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何有可能会让别人生气的言行,都会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不安。符合/不符合

  我很少把工作派给别人。符合/不符合

  当我对别人的请求或需求说“不”时,我会感到内疚。符合/不符合

  要是我没能做到随时付出我的全部,我会觉得自己是个坏人。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你的“好人情结”有多严重?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看你测试的总分。统计一下你选择“符合”的个数,那就是你的总分。请参照下面给出的分数范围来解释你的取悦症程度:

  ◆总分在16~24分之间:如果你的分数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的好人情结根深蒂固,已经非常严重了。你可能已经感受到,取悦症在严重损害你的情感和生理健康,以及你的人际关系。幸运的是,你目前的痛苦可以成为康复计划中强大的动力,不过,你必须马上行动,治愈顽疾,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总分在10~15分之间:如果你的总分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已经有较严重的好人情结了。要打破这种有害的模式,你必须要在它进一步恶化之前,专注、努力地做出改变。

  ◆总分在5~9分之间:如果你的总分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有不太严重的好人情结,你已经对自我亏待倾向有了一定的抵抗力,然而,你取悦于人的习惯仍然有可能威胁你的健康和幸福。你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力,争取完全摆脱它。

  ◆总分低于4分:如果你的总分低于4分,那么目前来看,你可能只有轻微的好人情结,甚至完全没有。然而,应该警惕的是,取悦症是自我强化的循环,能够迅速地发展,并突然摧垮你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你可能希望事先了解它。

  你是哪种类型?

  为了确定你的好人情结的主要根源,你需要按照三类根源把上述测验项目分成三组,看看自己每组各得多少分。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更多地受取悦于人的思维(或者说心态)控制,请把1、3、5、8、13、17、18和24这8个题作为一组,然后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

  想知道自己是否主要受取悦于人的习惯(或者说行为)支配,请把6、9、11、16、19、20、22和23这8题作为一组,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主要受制于取悦于人的情感(或者说感受),请把2、4、7、10、12、14、15和21这8题作为一组,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

  得分最高的那个组别,就是给你造成取悦问题的主要根源:

  ●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思维或心态,那么你就是一个认知型的

  “好人”;

  ●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习惯或行为,那么你就是一个习惯型的

  “好人”;

  ●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情感或感受,那么你就是一个情感逃避型的

  “好人”。

  如果你有两个或三个组别的得分并列最高,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取悦症没有唯一的主要根源。对你的取悦问题而言,并列的两类甚至所有三类原因都同等重要。

  取悦症三角形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取悦症的三个心理要素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行为、思维和情感是三条边,而且它们彼此互为原因和结果(见图1…1)。例如,强迫行为受畏惧和逃避情绪驱动,并由扭曲的、有缺陷的思维所支持。同样,焦虑情绪可以引发逃避行为,而逃避行为反过来又跟有缺陷的或错误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图1…1 取悦症三角形

  取悦症三角形可以说明,为什么你在思维、行为或情感上做出小改变,就能让你的取悦症康复过程取得大的进展。因为这三条边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任何一条边上的小改变,都将引起整个三角形的改变。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你的取悦症三角形,你就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改变过程,确定改变的主次先后。

  认知型“好人”

  如果你是一个认知型“好人”,那么你就会陷入沉重的自我亏待心态中,使得自身的取悦症问题一直持续。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那么驱使你取悦于人的动力就是这种思维定式:你需要并且必须争取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你坚持认为,他人的需求必须高于你自己的需求,而你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依据,就是你为他们做了多少。

  当你有取悦于人的心态时,你相信讨好能让你免遭他人的拒绝以及其他刻薄的对待。而且,在把苛求的规则、严厉的批评以及完美主义的期望强加给自己的同时,你还渴望普遍的认可。总之,你因思维而陷入了这种定势,如今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思维康复。因此,你的努力应该首先专注于理解和纠正取悦于人的心态。

  习惯型“好人”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型“好人”,那么你就会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你就会为他人做得太多,几乎从来不说“不”,很少给他人派活儿,并且会变得无力招架、疲于应付。这些自我亏待、导致压力的模式,既损害你的健康和你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牢牢控制你的行为,因为它们的驱动力是你过度的需求——你需要每一个人的认可。如果你符合这些描述,那你最好把努力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打破取悦于人的习惯上。

