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热带雨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烂漫热带雨林-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一个,开一个!开个香肠罐头好吗?”尚骁岗拿起个香肠罐头放在鼻子上闻闻。

  “被你闻见味道就坏了。打开吧,大家都尝一尝。”

  “糖也可以吃一块吧?”尚骁岗说着已经塞了块花生糖在嘴里。

  “哎——先别忙!”韩红铃叫起来。

  “吃都吃进嘴里了,你才说别忙。”

  “还有一件大事,忘了告诉你们。”韩红铃神秘地说着,把手伸进手提包里。

  “什么好东西?”

  大家伸头看去。

  “这个!”韩红铃一把抓出个信封,摇晃着欢快地叫道,“啦啦啦——北京的喜讯到山寨!我的‘顶替’办下来啦!”

  “啊——办下来啦?好呀!”大家欢呼起来。

  “我看看!我看看!”

  听到这个令人羡慕的消息,大家都抢着要看这张决定一身的纸片到底是个啥玩艺?

  “别抢!别抢!当心撕破。”

  把工厂里占有的位置腾出来,让子女顶岗早日回到身边,这是每一位做父母的心愿。自打韩红铃的父亲听说厂里有人通过“顶替”这个途径,把在农村插队的孩子搞回来了,心里就一直平静不下来。回家与老伴一商量,决定马上写申请提前退休,让孩子也顶岗回家。但是两个孩子都在乡下,工作岗位只有一个,照顾哪一个呢?老人想来想去,孩子妈重病在身,需要有个女孩子照顾,同时也不放心女孩家单独一人在边疆生活,所以决定把宝贵的返城名额让给韩红铃。至于韩红伟嘛,一个大男人,就让他自己去想办法吧。

  家里把这件大喜事告诉两兄妹,退休申请已交上去,厂领导也是知青家长,很同情他们,说是政策允许,会帮他们办理,估计不会有问题。并告诫两兄妹,办理顶替有一个过程,这段时间要老老实实做人,干好劳动,耐心等待,千万不要招惹到别人,遇上想不通的事也不要和领导顶撞,记住,确保平安。

  知道韩红铃在办顶替,知青们极为关注事件进展,因为大家确信,只要韩红铃的顶替能办下来,就意味着兵团闭锁的返城通道已经打开,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也能做到!回家只是个迟早问题。

  经过漫长而难以忍受的等待,现在终于获得满意结果,大家都为韩红铃感到高兴。同伴的喜事也是自己的喜事,龙小鹰拉住韩红铃的手说,“太好啦!祝贺你!等轮到探亲时,我一定来看望你。” 

  “百炼成钢!出炉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尚骁岗激动地叫了起来,满怀信心地对韩红铃说道,“红铃!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来。” 

  看见韩红伟什么也不说,乐呵呵就忙着去为妹妹收拾行装,龙小鹰凑近对他说,“只是委屈你了,当初为了照顾妹妹,放弃工厂工作随着知青来到乡下,现在红铃回去当工人了,你却变成知青留了下来。”

  “也好!也好!”韩红伟高兴地说,“红铃走了我就不用再担心了,老母亲有人照顾,在这里也就没人管我了,一个人自由自在,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也算得上是双喜临门。”

  “哈哈哈……”

  和王辰盛黯然“病退”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屋子里除了欢笑还是欢笑。想想看,一个年青健康的身体,马上就要回到父母身边,奔赴大家羡慕已久的工厂去当工人。这个年纪,正赶上成家立业的大好时机,加之有了下乡锻炼的基础,将来一定前程似锦!

  看着韩红铃的高兴劲,夏莲更加高兴,跑过去拉着韩红铃的手蹦蹦跳跳,韩红铃能返城,将来这对共患难的好朋友又可以在一起了。其实,她的返城也在办理之中。

  父母解放后,要离开兵团就变成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连“商调函”都不需要,本来只需一纸“调令”她即可返城,但两位家长对她的走与留发生了争执。作为老红军的父亲,对身边同事一解放子女就回家有看法,认为夏莲不能搞特殊化。而母亲则认为大势所趋,知青返城将会成为主流,没有发“调令”是因为她还在认真挑选,工作单位关系到子女一辈子的前途,要找到个最理想的工作才能调动。

  在亲情与爱情的纠葛中,夏莲暂时还站在父亲一边,不是她不愿意回到父母身边,而是她觉得有些事还没想妥,还不急着离开这里。

  母亲来信告诉她,已经在部队为她物色到一个门当户对、英俊有为的军队干部,催促她赶快回来相亲。如果在这个时候提出要让家里帮龙小鹰搞调动,父亲肯定不会同意,想必母亲也不会同意。很难想象她这一走,和龙小鹰的关系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看到龙小鹰还在兴奋地跟韩红铃说话,夏莲悄悄来到他身旁。

  “小鹰!看到别人走了,你有什么想法?” 

