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剩女相亲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剩女相亲记-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了一会儿,那李万书又哭。这李传贵就去拿了个碗,‘咣当’一声咂在地上。这李万书一听,立即又破涕为笑。于是这李传贵就去搬来一摞子的碗,隔一会儿砸一个,隔一会儿砸一个。这样砸啊砸的,李万书就酣然入睡了。



  这样一来,这李传贵总算找到了哄李万书睡觉的好办法。只要李万书哭,就砸碗。几年下来,到底砸了多少碗,真是数也数不清了。那些砸碎的碗瓦瓷,把个河边都填满了,成了一道风景。



  庄上的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说李传贵家来了个败家星,睡觉要听砸碗声。不知这李万书长大之后,又有什么古怪的事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9。30。2012发】
古代剩女相亲记----外一篇
  第三十回



  上回说到,【李家生了败家星睡觉要听砸碗声】。这回说的是,【先生趣言讲绝对学生激起求知欲】。



  却说李传贵的老婆求神得子,一家人欢天喜地,自不待言。哪知这个李万书是个败家星,要听那砸碗的声音才能入睡。几年下来,李传贵家砸的碗不计其数,损失了很大一笔财产。由于李传贵的老婆年龄变大,以后再也没有生过小孩。这样一来,这李传贵不仅仅是中年得子,而且是只有一个儿子,是个独子。这一下子更不得了了,一家人都把个李万书当个‘龙诞太子’一样的对待。家里有好吃的,先尽他吃;有好玩的,先尽他玩。油瓶倒下来,都不要他扶的。真正是娇生惯养。



  到了李万书七八岁的时候,这李传贵赶紧把他送到学馆去读书。这小孩本来就是瞎闹瞎玩的,这李万书由于从小娇生惯养,更是闹得厉害。虽说当时崇尚‘师道尊严’,但那些私塾先生也是社会上的人,知道这个李传贵中年得子,又是个独子,十分地护短,所以也就不好怎么太严厉地去管他。



  却说这古代的私塾教学和现在大大的不同。那时候,没有什么‘数理化’,更没有什么‘外语’之类的课程。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当时就是学两门课:语文和珠算,而主要的就是语文。这小孩子一到私塾馆,上来就读‘百家姓’;接着读‘三字经’、‘弟子规’,然后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虽说这个李万书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不好,但李传贵又舍不得让他回家劳动,就这么在学校里面混着。这样七混八混,转眼间就从七八岁混到了十几岁。那时候,一个私塾先生要教好多学生的,也不分班,没有什么一年级、二年级的;所有的学生都坐在一个教室里,各读各的书,各做各的作业。一般来说,如果读到‘论语’‘孟子’,其语文水平就跟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差不多了。那时候,读书的人不多,读到‘论语’‘孟子’的人是很少的。



  却说在中国古代,一个文人的水平高低,不仅仅体现在读书的多少,更体现在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体现这一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对句’。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佳句联对的有趣掌故。



  却说这一日,按照私塾先生的课程安排,这天要讲‘对句’。这私塾先生用‘戒尺’一拍讲台,学生们顿时鸦雀无声。中国古代私塾先生的‘戒尺’,相当于衙门里的‘惊堂木’,一是提醒学生们注意,二是哪个学生违反纪律,就用它打学生的手掌。这私塾先生理了一些头发,提了一下长袍,抑扬顿挫地说道:“水平高不高,对句很重要。它讲究个急才,讲究个临场发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先讲一个小故事。”这私塾先生清了一下嗓子,是说道:“话说在大明年间,有个学子叫‘解缙’。这解缙从小就特别的聪慧。但是,这解缙家庭贫穷,而对面住着个财主。这财主依仗着有些家产,平时趾高气昂,不可一世,乡里乡亲的十分地厌恶这个人。这财主屋后有一片竹园,正对着解缙的家。有一年春节,解缙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上联是:门对千棵竹;下联是:家有万卷书。财主的下人去告诉财主这件事,财主十分的生气。心里想道:“这个可恶的解缙,竟然以我家的竹园为题,炫耀他的才华。更可恶的是,这分明是嘲笑我家空有财产,而子女没出息。”于是这个财主就叫下人把竹子砍短。这解缙见对面的竹子砍短了,于是就在对联上再添上字。这上联变成:“门对千棵竹短”;下联变成:“家有万卷书长”。财主一见,更是气愤不已。又叫下人把竹子统统砍掉。于是这解缙又将对联改成:门对千棵竹短无,家有万卷书长在。把个屋前的财主气得不轻。



  学生们听了个个哈哈大笑。这私塾先生一看,学生们情绪不错,又说道:



