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战斗历程(罗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战斗历程(罗版)-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蟠龙位于延安东北九十里,是敌人的战略补给站,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敌人每次大游丵行之后,都要回到这里补给。打下蟠龙,就断了敌人的衣食。这时我军经过两次歼敌的锻炼,炮火大大加强,具备有一定的攻坚力量。蟠龙原有敌整编一六七旅把守,周围还有几个旅来往活动,要打,就必须把敌主力调开,使其孤立无援。所以,能不能调动敌人就成了攻打蟠龙的关键问题。 根据毛主席的判断, 当时敌人正急于赶我向北,因此三五九旅便“投其所好”,积极出击,诱敌沿咸榆公路北上。同时又遵照主席指示,组成南进支队,到延安以南破坏交通,断敌粮运。我军主力则隐蔽集结于瓦窑堡到清涧大路以南,等敌人一到绥德,就在蟠龙打响。敌人再想回援,至少需要六七天,胜利就有绝对把握了。


敌人发现三五九旅,果然尾追上来。头一天,我们新四旅便接到命令,要给敌人让路,于是部队隐蔽在山沟里不动。 

四月二十六日,天刚放亮,敌九个旅张牙舞爪,前面机丵枪开路,蜂拥而来。这时发生一件意外事故,敌人搜索到对面山梁的时候,突然抓住部队转移时给我们运粮的几个老乡。这不能不让人捏了一把冷汗,部队就在山下这道沟里,万一老乡说出实情,整个计划都要落空了。从望远镜里,可以看见敌人把老乡们捆了起来,一阵毒打,放倒在地上乱踢,拉起来又问。战士们又急又恨,都暗暗地使劲:“好老乡,千万别说啊!不是干部阻拦,有的战士简直就要跳上去跟敌人拼。过了一会,只见有个老乡朝东北方向指了指,似乎是说我军去向。敌人才把人丢开,放心大胆地去了。 

直到过午,敌人九个旅全部过去。当夜,我军进入蟠龙周围,严密地封锁了消息。 

蟠龙附近已被敌人糟蹋得不成样子。十几里内的村子,腥臭难闻。虽是春耕季节,地里见不到一个人。进一个村子,满地都是牛羊皮、鸡毛、骨头、麦子、衣服。窑洞无门无窗,连桌椅都被敌军当柴烧了。


我们拣了几个破烂窑洞住下,找不到粮食,侦察连就把敌人喂牲口撒在地上的麦子扫起来煮着吃,还拾了个牛头熬汤。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侦察,加上被敌人抓去挖工事的老乡跑回来提供的材料,我们已基本上掌握了敌人工事构筑和火力配置的情况,并按顺序把敌工事标为五个阵地。其中的五号阵地是主要支撑点,其火力配备还不十分清楚。为了弄清确实情况,我们想抓个俘虏。有人主张化装成老百姓,混进去服劳役,趁机会下手。可是又觉得周围掩体密如繁星,出来未必容易。又是战士们想出了办法。他们放哨时看见山沟有几户人家,敌军常出来捉鸡,如果先埋伏在窑洞里,准能捉到。次日清晨,果然照这办法捉来两个俘虏。经过审问,和老乡提供的情况大致相同。这样,整个蟠龙的防御体系我们都了如指掌了。 

四月三十日,我担任攻击蟠龙的部队,进入攻击准备位置,一纵在西南,二纵独四旅在东南,新四旅在东北,完成四面包围。守敌仍未曾察觉,真是又聋又瞎,恰像装在闷葫芦里。一切准备就绪,定五月一日拂晓打响,哪知头天突然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由于山洪暴发,遍地泥泞,部队难于运丵动,只得推迟一天,就在北上之敌侵占绥德的时候,开始攻击。

五月二日,云收雨止,又起了西北风。拂晓,信号弹从指挥所升起来了,我各路部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连续夺取了十几处前沿阵地。我东线兵团突破鹿砦、铁丝网,以对壕作业迅速逼近敌阵,直捣蟠龙。敌人仓促应战,也不知我军来了多少,山炮、迫击炮、化学炮,只管没头没脑乱轰。说也好笑,这时候国丵民党电台也赶上了热闹,吹嘘其侵占绥德的所谓“ 胜利”,并信口胡说已将我军赶过黄河。这真是打肿脸充胖子,自欺欺人。以后他们再也没提蟠龙守军的下落。 

战斗进展极其顺利。次日即将遍布群山的三十多个碉堡外壕大部占领。敌机两架飞来助战,被我军击落一架;另一架慌忙逃走,再不敢来了。我新四旅七七一团和独四旅借着炮火掩护,扫除了前沿阵地密布的地雷,接近敌人五号阵地。敌人依仗纵深工事,和猛烈的炮火配合,进行顽抗,攻击难以奏效。我军重新调整兵力,发起猛攻。七七一团一个排冒着密集的炮火,逼近五号阵地前沿,迅速挖好单人掩体,紧紧贴在那里,分批轮流向敌阵地投掷手榴弹,给敌人重大杀伤和消耗。最后敌人不支,慌忙开来一连人换防。我军乘机发起攻击,夺取了五号阵地。接着又攻下了三号阵地。至此,敌人全线动遥可是,当我们攻击敌营部和山炮阵地的时候,炮弹已经打完。二纵队王震司令员得到消息,急令通信员骑上快马,把仅有的几颗炮弹给我们送来。我们就用这几颗炮弹掩护步兵,摧毁了敌山炮阵地。


