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即使一个人不承担检查可供选择的
根据的个人责任,而只是单纯随着直接感知到的事物而动,这也没有把目的的进程从他的行为中抹掉。假定那位父亲对妻子的否定表情看了一眼就立即毫不思考地对女儿说“不,宝贝儿,我想今晚你最好呆在家里”,这只是接受或转而同意别人用作根据的先行项。父亲在此所作的决定也依然表现了目的。在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以后,我们就可以对自由意志作出如下定义:
自由意志是以非技术的方式指涉响应性有机体所具有的、用以辩证地改变自己在行为过程中作为断言(用作根据的前提)而肯定的意义之能力。只有当我们能够改变自己为之而作出决定的根据时,我们才是自由有机体。在作出肯定之前,我们可以谈及自由;在作出肯定之后,我们可以谈及随之而来的意义延伸中的意志[力]。总之,自由意志与精神决定论是一件事物的两个对立面。
自由意志与自决不仅因响应性而成为可能,而且是响应性的绝对条件。人类的本性要求人类在自己不断流逝的生活图景中“采取一种立场”,因此,这一过程总是包含着选择或决定,甚至在这一选择过程不为自己所注意到时仍是这样。当人认识到这一选择过程时——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从多项根据中决定一项,个人的责任也就进入这幅画图之中了。生活的现实会限制可以被断言(被肯定为前提)的根据,所以,除了在幻想中以外,穷人就无法驾驶上一部外国制的运动跑车,
相貌平平的妇女就不会富有魅力。但是,尽管事实如此,人的本性中总是有一个辩证的思维过程允许男人和女人对他们的生活促动因素中的关键点做点什么。具体地说,这点“什么”包括详细地检查构成行为根据的设想、信仰、价值观,等等。它们是行为的前提。
通过思考,穷人可以认识到运动跑车并不会造就出天堂,相貌平凡的妇女也会认识到美不单指外貌。当然,我们无法保证人人都会得到这种较“健康”的结论。经过思考,穷人或许会决定去偷汽车,相貌平凡的妇女也许会决定求助于整形外科。尽管如此,如果作为根据的设想得到思考检查,而生活的进程经过个人的决定后也确立了,这样我们就有了或常常有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个体。现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反省性思考可以指导一个人在行为中发挥作用;这还可以使一个人与其他人融洽相处,因为正如我们在本书的首章(p.6)所强调的,人们作决定时所依据的独特的个人根据远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多。归根结底,在生活的设想方面,人类相同的东西总是比不同的东西多,而且毫无疑义,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人与人之间的心心相印和理解才成为可能。
虽然到此为止我们一直在谈论人类,但是,我们并没有声言比人类低级的动物就完全缺乏辩证推理的能力。使自由意志成为可能的辩证推理能力在所谓的人类这种动物中极有可能达到最高的发达程度。但是,在进化到这一阶段之前的某个阶段中,很可能有一种也具有辩证推理能力的动物已经补足了全然实证性的行为了。这时,双极性意义就出现,而这种“较高级”的动物也就变成了创造象征的而不是只用符
号作中介的有机体。任意性产生了!心灵的这一开放使动物的思维能力问题陷入混乱,因为现在它觉知到很多不同的含义或“可能性”。这就从根本上迫使它从很多可以得到的前提中肯定一个。它觉得有必要在生活的经验中“采取一种立场”,而不应只对生活中单向的操纵作出“反应”。
例如,一种因“自然”促成(动力因导致)而在树上或沿河岸寻找食物的动物,如今可能在这一促成过程中认识到其他抉择,比如它也可以从树上下到地面来或到远离河岸的平原上去。这一抉择(选择)并不是偶然作出的,而此处的“自然选择”也不是逐步或盲目地发生,而是带有预见性,是期望在生活中取得突出的好处。实际上,断言是被强加在这一动物之上,以使它不断扩大的对事件把握的能力更为稳定,使它能肯定自己通过辩证推理得到的“多个”结论中的“一个”。在具有辩证推理能力的动物的最高级形式人类中,这种确定一种“已知”抉择(选择、观点、设想、“真理”,等等)的思想需求促进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社会秩序。人被说成是一种社会动物。这种看法可能正确,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绝对需要一个赖以为着手即响应的坚实前提:社会规范并不是堂而皇之、“高悬空中的刺激”,通过外部操纵和强化把自己的操纵效果塞进人民大众的脑袋里。社会规范是一个人共为之的“那个”(前提),它为一个可见的群体(数量由小到大)的所有成员所肯定,在生活中赋予他们以共同的本体和义务意识(“一元”)。
不久以前,认为较高级的猿类已进化到具有辩证推理能力的理论似乎还得不到承认,更不要说更低级的有机物了。然