  “还有更那离奇的传说呢。说是北宋年间,这大文豪苏东坡门下有四个得意门生:分别是黄庭坚、秦少游、晁补之、张耒,史称‘苏门四学士’。这秦少游乃江苏高邮人氏,生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而且文才了得。有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留于丗间。却说秦少游作为苏东坡的得意门生,必定跟苏家往来密切。这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与秦少游日久生情,苏家也十分满意。到了结婚之日,这苏小妹有意拿秦少游开心,也顺便试试秦少游的真才实学。这苏小妹在洞房之中,不让秦少游进去,说是对了对子才准进洞房。那苏小妹在房中说道:“双手推开窗前月”。这秦少游情急之间,一时对不上来,急得在房前乱转。苏东坡也是心急如焚,又不好前去点拨,就拿石头子儿往那荷花池中一扔,‘砰’的一声激起阵阵涟漪。这秦少游突然灵感大发,随即答道:“一石击破水底天”。于是秦少游与苏小妹遂结秦晋之好。后来,有人把这个传说写成故事“苏小妹三难新郎”。再后来,又有人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成为折子戏。于是这‘才子佳人’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学生们听说这‘对句’对得好,还能娶到老婆,抱得美人而归,更是情绪高涨。这私塾先生也来了兴致,继续说道:“还有比这更离奇的传说呢。说的也是在北宋年间,王安石进京赶考,路过一个村庄。正好那个村庄在闹花灯。那花灯上有个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求下联,并且说明:这是庄主出的‘对子’。庄主承诺:有谁对得好的,得到庄主认可的,可以女儿妻之。一时间,若干青年才俊争相观看,都想对出个‘绝对’,成为庄主的女婿。王安石也去看热闹,看了这个上对,觉得这个‘上对’蛮有水平的,但匆忙之间一时也对不出来,带着遗憾去了京城。王安石进了考场之后,先是考策论,后又考诗词歌赋。这其中就有一个对子:“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这王安石突然想起那个村庄上的花灯对子,于是立即写出下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主考官看了王安石的试卷,惊叹不已,不住地点头:“真正的绝对,妙!妙!妙!”于是将王安石点为状元。王安石得了状元之后,光宗耀祖,凯旋而归,又路过哪个村庄。哪知那个对子一直没有人对出过。于是这王安石又把那考试卷子上的对子挥笔而就:“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庄主一看:“不得了,绝对绝对”。这王安石又是新科状元,于是‘好日子不如撞日子’,当即为王安石办婚礼。这王安石两头讨巧,不费吹灰之力,又中状元,又抱美人。王安石喜不自禁,用个大大的红纸,写了两个紧紧靠在一起的喜字,据说这就是汉字‘双喜’的来历。



  却说那些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讲述,个个神采飞扬,伸头晃颈,似乎只要学会‘对句’,就能状元得中,美人得归。这私塾先生咳嗽了一声,说道:“同学们,我们学习‘对句’不仅仅是为了泡妞,为了抱得美人而归。一个有志的男儿,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丗开太平’。同学们,刚才讲的,只是一些民间传说,娱乐而已。我中华大国在历史上,因为对句对得好,而挫败敌人,为国立功的。不知大家要不要听?”



  同学们一听,个个情绪高涨,一致要求先生快讲。不知这私塾先生讲出个什么稀奇古怪的故事来,这一讲,又惹个什么祸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10。3。2012发】
古代剩女相亲记----外一篇
  第三十一回



  上回说到,【先生趣言讲绝对学生激起求知欲】。这回说的是,【万书胡乱作‘对句’气倒鸿儒张先生】。



  却说这个私塾先生本姓张,乃是邻庄‘张家庄’的,名曰‘张鸿儒’。这张鸿儒家,几代之前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了,是个教书世家,因此,在教学上很是有一套的。这张先生熟读经书,把个‘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在教学方面,也遵照孔夫子的教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每讲一节课,总是要认真地备课,想尽一切办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颇为得法。这一节课讲‘对句’,这张先生讲故事是假,实际是用这种方法说明学好‘对句’的重要性。



  但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儒家思想讲究积极进取,入丗为民,鼓励有志男儿‘三立’。所谓‘三立’,即:立功、立德、立言。所谓立功,不仅仅是指拜将封相,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也包括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建功立业;同时也包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某个方面事业有成,独树一帜。总之,儒家思想鼓励有志男儿都要干一番事业,做出成绩,这便是‘立功’。所谓‘立德’,即做一个正派的人。其主要是精神是:为人在丗要不偷不拿,不骗不抢,非‘正道所得’不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