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人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四人称-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搬家的那天,我和母亲要将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抬出去卖掉。我和母亲搬家具那会儿,只留下杜晨一个人在家收拾房间。当然,她是满腹牢骚的。
  我和母亲将一件件笨重的家具从楼上慢慢抬到楼下,直接扔上了前来收购的货车。杜晨在一大片飞扬的灰尘中拿着我以前用过的作业本疯狂地扇动着,捂着鼻子跑上跑下。我甚至破天荒地听到她说了句:“真想念出门在外的老爸啊!”
  当我和母亲第七次上楼时,所有家具终于搬完。我瘫坐在空空如也的房间一角,看着眼前灰头土脸的杜晨虚弱地叫唤。听到她用那小学毕业的语文水准嚷出的“你们那随风飘散的良知啊……” 时,我和母亲的表情都很惆怅。
  离开时算是轻装上阵,将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些小的背包。一路上我们都很聪明地没有再去过问搬家的原因,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发展。
  “注意身上的行李,小心别弄丢东西。” 在长途汽车上,母亲对头一次出远门的我和杜晨告诫道。
  我坐在车上,终于安顿下来时,望着车窗外熟悉的小镇,才意识到自己即将离开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地方。但是这时,我心里更多的不是对这里的留恋,而是对武汉的憧憬。母亲曾和我提过,去了武汉会先到小姨家里。
  我对小姨的印象还是较为深刻的,不像家里其他很多不常联系的亲戚,她几乎每年都会回来一两次。她与母亲是亲姐妹,所以也更加亲切。之前母亲开的那家服装店就是小姨帮的忙,很多时候家里出现任何困难母亲想到最多的也就是小姨了。
  印象中的小姨是极为和蔼的人,待人接物极其友善。所以,我不会担心去了小姨家会有多少不适应。
  只是这次去武汉,母亲并不知道小姨的电话号码,每次小姨回来都没有留。仅仅知道小姨提过的一个大致的地址,需要到时候再去问。
  虽是这样,我依旧不会忧虑去武汉后的生活。毕竟了解小姨的人,都信得过她的热心肠。而且,她也算是我少有的喜欢并且放心的长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这是你自己创造的叙述方式,然后把故事讲给我们 '04'
在母亲的几个姐妹当中,如果比较现在的生活,小姨算是最为富足的一个。
  外婆从来就不喜欢女儿,生下小姨这第三个女儿后,就彻底放弃了想要个儿子的愿望。随后成天抱怨,将所有的一切归咎为自己不堪的命运,甚至有时能牵扯出上辈子的事情来。可是直到后来,小姨离家后完全凭自己的力量办起了自己的公司,每年都能拿着丰厚的利润回家的时候,外婆才渐渐不提那些陈谷子烂芝麻。
  在母亲的描述里,小姨从小就很要强,这一点让她和其他女生很明显地区分开。小的时候,每次外婆在家大肆宣扬 “女孩子有屁用”的那一套看法时,反对最为强烈的也就是小姨了。有一次,男孩子们正在爬树采桑果,女孩子们都围在树旁观看。小姨见状,推开那群挡在前面拍手欢笑的女孩子,一个箭步爬上树,把所有的男孩子都从树上赶了下来。
  听母亲讲这些时,我真怀疑杜晨平时的那一套做派是不是小姨的遗传。
  后来在小姨刚上高三的一天,外婆在吃饭时提议她不要再上学了,理由是家里供不了,而且那时家里两个稍大的姐姐都没有在念书了。
  听到这些,小姨像被剧烈挤压的弹簧般爆发,她摔了桌上几乎所有的盘子和碗,四处洒开的菜汁溅了外公外婆一身。
  外婆随后利索地给了小姨两巴掌,口里依旧是她平时教训几个女儿的那一套说辞。
  外公的火气也跟着上来了,“吵吵吵!天天就看着你们闹!你个丫头也只会在家里撒撒娇,有胆的你给我滚到外面去再也不要回来了!”
  然后,小姨就真的背着包,甩开门走了。
  那天晚上全村上下不停地找了一整夜,终究没有找到小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这是你自己创造的叙述方式,然后把故事讲给我们 '05'
如果世事的过往都可以像电影镜头般被记录下来,那么将时间轴拨到小姨离开家的两年后,会发现当她再次回家时,早已比家里两个姐姐成熟了许多。身上穿的是城市里入时的装扮,甚至连眼神也带上了城里人独有的优越感。
  但那时的她依旧和善,像是刻意地让周遭感觉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刚满20 岁的她,带着一个男人回来,说是要结婚。那时的外公外婆态度依旧是她临走时的决绝,绝对不暴露一点儿他们寻找小姨时所体现出来的辛酸。在这一点上,他们做得极其出色。
  “你考虑好了?” 外公问她时都不向她看一眼。外婆在外面正儿八经地泡茶,压根儿不想去理会里面乏味得像审问般的对话。
  “容不得我考虑,我已经怀了他的孩子。” 小姨甚至是笑着说出这些话。
  “都怀了孩子?!” 在一旁不经意听到这些的外婆一把甩开了手里泡茶的杯子,大步地冲进来重重地给了她一巴掌,“那你还回来干什么?!”
