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国史- 第4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己的真才实学为皇帝效力;柯九思则以鉴赏书画取悦皇帝。③奎章阁学士院确实编辑和出版了一些著作。④它最重要的成就也是图帖睦尔朝的标志是编辑了大部头的政书《经世大典》。⑤按照唐、宋的《会要》体将元代所有重要的官方资料和法律规定编辑于本书中,其目的就是强调元代的统治与以前的中原王朝的统治一样完美。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名义上是由燕铁木儿监修,但主要负责此事的是虞集。该书的编辑始于1330年5月,用了13个月时间全部完成,共计800卷,分为10编。前4编为君事,为编辑这4编,以前禁止汉人接触的许多蒙文资料被翻译成了汉文。另6编为臣事,按照儒家经典《周礼》和《会要》的体例编排。由于保存了大量的元代官方资料,《经世大典》不但是图帖睦尔的骄人成就,对后来的历史学家也颇有益处。它为明朝初年编撰的《元史》的各志提供了基本资料。虽然该书在1509年至1605年间散佚,但许多部分收入明朝类书《永乐大典》。①这些保留下来的部分是研究元代制度的重要史料。
尽管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奎章阁学士院却未使元政府更为儒化。由于官僚体系操纵在燕铁木儿和伯颜手中,他们并不赞成皇帝的汉化倾向,所以奎章阁学士院的影响只是局限在宫廷内部。可能是因为奎章阁的儒化含意并得到皇帝的过度关照,其官员不断受到御史台的弹劾。因此,迫于形势,奎章阁的主要官员在1330年集体辞职。②虞集便认为他对政府的政策毫无影响。③最后,燕铁木儿在1332年年初控制了奎章阁;仅6个月后,图帖睦尔即去世了。燕铁木儿控制奎章阁是为了限制它的成员接近皇帝。④图帖睦尔去世后不久,奎章阁学士院即被撤销。虽然奎章阁学土院确实帮助图帖睦尔增加了宫廷的儒化表象,但是总的说来,它对政府的影响很有限。
① 关于1328年图帖睦尔的复位,见'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31—52页;'851'萧功秦:《论元代皇位继承问题》,第32—36页。
② '653'《元史》,卷31,第694页;卷32,第704页;卷138,第3326页。
① '653'《元史》,卷31,第693—694页;亦见藤岛建树对和世■的研究,'151'《元明宗的生涯》。
② '653'《元史》,卷32,第703页。
③ 关于燕铁木儿,见'653'《元史》,卷138,第3326—3334页;'613'马祖常:《马石田文集》,卷14,6b—11a;亦见'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10—11、39—50页。
④ 以前是硕德八剌亲信的任速哥据说首倡起兵以雪先帝之仇。他与前湖广行省右丞、畏兀儿人速速商讨后,在也孙铁木儿去世前就力劝燕铁木儿领导起事。见'653'《元史》,卷184,第4235—4237页。
① '653'《元史》,卷32,第704页。倒剌沙的擅权、保护回回商人和贪官污吏,见《元史》,卷32,第707页;卷182,第4194页;卷176,第4112页。
② 关于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后人,见'167'韩百诗:《卷107译注》,第138页。
③ 阿剌忒纳失里是越王秃剌之子,见'167'韩百诗:《卷107译注》,第57—58、61—62页。
④ '653'《元史》,卷31,第694—695页;卷32,第704—705页;卷138,第3326—3327页。
⑤ 关于蔑儿乞部人伯颜,见'653'《元史》,卷138,第3335—3339页;'613'马祖常:《马石田文集》,卷14,1a—5a;'170'韩百诗:《蔑儿乞部伯颜传札记》;'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53—74页。
① '3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39—42页。
② '653'《元史》,卷32,第705—715页;卷138,第3326—3331页;'613'马祖常:《马石田文集》,卷14,6b—11a。
① 关于陕西上都派的活动,见'653'《元史》,卷32,第712—719页;卷137,第3314—3317页。
② 关于四川上都派的活动,见'653'《元史》,卷32—33。亦见'725'冯承钧:《元代的几个南家台》,第213—216页。
③ 关于云南上都派的活动,见'653'《元史》,卷33—36;'74'柯立夫:《1340年阿鲁忽的令旨》;'748'杜玉亭:《元代罗罗斯史料辑考》,第30—43页。
① '653'《元史》,卷31,第696—697页;'151'藤岛建树:《元明宗的生涯》,第22页。和世■及其追随者在世时显然不清楚所处环境,以致处理当时情势发生了严重错误。按照明朝初年还很流行的说法,和世■的扈从无礼地对待前往蒙古奉献帝位的燕铁木儿,使他无比愤怒和恐惧。见'655'胡粹中:《元史续编》,卷10,15a。
② '653'《元史》,卷31,第701页。
③ '651'权衡:《庚申外史》,1b;'440'赫尔穆特·舒尔特乌夫拉格德文译本,第27页。
④ '653'《元史》,卷40,第856页。
⑤ 如窦德士指出:“海山的即位是当时仍未稳定的边疆所造成”,但是他将蒙古有效统合于由中原而非由蒙古所控制的帝国体制之内,这使得“他的长子不可能步他的后尘”。见'84'《征服者与儒士》,第30页。
① '852'萧功秦:《论元代皇位继承问题》,第33页。
② '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42页。
③ '725'冯承钧:《元代的几个南家台》,第216页。