  “唉——本来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回家了,好不容易才安下心来,这一下又全被搅乱了。接连走了两个同伴,返城的途径又这么多,将来知青会一个个都走掉,看来我们也得想想办法,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

  听他说到“我们”,夏莲的心又激动起来,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事出点力。

  送走韩红铃后,夏莲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把她在兵团认识的男朋友介绍给家里,表露出如果要返城,就要两个人一起走的意思。

  这一下把做母亲的急坏了,以为女儿在密林中怀上了小野人,马上托人带了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给她,要夏莲赶快回来做个了断。

  面对复杂问题,夏莲也想回趟家,要把未来的女婿带回去让母亲大人看看,面对面把事情讲清楚。她动员龙小鹰一块请探亲假,跟她回家认门。

  虽然好了这么久,但龙小鹰还从未问过夏莲的家庭情况,只知道下乡时她父亲被关押,不久前解放了,觉得这个时候去看看他老人家也是应该的。另外,听说探亲路上社会秩序很乱,那些个被困在兵团和农村很久的知青,一放出来就到处惹事生非,一齐上路还可以照顾夏莲。

  满心欢喜找到严国定,没料到耐心听完后,严国定摇摇头说,“想得很好,但不完全同意!我看夏莲同志可以走,龙小鹰不能走。” 

  “指导员!这是个严肃的事情,关系到我一身的幸福,你可别开玩笑啊。”一听这话,龙小鹰着急了。

  “生产任务这么重,哪能让一个排的两个骨干同时走掉?再说最近我正在考虑你的事情。都来了正好,先坐下,听我把想法告诉你们。”

  “又有什么事了?”

  “小鹰同志!你现在身体不好,常犯病,我琢磨着可能是太累了。你们年青,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累坏了可不行,再说还要对夏莲同志负责,对吧?根据你的工作能力和身体情况,我跟其他队领导商量过,想让你肩上的担子轻一点,决定让你去当司务长,管理后勤班。你认为如何?”

  “司务长不是老杨在当吗?后勤班班长也由他兼任,好好的为什么要叫我去?”龙小鹰一时还不想离开长期在一起工作的同志。

  “你们不知道,后勤班问题很复杂,大家对老杨很有意见。许多老同志到我这儿来反映,说老杨胆小怕事、私心又重,常见他抱棵菜、舀碗饭带回家去。现在,有的职工也偷偷摸摸学着他,他看见后睁只眼、闭只眼,既损坏了集体利益,又带坏了职工思想。我调查了,确有此事。找了几个队委商量了一下,他们的意见是把老杨调到生产班任班长,由你接任司务长兼后勤班班长,整顿作风,让大家劲往一处使。这是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我看你就不要退缩了。”

  “既然是这样,小鹰!你就接手吧。”听完后,夏莲鼓励他道。

  “什么时候到任?”龙小鹰问。 

  “等支部开个会确定下来,很快就宣布这个决定。”

  “好吧!到哪儿都是干革命,只好推迟回家了。”

  最近龙小鹰也有耳闻,老杨爱占小便宜,被人家抓住尾巴。他对后勤班内违反纪律现象不敢抓,反而引起班内不团结。煮饭、种菜、养猪,哪一项工作没做好都会影响到连队的生产生活,下决心等他就任后,要将这些损公肥私、违反制度的事彻底扭转过来。

  在夏莲离开连队回昆探亲时,龙小鹰也离开一排来到后勤班工作。

77 后勤班(1)
长年缺菜,龙小鹰准备先到菜地看看。

  转过河湾来到菜地,老波涛、老咪涛两口子正在翻地。见小兰蹲在一旁整理茄子秧苗,把不好的秧苗捡出来丢掉,就开玩笑对她说,“小兰!茄子秧病了你也管呀?”

  “你来了。我喜欢种菜,没事常来玩,顺便帮点忙。”

  “看来我们班要给你评五好战士了。”

  “小鹰!到后勤班来我们拍手欢迎啊。”老咪涛停下手中的活计对他说。

  “是呀!小鹰吃苦耐劳是没得说的,又尊敬老同志,我们就喜欢这样的知青。”小兰也称赞道。

  “彼此、彼此。大家都很辛苦。我们这个革命队伍的人,就是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嘛。”龙小鹰谦虚地说。

  “小鹰!我教你种菜好吗?”老波涛问他。

  “求之不得,听说西双版纳的菜不好种,我也来学习一下。”

  老波涛从地上拿起一把锄头递给他,“现在地已翻好,留出了浇水和管理的道路。接着要把土打细,把草根、木棍捡出来,打塘点茄子秧苗。就这样,你拿把锄头跟着试试。”老波涛边说边用锄背把土垡打细,把草根捡出来,动作麻利,很快就把一畦菜地平整出来。

  龙小鹰心想,凭他挖了这么多年的地,这点小事不在话下,拿起锄头就跟着干起来。一边整理,一边扭头观看老波涛的进度,一步不拉,紧紧跟上他的步伐。

  两畦菜地整理出来,到也没落后多少。松了一口气,刚把锄头放下,就听见小兰蹲在旁边笑他,“嘻!小鹰班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