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飘香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人飘香传-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雪松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已激怒柳吟诗,恐怕自己今天无论如何也难全身而退,所以不由自主举起了双手,却并不是要投降的意思,而是表明自己并非故意;柳吟诗的尴尬则不言而喻。
过了许久,吟诗问:“这是你父亲的鬼影步。”指的是刚才躲开致命一剑,占得优势的那种步法。
柳雪松点点头。这种步法最重要的是意念以及柳万千独特的内功法门,平日只需牢记心诀,不需太多锻炼,在关键的时刻就能发挥做用,就算你忘记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使出。至于换手剑和相应的步法则是自创,非常讲究时机,讲究技巧,结果就在今日两人大斗技巧的时候发挥作用。
柳吟诗终于明白今天实在难以杀掉对手,信心大减,可也不想这么容易就放过对方。她来这里的时候,连对手善于用毒都没有考虑,现在也不得不考虑了,只好说:“你还有什么阴毒的招数,尽管使出来。”其实是要告诫对方万万不可用毒,更希望柳雪松知难而退,那样息事宁人,自己也保存几分颜面。可柳雪松一招得手,充满了战意,更受不了“阴毒招数”的刺激,朗声道:“夫人,在下有一招堂堂正正的剑法,你看好了。”吟诗冷笑道:“你还有什么堂堂正正的剑法。”柳雪松道:“这就是寒风剑法第三式‘风卷残云’。”
当年柳寒风从扶桑岛上载誉而归,下船后,沿岸近一万群众争相一睹大侠风采,并请求他演示寒风剑法八式。
柳寒风的剑法自是不会外传;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群众让出一条道来;舞了一套气势磅礴的“风卷残云”,并在如雷的欢呼声中借道遁去,留下一段让当地百姓谈之不尽的佳话。
当然,那一招“风卷残云”也由此流传下来,很多人都会比划,柳吟诗并不奇怪;柳雪松从师傅那里也只学了这么一招;其他都是很普通的剑法。
柳吟诗要让他输得心服口服;当即退了十五步;柳雪松也退后十五步;两人相距三十步之遥;这也正是“风卷残云”能够完全发挥出巨大力量的最有效距离。
这一式,须双手握剑,抖擞精神,如狂风袭来,向前疾奔十余步后,忽然将剑置于胸前,连续转身,待到敌一步之处,迅速出剑。此谓“风卷残云”,当年柳寒风用此招多次败敌,且都用于最后一击。
但凡剑招或任何武功招数,不是以静制动,或以动制静,就是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然“风卷残云”却是在运动中保持着相对地静止,在连续转身时,观察对手如何出招,再根据对手的招数应变,直击对手的破绽;倘若对手不动,就是简简单单,却雷霆万钧地一击。
只一击而已,很多对手都败了,尽管柳寒风那时还不明白什么物理知识,却已创出了这样的剑法,足见其思想上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当年莫问秋在实战中化解了寒风八式中的三式,理论上也破了其他四招,唯独对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一招,无论是实战还是理论都无法拆解。
是以使用“风卷残云”的武林中人,仅仅只是仿其形而已,要达到柳寒风那样的高度却难如登天。
柳雪松深吸了一口气,问:“少夫人,假如我这一招使得还不错,你可以放过我吗。”原来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他实在不愿意与柳寒风唯一的女儿拼命。
柳吟诗冷笑道:“就象你这样的人,别说使得‘还不错’,就算使得还不坏,我也放你一马。”柳雪松知道柳吟诗一言九鼎,不会欺骗自己,大喜。当初他这一招得到过父亲的鉴定。老人是见过柳寒风使这一招的,柳万千在儿子使了几百遍后,认为柳雪松的“风卷残云”动作非常规范,非常正确。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评价,柳雪松已有足够的信心达到“还不错”的标准。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剑,大喝一声,开始向前狂奔。如狂风袭来,如巨浪拍岸,整个人都似要腾空而起,他借势转身,连续翻转,眼角余光观察着吟诗的动作。
吟诗呆住了,她没想到有人会将这一招使得如此有生气,有气魄,有魄力,有力量。
她甚至忘了思考如何防范,直到柳雪松的剑快要触及她的小腹时,她才猛然惊醒,迅速拔剑。可是已晚了,柳雪松的剑已刺进了她的身体里。
好在柳雪松志在表演,无心杀人,这一刺虽难以收回,惊骇之下慌忙收手,只刺入腹部少许。若是别的招数,则根本就不会令对手受伤,这一招无法做到收放自如,则是他一时之间难以克服的缺陷。
吟诗脸色苍白,立时便晕了过去。上回她在许昌郊外伤后,本来得到很好的治疗,可是伤还未愈便赶往开封,身体一直都很虚弱,怎能再受打击。柳雪松跺足叹道:“我说大小姐;你怎么不出剑啊。”赶紧扶住她;从褡链里取出药在伤口敷上;然后将她送到李婆婆家。他想,如果将柳吟诗送回城里,必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和轩然大波,而且自己已答应阿若离开开封,再说自己也有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自是不会将吟诗送到城中治伤。
