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如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丑女如菊-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菊花诧异地望着他——咋变得这么会说话了哩?
    青木见妹妹奇怪的眼神,不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天夫子讲《论语》,说了一句话‘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就是说,有人是通情理的,你却不跟他讲清楚,与这人产生误解,失之交臂,这就叫‘失人’;而有些人是不可理喻的,你非要用一篇道理来劝他,那是自取其辱,这就叫‘失言’。我觉得二舅母就是不可理喻的,跟她没啥好说的,直接不答应就成了,费那心思解释了她也不能听进去,还怄一肚子气。”
    菊花听了真是又惊又想笑,要是孔子他老人家晓得他的名言能让一个憨实的村娃忽然变得圆滑决断起来,不知是何感想。菊花当然只有高兴的。
    她到底还是没忍住,跟青木笑了半天。
    杨氏正好进来,跟郑长河端了菜和炉子过来,见兄妹俩笑得开心的样子,问道:“笑啥哩?”
    菊花于是就把来财的事说了。
    杨氏也是声音陡然一高:“她敢送来?我立马就给她送回去。也不瞧瞧来财给惯成啥样了,还送我这来?我一天打三遍。”
    她跟菊花的反应一样,就算听到青木说拒绝了二舅母,那也是心有余悸,也气得要命——这个二嫂就不能消停点么?
    菊花瞧着娘比自己反应还大,心道,这来财也太厉害了,隔那么远就能把她一家人吓成这样。她娘也没学过《论语》,对待二舅母的方式倒深得圣人这句话的精髓。
    “嗳哟!娘,过年后他们不是要来拜年?”菊花忽然想起来一事,忙问杨氏道。
    青木见菊花避来财如蛇蝎的样子,想妹妹实在是被来财折腾狠了,他安慰地对菊花道:“往常他们都是先去自家外婆家拜年的,然后才来这儿住一晚上。有时也不会住,吃了晌午饭就走了。”
    郑长河也道:“你二舅母也要回娘家,没那么多的空儿来这。”
    杨氏和菊花对望了一眼,杨氏道:“今年怕是不成了。她肯定是要来折腾一番的。往年咱家穷,她来了也没指望;如今有吃有喝的,她那个性子,怕是住了不想走哩!唉!这小气话要是叫人听了准笑话咱,不晓得的人还以为咱是六亲不认哩。我哪里是怕她来吃喝,我是不想她带着来财来折腾——那娃儿我实在是怕了。说起来我是大姑,嫁出门的闺女,也不好多管多说的,二哥听了也不高兴哩。”
    菊花无精打采地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她肯定要来住好些天,咱家可是留了这么多肉哩。”
    青木跟郑长河也愕然,竟然发现前景不妙!
    菊花见大家楞是被个小娃子给弄得心神不安,忍不住就笑了起来,心道,谁还真的怕他和二舅母不成,不过是瞧在舅舅和外婆的份上罢了。看来还是要她来胖揍这娃儿一顿,打得他不敢来,这事才算完。
    于是,跳下火桶对杨氏他们道:“好啦,他还能在咱家住一辈子?到时把大舅母、外婆、来福来喜表哥都接来。他们走的时候,二舅母好意思不走?怕是外婆也不让她留下吧?”
    杨氏等人也一齐笑了起来。
    郑长河悻悻地说道:“我就没见过这么调皮的娃儿。”
    菊花眨眨眼睛道:“爹,那是你没注意哩。我发现狗蛋那小子比来财一点不差,俩人是‘大哥别说二哥——两个哥差不多’。梅子老是被他气得要死,怪不得狗蛋娘老想打他。还是小石头好一些,也调皮,不过讨人喜。”
    一家人开始吃饭,杨氏强调道:“她就是想多住,你外婆也不能答应的,她家里就没事了?就是来财要来村学堂上学的事万万不能答应了。这要是真的来了,咱家可就别想过安稳日子了。”
    郑长河嘴里含着饭菜连连点头。
    菊花笑道:“娘甭担心,如今连哥哥都晓得不睬她,咱俩更不能答应了。娘也跟外婆说说,让外婆拦着点儿。”
    杨氏拿筷子点了点她的额头,嗔怪地说道:“你这傻丫头!要是旁的事,你外婆自然向着咱,来财调皮了她也会管;可是来财到底是她的孙子,我要是摆明了这么嫌弃他,跑去跟她说这样的话,还不把老人家气死了?你甭瞧她动不动就凶来财一顿,其实她可心疼来财了。你还指望她能越过来财,专门为你打算?没准她也是想来财能到这来念书哩!一个是孙子,一个是外孙子,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你叫她能咋办?”