  情感逃避型“好人”

  对这一类型来说,取悦症主要是因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导致的。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那么你会发现,别说真的跟他人发生有火药味儿的对抗和冲突了,仅仅是有这样的预感都会让你非常焦虑。

  你的取悦综合症主要是作为一种逃避策略,意在保护你自己,让你不再畏惧愤怒、冲突和对抗。但是,正如你可能已经知道的,这种策略有缺陷。由于逃避模式会持续存在,所以你的畏惧非但不能减弱,反而会增强。

  因为你逃避难以应付的情感,所以你从不给自己机会学习怎样有效地处理冲突,或者怎样恰当地应对愤怒。结果,你非常轻易地把控制权交了出去,交给了那些通过恐吓和操纵来支配你的人。

  因此,如果你的取悦症的主要根源是情感逃避,那么你的改变过程最好先以取悦于人的情感为重点。你应该努力克服畏惧,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愤怒及冲突;你的这些努力将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

  最后,也可能在你的取悦症中,没有哪一个根源或者说哪一条边更突出。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你的病症而言,取悦于人的心态、习惯和情感就起着大致等同的作用。因此,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方面开始自己的改变过程,效果是一样的。

  尽管大多数好人们能在自己的困境中找到一个突出的因果特征,但是你要记住,取悦症三角形有三条边。你渴望并且也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个令人苦恼的问题。要想有个主次先后地开始你的改变过程,找到最主要的根源是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最终,为了彻底、永久地康复,你需要在思维、行为和情感这三个方面全面解决自己的问题。为此,本书给出了治愈取悦症的21天行动计划,旨在帮助你纠正错误思维,打破不良习惯,克服畏惧情感,从而彻底根治这种难以对付、令人沮丧的取悦症。

  取悦于人的隐藏代价

  取悦于人是个古怪的问题。乍看起来,它可能根本不像问题。事实上,“好人”这个字眼儿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恭维话,或者像是讨人喜欢的自我描述,你可能巴不得像荣誉勋章一样戴着它呢。

  不管怎么说,想办法让别人高兴,这有什么不对的呢?我们不是都应该努力让自己所爱的人,甚至还有自己非常喜欢的人高兴吗?要是能有更多的好人,我们的世界肯定会更美好,是不是?

  “取悦于人”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动听的词,但其实质却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取悦症是一种强迫的甚至成瘾的行为模式。作为一个“好人”,你会感到你被取悦他人的需求控制了,你对他人的认可上瘾了。与此同时,你还会感到你无法控制这些需求给你的生活造成的紧张和压力。

  如果你有这些麻烦,你的取悦需求就不仅限于对他人真实的请求、邀请或要求说“行”,而是毫无原则地照单全收。你的情感定在了你认为他人想要或期待的频率上。仅仅是认为另一个人可能需要你的帮助,就足以使你忙得应接不暇。

  你面临的困境是:在对他人真实或假想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的同时,你往往还要对自己内心的声音置若罔闻。你内心的声音可能是想保护你,让你不要做出过多的承诺,总跟自己的利益过不去。

  如果你是一个这样的“好人”,你的自尊就完全同你为别人做多少事、你为此有多卖力、对方有多满意联系在一起了。在你看来,满足他人的需求就是妙方,它能给你换来爱和自尊,能让你免遭抛弃和拒绝。但是实际上,这个妙方根本不奏效。

  为了赢得每一个人的认可,这样的“好人”几乎会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但是,这种认可瘾能麻痹行动。例如,当你要满足几个人的需求时,你会感到分身乏术,并且害怕遭到否定。这种害怕能让你动弹不得,不知所措:你该满足谁呢?你该怎样选择呢?要是到头来谁都对你不满意,该怎么办呢?

  如果当好人代价太高

  取悦者会执迷不悟地把自己看成是好人,而且认定别人也是这么看的。他们的身份就源于这种好人形象。而且,尽管他们可能相信,当好人能让他们避免跟朋友和家人发生不快,但是实际上,他们因此付出的代价还是太高了。

  首先,由于你为人太好,所以别人可能会利用你的好心好意。你的与人为善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