李婆婆见他要来家中居住;自是不会反对;何况还有病人;柳雪松交代她千万要保密后;又给了老人一笔钱;作为请她进城买食品和药物之用。李婆婆家虽是贫穷,房子却很大,吟诗有伤,自然就住在最宽敞,最大的一间房。
吟诗的状况,只要伤好后,补一补,细心调理即可,清洗护理之类的事有李婆婆去做。柳雪松就有了时间去看李婆婆的儿子大虎,他发现对方的偏瘫并不严重,至少比许昌的阿莲要轻许多,只须用半月的针灸即可。他身上有全套的医疗装备,每天就为大虎做精心治疗。李婆婆并不太相信这个年轻人能治好,只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
两天后的午时,柳吟诗终于从昏睡中醒来。柳雪松算知她醒来的大概时间,早端了一晚小米粥在一旁“伺候”着。吟诗睁开眼,看见自己躺在一间陌生的房里,一张陌生的床上,很是惊讶,转而发现柳雪松,这才勉强笑了笑,问:“这是什么地方。”柳雪松立将详情相告,吟诗叹道:“不进城是对的。”心想自己这样伏击对手显然也不象侠义道所为。她忽然发现伤处裹着的一大块白布,很是惊讶,有些生气地问:“这是谁做的。”柳雪松想也不想,便答:“是李婆婆。”吟诗厉声问:“是吗。”柳雪松低下头,答:“是。”吟诗忽然婉转一笑,道:“逗你玩呢。”柳雪松见她不再生气,也很是高兴,一边喂她喝小米粥,一边问她那天为什么不防守。柳吟诗摇摇头,许久不说话,过了好一会;;才问:“那手风卷残云是谁教你的。”柳雪松答道:“是我师傅教的。”柳吟诗满脸惊异,叫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除了我爹亲自教你,怎么可能如此规范。”柳雪松赶紧叫她声音小点,以免动了伤处,然后说:“我爹也看过你爹用过,他老人家是亲自领教过,所以知道这招应该怎么使。”柳吟诗冷笑道:“你爹亲自领教过,那不只有。”话没有说完,意思却很明显。柳雪松笑道:“这招好是好,可惜需要一些时间,我爹躲不过,跑还是跑得掉。”柳吟诗又摇头,想了想,问:“你师傅长什么样子,爱喝什么酒,你不可能连名闻天下的柳寒风都不认识吧。”柳雪松笑得快要透不过气来,说:“他样子很平常;什么酒都喝,对人和善,除了擅长和我父亲斗嘴,没看出特别厉害的地方;因为我爹知道我喜欢练剑;所以找了个师傅上山。”柳吟诗还是不相信,只是摇头,说:“那一定是,一定是,只有我父亲才教的出来。”柳雪松觉得她有点神经质;也不敢笑话;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请她好好休息,自己出了房间,去给大虎针疗。只留下还很想不通的吟诗还在那里发呆。
因为吟诗受伤这样“严重的事件”,柳雪松决定暂缓到金陵;这是因为柳寒风就只有这一个女儿了;也是因为阿若没限定时间的任务更有些摸不着头脑。大约两天后,柳吟诗已可以下床行走了,但柳雪松还是要她多卧床休息,他告诉吟诗,假若当初在许昌能够多静养,没有大伤元气;今天受些微伤也断然不会如此。吟诗无奈,也就很少走动,这样又过了一天,柳雪松正和大虎闲聊,忽然吟诗穿戴整齐,出现在大虎的屋中;柳雪松赶紧扶住她;责怪她不该下床;柳吟诗不以为然,问候了一下大虎,将柳雪松叫了出去。
柳雪松搀着她来到院子西侧的石磨边,找了块木桩扶她座下,自己座在三步开外的另一块木桩上。过了一会,吟诗拍拍身旁的空位,唤道:“过来座呀,我讲故事给你听。”柳雪松实在是看不透她,故意不予理睬,柳吟诗几乎是命令的口气又道:“过来。”柳雪松道:“男女授受不亲。”柳吟诗斥道:“刚才你还扶我来着,还有。”柳雪松不敢等她说完,只好和她贴身相座。柳吟诗长长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沉思片刻;开始讲道:“大约是八十年前;有一位曾经在武林叱诧一时的前辈大侠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携妻儿隐居在泰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一边务农;过着清贫的生活;一边自研剑艺;图谋精进;以防仇家发现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最初;他努力创造更好的剑法,却发现凭自己的能力难以更上一层楼,便根据仇家的弱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招式。”
“老天保佑,那位前辈大侠终于如愿以偿,自创了五式凶狠的杀招。也正是这五招,在三年后,仇家找到他时,杀得对手无以自防,伤痕累累,狼狈不堪,只有逃之夭夭,临走时仇家狠狠的留下一句话:‘就算我来不了,我儿子也会杀了你的,我们一家会你们永世不得安宁。’显然,他是伤重难治,自知命不久矣。可是,那位前辈大侠仅过了五年也就病逝了,所幸他早将那五招剑法传给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一位已过而立之年的青年。他亲眼目睹了其父与仇家血淋淋的搏杀,虽明白那五招剑法的威力,却生就谨慎,不愿惹麻烦,因此无意涉足江湖,将家搬到许昌郊外,继续过着隐居生活。只是他与其父不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