而近些年来确有一些学者开展了用聋人的手语与黑猩猩和大猩猩进行思想交流的实验。他们报道了这些动物如何适应情景,如何表达出与当时的“环境刺激”要求并不一致的观点。这些报道对目的论者来说都颇具启发性。这些学者中有一位帕特森博士,是心理学家。他教一只名为“科科”的雌性大猩猩(写作本文时约七岁)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当我们读到科科跟她的驯养者们恶作剧时,都觉得很有趣,比如有时科科很讨厌这种交流而故意捣乱(有时就简直一点也不听话)。在描写其中一个例子时帕特森博士写道:“她〔科科〕似乎对自己恶作剧的效果洋洋自得,作出的反应常常与我的要求刚好相反。有一天,在摄象时我要求科科把一只玩具动物放在一个口袋底下,而她却拿起玩具伸臂举到天花板上。”
虽然心理学家并没有用辩证理论来考虑这些低级的辩证行为(底下—上面、向上—向下,等等),但这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探讨过的历史上的科学传统的缘故。他们的科学前提或“模式”不幸地都具有实证论的偏向。然而,这不应妨碍我们在一切与描写人类有关的事例中体会出字里行间的含义。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理解了心理学上的自由意志指的是什么。认识这一过程并不等于我们在包含宗教观点、政治信仰、民族忠诚、社会偏见、生活方式的偏好等生活问题上,给“我应该肯定哪一个前提〔理由、真理、预断性假设,等等〕”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正如我们在第一章指出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心理学的任务。我们的责任是勾画出一幅尽可能准确的人类本性的画图,一幅与科学证据相一致的、具有广泛
指导意义的画图。下一步我们就转谈这个问题,看看目的论人的形象究竟有多大的指导意义。
第八章 心理疗法中的因与果
通过第五、六、七章,我们勾画出了自由意志的轮廓,指出了自由意志是人类不仅有反应性行为,更有响应性行为这个事实在心理上的必然结果。现在,我们就必须把这一构想作为一项断言应用到人类状况研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领域中去。如果我们勾画出来的轮廓里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能在这些不同的论题中为我们所描绘的目的人的形象找到圆融一贯的证据。从第八章开始至第九、十、十一章,我们将以这样的目的引导读者探讨一下几个相关的领域。
心理学一直被用来矫治人类行为中的各种问题,包括从减轻体重到医治神经症与精神病症等方面的所有问题。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他们的专业作用就是控制和预测人的行为。他们所指的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提出证据与实施证明,而是具体地操纵人,使人进入一种更好的生存状态。有的人却认为这种控制人们生活的愿望要不得,有损人的尊严。心理疗法的主要流派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和存在主义现象学疗法。在本章里,我们将对这些方法逐一进行目的论分析,
并看看它们每种方法的效果如何。
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起源于三位医生的研究,他们是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我们已经对弗洛伊德作过较详细的讨论(第三章,pp.43—49和第七章,pp.129—134)。他是精神分析学之父。他创立了人们熟悉的梦析法、自由联想法、躺椅法,等等。所有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想促进对神经症状态的洞察。假如弗洛伊德并不相信心灵的一个方面(潜意识)或另一个方面(意识)总是要作出响应以产生行为,那么这种洞察就不可能得到。洞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的断言的别名。如果我们在第三章(p.33)中举例的孩子长大后都无法解决恋母情结的冲突(假定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么,他就可能与一系列的母亲形象反复“表演出”这种场面:他会对一系列母亲形象发怒,与其中几个结婚,而一旦这种精神字谜使他的配偶无法忍受时就与之离婚。弗洛伊德把这种情况称为神经症行为的强迫重复。因为弗伊罗(Fuero)总是受到压迫,所以,这种家庭戏剧就总是反复上演。
为了矫治这种强迫重复,弗洛伊德相信,他必须首先通过分析神经症患者的梦、口“误”以及患者躺在靠椅上时(即在自由联想期间)可能出现的任何幻想,为自己和病人把冲突分辨清楚。在这个寻找神经症根源的过程中,当所有的资料都收集齐了以后,弗洛伊德就向病人解释一切。这就叫
解析。弗洛伊德曾经描述过这一过程:“其要点是:我应猜出秘密(比例中的潜意识动力)并坦率地把这一秘密告诉病人。这样,病人通常就被迫放弃对它的抵制。”在此,“我追求母亲”(本我愿望)的认识就由于此事令人厌恶的含义而被人格的意识面(自我、超我)所抵制。但是,由于持之以恒的解析和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