    青木停下筷子,想了想道:“二舅母说这话的时候,外婆好像真的没说啥反对的话哩。”
    这下大家更忧心了——要是外婆亲自来开口,那不是麻烦了?菊花却下了决心,别说是外婆,就是外公这会儿从地下爬出来,要送来财到这来上学,那也是不成的。

第八十五章 三十晚上的温馨
    不管来财会不会来上学,这年还是要过的。几人也不想被这事弄得心里不痛快,遂放下不提。
    家里四人都能干活,今年又因为年货备的足,心情也好,忙得格外起劲。
    大年三十,一家人早起就开始忙了起来,杨氏跟菊花窝在厨房就没出来,又是煮又是炒的,香气直往外飘;郑长河跟青木把猪栏、鸡笼都贴上了“六畜兴旺”的红纸。
    如今青木认得字了,他想起李耕田家的布置,便也买了副对联贴在门上。本想也在堂屋中央的墙壁上挂上一副中堂的,可自家的屋子虽然寒素,却是跟清雅不沾边,所以也就罢了。倒是杨氏在赶集的时候,买了一副财神的画儿回来贴了上去。
    下了一夜的大雪,今儿过年还没停,天上仍然飘着细密的小雪花。
    菊花家单独住在小青山脚下,再忙碌,也没多大的声响;倒是远处的清南村,炊烟袅袅,欢笑不断,夹杂着狗叫声,热闹的很。惹得小黑狗站在院子门口,对着村子的方向不时地用它那稚嫩的嗓音“汪汪”地应和两声。
    今儿是大年三十,就算是吃不下,饭桌上也不可简便了,因为那样显得不兴旺。
    于是,把猪尾巴穿在猪头上煮——有头有尾么;鱼是一定要烧的——年年有鱼(余)么;又杀了一只鸡——六畜兴旺啊!
    结果,再加上其他的菜,硬是烧了一大桌。
    杨氏忙碌转悠着,笑得合不拢嘴。往年穷,那是没法子;今年烧了这么多的菜,可不单单为了吃,那表示她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为此,杀鸡的时候,菊花要阻拦,杨氏便跟她解释这只鸡是不能省的,菊花这才同意杀鸡。
    这么一忙,连晌午饭也没好好吃。杨氏下了一斤面,就着炒青菜一家人草草地垫了一把,继续忙碌。
    下晚的时候,外面陆陆续续地有人家开始放炮仗了,这是有人在吃年饭,过年了。
    杨氏笑呵呵地说道:“嗳哟!这些人咋这样快哩!他爹,赶快去上坟。咱这年夜饭也差不多了。”她扬声对外喊道。
    郑长河父子还在忙一些杂事。要知道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不兴干活的,因此那些柴草要多拿些回来,菜要多砍些回来,屋子里也要收拾齐整了;他俩又把院子里的积雪铲干净。总之,农家生活就是这样的,你要是找的话,总能找到事忙。
    郑长河听了,忙答应了一声,收拾了一番,提起早就准备好的黄表纸、香,还有几碗菜,和青木上坟去了。这过年上坟女人可是不能去的。
    天擦黑的时候,菊花家的年夜饭也端上桌了。
    郑长河跟杨氏瞧着满满一桌的菜,笑得满脸灿烂;青木也是开心地微笑;只有菊花,还没吃呢,那肚子就饱了。烧了这么久,光闻油烟味儿也闻饱了,她这是典型的“年饱”!
    郑长河放了长长的一挂鞭炮,又放了几根大炮仗,硝烟弥漫中,先摆上碗筷敬祖宗;杨氏也在上方的旧条桌上摆了个小土香炉,烧了三炷香。
    这个过程要有一会才能完成。等下收拾碗筷的时候,通常都要拿起筷子瞧瞧,要是上面没有水汽,就说明祖宗回来过了。
    菊花心想,碗里是刚盛的饭,这筷子架在上面,怎能没有水汽呢?
    结果,收碗筷的时候,还真的有两双没有水汽。
    郑长河一见大喜,对他们说道:“嗳!这是我娘跟我爹回来了。想是见咱日子过好了,就早早地回来吃团圆饭。咋爷爷跟奶奶没回哩?旧年的时候可是回来过的。”
    杨氏便安慰他道:“许是爷爷奶奶都忙哩。咱十五的时候再请。”
    菊花愕然!上前拿起那筷子研究半天,也找不出没水汽的缘故。只能暗想,这两碗饭怕是冷了。她可不认为爷爷奶奶真的回家过年来了。不过,这话是万万不能对郑长河说的。
    这么一折腾,等他们开始吃团年饭的时候,有些菜已经冷了。不过,这也不要紧,好多的菜做出来都是为了好看的,真正吃的也就那两道菜,都用炉子热着哩。
    郑长河跟杨氏坐一边;菊花跟青木坐一边,不然人少,坐得太散了不亲近。
    郑长河倒了些酒小口地喝着,边吃着菜边跟杨氏他们聊着。虽然只有四个人,倒也热闹的很。油灯一边一盏,灯芯燃起的小火苗不停地跳着,映着大家满脸的笑和砂锅里腾起的热气。
    砂锅里炖的是肉烧青菜,郑长河从里边搛起一块红烧肉,笑道:“今年这年夜饭是最丰足了。那一年,我还没娶你娘的时候,也是下大雪,家里啥也没有,过年只有一些白菜豆腐。可是咱运气好啊,赶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跟槐子他爹在山上逮到两只兔子,一家一只。我娘就把那兔子用辣子红烧了,把豆腐跟白菜全搁在里边一起煮,那味儿也是香的不得了。”
    杨氏听了眼睛就有些湿润,笑道:“那是你没吃的了,当然啥都好吃。再说兔子也确实味儿不错。要说咱菊花像她奶奶——咱娘的茶饭可是好的。”
    青木听了也赞成,对菊花道:“奶奶腌的酸白菜也好吃的很,跟你腌的辣白菜味儿不同;奶奶用小葱炒一个鸡蛋,再把饭炒松软了,混一块儿,我能吃两大碗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