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宋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勋说宋词-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看最后一首《永遇乐》,大家也比较熟,我记得这一首也是我们中学时候的教科书里选过的,当时提倡学这个东西。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江南这些地方,对于孙权这些历史上的人物,辛弃疾有一种怀旧,可是这种怀旧里面还是希望能够激发自己的一种激昂之气,最后他归到的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些历史上曾经有过企图心的英雄,在这样的地方好像给予了他很大的豪壮之气。这跟我们看到周邦彦在金陵怀古的那首词,是完全不同的调子。它不是回忆,不是怀旧,而是如何让自己感觉到当年那些人生命的开拓性。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好像是一个老将军,把自己比喻成历史上的廉颇。别人在问,你最近吃饭怎么样呀?从而判定他还能不能打仗,还有没有志气,还有没有所谓北伐中原的企图心。最后用这样的问句来做一个结尾,还是把他的豪迈之气继续发展了下来。

    站在老百姓立场上看待战争的姜夔

    我们现在跳回到姜夔写的扬州,大家可以看到同样在写扬州,会发生多么大的不同。因为扬州等于是南北隔离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防守的城市。大家知道清朝顺治帝时“扬州十日”,扬州一破,江南大概就破了,所以扬州是很重要的一个城,在整个南北对立的状况下,它控制住江淮这一带。作为对比,下面我们看看姜夔写的一首《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大家注意,《扬州慢》是在姜夔之前没有的词,他到扬州以后,自己写了一个曲子,在这之后才有人填这个词。所以他说:“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就是过扬州,“夜雪初霁”,下过雪刚刚晴了。“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因为刚刚打过仗,金兵刚刚来过。“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还有军营吹角的很悲哀的声音。“予怀怆然”,他感觉很难过,因为扬州本来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可是现在变成了前线,变成了非常萧条的感觉。“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所以是他自己做了一个曲子,注意这不是填词,他把这个音乐写完了以后,然后再填上词,所以他还是音乐家。我们看到他下面的写法,大家可以感觉到他跟辛弃疾到底不同在哪里。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这个淮河旁边有名的古代都市,我们在讲唐诗时就说过“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因为扬州是一个繁华之地,是一个享乐之地。“解鞍少驻初程”,讲到他自己停留在这里。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对于这种形式主义诗人的作品,在文句上的解读会越来越难,因为他讲究音乐性,每一个字的用法都非常困难。“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就是金人南下,要打到扬州来,要过河。“废池乔木”,等到跟金兵打过仗以后,所有原来繁华的城市、树木都已经废弃、凋零,变成废墟了。“犹厌言兵”,老百姓现在提到打仗还是怕得要死。

    有没有发现“犹厌言兵”这样的句子在辛弃疾的诗里是看不到的,辛弃疾是非常金戈铁马的。可是姜夔看到了老百姓的感觉是“犹厌言兵”,因为一个繁华的地方变成一片废墟了,老百姓受尽了战争的痛苦,觉得不要再打仗了。这就是我刚才强调的,我们在文化史上要看到两面、甚至三面、四面,它们各有不同的角度。同样对于扬州,辛弃疾和姜夔看到的也是这么不一样。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黄昏的时候姜夔散步在扬州城,听到军队的号角声响起,感觉到一种荒凉跟寒冷。一个最繁华的扬州,忽然变成了空城,几乎没有人了,这其实在写战争过后的一个悲惨状况。我们不能说姜夔的文学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其实有自己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其实也提出了一个跟辛弃疾不同的平衡。

    “杜郎俊赏”,大家都知道杜郎是唐代的杜牧,杜牧在扬州写过非常有名的一首诗,我想大家都知道:“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姜白石认为“杜郎俊赏”,就是杜牧曾经这么欣赏过这个城市,可以在这里花很多钱,跟那些歌妓谈恋爱。所以十年过去以后,可以赢得青楼所有歌妓都在谈这个男子的爱情故事。