四日黄昏,各部队由四周居高临下,向镇内之敌猛攻。敌人狼狈向沟里逃窜。战士们如滚滚洪流向前冲去。夜半,敌人的精锐部队,自命为“新生力量”的整编一六七旅就被我全部歼灭。毙俘敌旅长李昆岗以下六千七百余人,缴获山炮六门,军衣四万多套,面粉一万二千余袋,骡马千余匹。我西北解丵放军从战场上取得这样丰裕的物资补充,还是第一次。 

在这同时,我教导旅在青化砭以北阻援,歼敌保警队一部。四日驻青化砭之敌整编四十八旅、八十四旅各一个团附坦克二辆,图解蟠龙之围,被我阻于青化砭北十里处。五日晚该敌才得知蟠龙守敌被歼的消息,连夜冒雨南逃,被我一直追到拐峁。南进支队也在这以后不久,攻克延安以南的门户金盆湾。我三五九旅则紧紧拖住敌人北上主力,就在打下蟠龙的当天,侵占绥德之敌得知后方告急,仓皇南下。等敌人游丵行到蟠龙,我军主力已到安塞地区休整了七天。


撤出延安仅仅四十多天,我军三战三捷,歼敌一万四千多人,彻底粉碎了敌人打击我党我军首脑机关,并将我军主力赶到黄河以东的妄想。此后,敌人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更不好过了。 

战争的整个进程,完全证实了毛主席的论断:敌人的优势只是暂时的。在西北战场上,尽管敌军骄横一时,侵占了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但是经我一拖再拖,一磨再磨,敌人丧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终于越打越孤立,越打越弱,越打越少,陷入绝境。仅仅过了一年多,光荣的革丵命圣地延安,就重新回到人民手里。敌人在损失兵员近十万人之后,不得不狼狈逃出边区,落了一个“人地皆失”的悲惨结局。 

在战争最艰难的阶段,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始终留在陕北,坚持在第一线,和我们同甘共苦。这极大地鼓舞了和增强了陕甘宁边区以及全国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在领袖身上,体现了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和革丵命胆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主席不但为我们制定了克敌制胜的战略技术,而且直接指挥着西北解放战争。我们每个胜利,都渗透着主席的心血。 

在毛丵泽东旗帜的引导下,我们将永远百战百胜,所向无敌!
 


    新四旅在蟠龙战役



1947年4月28日15时,教导旅接彭、习电令:


一、 董、刘军北犯绥德,一六七旅(缺一个团)留守蟠龙,我决歼该敌,向延安、甘谷驿线扩大战果。
二、 部署:一纵队(缺三十五团及尾追敌主力之小部)向蟠龙以西前进,新四旅取道风背上向蟠龙东北前进,二纵队(缺九旅)取路永坪向蟠龙东南前进。
各兵团于本日由现驻地出发,二十九日进至攻击准备位置,三十日拂晓或午后四时开始攻击,本部二十八日晚进驻永坪”。

29日20时,彭德怀向各纵、旅下达了围攻蟠龙之敌的部署并报告军委,大致是以一纵由西向东、二纵独四旅由东南及南向北、新四旅由东北及东向南、西进攻,教导旅则位于青化砭以北机动。并限各部“明日午后四时以前提出报告和提出攻击部署,以备五月一日攻击参考”。

30日下午,彭德怀、张文舟(西野参谋长)冒雨到蟠龙东面和北面观察地形和敌情。前一天西野的侦察人员已经在蟠龙外围和敌地方部队发生过战斗,且有一名纵队司令部的传骑被俘,故此,蟠龙之敌冒雨在赶修工事。彭德怀等一面观察,一面找干部谈话,将主攻集玉峁方向的新四旅七七一团团长、营长找去,问他们准备如何攻击。七七一团团长吴宗宪说:一个方案是夜晚摸到前沿,做好工事再攻击;另一方案是拂晓前强占前沿。彭德怀肯定了其第一个方案,认为该方案出其不意,伤亡小,但提出出击道路应放在左面,左面地形好,有沟,容易隐蔽接敌。当天下午,还在薛家沟山上和二纵的领导碰了面,由于当天大雨淋漓,故将原定当晚攻击的计划推迟了一天。

但就在西野部署已定,决心攻歼蟠龙之敌时,又发生了变故!

30日5时,毛泽东突然致电彭德怀等,提出:“经过精密之侦察,确有把握,方可下决心攻击瓦窑堡或蟠龙,如无充分把握,以不打为宜,部队加紧休整,以逸待劳,准备运动中歼敌”。

之所以毛泽东忽然改变了27日复电的决心,现在分析起来,也许有以下理由:

一是毛泽东基于当时部队的装备等情况,对于攻坚战能否胜利缺乏把握。这可以从毛泽东5月2日给彭、习的电报中看出,毛泽东认为攻打蟠龙,“如胜利,影响必大;即使不胜,也取得经验”,同日,并分别致电刘邓、陈谢,询问是否能以十天内外攻克焦作、安阳、安邑、运城。

二是毛泽东对于胡宗南部主力的行动不了解,担心胡军回师救援。前述已经提及新岔河之战后,中共对胡宗南部行动一度也不清楚,这也许是胡宗南觉察到了西野有侦破其行动的可能,从而更换密码所致。26日毛泽东向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