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国学青年之漫漫求学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80后国学青年之漫漫求学路-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言
前言:应学生家长的要求,我把求学的经历写下来,给孩子们一个参考和借鉴。要声明一下的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做事方法和成长道路,我虽然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走的道路,但这是一条险路,可叹不可学。如果朋友能从中读出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那是我的欣慰。作为老师,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人。出于这样一个目的,我才要把自己七年来有点坎坷的求学历程写下来,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个借鉴:我犯下的错,你就不要再犯;我走对的路,你继续往下走……

  西山闲人零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写于武汉大方学校

  西山闲人博客://blog。sina。/xishanxianren45  邮箱:nohair888@: 411726145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漫漫求学路(一) 满怀希望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矣。                                《孟子》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碰到古文,都严格要求我们背诵,当时没有什么想法,反正老师让背就背吧,读得熟练了,自然朗朗上口,也顺利在老师那里过关了。这个语文老师叫陈国强,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不管这个老师是出于一种什么目的让我们背书,我终身感激他。是他让我冥冥之中,种下了一颗国学的种子,跟国学结了缘,以至于到后来遭受磨难的时候,我时时想起这段话,就能从心底生出坚强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让我平安度过了人生的一段艰辛的时光;也正是这股力量,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古圣先贤的智慧,体会到经典的魅力。 

  曾经非常羡慕上大学的人,认为大学多好啊,多么自由,可以自由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对不想学的科目可以逃课而不必担心期末考试的成绩,可以自由交朋友等等,因此,还上着高中的我对大学充满了期待。

  经历了高考,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上理想中的大学。我独自选择一所远在北京的民办大学,他们的招生广告上说是本科学校,而且重视国学,学校开设四书五经的课程。冲着他是北京的、本科的、而且重视国学的学校,我便报了名。零二年秋天的一个早上,大约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可能是本地的风俗吧,远行都要起个大早,全家人包括姑姑奶奶,都来为我送行。临行前,姑姑跟我说:“去劝劝你妈吧,你妈在哭”,我当时一愣,哭什么呀,我要去上大学了,为什么要哭呀。这么想着,还是走到妈妈跟前说:“妈,你怎么哭了?”妈说:“没什么,是风吹的”。随即转身上路,爸爸放了一万响的鞭炮,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我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这个村庄,踏上了进京求学的路。热烈的鞭炮声在漆黑寂静的山村里,显得格外响亮。后来,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妈妈为什么哭,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一个人要到外面闯天下了,离开了家,谁操心你吃饭,谁操心你穿衣,生病了谁照顾呀,都要靠自己呀。孩子永远都是妈妈牵挂的对象,孩子走到哪里,妈妈的心就跟到哪里。

  我跟舅舅在北京西站下了火车,那时我第一次坐火车,终于到了京,我却找不着北,还是舅舅在车站里找到了我们学校接待新生的桌子,舅舅把我托付给接站的人,自己就做长途汽车往房山去,他在房山的煤矿上干活。

  中午学校的车把我们几个新生拉到颐和园旁边的青龙桥校区,吃过午饭,又把我们拉到凤凰岭脚下的新校区。新校区是六月份才盖的,九月就匆匆完工。学校告诉我们由于是在风景区,不准盖楼房,所以学校都是平房,看到崭新的校区,而且大门修的不错,北门是仿北大西门建的,古色古香,富有传统文化的气息。站在北门中间,一眼就可以望见南门,南门是白色的雕塑,是模仿圆明园里的大水法设计的,所以学校叫圆明园学院。

漫漫求学路 (二) 入学退学
但是这样想,虽然学校在远郊,又没有楼,但我觉得人是活的,只要有激情有想法,就能过上不平凡的大学生活。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的想法,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

  开学第一堂课是*主义哲学,简称马哲,马哲老师是从中央党校请过来的一位老教授,据说当年在天安门城楼上作为红卫兵受过毛主席的接见。老教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让我铭记终身:老教授在讲台上端坐之后,说:“同学们,翻开书,拿起笔,我说,你画,第一页,第二段……同学们,这道题,高自考考过八遍,非常重要,要背会。”从此以后,一提到马哲,我就反感,以至于尽管考试前经过很多的准备,考试成绩都是五十五、五十七,总过不了关。