④ '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32页。
① '653'《元史》,卷138,第3332—3333页;'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46—50页。
② '653'《元史》,卷138,第3337页。
① '653'《元史》,卷32,第716—724页。
① '653'《元史》,卷175,第4096页。
② '653'《元史》,卷34,第759、761、766页。
③ '653'《元史》,卷110,第2792页;卷124,第3058页;'689'《蒙兀儿史记》,卷156,11b—12a。
④ '753'杨志玖:《元代回回人的政治地位》,第266—269、 281页。
⑤ '653'《元史》,卷175,第4096页;'689'《蒙兀儿史记》,卷157,29a—b。
① '653'《元史》,卷34,第762页。
② '351'野口周一:《元代后半期的王号授与》,第65—67页。
③ '653'《元史》,卷32,第716—724页;'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51页。
④ '653'《元史》,卷139,第3352页。
⑤ '435'佐口透:《14世纪元朝与西方三王的关系》,第174—178页。
⑥ 这是窦德士的观点,见'84'《征服者与儒士》,第7—8页。
① '653'《元史》,卷32,第740页;卷34,第759、761页;卷35,第776、778、789、793页;卷36,第803页。
② '653'《元史》,卷38,第816页。
③ '762'李则芬:《元史新讲》,第3卷,第543页。
④ '777'陈世松:《试论元代中期的少数民族起义》。
① '653'《元史》,卷31,第700页。
② '762'李则芬:《元史新讲》,第3卷,第527页。
③ '653'《元史》,卷34,第755页。
④ '653'《元史》,卷184,第4238页。
⑤ '653'《元史》,卷96,第2476—2477页;卷139,第3352页。
⑥ '653'《元史》,卷33,第739页。
⑦ '653'《元史》,卷34,第763页。
⑧ '653'《元史》,卷34,第765页。
① '653'《元史》,卷93,第2369页;'441'舒尔曼:《元代经济结构》,第125页。
② '296'前田直典:《元代纸币的价值变动》,第139—140页。
③ '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充当谋士的学者》。
④ 关于图帖睦尔的汉文化程度,见'235'神田喜一郎:《元文宗的风流》,第477—488页;'557'吉川幸次郎:《元代诸帝的文学》,第243—276页;'801'罗贤佑:《元朝诸帝汉化述议》,第72—73页。
⑤ '653'《元史》,卷33,第730页;卷172,第4028页。
⑥ '653'《元史》,卷34,第763、770页。
① '653'《元史》,卷34,第768页;卷72,第1791—1792页;亦见'126'傅海波:《从部落领袖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和神》,第32—33页。
② '653'《元史》,卷34—36。
③ '653'《元史》,卷34,第767页;卷103,第2643—2644页;亦见'448'司律思:《明朝初年中国的蒙古遗俗》,第174—176页。
④ '653'《元史》,卷30,第686页;卷38,第823页;卷83,第2086页。关于汉人守丧习俗对色目人的影响,见'787'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英译本,第241—252页。
⑤ 关于奎章阁学士院,见以下研究成果:'820'姜一涵:《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870'傅申:《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第106—108页。
⑥ '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第108页。
① 关于学士院的人物,见'820'姜一涵:《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第77—178页。
② '277'兰德彰:《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第106页。
③ 关于柯九思的作用,见'70'柯立夫:《柯九思的》。
④ 见'820'姜一涵:《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第75页。
① 关于《经世大典》的散失和保存下来的文字,见'747'苏振申《元政书研究》,第13—18、33—78页。
② '747'苏振申:《元政书研究》,第20页。
③ '653'《元史》,卷181,第4178页。
④ '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48页。
调解继承关系的失败
在其短促在位期间,图帖睦尔一直被他不合法的帝位继承问题和他自己的继承人问题所困扰。他和正后卜答失里(约死于1340年)原本企图传位于长子阿剌忒纳答剌。阿剌忒纳答剌于1330年3月被封为燕王,这个王号原来只有真金得到过;1331年1月,阿剌忒纳答剌被册立为皇太子。①此时,为确保阿剌忒纳答剌平稳即位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和世■的正后八不沙被谋杀,妥欢贴睦尔在1330年5月被流徙到高丽。②但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