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热带雨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烂漫热带雨林-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鹰!小鹰!快过来,我们在这里。”人群中传来王辰盛兴奋的喊声。

  “辰盛!骁岗!你们都在呀。”龙小鹰高兴地挤了过去。

  多年不见的同学拉在一起,尚骁岗告诉他,“小鹰!今天学校召开‘上山下乡动员大会’,会后就要报名了,等会我们要一起去报名,好分在一起。” 

  “我们要到哪儿去?”龙小鹰问。

  “你不知道吗?初一同学的命运改变了,说我们还年纪还小,不用去住农民家,照顾到边疆农场。在那儿有人照管,过的是集体生活,吃的是集体伙食,属于工人阶级,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份工资。”

  “是去西双版纳!听说要在野兽出没,荒无人烟的森林里开荒、种地,天当被、地做床,睡在深山沟种橡胶。你们怕不怕?”有同学神秘地问。

  “建设橡胶园?听起来不错嘛。这件事很有意义!怎么会怕呢?这让我想到了巴西,那儿有宽阔的亚马逊河和神奇的原始雨林,雨林中毒蛇猛兽出没,根本就无路可走,但却宝藏的发源地。要知道,全世界可以种植橡胶的地方并不多。”龙小鹰愉快地回答。

  “是呀!能到这种地方去我太高兴了!看过《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吗?太拽了!他就喜欢躲开家人,跑到那些个鬼怪的地方去玩耍,或者是钻到山洞里去冒险。到了那个边远的西双版纳,就不用成天担心父母盯着你的屁股。哈哈!小鹰,这种冒险经历最适合我们了。”尚骁岗高兴得直拍龙小鹰的肩膀。

  *停课3年,龙小鹰、尚骁岗和王辰盛在这座城市里流浪了3年,他们常聚拢在翠湖边尚骁岗家中,跟着尚骁岗的父亲练八卦掌,然后就到翠湖公园游泳、钓鱼。有时就跑到圆通山黑市去买卖鸽子,冒着武斗枪战风险捡拾子弹壳卖钱,再到木行街无线电黑市去买零件装收音机。在黑市常跟自称为“舵把”(流氓头)拦路抢劫的小流氓打架,多年的流浪经历让他们结成了最信得过的好朋友。

  听到尚骁岗又想去冒险了,龙小鹰开玩笑地问他,“还有那个要成立强盗帮的汤姆索亚,也是个经典人物,到处掘地寻宝,一心想发财。我们穷了一辈子,到了神秘的原始雨林,是不是也需要成立个强盗帮啊?”   

  “好主意!生得健全的男孩都会萌发这种强烈的欲望。不是说去种橡胶吗?听说橡胶是要用黄金来换的,这也相当于去寻宝呀,将来回家时搞点橡胶带回来。”王辰盛接口说道。

  “说正经的,我们到农场会不会与珍宝岛事件有关?将年青人成建制组织起来,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龙小鹰最关心的还是万里冰封的乌苏里江上发生的那些事。当前,全国正处于反侵略战争的紧张形势中,苏军多次入侵黑龙江珍宝岛地区打死打伤我边防人员,制造严重流血事件。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发表《打倒新沙皇》社论:不管你们来多少人,不管你们联合什么人一起来,我们都要把你们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

  每当听到黑龙江边民受到“新沙皇”欺负时,龙小鹰就会义愤填膺想去当兵,不过在那个年代,平民百姓参军只能是一种赊望。

  热血青年谁不想报效祖国?听他这么一说,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如果能去当兵就好了,听说边境冲突爆发后,驻守苏里江的部队已经开始疏散家属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当不了兵也行,我们在后方多种粮食,多种橡胶,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

  “参军要有门路,扛枪打仗也轮不到我们,还是来谈谈我们扛锄头的命运吧。你们觉得到农村好还是到农场好?我可以跟我哥到瑞丽农村去。”王辰盛问大家。

  “当然是去农场当工人。毛主席教导我们‘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一辈子就守着家门口的那块地,私心重。当工人无牵无挂一身轻松,而且还是领导阶级呀。”龙小鹰说。

  “啊莫莫——你们还不晓得吧?那儿是有名的瘴疠之乡,有瘟疫呀!如果你们晓不得瘴疠是哪样,麻风病总该晓得吧?那儿分为上寨、中寨、下寨,住了许许多多的麻风病人。掉眉毛的住下寨,掉手指、脚趾的住中寨,等着掉头的就住在上寨。那些地方山大谷深,刮个风都能传染,染上就要被火烧死。知道吗?我家就曾住在那儿,天气闷热,雨水又多,蚊虫又咬,疾病也多,苦死了!憨包才去。”一个从边疆转学过来的部队子女插话,打击了他们刚燃起的热情。

  “对呀!小时候,我在艺术剧院看过一幕反映西双版纳的话剧叫《摩雅傣》,记得舞台幽暗,人鬼不清,昏黑的芭蕉树下突然冒出火来。听父亲说是一个被诬为疫疠化身的‘琵琶鬼’被人抓住了,正遭到烈火焚烧。哇噻——好恐怖啊!恐怖话剧,少儿不宜!吓得我几个晚上都不敢关灯睡觉。但是,不去咋个行?”尚骁岗问。

