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濡的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湿濡的心-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众文学的情趣在于必须由衷对人性抱持温馨的关怀,不论何等有趣的作品,若欠缺对人性的同情,只能算是最低劣的大众小说。在多岐川恭的作品里,总是随处可见肯定人性的关怀,而这种“柔软”的关怀就是“文学性”,这也是我特别喜爱多岐川恭的小说之原因。
多岐川恭,一九二〇年出生于九州岛八幡市,就读东京大学经济系时被征召入伍,战后,曾在银行任职,后来进入每日新闻西部地方分社,开始撰写自己非常喜欢的推理小说。一九五八年(昭和三十三年)的长篇作品《冰柱》成为文坛一大话题,同年,以本书《湿濡的心》获颁第四届江户川乱步奖。翌年,又以短篇集《坠落》获颁第四十届直木奖。
怀疑妻子红杏出墙的神经衰弱男人,和妻子一起爬上百货公司屋顶,企图跳楼自杀……《坠落》的奇妙“诡计”令人咋舌的同时,也充分显示看似消极的作者,其实却以积极关怀的眼神凝视这个世界。另外,以车祸和地方政坛的贪污事件为主题的《冰柱》,亦让人有同样感受。
还有,笔者最喜欢的短篇作品之一“恶徒的视线”,也是透过曾在军中当宪兵士官长,目前为某三流报纸的保安课员之所见,来描写报社内部丑陋的人际关系及所发生的杀人事件为主题,但是,作者在巧妙的探讨人性的同时,其凝视人性的丑陋之眼眸深处,仍能令人感受到无比的温柔关怀。
虽然这样的结构表现,有人认为容易造成晦涩,其实倒也未必,因为在小说之中,每个角色皆有独自的个性,也都活生生的在虚构世界里打转,若有哪一个角色模糊不清,那是作者力有未逮。也因此,推理小说作家之中,具备这种“柔软”、“温柔”的寥寥无几。
最近的推理小说中,出现一些作者刻意强调角色个性(只着重表面却未深入内心),结果反而令人无法卒读的作品,这也是因为缺乏如多岐川恭的“柔软”、“细腻”关怀之故。
《湿濡的心》之魅力即在于具有隐微内涵的“柔软”。在钓一对野末命案的调查完全陷入胶着的七月一日,楯在高校的游泳池被人杀害,是野末浮尸的同一游泳池。而且,这次是在典子、寿利、小村敏,鹰场及钓一本人一起游泳的“环视”状况下,凶手遂行杀人……
两位被害者——粗犷男人的英语教师野末和英俊、却似植物般冷漠的楯——皆因竞相追求典子而走向死亡。
作者所创造的这两人,和典子、寿利、小村敏,贱子及芙美等人,共同使这部如华丽图案织品般的《湿濡的心》,更加添错综的情趣。作者将人物个性极端单纯化的予以描述,也是令我感受到“缀织的虚构之美”的原因之一,每个角色因时因地或激情或屏息,却仍坚持自己确实的存在,才让此一织品产生湛炽着最复杂光彩的效果,而吸引读者的视线。
一般而言,缀织的推理小说之“诡计”很容易被华丽的词藻所埋没,甚至失去其中心地位,但,也因而更需要创造出巧妙的诡计。
在本书里,手枪的疑点、掉落在野末遇害现场的校徽之谜,在前半部分都已提示出关键,但,读者由于被其多彩多姿人物交织成的故事情趣所吸引,能适确察觉的大概也不太多,理所当然的,本书就成为富含小说三昧,对推理迷而言又是不可遗漏的重要作品了。
最后,华丽故事的结局竟然以出乎意料、又极尽苛酷的方式呈现,恰似色彩丰富的豪华织品上突然渗出鲜血一般,染红了画中人物的脸庞,令人情不自禁悚惧、战栗!


┏┓
//。。  。 
整理
附:【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