    “算而今,重到须惊。”他想想杜牧从唐代的中期到现在大概两三百年过去了,扬州还是扬州城,如果杜牧今天来大概也会吓一跳,扬州怎么变这个样子,因为战争已经使它变得残破不堪了。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豆蔻词工”,非常年少的这些歌手、伶工,可以把词唱到这么工整。姜夔在这个时候自度一曲《扬州慢》,写完以后他要交给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子。我们说十三岁叫做“豆蔻年华”,他要交给这些十三岁的女孩子们,让她们把词按照他的谱唱出来。“青楼梦好”,是说他在扬州的歌楼上面,自己还在写诗写词,好像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可是“难赋深情”,好像觉得毕竟有一个什么东西没有满足,其实背后是在讲战争。姜夔是很委婉的,并没有直接说是因为什么原因“难赋深情”。我相信姜夔当时是会被骂的,国破家亡了,还在写这样的词。如果旁边有辛弃疾在扬州写了另一种类型的词,姜夔自己也会害怕,觉得是不是应该写一点田单复国的故事,而不要写这一类“豆蔻词工”,或者“青楼梦好”一类的句子。所以大家由此可以看到两个人个性的不同。

    辛弃疾和姜夔,很难比较优劣

    “二十四桥仍在”,这是姜夔很有名的句子,大家可能知道,这个句子是从杜牧的诗出来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唐诗里面杜牧写扬州的句子,因为扬州有一座桥,据说有二十四个桥洞,在月圆的晚上每个桥洞底下有一个月亮的倒影。当然现在我们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不是确定,可是历史上认为它是中国建筑学上非常精彩的东西。“二十四桥明月夜”,也是讲扬州的繁华,姜夔把这个东西转成他的词,变成“二十四桥仍在”,就是唐朝的二十四桥,到了宋朝还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说那个波心还在荡,可是冷冷的月亮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当然会感觉到繁华已经过去了,连月亮都很悲凉、凄凉,没有话可讲。这是他最有名的句子。

    如果我们说辛弃疾在扬州写出最有名的句子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姜夔的就是“波心荡,冷月无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境,我们很难比较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也许我们在生命里需要“金戈铁马”的时候,跟需要“冷月无声”的时候是不同的情境;有时候你会在“金戈铁马”里面得到慷慨激昂的美,有时候你在“冷月无声”里感觉到萧条荒凉的美。所以文学大概不能定于一尊的原因也在这里,因为我们生命的情境需要不同的东西来做比附。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他的文字的精炼性非常惊人,他不是去讲那种大气派或气势,而是去讲很精致的幽静的感觉。

    下一首《点绛唇》也是姜夔非常有名的词。有没有发现李清照写过《点绛唇》,有没有发现辛弃疾很少写《点绛唇》,几乎没有,他大概很不屑于去写它。这种东西是很女性的文化,是一种比较纤细的美。

    只讲自己的心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点绛唇》)

    北宋的词人有那么多人写春天燕子来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用燕子去讲心情。也有那么多人写另外一种雁,鸿雁,鸿雁变成很多的象征。可是姜夔觉得“燕雁无心”,其实燕子跟鸿雁都没有特别的意思,它们只是“太湖西畔随云去”,它们来来去去就是一个自然的现象。“数峰清苦”,几个山峰清清凉凉架立在那边;“商略黄昏雨”,好像在黄昏的时候下雨,有一种画面的感觉。“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也是姜夔的名句。我们会回想到辛弃疾写山水时怎么写:“遥岑远目,献愁供恨。”可是在“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里,山水是自己内在心事上的一个荒凉的表白,它跟政治无关,跟历史无关,跟社会无关,它只是自己的心事。所以,所有辛弃疾外放的部分,姜夔都收回来,变成自己心灵上的某些整理的东西。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这是他非常个人的,非常凄苦的一种心境的描写。

    下面的《长亭怨慢》也是姜夔的“自度曲”,所以他的音乐家的身份甚至远要超过文学家的身份。我在香港的时候,曾经听过他们大学里面整理出来,用广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