  “当然可以,哼哼!我就不用去。” 部队子女骄傲地回答道。

  “你是咋个整的,为哪样可以不下去?教教我嘛。我家只有我一个等着传宗接代的独儿子,我爹希望我不要把祖坟搬走。”尚骁岗央求他。

  “那就要看你爹的能耐了,我爹是炮团团长,他给我找了条出路,到部队,参军去,地点已找好了,就在昆明。”

  “我爹是工人,那就是没门了,唉——真叫人丧气。”尚骁岗失望地喃喃自语。

  看到尚骁岗垂头丧气,龙小鹰开玩笑地对团长的娃儿说,“好呀!还没有下乡你就要开溜,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反动派不打不倒’,你休想开小差!” 

  “‘反动派’不只我一个,等到下去时,你们就会发现班里少了好几个同学。”

  “啊—还有这等能耐,这么多的反动派?”龙小鹰楞了一下,“管不了这么多了。骁岗,等会我们就去报名,你看过‘琵琶鬼’,我看过《贝叶经》,其实西双版纳美得很那。你们没听说过吗?被称之为‘勐巴拉娜西’,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传说那儿还有美丽的金孔雀做伴,不去白不去。”

  “去了也白去!只是可惜了你这个班长,学习那么好,也要下农村。为什么我们初中毕业就要参加工作呢?”尚骁岗不理解地问。

  “我是得去参加工作了,我妈说我是‘橡皮胃’,老也吃不饱,闲在家里只会消耗粮食。听说到农场每月有40斤大米定量,那可是比现在多得多了,吃不完,还可以带点回家。”王辰盛插话道。

  “我们都去报名,谁也不能逆历史潮流而行!管你自愿也好、不自愿也好,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反正都得离开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龙小鹰坚定地回答。

  正说着,不远处有同学在大声叫喊,“快来看!这边有展览。”

  大家不约而同地扭过头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02 来自胶园的召唤(2)
操场边上人头攒动,隐隐约约看见木架子上挂了一些宣传图片。

  “我们过去看看。”龙小鹰说。

  一行人跑过去,神秘的傣族风情马上就吸引了他们,挤到人群中,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浩瀚雨林的奇异图片,接着又发现课桌上还放着的几个透明玻璃匣子,里面是实物展览,匣子里的小纸片告诉同学们,有三个叶片的树叶是橡胶树叶,像篦麻籽一样浑身斑点的大颗粒是橡胶籽,黄澄澄柔软透明的小方块是干胶片。

  “干胶片是从橡胶籽中提炼出来的吗?”王辰盛好奇地问。

  “好像不是!这儿有张图片,是从树皮上流出来的,瞧,接在碗里。”龙小鹰说。

  图片上一名英姿飒爽,手拿割胶刀的青年女工吸引了大家,在她身旁还摆着满满一桶洁白的胶乳。

  “这东西我听说过,用脚伸进去就可以制成胶鞋。”尚骁岗指着胶桶说。

  “哈哈!不是的。”随着爽朗笑声,一个面色微黑,饱经风霜的中年人走了过来,“同学们,过来这边,我来给你们介绍……”

  原来,全国适宜种植橡胶的地方只有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海南岛常遭台风袭击,发展橡胶的重任就落在西双版纳。把一粒小小的橡胶种籽丢进土里,经过浇灌、芽接、定植、除草管理就可长成遮天蔽日的绿荫大树,六年到七年后就可产胶啦,此时,天不亮就要起床割胶,趁早晨气温凉爽要把胶乳尽快送往加工产,再经过加工烘烤最后才能得到弹性十足,柔软透明的干胶片。

  “西双版纳有着充足的阳光雨露,最适合橡胶树生长,将被建成我国最大的橡胶基地。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像小胶苗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为祖国伟大的橡胶事业贡献力量?”中年人问。

  听着介绍,同学们仿佛看到金色阳光正照在自己身上,照在山坡迎风招展的小胶苗身上,大伙七嘴八舌地回答,“当然想!我们准备一散会就去报名。”

  “好呀!我热烈期待着在版纳能再次见到你们这些小战友。”中年人亲切地摸着尚骁岗的头说。

  “但是叔叔,割胶还要等六年呀,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尚骁岗抬起头问。

  “啊……是呀!下去后先要开荒,然后亲手栽培第一棵橡胶树,等到它产胶时,饱经风雨的你们也已经长大成人,要准备成家喽。”

  “哈哈哈!”大家笑了起来。

  “叔叔,你是那儿的工人吗?”龙小鹰觉得这人挺友好的,准备多了解一点情况,以后有机会好去找他玩。

  “我在场部,叫罗震江,下去后记得来找我。”

  罗震江,龙小鹰暗暗记在心里。

  这时,音乐声停了,喇叭里传来工宣队员的招集声,“同学们快找座位坐好,动员大会就要开始了。”

  操场上已密密麻麻坐满了翘首期盼的学生,工宣队员和配戴鲜红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