  当时我们的班级叫中文021,班主任姓陈。以前听说大学班主任都是一个学期见两次,开学一次,期末一次。我们这个学校的班主任不一样,早上见一次,点名;晚上见一次,点名,没事他就在教室隔壁的办公室,我们想干点什么都不行。除了周六日,平时出校门要找班主任请假,凭假条才能出去。学校就那么点大,一百五十亩的地方,一星期就看遍了,很想了解一下围墙外面的世界。我就想了很多的办法,包括钻墙洞、请假、造假条、跳围墙,后来学校不管了,干脆放开,也就没有那么多事了。年轻人想了解外面的世界,跟社会接触是正当的、必要的,管是管不住的。

  在这样的大学待了半年,发现这里信息闭塞、管理死板,说是宣传国学,但一个学期只临时请了人办了两次国学讲座,什么也没有听到,所有的学习就是为一个目的,考试通过,最后拿毕业证。学生是学校的顾客,学校负责帮助学生参加社会的自学考试,学生给学校交服务费,学校不对学生一生的成长负责。意识到这些问题,加上一些现实的条件,零三年过年后,我退学了,并且没有跟家里人说。从此便开始了在校外租房的生活。对于独自生活我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幸好有XJ的帮助,带我买了锅碗瓢盆,教我如何做饭。

  《未完待续》

漫漫求学路 (三)再谋生路 上
一边学会如何生活,一边我也在思考今后的打算,就这样日复一日的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后来听人说附近有个计算机学校,平面广告设计班正在招生,学期结束后推荐就业。我一听觉得不错,正好自己平时也挺有创意的,喜欢设计个工艺品之类的,还算有点艺术天赋,就跑去了解了才知道,平面设计班四个月学费六千,学完后,由学校就业中心推荐就业。没经过什么考虑,我就去报了名。我的学费不够,学校说先交一部分,等家里的钱寄来,再交也可以。我当时千恩万谢,学校真好,这么体谅人。

  计算机学校的第一门课是,教我们的是一个二十七岁男老师,叫王林,江西人,以前当过平面设计师。他给我们教了很多PHOTOSHOP 的使用方法,并且上午教,下午就练机,理论实践很快结合。后来又陆续教了,等等。学了这一堆的工具软件之后进入平面实战阶段,学校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来教我们设计和印刷的实务。这个设计师有很多富有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并且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包括水井坊的包装设计。这个老师是湖南人,信佛,他的左手虎口处有个刺青,是个“佛”字。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喜欢坐在阳光里,看着女生叽叽喳喳的进出小店买东西吃。很平常的一件事,经他这么一描述,还真有点平中见奇的味道。他还讲过自己的一个设计作品里面有个毛笔,这根毛笔就是他案前摆的那一枝,他说其实自己并不会写毛笔字,还故意在办公室挂一张书法作品,要是有客户来问他这字是不是你写的,他就会说是,客户马上觉得这个设计师不错,有水平。这个老师好像是叫刘兵,是我在长城计算机学校接触到的最有水平的设计师。

  在长城计算机学校其实每天都能学到一些知识,能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信息,我的计算机基础就是在那时学的,尽管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期间我了解到班上有个三十多岁的学员,名字我已经记不得了,是个东北人,个矮且胖,相貌平平,开班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说他以前是个石油工人,开采石油的,这几年资源饭不好吃,已经下岗了,家里有老婆孩子,他为了撑起这个家,带着家里所有的积蓄………一万五千块钱到北京,想学个技能。所以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训话的时候说:“你看看人家三十多岁的老大哥,学得多么认真哪!”这给了我一个震撼,我第一次看到三十多岁的人在生活的道路上挣扎,生活不容易啊。

  四个月的封闭式学习很快结束了,比起松散的大学校园生活,感觉这四个月还是比较充实的,光笔记就记了两大本。按照入学前的约定,学校的就业中心该给我们推荐工作了,负责给我们推荐工作的是一位老太太,姓王,人很热情,跟她说话像是自己的奶奶说似的。她从前程无忧上找到职位信息,然后打电话跟人家约好面试时间,就告诉我们时间地点,让我们自己坐上公交去面试。

  我们就像一群无头的苍蝇一样往来于北京各个公交车站、写字楼和公司,当我们找工作找得垂头丧气的时候,就跑到就业中心来,王老师热情地给我们喝水,跟我们聊天,排解我们心中的忧愁,有个女生找不到工作,像个受伤的小鸟坐在王老太旁边,老太太用慈祥的话语给她打气,气打够了,我们一头又扎进茫茫人海中求职。有一次在亚运村的一个公交车站,看着来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