾粮食不翼而飞,又被人故意放火毁灭罪证,同样道理,知府衙门的粮食也可能已经被人转移出去了,而且,这知府衙门的粮仓也可能会被人烧毁灭迹!”
雷芸儿着急地说道:“那怎么办?如果找不到粮食,就算接管了赈灾事务也没用啊!”
万师爷道:“大人,赈灾的粮食非常多,那么多粮食要从衙门转移出去,目标太大,有可能运来的时候假装运进衙门,实际上,粮食已经运到了别的地方,要不然,转移粮食的地点就应该距离官府粮仓不远。”
唐大鹏沉吟道:“这么说来,布政司和知府衙门的粮食,都存在某处。找到这些粮食,就能安抚饥民,稳定大局!”

第二百五十三章 动用锦衣

更新时间:201513 19:46:05 本章字数:2350
雷芸儿问道:“可怎么知道粮食去了哪里呢?”
万师爷道:“很可能在米员外家!大灾之年,米员外家却有新米,如果不是他长途贩运来的,很可能就是公私勾结侵吞的赈灾粮!”
说到这里,万师爷想了想,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大人,我有一个建议,可能有些冒险,但最后关头也许对化解这场危机有用。”
唐大鹏大喜,急声道:“先生请讲!”
“如果没有证据或者来不及查证证明米员外与这件事有关,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先借赈灾紧急之名,强行征收米员外家的粮食,先放粮赈灾,后面再查他与官粮失踪案有无联系,没有的话,奏明朝廷,拨粮补偿给他就是。”
这一招唐大鹏到没想到,高兴地连连点头称赞道:“高!你们两个师爷实在是高!”
强行征收是个好主意,唐大鹏心想,他娘的,老子这锦衣卫指挥使特使,征收你小小米行的米放粮赈灾,那还不是小菜一碟!还算给你天大的面子了,大不了后面补偿你就是,唐大鹏有了这一招,心中大定。
见唐大鹏很高兴,万师爷小心地说道:“不过,这招有很大的风险。”
唐大鹏一怔,一颗心又悬了起来:“怎么了?什么风险?”
“米员外能在大灾之年有新米出售,恐怕不是等闲商贾,否则的话,征粮赈灾这一招知府衙门怎么会想不到呢,他们之所以没有征收米员外家地粮食,很可能就是米家有强硬的后台,所以,弄不好可能会惹祸上身,请大人权衡利弊再作决定。”
征收自古就有,古代的政府征收行为随意性更大,但是,也得看征收对象而定,对一般小老百姓征收了也就征收了,甚至连补偿有时候都免了,可是,对达官显贵,这就没那么简单了,这一点现在也是一样。
这米员外很明显有后台,只是还不知道他的后台是谁,有多大。如果自己强行征收他的粮食赈灾,惹毛了他的后台,就算看在赈灾这个堂而皇之地理由上现在没事,保不定后面就会给你打棍子、揪辫子、扣帽子、装袋子了,有的你受的。
唐大鹏听了万师爷的话,心中顿时凉了半截,这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太复杂了,稍不留神就要惹祸,当然,拍屁股走人是最稳妥的,现在马上离开武昌城,将来出事情也怪不到自己。
不过,想起满城的饥民,想起小丫头茉莉爹娘弟弟活活饿死在武昌城大街上,想起无数卖儿卖女的饥民们,唐大鹏不忍心就这样坐视不理,至于这案子是否牵扯到建文余党谋反案,那都还是次要的,唐大鹏现在考虑的,是这满城数万饥民的生死。
来回走了几步,唐大鹏下定了决心,决定在最后迫不得已的时候,采纳万师爷的建议,强行征收米员外家粮食开仓放粮,至于后面有什么小鞋,现在也顾不得了。
唐大鹏挥手道:“就这么定了,先到锦衣卫千户所!”
唐大鹏的小黑狗一直在屋里转来转去,现在看见唐大鹏要准备出去,顿时欢蹦乱跳起来。
雷芸儿说:“哥,要不要带你的小黑狗?”
小黑狗好像知道他们在说自己,赶紧摇着小尾巴跑了上来,围着唐大鹏打转。唐大鹏蹲下身,摸了摸小黑狗的脑袋:“今晚主要不是破案,而是赈灾,就把它留在这里陪郭夫人他们吧!”
唐大鹏告诉郭夫人她们说自己外出有事,叫她们就呆在驿站不要乱跑,然后带着雷芸儿、两位师爷还有杨俊豪等锦衣卫护卫,一行人骑马出了驿站,发现原来满是饥民的大街上,已经空空荡荡,很显然,都闻讯赶到知府衙门去了。众人更加感觉到事态的严重。趁着夜色,快马奔驰直奔锦衣卫千户所。
到了门口,杨俊豪向门卫亮出自己的京城锦衣卫腰牌,称有紧急军务马上要见千户大人。
锦衣卫毕竟不同于地方官衙,知道京城来的锦衣卫称有紧急军务意味着什么,门卫立即将唐大鹏等人引到了客厅,随即通报了湖广千户罗大人。
罗千户听说有紧急军务,带着两个锦衣卫副千户急冲冲赶了出来,唐大鹏从怀里摸出自己的特使腰牌,罗千户看罢大惊,躬身施礼:“卑职参见特使大人!”另外两个副千户也急忙跟着躬身施礼。
唐大鹏问道:“咱们千户所里还有多少锦衣卫?”
罗千户说道:“还有五百多人,其他的都派到知府衙门协助维持秩序去了,今晚饥民得到消息说知府要放粮,所以全都跑到知府衙门去了,卑职查问过谭知府,今晚并无放粮的准备,估计有人在搞鬼,卑职正在着手调查这件事。”
“本官今晚也正是来查这件事情,我怀疑有人利用饥民,故意制造混乱,企图引发饥民暴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