  像这样上一代对于下一代劈头盖脸的教训,似乎从来都不会减弱半分。在大人眼中自己子女所犯的错,只要是偏离了正常轨道,都无须解释,统统不可原谅,直到子女自己改过为止,也或者,即使改过了这错误也一直被记在账上。
  那次,小姨走的时候没有再说任何话来反抗,也没有人知道,她前前后后到底遇到过什么,经历过什么。只是那化得精致的妆容上,最终流下的一行泪水,逐渐风干在空气里。
  后来一过便是三四年,再次回来时她早已和之前的那个男人离了婚,甚至是在和第二个男人离了婚之后。也许是不合,也许是有什么变故。感情的问题总在大人的世界里挣扎不休,关于信任,关于忍受,关于平等。那些都是年幼的我所无法触及的一切。
  随后的日子里,每年都能见到小姨,那时她总给我带回来各种新奇的东西,包括第一次吃口香糖,第一次有自己的储钱罐之类。这让我对于她的好感和向往与日俱增,甚至之后的她也从未给我任何阴郁的感觉。心中的小姨总是那个经常会从大城市带礼物回来的漂亮小姨,以及印象中总存在着的温和笑容。
  直到自己逐渐长大,才逐渐听说了关于小姨的两次不顺利的婚姻。除此之外,她似乎完全可以算是幸福的。
  后来的一个新年,她衣着光鲜地回了家。进门后她塞给外婆一沓钞票,然后欢欣地说:“您拿着吧,我在外面的工作很顺利。现在不仅有了自己的公司,还有一栋很大的房子。这些钱您收下吧,算是我这么久以来给您的补偿。”
  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只是,眼神中的一丝凌厉出卖了她。她笑容姣好地把钱交给对方时,定然是舒了一口气的,就像是完成了一桩心事,或者是,打了一场胜仗。
  外婆不声不响地收下了钱,外公坐在一旁也没有说话。整个厅堂里,只有她一个人从容地穿行于我们之间,递给每一个人她送的礼物。大家都安分地坐着,仅是小姨呵呵地笑着诉说她在外面打拼时的一切经历。
  她说起刚开始找工作的困难,以及到后来如何如何从最底层做起,然后又碰到怎样或幸运或倒霉的事情,接着是怎样怎样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最终自己开了这家公司。
  就像是一部励志电影,被她以第一人称这么叙述出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她所讲的故事里。
  

这是你自己创造的叙述方式,然后把故事讲给我们 '06'
“去了是不是可以给我们每个人都分到一个很大的房间呢?” 我好奇地问着长途汽车上快要睡着的母亲。
  “到时候再看吧。” 母亲回答时顺便摸了摸手中的行李。
  这时坐在后面一排的杜晨兴致勃勃地站起来,把头塞到我和母亲中间,一副很期待的样子,说:“早知道是这样的话,我们早点儿搬过去就好了,我也不用在*里和那么多人挤在一块儿。”
  “小姨也没有义务要收留你这样的野丫头吧。” 我一脸不屑地故意气她,“不过小姨心肠这么好,或许会考虑一下。”
  “你才……” 只见杜晨一脸不爽,却搜寻不到什么合适的话,随后她表情逐渐扭曲,最后终于大叫出来,“别人才不会收留你呢,我们举家搬过去别人就是不要你,好你个杜凡强,小姨永远不会要你,我们家这碗端到哪儿都香的粥里面就多了你这颗老鼠屎,你去了就看她怎么把你赶回来吧……”
  我在心底偷笑,她不知道我最期待的就是最后眼看要败退时她的语无伦次。
  长途车抵达武汉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 点,下车后我们抓紧时间问路,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到小姨那里。
  站在路边时,人潮涌动不息,个个行色匆匆。我们几个人提着行李稍显落魄地站在路边,明显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突然身后响起急促的喇叭声,待我们转过身时急忙躲过一辆疾行的公交车。公交车司机把头探出车窗愤慨地骂了几句,我们这一行人窘迫地退回了人行道。
  等待了许久,终于没有发现任何合适的问路人选,我们进了路边一家便利店。
  从便利店老板口中才终于确认了母亲知道的那个“大致的地址”,那个地方离我们此时的所在地还有一段距离。老板交代好具体的公交车线路后,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俩继续赶路。
  一路颠簸,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了目的地。
   。 想看书来

这是你自己创造的叙述方式,然后把故事讲给我们 '07'
目的地。
  就好像,我们在漫漫沙漠里,一直为那座充满希望的胜景奔波。我们作好了一切准备,我们设想了之后的安适。当一心一意地把它当做我们的归属、最后的依靠时,或许我们正奔向的,是一座永远也到不了的海市蜃楼。
  目的地是市中心的一块鱼龙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